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鏈接全球科技,助力健康中國

復星:鏈接全球科技,助力健康中國

陳啟宇:尊敬的各位球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雪球的這麼一個安排和邀請,又到這麼一個非常獨特的現場來給大家作一個彙報和交流。我今天將從現在復星醫藥專注和持續的投入、佈局的健康科技創新來講。

我覺得對中國的醫藥產業,大健康產業來講,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講,都有這麼一個話題:中國的醫療行業,能不能作出大市值的企業?能不能走進全球醫療健康產業的前列?這個前列怎麼來衡量呢?我覺得對上市公司來講,其實全球的前十大的醫療公司的市值都在千億美元以上,在藥品的行業,有將近10家。在醫療器械行業,也出現有一兩家千億美元以上,至少兩家吧。在醫療、健康、保險行業,美國的United Health也是兩千億美元的市值,在醫零售行業也出現接近千億美元市值。所以我們講中國的大健康產業我們往前走,我們要進入全球的第一陣營、第一梯隊,還是這些目標。

中國也有一些企業在往這個方向在努力,但是大家看到近期的國家的宏觀的政策環境變化也很多,最近的一年時間,或者一年多的時間,我們經歷了醫療行業的市場的起起落落,起來很快,波動比較大,是跟政策高度相關的市場。在政策背後誰能夠駕馭?誰能夠順著這個政策的市場而為,做強做大?我覺得還是要創新。復星已經是連續多年一直在積極持續佈局著我們創新的產業。

大家也可以從這個圖簡單地來理解體會一下,就是科技創新對人類健康這麼一個高度的關聯。在現代醫療科技出現之前,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就是30多、40歲。中國因為寶貴的中醫藥,中國的壽命還算高。在西藥出現之前,人類的壽命其實不長的。到麻醉藥的出來,實現手術。到抗生素的出現,抗生素的出現,對於人類的平均壽命的提升是非常顯著的。到起搏器,現代的醫療設備為代表,現代的醫療設備的出現,人類的壽命大幅提高。今天像中國平均期望壽命大概在76,上海是83、84,日本已經80多歲。日本人說再過10、25年,日本的平均期望壽命要達到90歲。

其實最近大家都在討論一個話題,人隨著現在的科技,人到底能活到多長?期望壽命我們說現在業界,科技界樂觀派,認為應該能到120歲。怎麼來實現?我們通過哪一些科技的實現,來實現壽命的延長?當然在這一波人類為自身的生命質量的提高,期望壽命延長的浪潮中,受益最多的肯定是人類。

智能科技,它起源跟生命科技不一樣,跟互聯網、人工智能有關。我們今天看到智能科技對於大健康產業,對於醫療、對於人的壽命的延長、質量的提升將發揮巨大的作用。當前,擺在我們大健康,擺在我們人類壽命面前,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人沒有活到100多歲?在什麼地方被折損了?

現在大家看到最大的一個挑戰是癌症。腫瘤發病率,中國大概一年400多萬,這個數字我個人覺得可能是中國的診療體系不好。實際上是在影響我們的健康的生命,包括我們的生命質量。特別是慢性病,多個慢性病的原發,慢性病關鍵是合併的一些疾病。我們做的主要是以糖尿病合併多種慢性疾病的用藥,糖尿病合併的高血壓等等,這樣一些疾病的治療。在這些問題解決的時候,我們的肌體不是靠來一個病治一個病,我們怎麼實現我們更高質量的健康?一個是提升我們自身的免疫力,特別是現在在腫瘤的治療上,免疫是更大的話題。當然免疫不僅僅用於腫瘤,另外一個是抗衰老。怎麼能夠讓我們整個肌體,整個體系能夠保持年輕?我們的器官80歲就能有30歲、40歲的能力,要以抗衰老來治療。

當然這些問題我們差不多能解決的時候,我們就會面臨周處神經系統的問題。周處神經系統其實是兩大問題,一大問題是帕金森,特別是老年痴呆症。這樣的疾病,現在是生命健康領域的一個特別大的挑戰。周處神經系統還有一個話題,就是你想不想活的意願,使用治療精神病的抑鬱症的藥。這些領域我們要聯合作戰,發揮整體效應,來實現我們對於我們的健康,對於我們的期望壽命這麼一個突破。

在這樣的背景下,圍繞這些科技我們現在有三個維度創新的科技和模式。在行業創新技術的角度來講,創新的診療技術,免疫、細胞治療、基因治療,CAR-T這麼熱,現在初步證明在淋巴癌、血癌這方面,特別是對晚期的復發的無效的這些患者來講非常有用。大家知道復星與kite成立合資公司的復星凱特,他的car-t產品在美國上市之後,迄今為止,正式治療將近1千例的患者,而且治療的患者的條件比當時做臨床實驗是放鬆的。這麼大的醫療,跟臨床實驗數據,還是保持一半以上的患者完全找不到癌細胞。現在我們的科學家還在積極的探索,這麼多科技能不能用到實際中?還要進一步發展。這些創新的藥物,創新的器械都要通過科技創造。

