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笈七籤》,濃縮道藏精華,瞭解道教文化從此開始

在武俠小說中,常見某某秘笈的稱呼,所謂笈在《考聲》指盛書篋。《切韻》中說“笈,負書箱也。”雲笈則指道教的藏書。

道教經書分為“三洞四輔”七部(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雲笈七籤》選取道教“三洞四輔”典籍精華編撰,故得名於此。

本書作者是宋代學者張君房,在長年累月對道教的系統研究,於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編成道經總集《大宋天宮寶藏》4565卷,然後擇其精要,於天聖七年(1029)整理出精華版,《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濃縮道藏精華,瞭解道教文化從此開始

張君房一生致力於道教長生研究,在遍歷浩瀚道藏書海之後,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認為人體內隱藏著彭倨、彭質和彭嬌,三位屍神。每到庚申日那天,三神就會暫離人體,向冥神彙報宿主當月所作所為,而冥界也根據彙報裁決人類之後的命運。

《雲笈七籤》,濃縮道藏精華,瞭解道教文化從此開始

為了跳出這個因果循環,張君房三十年間,從未在庚申日睡覺。同時為了避免三尸神的懷疑,服用了大量抑制三尸神的藥物,使其無法脫身。終於有一天,他在眾目睽睽之下,白日飛昇不見蹤影,據說成了神仙。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有關“斬三尸”守庚申這個道家的特有的修煉方法,為後世玄幻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

《雲笈七籤》,濃縮道藏精華,瞭解道教文化從此開始

《雲笈七籤》一共一百二十二卷,其目錄摘要如下:

卷一是道德部,總敘道德。

卷二是混元混洞開闢劫運部,有開天經等篇。

卷三是道教本始部,有道教序等篇。

卷四是道教經法傳授部,有上清經述等篇。

卷五是經教相承部,記楊君等真人。

卷六至二十是三洞經教部,有黃庭經、陰符經、老子中經、太上飛行九神玉經等。

卷二十一至二十二是天地部,述天地。

卷二十三至二十五是日月星辰部。

卷二十六是十州三鳥部,述祖、瀛、玄、炎、長、元、流、生、鳳麟、聚窟十州和崑崙、方丈、蓮丘三島。

卷二十七是洞天福地部,記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卷二十八是二十八治部,述陽平、鹿堂山等地點。

卷二十九至三十一是稟生受命部。

卷三十二至三十六是雜修攝部,載有養性延命錄、攝養枕中方、導引法。

卷三十七是齋戒部,述心齋、齋科。

卷三十八至四十是說戒部,說十戒、二十七戒、化胡經十二戒。

卷四十一是雜法部,述沐浴朝禮

卷四十二至四十四是存思部,有存大洞真經、存思三洞法。

卷四十五至五十一是秘法要訣部,有修真旨要、安魂魄咒、守一。

卷五十二至五十三是雜要圖訣法部。

卷五十四至五十五是魂神部,說魂魄、精神。

卷五十六至六十二是諸家氣法部,有元氣論、服氣精義論胎息經。

卷六十三至七十三是金丹部,載九鼎神丹序、還金術、太清丹經要訣、古龍虎歌。

卷七十四至七十八是方藥部,載化庚粉法、螢火丸方、胤丹方。

卷七十九至八十是符圖部,有五嶽真形圖序、玉符。

卷八十一至八十三是庚申部,有治鼻口喉嚨術、治肺心耳術、厭屍蟲法。

卷八十四至八十六是尸解部,載尸解法。

卷八十七是諸真要略部,載太清神仙眾經要略。

卷八十八是仙籍旨訣部,載養生辨疑訣。

卷八十九是諸真語論部。

卷九十是七部語要部。

卷九十一是名數要記部,載九守、十三虛無。

卷九十二至九十五是仙籍語論要記部,載眾真語錄、坐忘論、病說、夢喻虛妄。

卷九十六至九十九是讚頌部,載贊詩讚詞。

卷一百至一百一十六是紀傳部,載錄軒轅等200多位仙人的事蹟。

卷一百一十七至一百二十二是靈驗部,載道教靈驗記及各種事跡。

《雲笈七籤》,濃縮道藏精華,瞭解道教文化從此開始

《雲笈七籤》的收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道教的方方面面堪稱道教小百科。雖然這些資料不乏封建糟粕,帶有濃烈迷信色彩,但其中也有不少對人體大有裨益的養生道理,如養生氣功方面,第五十六至六十二卷載有服氣療病論、胎息根旨要訣、閉氣行氣法、閉氣訣、辨腸轉數法等等。除此之外,整本書凝聚了中國傳統哲學、化學、天文、地理、民俗等多方面資料,乃是研究傳統文化必看之書。

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國學知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博大精深的國學,只需每天看上一眼。


《雲笈七籤》,濃縮道藏精華,瞭解道教文化從此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