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病医生一眼就能看出来,还要给病人做那么多检查?

百岁渔


为什么有的病医生一眼就能看出来,还要给病人做那么多检查?

1 误诊率很高。

确实有很多疾病,有经验的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姿势、动作、表情。再加上询问病史、以及体格检查,基本上就能猜个大概。但是这也是基于常见病发病概率的猜测,误诊率其实也是非常高的。

比如发烧的病人,最常见的都是感冒引起,但是也有人是肺炎或者其它疾病。不做胸片等检查根本就无法发现。

再拿头痛来说,有人是血压高引起,也有人是紧张、没休息好,脑出血的早期也同样只有头痛症状。没有脑部CT的情况下,你无法拍着胸脯保证肯定没事。

再举个腹痛的例子,胃肠炎的患者是最多的。但是胰腺炎、阑尾炎、胆囊炎的早期,症状可以都非常类似,难以区分。

有数据说,门诊病人的误诊率可高达30-40%,这还是在做了各种检查的基础上。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可靠。但是

无数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不做检查,误诊的几率超过50%以上一点都不稀奇。

有一些疾病首次误诊了还可以通过第二次、第三次就诊来纠正,因为病情变化是需要观察的。但是也有一些疾病首次误诊了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会要命,这些疾病一定要通过检查排除才能够放心。

2 留作证据。

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明。

一个脑外伤的病人,症状不严重,首次就诊做头部CT检查,显示正常。结果几个小时以后头痛呕吐加重,复查CT显示为脑出血。这种情况被称为迟发性脑出血。

如果首诊医生没有做第一次CT检查,会不会被认为漏诊,耽误了患者病情呢?在医疗纠纷越来越多的今天,医方对诊疗过程被要求提供举证责任,如果不能举证,则会败诉。检查越来越多,也是当今社会环境下被迫的无奈之举。

3 检查方法越多越先进,其实医生越难做。

有人老觉得现在的医生离开检查设备就什么都不会了,其实正好搞反了。这样当医生反而更容易,我说是A病,其它人永远没办法证明我是错的,这样“误诊”反而不存在了。但是这样对病人真的好吗?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一起聊生活,聊健康。


郑医生百嗑


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我面前的小姑娘是肚子痛,因为她弯腰捂着肚子,脸都扭曲了,额头上还布满细密的汗珠。小姑娘妈妈告诉我,自己女儿是痛经,麻烦开点止痛药。

我问小姑娘:有男朋友吗?月经正常吗?

答曰:没有,正常。

我问:绝对不可能怀孕吗?月经每个月都来吗

答曰:不可能!月经这个月推迟了几天,以前都正常。

我再问:真的却是没有男朋友吗?

妈妈不耐烦地说:没有啊!她还是学生呢!给我们开点痛经药物就行了!

我开了尿液hcg 检查和b 超,妈妈不乐意地嘀咕说,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病,为啥还做那么多检查?

结果出来,宫外孕破裂出血!小姑娘哭了,妈妈也不再不耐烦了!

所以,题主你说,为什么要做检查?我如果直接开了痛经药,回家小姑娘吃了大出血休克死亡,家属会来找谁闹呢?


妇产科女司机


临床上的确是存在一些疾病,医生可以通过初步的检查,就给出初步高度怀疑的疾病诊断,最终检查完了以后也发现和开始医生怀疑的诊断一致。于是,很多患者就觉得,这不是一开始就能看明白吗!白白让我做了这么多检查。

其实,真实情况真的可能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这些看似无用的检查其实还真的可能有用。打个比方,一个受了凉之后发烧的患者就诊,初步考虑不是细菌感染就是病毒感染。经过体格检查,看嗓子发现患者扁桃体肿大和化脓,这样一来就基本上可以初步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了,但是这个时候还是需要做一张血常规,看看患者血象的基本情况如何。这对于后期指导治疗也有很大的好处和用处。

同时,如果患者后期复查血常规,和最初的血常规做比对,也可以提示治疗效果和疾病转归,还可以提示抗生素是否使用得当。所以,有些即使可以明确诊断的疾病,做一点检查也是必要的。当然,有些没有必要的多余检查完全可以规避掉,这样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张之瀛大夫


说来话长,我尽量从客观和现实的角度讲一讲,为啥?

这事我们可以从一次主任查房讲起:

大学期间一次实习课,老主任带教腹部查体,最后的结论,这位患者肚子里有大便!

新主任总结了一下:这就是你们年轻医生和老主任的差距,不用做检查,一个无痛不花钱的查体就可以弄清楚有没有大便!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惊叹万分,临床技能的重要性!

但是当了临床一线大夫之后,我发现查体仅仅是一部分,千万不要盲目自信,第一你很年轻没有什么经验,第二,查体得到的体征仅仅是疾病的一小部分。所以有时候实验室的检查,也很重要!这个不是钱的问题,生命是第一位,特别是当我们面对胸痛等急症,比如要命的心梗,食管穿孔!!!