智能科技怎麼應用到人類的大健康?首先一個課題管理好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數據,但是每一個人的健康數據,如果用工業去管理,其實也沒有。需要一個大數據的管理,需要大數據背後的智能化的管理,需要你自己和你的管理機構都要實時瞭解掌握健康數據。隨著人工智能在醫療器械裡面,在創新藥物的設計研發等等這些領域上,將來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到醫院去也好,我們家用的醫療設備也好,是智能化,設備越來越小。以前在醫院是大設備,可能以後會變成小設備,等會兒我給你們看一個非常神奇的設備。包括我們的藥,現在在國外已經出現了,就是說這個藥它有一個標記,有一個信號,作為提示的藥片。藥吃進去,這是新的醫療模式的創新,遠程醫療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在今天醫療科技,在IT的支持下,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所以,我覺得在今天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臺階的時候,我們看到其實大健康這個時代或許正在來到,這個時代人們有一個共同的願景,就是要活得更長,更高的生活質量,更有效的治療。從投資意願來講,肯定要尋求更有價值的投資,最終從產品角度來講,更有效。我們的市場,我們的科技創新的領域,我們正在積極地拓展,我們中國的科學家,中國的產業界正在開發更可負擔的創新型的醫藥產品,一旦我們這個集群成形,中國有一批,有5家、10家、20家公司能夠去一代一代地去開發創新的醫療產品,中國的醫療產業將顛覆全球的醫療產業,就像今天華為在電信、手機產業的突破一樣。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推出政策的加速,但是我覺得產業、投資者、科學界,是一件大家共同發力的事情。在這個事情上,我們已經經過十幾、二十年,中國的醫療創新已經初步具備了創新能力,一大批的創新藥物和設備,已經在全國實驗,領先的藥物都有藥物,不僅在中國臨床實驗,在美國,在全球在歐洲都有臨床實驗的過程,這一股力量越來越強。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們還有不足,這個不足的話,一個是時間差,因為畢竟當我們看到細胞免疫治療,看到它這個技術的時候,在美國諾華、Kite、Juno這三家公司已經獲得正式的上市。包括手術機器人,另外研發的投入是巨大的,我們還需要去撬動全球資源,去連接全球資源,提升中國醫藥和健康產業的功能。

我們在創新上面,包括中國的企業在這樣佈局,第一我們自己要做,完全靠別人是靠不住的,這樣只能是一個最末端的銷售品,所以我們要自己做。我們一定要堅持自己做創新,今天覆星也好,包括其他的一些中國企業也好,在醫療創新上的投入還是巨大的。我們的銷售佔比、利潤佔比還是巨大的,也可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我們投資者在談中國的創新型醫療企業的時候,除了看收入的增長、利潤的增長,還要看一看研發投入。可能在中國這些年,最具價值的企業是研發費用投入最大的企業。一個企業研發投入的累積數量,代表你的潛力。

在這個同時,我們怎麼能夠積極地引進全球的資源?當然中國企業都希望引進上市最快,離現金流、市場最近的創新技術,創新藥物,這個也包括專利學等等。復星的話這個20多年,我們從一個創新技術、TCR技術、診斷轉移開始,93、94年起,到98年上市,也是中國醫藥行業第一個民營上市的企業。在醫療行業全產業鏈,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包括合作分銷、零售,復星集團和復星醫藥共同在開拓醫療模式的產業,我們有專業的團隊,也有專門的投資,也包括醫療保險。這樣的完整的鏈條,以及全球化,我們已經堅持了將近25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的,特別是最近的三年裡,不斷地在創新的前沿探索,通過自身的投入,通過合資企業,通過技術的引進和許可,通過各種方式來提升。

