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以仁德自居,善於籠絡人心,為何手下會出現叛徒?

小牧童


劉備手下的叛將很少!

在紛繁混亂的多三國時代,劉備手下的主要文臣武將都是非常忠誠的。極少有背叛劉備的。

在從劉備起兵,一直到赤壁之戰,乃至佔領西川,劉備的手下只有一個叛徒,那就是曹豹,這個人本來不是劉備的部將,又被張飛灌酒,氣惱不過,才當了叛徒。其他再沒有背叛的。


這是很了不起的,因為劉備屢戰屢敗,常常是寄人籬下狼狽不堪。在這樣被動的情況下,關羽,張飛,趙雲等不拋棄不放棄,願意跟著劉備一條道走到黑。這充分說了了劉備的人格魅力。

劉備集團的所有重大叛亂,都與關羽有關!他的手下出了很多叛徒,直接葬送了蜀漢的大好局面。

劉備剛剛打敗劉璋,奪取益州。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 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 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

這一次,東吳偷襲荊州的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只有零陵郡太守拼命堅守。長沙,桂陽的太守直接投降!開城迎敵!

東吳軍吃著火鍋唱著歌就奪取了大半個荊州。

這一次,把劉備和關羽都氣的半死,從此就恨上孫權。

但是,也充分暴露了關羽不善於團結人的致命缺陷。

終於,幾年以後,這個缺陷無限放大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與曹軍大戰樊城,水淹七軍,威震中原。不想東吳又冒壞水,偷襲江陵。守將糜芳,傅士仁獻城投降!關羽後路被斷,軍隊迅速崩潰,最終兵敗身亡。

短短三五年的時間,荊州主要官員兩次大規模投降,讓劉備直接丟掉了荊州。對此,鎮守荊州的關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而且,駐守上庸的孟達,劉封,都因為沒有救援關羽而受牽連。

孟達畏罪,叛逃到了魏國。劉封被賜死。

再後來,劉備為關羽報仇,大敗而歸。蜀國內部叛亂不斷,持續三年之久!

唉,因為張飛的暴脾氣,曹豹背叛,劉備丟了徐州。因為關羽的驕傲,眾人叛逃,劉備丟了荊州。別人是坑爹,這二位是冷兄弟啊。

但是劉備沒有怪他們,也算是重情重義了吧。


上將噯福斯


劉備素以仁德而聞名天下,然今不少朋友都認為劉備是假仁假義的偽君子,為什麼會有這個看法呢?我想其中一個關鍵原因便是劉備手下出現了眾多叛徒,其實這一點還真不假,話說劉備手下到底出現了那些叛變之人呢?簡單和大家盤點一下,先後有小舅子糜芳,傅士仁,孟達,黃權,杜路,劉寧,雍闓,朱褒,高定,孟獲等數十人反叛劉備,那麼素有仁德之名的劉備,為何手下會出現如此之多的叛將呢?假仁假義之說真可信嗎?其實不然,關鍵原因還是出在“實力”二字上!

實力才是穩定人心的硬道理

正所謂“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一個統治者只有擁有絕對的實力,才能更穩定的統治部下!劉備手下之所以出現眾多人叛變,實則是劉備實力走下坡的必然表現!

我們先來看看這糜芳,傅士仁吧,話說這兩人為何投降呢?表面原因是關羽令二人供給軍資,但二人沒有完成任務,加之與關羽有矛盾,所以吳軍進攻荊州時便獻城投降,然深層原因是當時關羽北伐不利,受阻樊城,儘管之前有“水淹七軍”的大勝,但事後關羽便迅速遭到了魏吳兩方的夾擊,處於頹勢。

在看看孟達降魏,其與劉封不和確實是原因之一,但直接促使孟達降魏一事,還在於關羽兵敗被殺,荊州落入孫吳之手,蜀漢實力大減!

後面眾人為何叛變呢?原因就出在這夷陵兵敗,黃權,杜路,劉寧三人是兵敗走投無路而降曹,降吳的,倒也無可厚非。然經此一戰,蜀漢實力大減,元氣大傷,其結果則是直接導致了後來南中四郡的叛亂!

蜀漢自平定西川后,便接連遭受打擊,失荊州,敗夷陵,實力大減,故叛變層出!

假仁假義非劉備,仁德亦難服眾心!

假仁假義是絕不可能成就霸業的!劉備的仁德之心不假,從這件事我們便足以看出:

時劉備夷陵兵敗,身為鎮北將軍的重臣黃權降魏,按理來說,劉備要誅殺黃權家人也不為過,更何況當時就有人這麼提議,而劉備是怎麼做的呢?劉備為黃權辯解,黃權降魏實屬無奈,不是黃權對不起(蜀)漢,而是自己對不起黃權,於是厚待黃權家人!

其實從黃權角度看這個問題更能說明問題,時黃權降魏,後曹丕向黃權提到有從蜀國投降的人中有人說劉備已經誅殺了黃權的家人,(筆者猜測這是曹丕故意為之),而黃權對此是淡然一笑,絲毫沒放在心上,他向曹丕言道,他與劉備、諸葛亮推心置腹,劉備斷然不會這樣做。後來事實果不出黃權所料!

雖然劉備仁德不假,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僅靠仁德是不行的,有足夠的實力,才能說明一切!實力,才是硬道理!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這是個偽命題,劉備麾下叛將,除了糜芳孟達,並沒有多少武將,怎麼就很多了?幾天前看到有人說最多,被駁了一通,現在又改成了最多,題主你是有多麼執著啊。。。

如果劉備這就算很多,那麼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之首于禁怎麼說?司馬,難道不是三國第一叛將?官渡之戰後曹操燒掉了一大堆通袁武將的書信,就不是籠絡人心了?