还有一次“转科的经历”让我很不爽,一个护士长竟然怨我少开了个检查,“你让我们喝西北风呢?”尼玛,还有这样的人,真感到恶心之极呀!!!第一时间离开了那个医院。。。


陈舟医生


一眼就能看出什么病,其实不是看出来的,是猜的。既然是猜的的,就需要进一步验证。

例如你乳腺肿块,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根据一看二摸三问,就初步诊断你乳腺癌了。记住,这是初步诊断,跟猜差不多。接下来,医生需要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来进一步确诊。影像学检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看这个乳腺癌是否有转移,手术要采用哪个方案。此外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检查也需要在术前拿到结果,才能定你能不能耐受这个手术。

你看,一眼看出你得了什么病,仅仅是一个猜测。这个猜测最后是不是准,需要一系列检查检验来验证。明确诊断后的治疗,也需要检查检验来看疗效、来评估副作用。

能问出这个问题,最大的根源是医患之间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虽然有患者缺乏医学常识的因素,也与部分医院和医生在诊疗中滥用大检查大处方,损害患者利益有关。

现代医学发展至今,看病不能靠猜,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增强我们诊断的精确性,提高治疗的效果。但作为医生,需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某健康和利益,这是医者本分。


答主:自媒体 急诊夜鹰


急诊夜鹰



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一眼就能诊断出疾病的医生,如果你认识,能够介绍给我?

毫不客气的说:能够提出这么一个问题的人要么是思维狭窄三观不正,要么便是别有用心。

医学不仅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也是一门经验性的科学。

有些医生在疾病的诊治方面确实有别人无可比拟的经验,这些经验来自于对大量病人的诊治和对大量资料的总结。

不可否认,对于同一种症状,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更快的考虑到某种疾病。

但,这只是考虑而已,并不是明确诊断。

我是一名急诊医生,每天都会面对很多病人,也包括一些危重的患者,下面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医生已经看出了问题,却还要做检查?

相同的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会有不同的症状,相似的症状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疾病。

同样是腹痛的患者,同样是弯着腰,手扶着腰自行步入医院的年轻人,你考虑什么病?

有人说:应该第一考虑泌尿系结石。

理由可能是:年轻人、突发腰痛、手扶着肾区、哼哼唧唧的自己来到医院。

不错,我见过很多这样的患者。

但是,我也见过急性胰腺炎的年轻人,也见过主动脉夹层的年轻人,起初他们的症状都是这样!

如果,我仅凭经验来诊断治疗,岂不是害人害己?

同样是头痛发热,你考虑什么病?

有人说:头痛发热,很明显就是感冒了!

不错,有人感冒后就是如此。

但是,我曾经多次接诊过头痛感冒的患者,却是因为脑出血!

不要以为脑出血就一定会有外伤,就一定会出现意识障碍,就一定会出现肢体偏瘫!

如果我将这样的病人当成感冒来治,于杀人有何不同?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现实工作之中还有很多!

疾病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医学同样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容易,除非你想害自己或者想害医生。

如果你将医生当做神医,将疾病和医学当做儿戏,受苦受累的只能是你自己。

可惜的是,我担心,某一天,你或许连说出后悔两个字的机会都没有了。


最后一支多巴胺


这个问题,似乎代表了现实生活中一小部分人的内心想法。实际上,如果把自己代入到医生的角色,即如果那个看病的医生是你,就会明白其实原因非常简单。

其实,并不是说,医生一眼就看出了什么病,而是医生怀疑,或高度怀疑是什么病。

不仅高度怀疑是什么病,还高度怀疑这个病目前处于什么程度,可能需要什么样的治疗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甚至性价比。但是,请注意,这一切都是主观的怀疑和猜测。尽管经验越多看的越多,怀疑猜测正确的概率越高,但都不是100%,甚至很多连51%都不到。而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客观的证据来支持。


所以,医生会根据自己怀疑疾病的方向,做针对性的检查,以达到更高的确定性。毕竟,后期不管是吃药还是手术,都是有风险的。

此外,

检查不仅仅是确定【得了什么病】,更多的还要确定【这个病到了什么程度】,是【什么分期或分型】,这样才能既确定疾病诊断,又确定下一步治疗。


疾病是非常复杂的,绝大多数疾病会根据治疗的不同,被认为分成不同的期或不同的型。所以,检查不仅仅是为了确定得了什么病,也为了让医生知道患者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什么样的期,或什么样的型。这样才知道下一步正确的适合的治疗方式。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骨折。

是的,腿都折成几段了,都耷拉了,不检查也知道腿骨折了。为什么还要检查一大堆呢?是不是医院就为了钱呢?

并不是。

不检查多个关节的X光片,甚至CT,就不一定能确定骨折线是否累及关节面,以及每一个骨折细节的情况。就不能精确的判断后期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手术是用钢板还是髓内钉等等。而不检查血管彩超甚至血管造影,很多严重情况下就无法精准判断血管是否受损。而不检查心肺功能,就不知道患者是不是能否承受的了后期的麻醉手术。。。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到今天,是无数血的教训教会了医生们,不要自大的觉得自己主观判断永远是对的,而应该按照医疗规程做详细检查,以确保尽可能准确的诊断和尽可能正确的治疗。


当然,那些打着医生名号,实际是骗子的人们,自然不懂这些,也不会做一系列检查,直接就100%告诉你得了什么病。但是,他们并不是在给患者省钱,往往是因为他们要把患者的钱留着骗来买他们的神药呢。。。


更多有趣有用的医学科普知识,请关注骨科医生路遥!


