股市分析:AH溢价~存在的合理性!

所幸,或者不幸,我在去年四月开通了港股通,当时看着45%折价的东江环保H股一阵手痒,然后以13元港币的价格买了一些。截至今天,8.61元港币……

在整个同时持有东江环保AH股期间,我也买了少许北控水务,也有中国交建AH,溢价更大。

然后就发现AH之间的溢价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明显收窄的趋势。说好的港股投资渠道打开后的同股同权同价呢?

在漫长的持有过程中我也在思考,断断续续的,终于理出来一个基本思路:存在即合理,不会很快改变,所以三五年内应该不存在明显的AH溢价套利机会。

理由如下:

1.溢价来自不同的市场规则,A股审核制的稀有性导致了部分溢价。

比如大熊猫在国外可能是珍宝,但在国内就不是那么珍贵,大部分动物园都能看到;西欧某小岛的海鲜扇贝一文不值,到了中国就是顶贵的饕餮大餐,稀有性造就了额外的价值。

券商研报常说的唯一稀缺标的(对比中国核电与中广核电力)也是这个意思。

2.溢价也来自不同的投资者心理,A股投资者大部分是在炒股票,对于炒股来说,只要能一直击鼓传花,那么价值是否高估并不重要。

极端的例子比如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密西西比股票泡沫等等。

3.溢价也来自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越是溢价高的股票,A股越是散户多机构少,机构投资者多的股票溢价是低的,甚至是负溢价,比如中国平安。

当然,有一些明星效应影响的比亚迪,AH溢价就不厉害,不到10%;但是广汽集团的溢价在50%左右,打五折。

4.溢价也来自定价币种的不同,人民币的通胀预期使得A股投资比港股热,流动性高;港币与美元挂钩,很稳定,所以长期投资者更多。

5.溢价也来自于交易费用,也就是经济里讲的经济运行机器里的沙子掺了多少。

港股交易费用太高了,A股一万块钱以内的买卖也就10块钱左右的手续费,H股应该是10倍以上,所以港股活跃度不高,价格就低;

6.溢价也来自于心理,大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投资者容易不理性的疯抢,抬高价格,大陆能买港股的人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其实,这也跟我们下馆子差不多,同样一盘白萝卜片,在海底捞可能在20元左右,但在街边的小店,也就5块钱。

我们就会理解这20元里包括了舒适从容的用餐环境、优质周到的微笑服务、精美细致的食品加工、干净清洁的碗筷餐具等等,其实萝卜的价值也就2元而已。

对于这个不较劲,也就没必要纠结AH溢价了。

话说中国A股也就相当于三四个苹果,其实也跟AH溢价是一样的道理。

从我的感觉来看,我更喜欢H股,主要是因为:

1.H股很便宜。

比如东江环保五折销售哦!

2.同股同权股息率很高。

追求股息收益的投资者有福了,只不过港股通要交25%的股息税。

3.AH溢价有收窄的预期。

长期来看,大家都会死,但是,在有生之年,没准儿会收窄呢!有可能就会产生预期。

4.人民币对港币即美元有贬值预期。

这一点又会反作用于AH溢价,至于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溢价的相关性以及对投资者是否有利,就太复杂难测了。

5.港股通的高交易费用和资金到账的延时也使得我懒得操作,更有利于长期持股。

但我在东江环保上70%的仓位还是在A股上,因为以下原因:

1.方便,买着买着就买多了。该剁手啊!

2.流动性好,出手很快,资金及时到账,有交易的快乐。就像手动挡的车开着更感觉自己是一个操纵者是的。

3.能够作为打新股的筹码。虽然一年也难中一次签,但这种彩票似的福利还是在勾引着我。

4.没有汇率变动的影响,更容易总结收益亏损。喜欢算账,爽时是真爽,但疼的时候也是真疼。

5.A股的弹性更大,也即反弹更高跌的更狠,现在是底部,多拿A股是比较合适的。

6.买A股的存在感要好一些,因为大家聊的都是A股。

如果有一天,东江环保的股价太高了,我在把A股清完之前是不会卖港股的。

嗯,对的,目前我只想到了这么多。(作者:大侦探乔麦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