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共享模式的发展历程(二)

目前瑞上和物国是全球私家车共乘组织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例如瑞士的小汽车共乘组织的用户每两年增加一倍,1998年瑞士全国600个地点有900辆小汽车用于共乘,用户人数超过2万人:2000年,用户达到3万人,车辆增加到1400辆:到今天,明上小汽车共乘出行仍然保持活跃发展的势头。作为汽车共乘模式的发源地,瑞士已经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的私家车共乘组织。

汽车共享模式的发展历程(二)

在德国比较常见的私家车共乘的模式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一次性有偿共乘。在德国的高校、超级市场、旅游区等类似的人流密集处都建立共乘点,用以提供驱乘双方乘用中介。参与搭车者和车主,基于相同行程的考虑进而在共乘站点达成临时拼车协议,到达目的地后搭车者按事先的定向私家车主支付相关燃油费或者通行费用。

另一种是定期式合伙私家车共用。作为主要以日常通勤为目的的

共乘行为在当地是最受欢迎的,并且在民法、税法、保险法上也对此类用车行为采取优先和优惠的政策态度,如果发生意外,则相关投保

机构承担赔偿车主的损失,至于参与共乘的其他人的损失,必须提前进行责任分配,责任分配以外的部分则由个人的社会保险承担赔偿搭车人的损失。

德国一些最新研究显示,协作消费在欧洲正成为主流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喜欢汽车共享。他们认为自己养车代表着老一辈的落后生活方式,过去,汽车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也有很多象征意义。如今,随着公共交通更便捷,以及人们移动需求的多元化,汽车以往的象征意义已经淡去,随着年轻人买车意愿的减少,德国新车购买者年龄在增加。自1995年以来,平均新车购买者年龄提高了6岁。在德国柏林大约有46%的人没有属于自己的私家车。

汽车共享模式的发展历程(二)

汽车业是德国的支柱产业,汽车企业可不愿意失去年轻客户,他们拿出的武器就是汽车共享,希望通过改变消费模式保留年轻人对汽车的兴趣。奔驰创建了Car2go项日,在慕尼黑、科降、汉堡、柏林等地提供汽车共享服务。宝马的汽车共享业务 Drive Now提供 Mini Cooper宝马1系等一系列车型。雪铁龙公司汽车共享品牌名为 Multicity,提供零排放的电动车共享服务,德国高铁通过 Pinkster系统,提供包括菲亚特500s、大众高尔夫等多个品牌的共享车型。

汽车共享模式的发展历程(二)

汽车共享一般按使用时间收费,Car2go是每分钟29欧分, Multicity是28欧分, Drive Now是31欧分。客户可在一个成多个共享品牌注册交纳一定的登记费,即可购买后续服务,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他们可以找出距离最近的可用车辆,当他们完成一段旅程,可以方便地停在最近的地方,账单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他们的手机。这项服务十分简单方便,迅速受到欢迎,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预测,到2050年,德国的汽车保有量将比现在减少一半。城市将更加环保宜人,行人和汽车互不干涉,在每个较大的交通枢纽站都有充足的停车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