骨科医生路遥


其实,这更像是一个社会问题。

医疗圈有一条半开玩笑半当真的俗语:”可治可不治的,不治;可查可不查的,查!“

什么意思?一个重症病人,在没有把握或风险较高的情况下,医生会选择不治,会让患者转院治疗;有些疾病,通过经验基本就能确定下来,检查是可查可不查的,怎么办,医生会选择“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句话,医疗风险。

中国有句俗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医生每天都会接诊大量的不同病情的患者,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在这些逐渐累积的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无特殊,某些检查不用做也不会出现差错,但是,随着经治患者的积累,总有一天会出现个别现象,出现一个特例,但就是这一个特例,医生就有可能面临一场无休无止的医疗纠纷,甚至是灾难。

曾经有一个因肺癌住院的中年患者,却意外发生了呕血(胃出血),需要紧急输血,医护人员赶紧询问家属患者的血型是什么,以方便输血科紧急备血 。 没想到这件事情引起了家属的强烈质疑及不满,为什么住院这么长时间没有给我们查血型?出了问题查还来得及吗?从而无休无止的吵闹。

虽然血型并非住院患者必要的化验项目,但这件事情带来的后果就是:从此以后,每个初次住院的患者,不管你是什么疾病,都被要求查血型。

一个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的中年患者,并不严重,医生只是做了常规的化验检查,开药后离院。因反复不愈,一个月后患者在另一家医院做了CT检查,竟意外发现肺部肿物,考虑肺癌。随后患者家属以首诊医院未做CT、延误病情为由,将医生告到了纠纷办。

这件事情的后果是:中年人、患有咳嗽,不管是什么原因一律做胸部CT检查。

很多不必要的检查,因为某些特例出现,会导致一个患者的群体受累,最终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及患者群体的负担加重。

医生查了,没有发现问题,这个没有错误;医生没有检查,万里有一,有了一个特殊情况没有发现,这就叫医疗纠纷。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有些也是医生的无奈之举。医疗上的事情,如果没有相互的理解和体谅,最终受伤的不止是医务人员,更是广大的患者群体。


深蓝医生


这个主要是医患双方对疾病的理解不同,医生做一系列检查的目的主要有:1、疾病确诊的依据辅助检查2、排除疾病的检查3、病情风险评估的检查。

首先,人体的疾病并非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同样一个症状表现,可能是由很多疾病引起的,即使是经验很丰富的医生,也不敢只凭问诊就确诊疾病,否则很可能出现误诊后漏诊的情况。现在大家看病选择的多是西医,正规医院的看病有自己的诊治流程,临床科室都有自己的疾病诊治临床路径,疾病的诊断需要病史+阳性体征+实验室辅助检查,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只单纯靠简单的问诊就确诊,这不符合诊疗常规及质控的要求。比如一个胸痛的患者,来医院就诊,医生根据活动后心前区压榨样痛的病史,很可能做出冠心病的拟诊,这时候需要查心电图、心肌酶等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没有一个医生敢不做心电图直接就给吃药的。

其次,做检查还有排除其他疾病的需要。比如这个胸痛的患者,可能会由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上百种疾病引起,如果症状不太典型,医生还需要做肺CT等其他相关检查,危及生命的胸痛不止有心梗,还有肺栓塞、主动脉夹层!

最后,做检查还有疾病风险评估的需要。再比如这个胸痛的患者,即使已经确诊为心绞痛,但还是要做心肌酶、心电图等相关检查,评估心绞痛的危险分层,而不是简单的开药。一个心肌酶升高和心肌酶不升高的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是不一样的,应对策略也不一样。

如果是住院病人,检查项目更多,即使是已经确诊的患者,一般常规都要进行血尿粪常规、心电图、胸片及疾病的相关检查。如果是正规医院,会按照疾病的临床路径进行相关检查。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医院的现实是不允许医生出错,即使99次是对的,一次是错的后果也很严重,在举证倒置的年代,哪个医生敢以身试法呢?


医患家


记得以前有人分享过一个案例。

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给一个小男孩做手术。小男孩的家里经济困难,父母筹钱都很难。老教授处于善心,提出一个比较贵的体检项目可以不做,教授可以根据经验不使用那个数据就完成手术。

结果手术过程中小孩出意外死了。事后调查发现,由于少了一个数据,教授按平时的办法做了手术,然而那小孩却体质异于常人,只有不到万分之一的概率碰上的异常,就这样碰上了。

结果就是小孩死了,医院赔钱,教授积攒一辈子的名气丢了。

很多病吧,普通人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大概是什么病,吃点药好了,就是自己厉害,没好在看医生。医生说不敢说直接判断的。医生的诊断要拿证据说话。比如你看起来是感冒,体检完是炭疽呢。不体检谁能猜出来。出事算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