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六个月之内的婴儿,需要避开哪些错误的育儿方式?

随心popo


我生孩子之前,就买过书本来研究,就这个问题,聊几点意见:

一、 一定要买婴儿床,让婴儿自己睡
孩子出生之前,我的婴儿床就已经买好了。很多朋友以为我是怕宠坏孩子,要锻炼婴儿自己睡。
其实不单只是这样,而是,新生儿和父母一起睡,很不安全。
带孩子是很累的事,大人白天累了一整天了,晚上睡下后,可能会睡得比较熟,有时候做梦翻身,压到婴儿。

或者是大人的被角不小心覆盖到婴儿的鼻子上,影响到婴儿的呼吸,都是很危险的。

二、 不喂母乳,盲目相信配方奶粉
母乳里面有抗体,就是免疫活性物质,喝母乳的婴儿不容易感冒。

当然,有的妈妈实在是没奶,那就得先口味不太甜的奶粉。大人可以听听有经验的朋友的意见再买,婴儿喝口味清淡一点的奶粉比较好。

三、 绑住手脚
说起这个,我一个闺蜜就差点因为这个,和她的婆婆吵起来呢。
她比较喜欢让孩子自由一点,那时候孩子还不会翻身,不会说话,就放在她旁边叽叽哼哼,还很好玩。
结果她婆婆说怕孩子太早学翻身,对宝宝发育不好,就得绑住他的手脚。
后来幸好没有吵起来,两人各退一步,只绑手臂,就是单条手臂轻轻绑一圈,系不紧的,别让孩子自己把手臂缩到胸前的衣服里了,脚不绑。

当然,能不绑还是不要绑的好,绑太紧了会使宝宝的血液循环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 用手机吸引孩子
真的有宝妈这样子的,抱着几个月大的婴儿在怀里,眼睛都不看宝宝,他一哭就给摇一摇,不行就塞个奶嘴。自己呢,只要宝宝不哭闹,当妈的就自己玩手机。
宝宝虽然小,也有情感需求的,和宝宝对视,说话给他听,温柔地抱他,都有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成长。
所以,宝妈还是适当地戒手机吧。
以上,是我的几个小建议,希望对宝妈们有用。


格格巫育儿日记


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受邀回答你的问题。

6个月内的小宝宝,最敏感脆弱,一些错误的育儿土方爸妈要避免:

1、 给满月的宝宝剃光头。宝宝的囟门还很脆弱,需要头发的保护,剃光头容易让宝宝的头部更受伤。

2、 一看到宝宝枕秃就补钙。枕秃主要是宝宝长时间睡在床上,后脑勺和枕头摩擦过多导致的,和缺钙没关系。

3、 捏鼻梁可以宝宝鼻子变挺。力道过猛,反而会损伤鼻黏膜,而且五官多与遗传有关。

4、 剪睫毛可以让宝宝睫毛变长。睫毛的长短、浓密和遗传以及营养有关,剪掉了反而失去了遮挡灰尘、过强光线的屏障,眼睛容易受伤。

5、 母乳抹脸能让宝宝皮肤嫩白。乳汁腐坏后,细菌很容易从侵入皮肤,反而容易让宝宝脸上起小包甚至化脓……

6、 吃奶粉的宝宝长得快。母乳的营养完胜一切奶粉,吃奶粉的宝宝不是长得快,而是更容易胖,反而会给宝将来的健康埋下隐患。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健康。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儿科医生鱼小南


其实对于六个月之内的婴儿,除了要避开一些老的错误育儿方式以外。还有一些容易忽略的事项也应该注意。

对于六个月之内的婴儿,需要避开哪些错误的育儿方式


一,传统的错误育儿方式

  1. 给宝宝裹得严严实实:六个月之内的婴儿其实并不怕冷,反而更容易怕热。
  2. 睡头型:把宝宝头型睡得平平的,其实并不好看。
  3. 宝宝一哭就喂奶:6个月以内的宝宝会因为很多种原因而哭闹,比如尿了、拉了、热了等等。
  4. 给女宝宝挤奶:宝宝皮肤十分娇嫩,这是个明显十分错误的育儿方式。
  5. 给宝宝绑腿:有些人看宝宝睡觉总是盘着腿,怕长大以后是罗圈腿,因此要给宝宝绑腿,其实这是正常的现象,等宝宝长大以后慢慢就好了。
  6. 把屎把尿:老一辈的人认为带尿不湿宝宝容易O型腿,还是穿开裆裤把屎把尿方便,其实宝宝的私处要格外注意,特别是女宝宝。如果真的觉得尿不湿不好,在家也可以带尿布,出门的时候再换上尿不湿即可。



