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揭真相:三星缩水48%仍是霸主,全球市场萎缩华为一枝独秀

在全球智能手机增速放缓、国内竞争激烈的态势下,中国各大智能手机巨头也赶在年底前纷纷出具了三季度财报。总的来看,国内智能手机品牌TOP5榜单仍然被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占据。

下表为三季度内,中国市场几大智能手机品牌商家的数据对比统计。

三季报揭真相:三星缩水48%仍是霸主,全球市场萎缩华为一枝独秀


据上表可以看出,2018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在销量排名上,vivo以2160万部的销售量位居首位,OPPO以2140万部的成绩紧跟其后;华为与其子品牌荣耀分别占据了三、四名的位置,出货量分别为1570万部、1330万部;其中,小米在出货量稍显弱势,以20万的差距排在了荣耀手机之后。

在手机市场份额上,OPPO和vivo以近20%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摘得冠、亚军,华为手机占据了14.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荣耀与小米以细微的差距分别排在第四、第五。不过,若把华为荣耀看作一家公司的话,不管是其总出货量还是市场份额,都稳居国内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内各大手机厂商的增长速度总体呈现下滑趋势。在三季度内,vivo相比2017年同比增长了仅2%,OPPO、小米分别下滑达11%、15%;在智能手机整体出现颓势的背景下,华为、荣耀都同比增长了14%,成为销量扩张最快的品牌,同时也是TOP5品牌中唯一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厂商。

此外,据统计,三季度全球手机龙头的苹果iPhone也冲劲不足,出货量出现了同比17%的大跌幅,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下跌;而包含有三星、锤子、联想、360和魅族等在内的其它智能手机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形势则更不容乐观,据统计其跌幅已经达到了48%。

反观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正持续出现下滑趋势,据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今年(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合计为3.552亿部,同比下降了6.0%,而成为继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后的第四个同比下滑。

三季报揭真相:三星缩水48%仍是霸主,全球市场萎缩华为一枝独秀


IDC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表现还很不错,华为、小米、OPPO几个国产品牌在全球前五的智能手机品牌中占据了三个席位。其中,华为与小米增势尤为明显,分别以同比增长32.9%与21.2%的突出表现夺下了海内外的关注目光。

民营龙头华为,对外仍存差距

作为“国产手机之光”,华为一直以来的市场表现都令业内外学习称赞。从IDC发布的Q3数据来看,在全球TOP5智能手机厂商中,来自华为的增速最为迅猛。

在出货量上,华为财报显示其三季度总出货量已达1.455亿部,从Q1-Q3分别为3930万、5420万、5200万;对比之下,苹果前三季度出货量为1.404亿部,从Q1-Q3分别为5220万、4130万、4690万。可见,华为在第二季度首次超越了苹果同季度的4130万出货量之后,又在第三个季度再次排在了苹果前面,同比大幅增长32.9%,并成功坐上全球第二把交椅。

据华为相关人士透露,在今年7月底之前,华为智能手机今年的全球发货量就已经突破1亿,而华为也将在今年全年销量上挑战2亿大关。从华为三个季度的出货量表现来看,完成2亿部的目标想必也并非难事了。

这些年来,华为一直都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专利积累方面有着雄厚的基础,同时还具备一些科技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据了解,目前华为的科技研发投入已经位列全球第三。

其在2013年推出的子品牌——荣耀(Honor)也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这几年为华为的营收贡献出一份强劲的力量,真正与华为实现了“双飞共赢”的局面。

作为国内民营企业的龙头老大,华为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今年公司的半年度财务报表显示,华为仅在半年时间就已经实现了477亿美元的亮眼成绩。

不过,尽管华为势头正旺,前三季总出货量已经超越苹果,但其在利润方面还与苹果存在一定差距。除此之外,华为最强大的竞争者三星尽管出现持续下滑,但依然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霸主。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三星出货量同比下滑13.4%只有7220万部,市场份额降至20.3%,但2.219亿部的总出货量仍然大大拉开来了与华为之间的差距。

财报进一步显示,三星在三个月实现了营业收入高达65万亿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3957亿元),远超华为,再次达到新高。

11月19日晚,三星还与中国电信联合发布第十一代高端旗舰级手机产品——心系天下三星W2019。公开资料显示,三星W2019是三星电子与中国电信对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深刻洞察,同时人工智能平台Bixby与IoT技术的结合。在发布会上,除了最新发布的心系天下W2019产品体验区以外,还以回顾展的形式复盘心系天下三星W系列的十一载传承经典创新科技之路,进一步彰显了三星在智能手机高端市场的信心与牢固的地位。