應該說,今天在全球,我們已經搭建了一個全球創新夥伴共同成長的這麼一個網絡。我們看到今天的主題還是全球化,當然美國對復星整個創新的體系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在舊金山、硅谷,我們也有我們自己的研發的實驗室。我們自己的研發實驗室,設在美國,但不僅在美國,我們在美國是小團隊,但是在上海、重慶也有我們的研發團隊。從2009年在舊金山的實驗室設立,在硅谷的實驗室設立,跟上海的實驗室同步,我們有五六百人的生物大製造團隊。同樣2008年我們的小分子團隊也在舊金山、硅谷起步。其實我們的小分子團隊也做得非常優秀,我們今天已經有5個創新藥物在臨床實驗,在未來5年,後續的發展,上到5個平臺,包括全球創新中間。我們的VC的體系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已經連接了在舊金山,在波士頓的哈佛,在牛津大學,在劍橋跟劍橋大學,在倫敦我們跟全球知名的創新公司Arix Bioscience,在以色列跟一家非常領先的創新的基金,我們在全球在最前沿的地方,都有我們的VC的創新。我們非常自信的說,全球創新領域最前沿的醫療科技80%,我們都能夠看得到,我們都能夠去接觸到,我們都能夠跟全球的創新的前沿組合,同時像醫療器械的領域,我們在以色列、莫斯科都有自己的,圍繞醫療設備和呼吸機這些不同領域的創新實驗室,創新研發的基地。

這樣的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全球化的模式,除了我們自身有將近1500人的創新研發的工作團隊之外,我們在全球建立這樣一種多元網絡模式。我們跟全球知名的生命科學教授許田教授,他以前是耶魯的生命科學的教授,我們跟他成立了復星零售的孵化器。PONTIFAX,以色列最知名的一家VC基金,包括以色列有一個非常知名的外國機器的投資,也是他們團隊最早發起設立的。我們跟他們已經有非常好的長期的合作。Butterfly,是復星投資的一家非常有意思的前沿科技公司。他把B超這麼一個大的設備,做成了跟我們的iPhone手機,跟我們男士日常用的剃鬚刀那麼一個大的一個設備,完全可以實現B超的精準的功能。這是一個革命性、顛覆性的創新,將來再做B超不再需要排隊跑到B超室去做,將來門診可以做,急診都可以做。這臺設備是世界上大部分醫生都買得起、用得起的設備。這個是一個韓國的公司,他們研發的抗體的藥物,將來可以在乳腺癌等等方面有非常好的治療,我們剛剛把全球的專利許可進來,跟我們的復宏漢霖合資。還有DOVA,我們把美國的藥物許可經過技術資料審批,可以獲得臨床實驗這樣一個非常好的成效。

這樣的一些案例,包括我們跟全球領先的手術機器人公司,也就是著名的做達芬奇機器人的公司,這樣一家公司在硅谷創業20年,做了一件事,就做手術機器人。他今天有600億美金的市值,是全球獨一無二的獨特性的一家公司。取得了雙方的信任之後,在2016年成立了中國的合資公司。這家中國合資公司,將來不僅負責中國市場,還要負責下一步小型化的手術機器人全球的研發製造。第一代產品,實現了3、40億美元的銷售,我們對未來新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充滿著信心。

第二個項目其實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是一個小型化的可移動的核磁共振設備。這樣的設備將來也有非常廣闊的前景,也是在美國投資的。首先我們在癌症平臺上,開展我們的研發。當然我們進行這樣的創新,也是希望復星醫藥能夠利用科技和創新,能夠趕上全球醫療科技發展的下一個浪潮,能夠趕上中國醫療健康產業,能夠通過創新趕超,通過創新實現全球的領先。我們也實實在在去比較,如果中國醫療產業我們走仿製藥的產業,我們是可以發展,但是仿製藥的市場,美國人做,印度市場在做,一遍一遍在擠壓成本,仿製藥市場未來正在走向成本導向,當然也需要技術驅動。將來我們仿製藥還會繼續做,還會在中國,在全球市場有比較大的市場。但是更多的是要靠創新,要靠我們這樣可負擔的創新,這樣可負擔的創新,將來醫藥費是國家醫保支付,包括創新藥的回報,三方都要共贏。在這樣一個健康時代,我們要不斷的打造自己的賦能創新平臺,去整合,這個整合靠兩個。一個是靠我們的市場,我們要了解每一個重大疾病,每一個病的發展,每一個病人未來的需求,老百姓的心,醫生有哪些創新的要求?哪些產品使用的不足和使用的要求,同時的話我們另外還是要把我們的創新,技術平臺搭起來,要把各種平臺整合。大分子、小分子之間要聯合,大分子和細胞治療要聯合,細胞治療要和基因檢測、診斷聯合,我們要從診斷開始,到我們的高科技的手術治療方案,放療的治療放療,到我們的小分子藥物的方案,大分子藥物的方案,細胞治療的方案等等,各個區域化發展。我們要在我們的醫療服務體系裡,搭建一些探索性和創新性的整合,讓這些東西在平臺上打通。最重要的是,通過我們的保險的體系,進一步打通、整合。這樣的創新的平臺技術,復星在不斷的探索,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傑出的創新的成果,希望得到大家持續的關注和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