二,现代的错误育儿方式

  1. 过分清洁和消毒:如果给6个月以内婴儿创造的环境太过于干净,宝宝一旦与外界接触,很容易生病。
  2. 离不开手机:很多宝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都是手机不离身,特别是喂奶的时候,其实这些电子设备离宝宝太近有很多隐患。
  3. 辅食太过于精细:现在网上很多宝宝辅食的教程,较新手妈妈如何做辅食,其实辅食做的太精细,会让宝宝的牙齿得不到锻炼,这样反而不利于宝宝发育。
  4. 给宝宝用洗护用品:还是那些话,宝宝皮肤很娇嫩,一般用清水清洗即可。
  5. 爸爸总是缺席:现代社会,养育孩子并不是宝妈一个人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爸爸,其实更应该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错误的育儿方式,比如太早给宝宝添加辅食(正确做法应该是根据宝宝的情况,在4~6个月之间都可以添加)。

总之,对于6个月之内的婴儿,宝妈一定要多加注意。与此同时,也不要护理过头了。


学而时习之育儿


1-6个月的宝宝应该避免的育儿错误



第一、二个月

*给新生儿戴手套

小婴儿很容易抓伤自己,很多父母心疼孩子,会给带上手套,但这么做束缚了宝宝双手的触摸,限制了手的活动,不利于宝宝触觉和动作的发育,从而影响宝宝智力的发育。

*给新生儿用枕头

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睡平头,从而过早给孩子用枕头,但小婴儿的颈曲是直的,用枕头会增加颈椎负担,还容易造成婴儿窒息。

*给新生儿喂水

传统育儿观念里面,老一辈对水有着不一样的执着,喜欢让婴儿喝水,其实水是对婴儿有毒的,婴儿喝了水还会影响吃奶,会导致营养不足。

*给新生儿五花大绑

老一辈认为绑腿,宝宝才不会行成O型腿,其实新生儿刚出生都是在子宫里的姿态,宝宝长大了,腿型就会改变过来,绑腿过紧,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O型腿是由于宝宝缺乏维生素D而造成的佝偻病,或者过早的站立、学走路造成的。

第三、四个月

*过早添加辅食

很多家长在宝宝三、四个月的时候就想给宝宝添饭。国际母乳会建议:添加辅食在6个月之后,除非婴儿已经可以扶坐、推舌反射消失、表现出对大人食物的兴趣,才可以尝试添加辅食。

*摸手脚定义冷暖

宝宝的心脏都是比较小的,血液也很难压到这些手指末端的,而且宝宝自身调节温度的能力是比较差的,所以手脚冰凉很正常,如果宝宝的手脚热了,说明穿的太多了。要以摸宝宝后背来定义冷暖。

*把屎把尿

给小婴儿把屎把尿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首先会对宝宝的脊椎造成伤害 ,其次长期把屎把尿还会影响宝宝的括约肌发育,成年后很容易行成痔疮。

第五、六个月

*嘴对嘴喂饭

宝宝添加辅食后,很多家长和老人用嘴巴嚼烂食物为宝宝吃,这样十分的不卫生,由于宝宝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病菌。

*给婴儿吃盐

一周岁以内的宝宝绝对不可以吃盐,婴儿对钠的需求,在母乳以及配方奶中就可以足够补充,额外吃盐,会造成肾脏负担。

养育宝宝是大事,错误的育儿方式要摒弃,育儿的道路需要不断的学习,摸索,希望每一位宝妈都能根据宝宝自身的情况,制定一套属于自己适合自家宝宝育儿方式,最后祝宝宝健康成长!


