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識問答》|第一章:佛陀和佛教的創立(21-26問)

《佛教常識問答》|第一章:佛陀和佛教的創立(21-26問)

21.問:佛在世的時候,歸依的人多嗎?

:是的,佛初轉法輪後從鹿野苑到摩揭陀國(Magadha)去的一路上,受到他的教化而歸依的人就很多。其中有拜火教的婆羅門姓迦葉的三兄弟,都改變了原來的信仰,率領他們的弟子一千多人歸依了佛教。佛到了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Rajagaha)後,歸依的人更多。其中最有名的出家弟子有舍利弗(Sariputta)、摩訶目犍連(Mahamoggallana)、摩訶迦葉(Mahakassapa)等人。後來佛回到故鄉去,他的異母弟難陀(Nanda)、堂兄弟阿難陀(Ananda)、提婆達多(Devadatta)和他兒子羅怙羅等都隨他出了家。還有宮廷中一個剃髮工奴優波離 (Upali)也出家加入了僧團,後來成為有名的佛教戒律學大師。佛的姨母波闍波提也歸依了佛,是第一個出家女弟子。至於不出家而歸依三寶的弟子則為數更多。佛的出家弟子,男的叫比丘(bhikkhu),女的叫做比丘尼(bhikkhuni);在家弟子,男的叫做鄔波索迦(upasaka),女的叫做鄔波斯迦(upasika),合稱為四眾弟子。

22.問:釋迦牟尼一生遊行教化的區域,是哪些地方?

:根據記載和發掘的資料,佛自己足跡所到的地方,主要是中印度;他的弟子們分到四方遊化,可能更遠一些;但是斯里蘭卡和緬甸都有佛曾經到過並足印的傳說。佛居住的地方以摩揭陀國的王舍城和拘薩羅國 (Kosala) 的舍衛城 (Sqvatth]) 的時間為最多。在王舍城外有一個竹林,是頻毗娑羅王 (Bimbisqra) 獻給佛和僧眾居住的,後人稱為竹林精舍;在舍衛城有一個林園是當地一個富商須達多 (Sudatta) 和拘薩羅國王子只陀 (Jeta) 共同獻給佛的,後人稱為祇園精舍。佛常往來兩處,所以竹林、祇園併為說法的重地。王舍城南面的靈鷲山 (Gijjhak[wa) 也是佛常和弟子們說法的地方。佛逝世前由王舍城北行到毗舍離(Vesql]) 城 (今印度比哈爾邦省境內),又由毗舍離向西北行,最後到了拘屍那伽(今印度聯合省伽夏城Kasia),佛是在拘屍那伽逝世的。現在佛逝世處,發掘出佛遺體火化的地方和石刻的佛涅槃像以及其他古蹟。印度政府為了紀念佛涅槃二千五百年,曾對這個聖地予以必要的修復和建設。

23.問:什麼叫做‘涅槃’?

:現在暫不詳細解答,這裡可簡單解釋為‘逝世’。

24.問:佛涅槃前後的情形是怎樣?

:佛在毗舍離城的時候,已經有了重病,在那裡度過雨季後,偕弟子們向西北走去,路上受了鐵匠純陀(Cunda)供獻的食品,病更加劇。最後走到拘屍那伽一條河邊,洗了澡,在一處四方各有兩棵娑羅樹的中間安置了繩床,枕著右手側身臥著。後來所有臥佛像(即佛涅槃像)都是這樣的姿式。佛告知弟子們將要涅槃,弟子都守候著。夜間有婆羅門學者須跋陀羅(Subhadda)去見佛,阿難陀想擋住他,佛知道了,喚他到床前為他說法,於是須跋陀羅成了佛的最後的弟子。佛在毗舍離臨出發前和在途中為弟子們作了多次的教誨,到了那天半夜逝世前又最後囑咐弟子不要以為失了導師,應當以法為師,要努力精進,不要放逸。佛逝世後,遺體舉行火化。摩揭陀國人和釋迦族等八國將佛的舍利分為八份,各在他們的本土上建塔安奉。其中摩揭陀國安奉在菩提伽耶的一份,到西元前三世紀,被阿育王取出,分成許多份送到各地建塔。1898年,考古家在尼泊爾南境發掘迦毗羅國故址,發現一舍利塔,塔內藏有石瓶石函等物;有一瓶放在鐵和水晶層迭的函內,裡面有黃金花,花上安放著佛骨。從函上刻的文字知道這就是釋迦族供養的佛的舍利。

25.問:舍利是什麼? 

:舍利(Sarira)就是遺體,但這個名稱一般只用於佛和有德行的出家人的遺體。

26.問:塔是作什麼用的

:‘塔’又稱‘塔波’,是梵語St[pa (P. Th[pa)省略的音譯,完整的音譯是‘窣堵波’,意義是‘高顯’或‘墳’。塔一般是藏舍利的。也有不藏舍利而作為標幟紀念之用的。

文字來源:《 佛教常識答問 》-趙樸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