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玻璃关死的情况下,在车里睡一晚,氧气够吗?

路遥知马力104481311


停车后,关闭车窗睡觉过夜,这种行为壹车热评认为是不可取的,哪怕是汽车处于熄火状态也是比较危险。


我们都知道人呼出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CO2,它在空气的含量大概是0.03%,氧气的含量是20.95%。乍一看CO2的含量要比O2低的多得多,似乎在车里睡一晚增加不了多少危害性。

但是在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是,CO2的含量虽然很低,但它在车里是会逐渐增多的,而O2含量是会逐渐减少的。当空气中的O2含氧量低于18%时,人就会出现不舒服的反应,这是人的安全呼吸极限指标,在达到12%左右时人就会丧失意识和判断力,低于6%人就会死亡。


CO2在达到1%以上时,人就会出现眩晕、呼吸困难的问题,达到5%以上时就可能招来死神。而且CO2的质量是大于O2的,所以随着时间的增加,呼吸出来的CO2将会首先堆积在车内底部。

车内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O2和CO2的此消彼长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几何倍数的变化。人在处于睡眠状态时很容易会随着吸入CO2含量的增加而导致血液内的含氧量降低,从而逐渐失去意识和知觉,如果没有外人在场的话,遇到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就算你身处行驶中的汽车内,紧闭车窗三四个小时后也会感觉呼吸难受,需要开窗换气,更别说睡觉过夜了。

所以如果想在车里睡觉过夜,首先要把车停在空旷的地方,并在四个车窗处留下一条缝隙,保持车内外的空气始终处于一个流动的状态。

关注壹车热评,这里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汽车知识及推荐!


壹车热评


汽车在熄火、玻璃密封、车辆内循环的严格密封状态下,车内的空气氧含量不足以休息一夜,后果可能会是致命的。

空气中氧含量为21%,也就就是说一立方米的空气有氧气0.21立方米;以普通的中型SUV为例车厢内部的容积约为3.5立方米左右,氧气的含量则为0.735立方米。

以体重为50公斤的成年人为例,每一次呼吸的量为500ml,其中消耗的氧气则为105ml约为0.000105立方米。正常人一分钟呼吸约为16~20次,睡眠中算平均18次,8小时的呼吸次数为8640次,需要消耗氧气0.9072立方米,理论值的消耗量已经超过车辆内部的空气含氧量,而且这是以中大型SUV作为参考,一般的两厢车或小微型车更不够。


其次人类正常呼吸一小时可以排放二氧化碳20升左右,假设在车内休息8小时排放量则为160升。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3%的时候已经会对人体造成不适,浓度超过10%会导致窒息死亡。

一夜之间呼出的二氧化碳比例往往会超过致死的最高浓度,所以在车内长时间休息不会因为氧气不足感到不适而苏醒,更多的是因为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不知不觉的死亡。


所以在车内休息是有很大危险性的,一定要在车内休息必须保证车窗闪出缝隙、空气开到外循环、车辆停放在空气流通的位置,只要空气能保证休息还是没有问题的,否则房车怎么理解呢?

总结:在车内休息不能密闭空间、更不能在启动状态下密闭空间、不能在高温情况下把儿童或宠物留在车内,别把车子真的当成家,汽车只是代步工具或玩具而已。



天和Auto


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你,只要在空气正常流通的地方,在车里睡觉没有任何问题,不管什么车。即使是再豪华的车,他也不是像潜水艇或者飞机那样封闭那么好的。

我自己就经常在车里睡觉,白天晚上,早年的旧车现在的新车,一般品牌以及豪华品牌,都试过。

除了睡觉姿势不太爽有点累之外,没有任何不适。但是切记千万不要去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比如地下停车场之类,这个危险就很难说了。即使在地下车库没有那么危险,也不要轻易去尝试。





笑傲江湖是我


基本上所有的车,都设置有连通内外的通风口,用以保证车内外的空气压力始终一致。先说一下如果没有这个通风口或者通风口被堵死的直接后果:快速关门(平开门,不是滑动门)时车内空气被压缩,气压升高,关门阻力会变大,不容易将门关闭,快速开门时一样有困难;

更大的问题还有:当你开车经过长下坡路段(比如从乌鲁木齐到托克逊),由于海拔的大幅下降,导致大气压力有较大的升高,此时如果没有通气孔,车门就很难拉开,甚至过大的压差直接把玻璃压裂。

有了这个通气孔,就能保证车内车外的压力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接下来再说空气中的氧气,人消耗了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这会使车内的氧气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气体会自动由分压高的区域流向分压低的区域,这样,车外的氧气通过通风口进入车内,车内的二氧化碳流出车外。

就和放了臭屁没法自己独享一个道理。


用户54929023998


经常汽车露营,一个人也完全不够的,很明显的感觉到早上起来的时候呼吸急促,所以还是要溜缝



这世界很赞


无疑,这是个严肃的问题。

朋友提问:在玻璃关死的情况下,在车里睡一晚,氧气够吗?