全职宝妈谈育儿


说几个宝宝三个月内宝爸宝妈常会碰到的问题

1,湿疹

我们刚发现宝宝出了湿疹时,各种急各种查资料,还去医院跑了一趟,才知道湿疹是宝宝初期最常见的皮肤病。

湿疹一般出现在额头、面部,冬季比较容易复发,我们宝宝是因为当时总感觉宝宝还小总是怕他会冻着,所以白天、晚上都把宝宝捂的太厚,导致那几天宝宝的湿疹越来越多。

试验过最好的方法:初期发现宝宝出了湿疹,还不算太多,就立马到市场买金银花,买回熬水,等温度降下来用手巾沾金银花水在宝宝湿疹处轻轻擦拭。金银花对于初期湿疹是有很好的效果的,如果擦拭金银花水后没有明显效果,就需要买肤乐霜,肤乐霜的效果简直杠杠的,我们一般晚上给宝宝抹了第二天湿疹全没,肤乐霜一般当地没有,我们是从天猫旗舰店买的。

错误的方法:1,不要用药!我们当时在没有试以上两种方法之前到医院咨询过医生,医生明确的告诉:新生儿太小,不宜用药涂抹在宝宝身上!2,不要用老一辈的偏方,比如把奶水涂抹在宝宝脸上等等等。

2,奶瓶

奶瓶什么时候用最好?

我自身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在宝宝0-1个月内频繁的使用奶瓶,因为这样有可能导致宝宝奶头混淆,奶头混淆意思就是宝宝分不清楚奶嘴和乳头,这样会导致宝宝先适应了奶瓶就很难再轻易的适应母乳,于是有很多宝妈在后期乳水充足会出现涨奶,堵奶。

尤其是在宝宝刚出生的几天,母乳不是很充足,很多宝妈担心宝宝会饿,这时候最容易让宝宝依赖上奶瓶。我建议是一定尽可能的让宝宝多吃母乳,因为宝宝越吃母乳会越多,然后再在食物多多补充,比如多喝排骨汤、鱼汤等等。

3,工具

这里的工具主要是指泡奶的工具,0-3个月的宝妈最重要最频繁的工作就是给宝宝喂奶,喂奶无非是母乳和奶粉。很多宝妈宝爸在刚给宝宝冲泡奶粉的时候会手慌脚乱,这里最不好的方法就是凭自己的感觉试水温,因为往往是很不准的,而且是非常费时间的,因为奶粉的温度最好是40度,所以只要买一个恒温壶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一般的恒温壶在水加沸后都可以随着温度的下降然后固定在40度,这样就可以随时泡奶粉随时用水了,再也不用把水滴在胳膊上反复凭感觉试水温了。


子初family


您好,这个问题有崔玉涛育学园来为您回答,点击上方关注,查看更多相关问题哦!~

错误的育儿方式有很多,主要说明以下几点:

  • 不要把屎把尿。

这样并不能帮助宝宝建立自主排尿功能,还可能造成脱肛、肛裂、尿频等,给宝宝穿纸尿裤即可。

  • 不要过早添加辅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建议宝宝6月龄时再添加辅食,否则宝宝的消化功能发育还不成熟,容易引起过敏等问题。

  • 不要过早扶站。

要顺应宝宝的发育规律,不要人为过早扶站,否则会影响宝宝双腿发育,可能引起罗圈腿。

  • 不要额外补钙,


不管是纯母乳还是配方粉喂养,只要宝宝奶量正常,生长发育正常,就不需要额外补钙。

  • 不要一哭就喂。

因为宝宝哭闹不一定是因为饥饿,还可能是因为其他不适,大家要学会观察宝宝饥饿的信号,比如由一开始烦躁,到哼哼唧唧,到扭动不安,最后才开始哭闹等。宝宝一哭就喂容易造成过度喂养,引起肥胖。

这个问题就说到这,欢迎点击下方,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育儿干货知识哦!~


崔玉涛育学园


对于六个月之内的婴儿,需要避开哪些错误育儿方式?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也曾碰到过很多错误的育儿指导,做过很多错误的育儿方式,造成过对宝宝来说不良的影响,下面跟大家分享,希望引起重视。