看来,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多的位置,扩大高端市场,还需要华为继续发力了。

Vivo逆势增长,OPPO还需发力

不难发现,在各大手机厂商的三季度表现中,vivo也成为一个亮眼的角色。在出货量上,vivo相比较于去年同期的数据足足增加了近两成,增速明显甩开了其他厂商,市场占有率接近20%,成为第三季度最大赢家。

与此同时,此次也是vivo首次超越OPPO获得中国市场销量冠军,成为领跑国产手机行业的第一品牌。

有专家表示,vivo在三季度的逆势增长要归功于企业老道的战略布局和精准的市场定位。长期以来,vivo兼顾高、低端市场,致力于在产品上下功夫,从实际出发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一方面,在高端机上,vivo年中恰逢时宜地推出今年的主打旗舰NEX。凭借其栩栩如生的星迹版配色、创新性十足的升降式前置摄像头以及顶级的HiFi音质,备受消费者好评;另一方面,vivo在年末又发布了新一代千元机皇Z3,完善了各个价位机型的竞争力。作为性价比之王Z系列的最新成员,Z3略显“奢侈”地用上了高端机常见的高通骁龙710处理器和红外人脸识别技术,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最大噱头。

Vivo及华为荣耀的产品,均是结合了当下的潮流,显示出强大的产品创新及供应链整合能力,如屏占比超过85%的“全面屏”技术、渐变色后盖、双摄、AI智能处理器等。有分析师指出,正是这些以前只能见诸“旗舰”机型的产品设计及较高成本零部件,开始被这些厂商应用到了中端甚至中低端价位的机型,为市场带来众多性价比极优的产品,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的换机欲望。

我们似乎可以进一步期待,vivo四季度的市场表现。

另一方面,OPPO从Q1季度的销售量第一宝座,到Q3季度的下滑增速似乎逐渐显现出后劲不足的趋势。数据显示,OPPO三季度出货量2990万部,同比下降2.1%,市场份额为8.4%。

Vivo对OPPO的穷追不舍,也显示出国内手机厂商竞争的火热态势。如今,vivo销售量已经强势超越OPPO,想必也给了这家企业一颗“闷声雷”。一直以来,以高质量的音质为主打的OPPO手机还是在创新上稍显不足,尤其进入2018年,我国智能手机呈现出阶梯式飞跃,性能方面更加彰显技术性。因此,如何掌握高端技术与性比价之间的平衡,发掘有足够吸引力的新的消费热点,也是包括OPPO、Vivo等在内的国内智能手机厂商急需思考的问题。

小米高速增长的背后短板仍在

数据显示,在全球智能手机厂商TOP5中,大多是低速增长亦或下滑趋势,只有华为和小米保持了难得的增长。

据小米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了营收508亿元,同比上涨49.1%,经调整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17.3%。公司三大业务板块保持了高增长,其中,小米手机业务营收为350亿元,同比增长36.1%;IoT及生活消费品业务贡献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89.8%,其中,小米智能电视及笔记本计算机的销售收入增长至42亿元,增长100.3%,小米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继续增长至47亿元,同比增长85.5%,其中来自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09.8%。小米其他业务方面收入为3.3亿元。

此外,小米三季度出货量3430万部,同比大幅增长21.2%,市场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7.5%增至9.7%。

对此,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2018年第三季度对小米而言,是承前启后,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突破的一季,有着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同时,小米集团CFO周受资也称,这个业绩超出了市场预期,符合公司内部预期。

不过,小米公布三季度财报后最让人关注的,还是今年末将临近的小米雷军与董明珠2013年立下的“10亿赌局”。从小米财报数据看来,业内外人士都纷纷发来“贺电”,表示雷军的10亿要赢了。

小米的高速增长与亮眼的财报数据的确可圈可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与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公司相比,小米的护城河仍然属于较浅的水平;而在高端机市场上,小米在手机硬件方面与华为、三星、苹果相比也仍需进一步努力。尤其是在现有业务存在增长局限的情况下,要想挖掘更多增长空间也是一个难题,小米也正在努力补齐手机高端市场的短板。

当下,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产品创新力不足、同质化严重,消费者的购机欲望也日益放缓。有专家指出,手机市场红利期正逐渐接近尾声。2018年即将结束,但手机行业变革还在继续,各大手机厂商应该如何守住红利,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