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问答》|第二章 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19-22问)

《佛教常识问答》|第二章 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19-22问)

序 言

《节选》:

我曾看到一本毛主席的勤务员李银桥写的书。有一天,毛主席对李银桥说:“我们去看看佛教寺庙,好不好?”李银桥说:“那有什么看头?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周建人先生写信给我说:“文革”初期范文澜先生向他说,自己正在补课,读佛书。范老说,佛教在中国将近两千年,对中国文化有那么深厚的关系,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国文化史。

1987年,我到四川一个佛教名胜地方看到被人贴迷信标语的事实,回来写了一份报告,钱学森博士看见了,写信给我说:“宗教是文化。”

这三个人,一是伟大的革命家,一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一是当代的大科学家,所见相同,都承认佛教是文化。

---赵朴初

19.问:听了你根据‘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四个论点来说明缘起十一义之后,对于缘起的理论,大致有所了解。是否可以说这就是佛教对于宇宙万有的解释?

:四个论点实际只是两个论点—-‘无常’和‘无我’。

‘无常’就是生灭相续,它不仅包括‘刹那生灭’的意义,而且包括‘因果相续’的意义。

‘无我’就是没有主宰,没有一身之内的主宰,也没有宇宙万有的主宰。所以无造物主的意义,实际包含在‘无我’里面。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对宇宙万有的总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一切法的总法则。所以‘无常’和‘无我’的教义被称为‘法印’。

20.问:‘法印’是什么?

: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可以证明档的真实(有通行无阻的作用),藉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也以符合‘法印’而证明其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所以称为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称四法印。

21.问:请解释一下,‘有漏皆苦’的意义’?

:‘漏’就是烦恼。

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受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著为‘我’,或为‘我所有’,这叫做惑,惑使人烦恼,所以又叫做烦恼。

烦恼种类极多,贪(贪欲)、嗔(嗔恨)、痴(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等叫做痴)是三毒,加上慢(傲慢)、疑(犹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如常见、断见等)为六根本烦恼。

由于烦恼而造种种业(Kamma),业就是行为(身业)、言语(口业)、思想(意业)的活动。

烦恼和业引生未来或为天人,或为人,或为地狱、鬼、畜生的身心;于是又起烦恼,又造业,又生身心,这样的生死轮回(Samsqra),没有休歇。

而生死轮回是苦的。以人生而论,一般地说有八苦:生苦(婴儿在胎出胎时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与所爱的分离)、怨憎会苦(与所怨憎的聚会)、所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五取蕴即五蕴,取就是烦恼,人的色受想行识以烦恼为因而生,又能生烦恼,所以叫取蕴。五蕴刹那迁流变坏,为生老病死等苦所集,所以是苦)。

总之,佛说世间有无量的苦,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来的,也不是造物主给予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缘的。

上面所说因惑而造业,因业而有生死苦,就是佛教对苦的缘起解释,全面分析起来有‘十二缘起’。

22.问:请简单谈一谈"十二缘起"?

:佛教的缘起论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对人生问题一般说十缘起或十二缘起。

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

现在简单地解释一下:(1)老死(Jarq-maraza),这是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忧悲苦恼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缘何而有老死忧悲苦恼呢?

是由于有(2)生(Jqti)。如果没有生,则没有老死,也没有忧悲苦恼。

生的条件虽有种种,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3)有(Bhava)。‘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简单地说,身口意所造的善业恶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著一种力量叫做‘有’。有了业力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与死。

‘有’又是缘什么而起的呢?有的缘是(4)取(Upqdqna)。取是追求执著的意思,追求色、声、香、味、触五欲,执著可爱事物为我所有,这叫做取。由于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执著,就能引发身口意三业的活动。

取又以(5)爱(Tazhq)为缘。爱的简单解释就是生命欲,它是生命活动的本源力。有生命欲才有追求执著,有追求执著才有种种身口意的活动而有业力的存在,招引生死之果。

所以爱、取、有同是生死的因。说到这里,已经说明了惑、业、苦的因果关系。

为了进一步考察生命欲(爱)之所以发生,则必须说明(6)受Vedanq、(7)触Phassa、(8)六入Sa=qyatana的关系。

受是感觉,即对客观境物所起的快感(乐受)、不快感(苦受)或不苦不乐感(舍受)。由于苦乐的感觉,激发和冲动著生命的欲求。

感觉来自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所以依存于触,触是根、境、识三者会合而有的心理活动的开始。

如眼(根)对红色(境)时,红色剌激眼根,因而司掌视觉的眼识生起活动。根境识三者会合,才发生红色的触(反应),所以触依存于六入。

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 是传递色、声、香、味、触、法(法,即前五种事物遗存下来的印象,是意根的物件)六境的机能。

再进一步考察六入依何存在的问题,因而说到(9)名色nqma-r[pa。名色的意义前面已经讲过,即身心(色、受、想、行、识五蕴)合成的组织。六根是依存于身心全体组织的东西,有名色所以有六入。

名色又以何为缘呢?名色又依存于(10)识Vi``qza。识虽是名色中一部分,但是如果把名色当作认识体来看,识乃是它的中心的东西。识对境(认识物件)有总了别作用,使境增加明显,使根增长功能,使受、想、思有所领导。

所以名色全体的成立,依存于识,但是识又依存于名色。因为有境对根的刺激,和受、想、思的帮助发生,才有识的现起,识不能离开名色而独立。所以识与名色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以上所说是十缘起,如果就人们现实的活动的条件来观察,十缘起已经全面了,但如果说明生死何以无穷的原由,则又有行和无明二缘,共十二缘起。

(11)行Sankhqra。‘行’的意义与‘有’相同。从现在身口意造作的业来看它潜伏著引生后果的力量叫做‘有’,从现在已经成熟的果来看过去所造的业叫做‘行’。识与名色,是现在已熟的果,是依存过去的行而生起的。由于过去无始以来‘行’的反复,积习成性,隐然有种力量支配著行为,所以生死苦恼现象联绵不断。

行又依存于(12)无明Avijjq。无明是对一切法缘生故生、缘灭故灭、无常、无我的真实相不认识,特别对自己身心只是因缘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觉,以为其中有常住的、唯一的、作主宰的我。

由于‘我’的执著,所以对境而有乐受、苦受、舍受,而起贪嗔痴等烦恼,而造种种善恶业。

所以人们的生死痛苦的本源毕竟在于无明。

十二缘起归纳起来仍不外乎上面所说的惑、业、苦的关系。

无明、行是过去无始以来的惑和业,招致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苦果;爱、取、有是现在的惑和业,招致未来的生、老死的苦果。这些都是‘有漏皆苦’一句所包括的内容,也就是四谛中苦谛和集谛的内容。

文字来源:《 佛教常识答问 》-赵朴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