错误的育儿观念


错误的育儿观念非常多,比如:把婴儿绑起来蜡烛包、新生儿不能洗澡、宝宝睡头型、用旧床单旧衣服做尿布、宝宝得捂着别感冒、宝宝发烧需要捂捂发汗、小姑娘要挤乳头、鼻子捏捏会长的挺直漂亮、头发太少剃光了长的好、眼睫毛剪掉长的更长、用母乳给宝宝擦脸去湿疹、早早锻炼孩子走路站立、亲宝宝嘴、嚼一嚼喂饭、抱孩子乱晃、过早把屎把尿。。。
可以说,错误的育儿观念非常多,其中很多仍然有妈妈继续在使用。

比如叮麻,新生儿不要洗澡、亲宝宝嘴巴、抱着宝宝晃悠,都做过。还是在医生的强烈建议下才改正。

错误的育儿方式


添加辅食太早,很多家长总担心母乳不够吃,宝宝吃不饱,过早的添加辅食。
叮麻身边有好多大姐特别骄傲自己不足一个月的孩子一口气能吃七八个菠萝豆。

边母乳边玩手机,很多妈妈母乳时间比较久,无聊,会边玩手机边母乳或者边陪孩子边手机,手机就在宝宝的脑袋旁边,而手机的辐射比较大,会对宝宝造成一定的伤害。

叮麻也曾经做过,虽然手机用的飞行模式,但是至今特别后悔,要是把孩子辐射笨了怎么办?

妈妈发烧不母乳,还有些妈妈产后身体虚弱,不注意的话会感冒生病,其实只要不是特别严重,是可以继续母乳的,宝宝从母体带来的抗体能够支撑到6个月,不会轻易被传染的。叮麻在产后4个月的时候曾经感冒,连续咳嗽了一个月,每天带着口罩带孩子,不管是母乳还是陪玩都照旧,孩子也一直没有被传染。

边看电视边带孩子,有些妈妈带孩子无聊,会抱着孩子一起看电视,早知道宝宝视力发育不完全,太小就接触电视或者别的电子产品,对视力的影响非常大的。

所以说,带孩子不仅要科学还要用心!祝,健康!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儿,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我会继续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๑>؂

叮麻育儿


举一些经常犯的错误方式吧!

1.给母乳喂养的宝宝喂水。母乳已经完全满足宝宝的需要,乳汁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不需要额外再喂水。

2.枕枕头。新生儿的颈椎和成人的颈椎不同,新生儿颈椎是c型,枕枕头反而容易窒息。如图:

3.抱宝宝的姿势。新生儿的头比较重,横抱的时候一定要拖住宝宝的脖子和头。

4.穿的太厚。老人带孩子总怕冻着,总是里里外外裹上好几层,这种方式最错误。宝宝容易因为出汗感冒,或者起湿疹。

5.摸手脚判断冷热。新生儿的末梢神经还没发育好,手脚一般都是凉的。判断宝宝冷热应该摸脖子和后背。

6.把屎把尿。过早的把屎把尿会影响宝宝的脊柱发育。而且宝宝要到2-3岁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才发育成熟。


姚曼1007


其他题主说了很多爸妈可能会犯的常见错误,但有几个重要的错误没有提到,这里我再补充一下。

错误一:认为宝宝一定要爸妈哄着才能入睡;

实际上可以使用一种的小技巧,温和地帮助宝宝慢慢学习自己入睡,自我抚慰。 具体方法是:家长可以在床边,轻轻地挠宝宝的脖子或脚,直到宝宝懒洋洋地微微睁开眼睛。很快宝宝又会回到梦乡。在半梦半醒的那几秒,宝宝没有依靠外界的安抚再次入睡了。这有利于宝宝之后在夜里安睡。


错误二:认为仰睡不好,因为会把头睡扁;

建议仰睡主要是因为可以防范婴儿睡眠猝死,其他睡姿更容易呼吸不畅引发窒息。一般来说,造成宝宝头型过扁、过于奇怪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胎儿时期在子宫里的位置、及生产时的挤压,但基本都会在6周内恢复到正常形态