其实不是氧气够或不够,玻璃关死的情况下,在车里睡一晚,车子上的各种有害物质发出的气体包括汽车废气并陈没有地方散发稀释,伤害生命!

(作者环海南游停车住在海南儋州峨蔓派出所门口)

(作者环海南游停车住在海南儋州峨蔓派出所门口摄像头下)

人们从历史文本中看到过,纳粹毒气室残害犹太人,并非毒气室内没有氧气,而是有氧情况下毒气杀人。行车时,可以长时间开空调,停车开空调休息则危险,也是这个道理。

我使用“床”车自驾游许多年,经常睡在车上,在这里试着借朋友提问,和大家一起探讨,很有意义,因为这个问题中的教训太多了。

(作者在兰州北服务区准备过夜)

(在兰州北服务区准备过夜“床”已铺好。)

首先要肯定,每辆车都设置有连通内外的通风口,台面上还有专门通风方式选择,比如外循环,内循环,汽车使用手册告诉了大家如何应用。尽管如此,实际上这里还是有一个致命的误区:汽车的设计。

汽车设计通风着眼动态,就是车在行驶时风的作用,比如车辆内部换气、温度高低调节,这些停车时也可以短时间用用,设计并没有错。

(作者某年冬季在一个服务区过夜)

那么,为什么会出问题呢,甚至伤害了一些人的性命?

这些问,涉及到车主对汽车使用手册的理解。产品(汽车)有说明书,但不可能有让我们将车作为居室来用的说明书,这甚至汽车制造人连考虑都不曾有过。尽管汽车有7座可放倒椅方式,椅放平了可能是张“床”,但汽车制造商还是不将车作为一个房间来进行设计制造并加以说明解释。汽车制造商没有责任和义务进行超出汽车产品范围的延伸作用来进行说明,因为那样的拓展是无限的。

(2018年7月作者环新疆游时,在巴间布鲁克镇政府门口过夜)

人们痛心的看到由于在车内休息,因为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出现的死亡,也有人高温天气把儿童或宠物留在车内出现的事故。就是因为人麻痹大意,以为车子内和房间里是一回事,不认为车子里会有不安全。这恰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地方。

有必要重申一句近乎愚蠢的话:车子不是房子!

有人说:知道,车不是房。弄出事来是个别,好多人睡过,也没事。

我认为至今仍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车不是房这个道理。

我不敢说强调这个道理就是对愚昧行为作出了斗争或者劝说,但是有些人的自作聪明却一直是犯错甚至丢失生命的主要原因。麻痹大意、不当回事、想当然等等等等。我们屡屡见到大人驾车允许孩子站、坐在天窗......

(作者某年在去西藏的路上,车上的床在路上时情况)

这些年,自己一直用“床”车自驾游,对于“在车里睡”,我是警惕的。特别是我自己在车上加了一张“床”以后,危险等级又往上拨了一格。

车上多了一张床,等于可以随走随住了,怎么用,我有一个自己的规矩,几年来,我不敢离开“规矩”来进行别种方式操作。我认为这些“规矩”有些作用,大致有以下6点,写出来供朋友们批评:

(作者在丽江玉龙雪山露营,睡在车上)

1,出门在外,停车方式有讲究。

旅行进入打算过夜区域,做两次停车。第一次可理解为临时停车,要做完睡前所有工作,比如吃饭、洗漱、喝茶,整理等等,用一些时间(约2小时)让车子全面冷下来,再在这个打算过夜地方找一个好位置把车停过去,这个好位置一般靠近风口,靠近保安亭或值班室,远离厕所,离开大车。如果在无人景区,应该选择停在灯光下,有摄像头更好。忌停阴暗处。

2,车子要处于可离开状态。

前窗关紧(防盗),驾驶座不放东西(随时准备开车走人),车头朝外,无阻挡。

3,车内细节不能马虎。

车内后车门(睡觉的头部),要备有一个手动快速开尾门方式。车钥匙用粘贴钩单独挂在旁边,不能放在裤袋里或挂在裤腰带上,因为车内位置小,裤子搭在身上,可能被外面伸进来的铁丝钩走,不安全,塞在其他地方容易撞开摇控。

4,温度限制。

晚间气温超过20度,则不在车上过夜。天气热睡在车上不合适,有诸多隐患。天气冷可以,我在零下10度的沱沱河呆过,羽绒被睡袋全上,没有问题。车窗用防蚊纱贴,大雨也打不进来。

