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村夫妻離家千里靠手藝賺錢,一月掙8000供倆孩子上學,辛苦


農民李大哥是湖南人,據李大哥自己說,初中畢業沒幾年就跟著同鄉到了廣東東莞,在舉目無親的情況下,靠老鄉推薦做起了學徒工,製作藤條工藝品編制。李大哥肯吃苦耐勞,不常時間就掌握了藤編的各色花樣編制。因為在廣東工資低,10年前和媳婦一起來到了山東博興繼續幹老本行,在這兒老闆對待他們很好,一個月能掙8000元左右。圖為李大哥在車間編制藤椅。

這是李大哥的媳婦,人長得甜美,顯得很年輕。大姐說,我們有兩個娃,老大都上大學了,老小也上初中了。為了讓孩子們和老人的日子好過一點,我們倆常年在外,只有過年的時候回一趟家,有的時候真的想他們啊!現在比以前好多了,有了智能手機,經常在手機上視頻,看看老人和孩子們的情況。

這間不起眼的舊屋子就是夫妻倆天天工作的地方,幹這種活是計件的,想多拿錢就得加倍幹,夫妻倆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這間屋裡度過他們的時光。

屋子裡的這些藤椅,是大哥夫妻倆最近一星期編制的。大姐說,一個人一天能做七八個藤椅,一個藤椅老闆給手工費45元。

大姐正在製作藤椅,大姐的手藝和丈夫一樣槓槓滴。大姐說,"正常情況下,藤製傢俱可以使用15至20年。有些人認為北方氣候乾燥,會影響藤製傢俱的使用壽命,其實現在對藤材的乾溼工藝處理比較到位,無論冬夏還是南北方,藤製傢俱都可以正常使用。"

大姐幹起活來一絲不苟。大姐說剛剛開始學習時手藝不行,手上經常受傷,現在熟練了,閉著眼睛也幹不錯。

做工非常精細,大哥夫妻倆的手藝很精湛,怪不得老闆高價把他們挖來山東。我問大姐,藤製傢俱有很多孔隙,是不是這種傢俱較難打理?大姐說,這個你放心,我們做完了,最後一道工序是噴漆,藤製傢俱表面有一層防塵漆,平時只需用溼抹布擦拭即可保持清潔,至於孔隙中的灰塵,可以用軟毛刷清理。使用一段時間後,可用淡鹽水擦拭傢俱,既能去汙又能使其柔韌性持久,還有一定的防脆、防蟲蛀的作用。

這是製作藤編的藤條,據他們說這些藤條大都是東南亞進口過來的。這些藤條外皮色澤光潤,手感平滑,彈性極佳。藤條盛產在騰衝與緬甸接壤的邊境一帶原始老林裡,是一種質地堅韌、身條極長的藤本植物。


大哥去拿了一些加工藤椅用的螺絲釘。

外邊的大廳裡堆滿了夫妻倆做的藤製品。大哥說,藤椅除手工編制技藝精細、造型新穎美觀外,最主要的是藤椅用材講究,除一小部分用雲南的藤以外,好多藤材來自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這些藤質地堅硬,首尾粗細一致。要想看看藤椅材質是否優良,那就看看藤材表面起不起皺紋,如果起皺說明該傢俱是用幼嫩的藤加工而成,韌性差、強度低,容易折斷和腐蝕。

這是夫妻倆編制的小座位。大姐說,保養藤製傢俱最好的方法就是常用常坐,經常使用不僅會讓藤製傢俱有一股滄桑的韻味,也有利於保持藤材的韌度。


款式簡潔的藤椅,簡單又時尚。大哥說,買藤椅的時候可以仔細檢查,雙手抓住藤椅邊緣,輕輕搖一下,感覺一下框架是不是穩固;看一看椅子表面的光澤是不是均勻,是否有斑點、異色和蟲蛀的痕跡。

這是藤條編制的沙發。在使用和存放時,不要讓藤製品接觸和靠近火源、熱源,不要放在太陽下長時間暴曬;否則,容易變形、彎曲、開裂、鬆動。

切割藤條的機器。【農村、農業、農民,更多三農生活,更多精彩故事敬請關注小魚兒遊世界】

切割好的藤條。由於藤條手感平滑,彈性極佳的特點,藤條打到人的身上可以造成強烈的疼痛,卻對身體造成很小的傷害,即便是重度的抽打,也僅會對皮肉造成傷害而不會傷筋動骨,因此藤條也被選為打屁股的主要刑具。

這是李大哥兩口子住的宿舍,非常的簡陋,屋頂上都能見到外面的光,北方的天漸漸地冷了,黑夜的涼風吹進來應該很冷了!

屋內唯一的一件電器,一臺過時的電視機。

夫妻倆都是自己做飯吃,做飯的地方很簡單,看來兩個人也就是湊合著吃吧,他們的生活很辛苦的,看了心裡很不是滋味。#今日頭條攝影大賽##最有意思的鄉村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