当然,婴儿的头骨确实比较软,过分长时间一直保持一个姿势,也是有可能影响宝宝头型。不过即便如此,大多数时候,随着宝宝长大能坐起来之后,就渐渐好了。

如果特别在意头型问题可以尝试:1)抱孩子的时候,左右手轮流交换 2)在宝宝醒着的时候,多让他们趴着玩(在家长的看护下)。


错误三:认为助走器可以帮助宝宝更快走路;

助走器不仅不能帮助宝宝走路,而且可能会影响宝宝肌肉的生长,让宝宝更晚走路。


错误四: 认为宝宝需要每天都生活得很有规律;

新生儿不太可能像成人一样形成规律的作息的。他们的睡眠、饮食时间都不一定。宝宝的睡眠时长不太稳定,他们每天吃几餐、什么时候吃也都是依据本能。


错误五:认为先达到发育里程碑(玩手指、认人、翻身、爬等),表明孩子有天赋;

每个孩子的成长、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先达到发育里程碑并不意味着聪明或有天赋。


错误六:认为婴儿在襁褓中会睡得很糟,因为他们想要自由活动;

婴儿刚开始因为陌生,看上去可能会有些抵触襁褓的行为。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需要自由,宝宝需要的是像在母亲子宫里一样的安全感。如果没有襁褓,在睡梦中宝宝容易打到自己的脸、胳膊,影响睡眠质量。


错误七:认为可以给宝宝用小剂量的成人药:

不可以。不只是药品剂量的问题,更在于药性。宝宝的器官发展程度和成人的不一样,很多成人用药对宝宝来说是有危害的,即使减小剂量也会伤害宝宝。

成人药很可能伤害宝宝,致使宝宝过敏、心脏过速等,必须谨慎。


错误八:认为宝宝一哭就抱,会宠坏宝宝;

婴幼儿时期,家长对婴儿的及时回应是非常重要的,对孩子之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时期,如果孩子在妈妈(或其他主要抚养者)身边自己玩,虽然妈妈忙于处理家中的事务,但能够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孩子会获得满足感、安全感

妈妈不断的回应,不断的抚慰、陪伴,让宝宝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好妈妈”的形象,当之后妈妈无法照料时,宝宝也可以靠心里的“好妈妈”安抚自己

这种被及时回应的幼年体验,和内心的“好妈妈”,让孩子在长大后感到自己在精神、情感上是自给自足的,独处的时候也是安全、自在的。

相反,如果

年幼哭闹时没能得到父母的回应,那么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己的需求不配得到满足,自己不值得被爱;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在独处时感到孤独、空虚、惶恐,只能依靠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图自Pixabay)

最后一点关乎着孩子的心理发育,可能比较晦涩,如有问题可以在评论中提出~


欢迎关注头条号"家有宝宝学心理”——全网超过400万用户信赖,专业的亲子育儿心理社区,陪伴你和宝宝幸福成长。

Reference:

Harvey, K. (2017). Myths about baby sleep and SIDS, debunked by an expert. CNN HEALTH

Joe, B. (2012). 7 Baby Myths Debunked. LIVESCIENCE

Common myths about babies (2017). HEALTHDIRECT

什么是在精神与情感上的“自给自足”?(2017)Knowyourself微信公众号


家有宝宝学心理


错误育儿方式最主要体现在家长育儿知识的匮乏而导致孩子健康甚至生命受到威胁。

读懂婴儿的婴语?

0-6个月的宝宝基本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你读懂孩子的婴语了吗?

6个月以下避开这些误区。

1:穿的太多(容易有湿疹)穿的太少孩子容易着凉。保持孩子衣服温度在26度就好

2:给孩子用矾粉来预防红屁屁。

3;孩子一哭就给孩子喂奶

4:用过烫的水给宝宝洗澡

5:用爽身粉给宝宝擦身。飞沫非常容易给孩子吸入肺内。

6: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

7:宝宝睡觉侧卧防止宝宝吐奶后吸入肺内

家长用无知坑娃!偏方坑娃!

1:好好的孩子妈妈给喝长达一年时间的冬瓜水来降火?孩子变成了“蓝精灵”

2:孩子热惊厥往孩子嘴巴里灌开水?导致孩子口腔整个被烫伤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

孩子出现身体不适尽快送医救治。不要再相信所谓的偏方。



以上是我的经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