5,任何情况下后车窗都不能关死。

一般打算入睡,我会按自己原定准备好的方式先打开车子所有门窗进行换气,而后,前窗紧闭,后窗放下3厘米,车内要能感到有风进来。天窗向后张开,以手伸不进来为准。

6,禁止开空调睡觉。

任何时候不发动车子开空调睡觉,这点包括白天行车休息。

(作者2018年7月环新疆自驾游在赛里木湖露营,睡在车上)

(2018年7月环新疆自驾游在赛里木湖露营,图片为作者妻子)

好,关于朋友提问:“在玻璃关死的情况下,在车里睡一晚,氧气够吗?”

我认为这不是氧气够或不够的问题,而是车子上的各种有害气体在玻璃关死时无法散发出去,伤害生命的问题!特别作答,仅供诸公参考。谢谢题主。


稀夫文字


我们都知道,人是离不开氧气的,一旦离开了氧气,大脑就没有办法运转,心脏也不会再正常的跳动,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失去自己的生命。

那么要是在玻璃关得很严实的情况下,在车里边睡一觉,氧气够用么?会不会因此失去自己的生命呢?

首先,空气里边不全都是氧气,还有一些其他的气体,一立方米的空气里边,氧气的占比只有百分之二十一,拿一个普通的中型轿车来计算,里边的空间在3.75立方米左右,所以里边的氧气含量不会超过0.8立方米,一个成年人,每一分钟呼吸16次左右,每次呼吸会消耗掉105毫升的氧气,睡一晚的时间长短以8个小时来计算的话,那就需要至少0.9立方米的氧气,从这个角度来看,把车窗关的死死的情况下,在车里边睡一晚,氧气是不够用的,很有可能因此导致事故。如果是更小的车子的话,那就更危险了。

第二,人在呼吸的时候,不仅会吸入氧气,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百分之三就会让人感觉到不舒服,超过百分之十就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若是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得不到救治的话,那很可能会丢掉自己的生命,在小小的车厢里边,车窗又被关得很严实,外边新鲜的空气进不来,车厢里边的二氧化碳排不出去,结果就是更快的出现危险,说不定连七个小时都撑不住。

第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看到某个人因为在车厢里边睡觉被憋死的新闻,因为车辆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些问题,车子和潜水艇之类的不一样,不可能百分百的密闭,即使把车窗户关得紧紧的,也有其他的地方可以让空气进来,在室外的话,这样睡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是地下的停车库的话,那就不一定了,因为地下的停车库空气的流动性本身就特别差,也有可能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

虽然说现实的确如此,但是并不建议大家在车子里边睡觉

一是因为人体是需要氧气的,氧气的浓度稍微高那么一点点没有坏处,相反人还会觉得很舒服,但是如果长期处于低氧的环境中,就算是自己暂时没有出现生命危险,也会感觉很不舒服,很有可能会出现头晕等情况。

二来在车厢里边睡觉的时候,身体很难完全的舒展开来,结果就是颈椎承受了过重的压力,睡了和没有睡一个感觉,甚至还会觉得比没有睡觉的时候更累了一些,另外一个方面,成人在这样的环境里边可能没有什么,但是小宝宝那就不一样了,很有可能出现危险,尤其注意不要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密闭的车厢里边。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私信】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健康科普


看了很多人的回复,其实简单一点来说,你问的比较笼统,这要看什么情况和什么车辆。

1、车辆没有打着的情况下,如果几万或者十几万的普通轿车,由于其密闭性能不是很好,因此问题不是很大。但一些高档轿车由于密闭性非常好(这点我们从乘坐时听不到噪音能体会出来),在车里呆的时间过长,内部消耗氧气大于外部进入氧气,就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2、车辆点着的情况下,不管是什么样的车,都不建议在里面睡觉,因为发动机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通过一些小的缝隙进入车内,给生命造成影响。

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在车内睡觉,如果迫不得已必须在车内休息,请将车窗打开一条缝隙。


鬼见愁88703


我经常自驾游睡车里天冷时车窗都不留缝,睡了好多次一点事都没有,这是为什么?


冰露-15840099943143


担心有危险的,是因为不了解汽车有进气通道(在前雨刮器附近),也留有相应的出气通道(通常在后轮上方,后叶子板里面)。大活人在车里一呼一吸,空气自然也在不断内外交流,虽然气流不大但绝对不会导致二氧化碳中毒。若从空气清醒角度而要言,自然留条窗缝更好,但完全不必担心有危险。我多年自驾,经常在车里睡觉,包括高原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