借題主寶地,為劉備正名。一一詳述劉備得幾大所謂黑點。



第一,“漢室宗親”的身份。“中山靖王之後”這句話在無數劉黑的科普下已經不需詳解。這是個水分很大的宗親,但並不代表是假的宗親。

有人說西漢的宗室蹭東漢的宗親,這就是無知了,光武帝劉秀本身就極為借重西漢皇室宗親身份,所以東漢是承認並繼承西漢宗室體系的。開州牧之始、割據蜀中的益州牧劉焉,八俊之一、帶甲十萬的荊州牧劉表,都是西漢宗室,並不比劉備高貴多少。唯一的區別是劉備不像他們一樣世居高位,但在講究門第的東漢,中山靖王之後並不是不能倚仗的身份。

至於最多人說的真假難辨的問題,先不說當時存不存在家譜的問題,就單說,自漢獻帝以下,從曹操到袁紹再到孫權,大大小小無數諸侯,仇人也好顯貴也罷,從沒有人站出來質疑劉備得宗親身份,怎麼後人隨便一個莫須有,就給質疑了呢?順便科普一下常識,當你質疑某個事件的時候,應該是質疑的人倚仗證據來質問,而不是空口無憑反而讓被質疑方先出示證據的。劉備得漢室宗親身份是得到承認,這一點,後世無憑推翻,有耍流氓的嫌疑。

第二,“假裝恩義,收攬人心”,這就是為黑而黑了,亂世諸侯,誰不收攬人心?至於假裝仁義,僅僅誅心之論而已。

先不說是否假裝,有這麼一句話,人裝了一輩子蒜,也就真的成了蒜。就算劉備假裝,人家裝了一輩子,與真仁義又有何區別?有人拿劉備殺了誰誰誰來說劉備假仁假義,更是吹毛求疵,先不說是否錯殺,所謂好人做一件壞事便十惡不赦,壞人做一件好事就立地成佛。劉備殺個人就崩人設了,曹操滅族屠城放過幾個家眷就成為人性的光輝了?

再者說,劉備假作仁義,曹操還假做寬宏呢?張繡降降叛叛,最後死的莫名其妙;于禁叛而復降,後期何其悽慘;連吾之張良都能一盒酥了,曹操不依然被某些人稱為寬宏有王者氣嗎?

第三,借荊州有借無還。這就是豬隊友送的人頭了。



劉備借荊州,其實只是借了南郡,而且後來也還了半個南荊,實為借債者楷模。被羅貫中這個豬隊友搞成了輸人輸理。。。。。。

第四,稱帝。這一點也成了諸葛亮黑的狂歡點。。。

說起來,黑這個的真是毫無歷史基礎可言,而且智商也明顯欠缺。

從法理上,漢室宗親本來就有皇位的天然合法繼承權。東西兩漢都有皇室無嗣,宗室繼位的例子,在漢獻帝將大漢皇權拱手相送的時候,劉備作為漢室宗親挺身而出揚漢室大旗,合情合理合法,也給了依舊忠於漢室的人們一個可以追隨的旗幟。黑子們有沒有想過,劉備以振興漢室為己任,在曹丕篡漢的時候不趕緊稱帝正位,難道要像孫十萬一樣,向曹丕獻表稱臣做蜀王嗎?

最後說,劉備不是完美的人,他有很多缺點,比如“高祖遺風”——不喜讀書,又曾與混混流氓等廝混於市井之間,強勢入蜀奪同宗之地,耗盡民力征曹伐吳等等。但他無疑是漢末諸侯中的一股清流,他從不主張屠城,深得民心;又百折不撓,以一介白身與曹操孫權等頂級門閥子弟爭霸天下,堪稱平民楷模。



越是功利越是推崇曹操,越是浮躁越是鄙視劉備。這句話當然有失偏頗,但在當今階層逐漸固定的社會,劉備才是令人神往的俊傑,不是嗎?


青雲水客


三國時期各方混戰,常年征伐不休,期間出現了很多有識之士,分別投靠到不同勢力麾下效力,尤其是以善於招納賢才的曹魏和蜀漢為最。然而這些人雖然能力都很出眾,但是品行卻差距很大,有些人忠貞正直寧死不屈,也有一些人是賣主求榮的叛徒。俗話說人以類聚,三國時期的劉備以仁德自居,一向很得民心,其麾下很多人都對他誓死效忠,比如關張趙等武將以及諸葛亮龐統等文臣,然而他手下出現的叛徒也是最多,這是為何呢?

根據三國演義之中的描述,劉備無疑是一個仁人君子。他不僅愛民如子而且禮賢下士,非常善於收買人心,深受百姓的愛戴和尊敬。相傳有一個人非常討厭劉備,於是就花重金委派一個刺客來刺殺劉備,結果劉備卻以自己的誠意感化了這名刺客,不僅沒有遭到殺害反而還使刺客說出了幕後主使,可見其是一個仁德君主。

劉備在對待百姓和盟友上面也是非常寬厚仁愛。在徐州的時候陶謙病危,幾次想要將徐州讓與劉備卻都遭到拒絕,在荊州的時候劉表臨終前要將荊州託付於他,劉備仍然婉言謝絕,以及後來在益州的時候龐統勸諫下令偷襲劉璋,劉備仍然不為所動。這都顯露出劉備寬厚仁愛的一面。

劉備這樣為人處事的態度很適合收買人心,能夠讓人甘願死心塌地追隨於他。比如關羽張飛趙雲等人一生追隨劉備不離不棄,諸葛亮也是為其竭盡全力操勞一生,還有龐統法正黃忠等人都是為了他的事業而奮鬥到死。可以看出劉備是一個很得民心的仁德君子,然而在統計三國時期有哪些叛徒的時候,結果卻很令人感到詫異,在魏蜀吳三國之中就屬劉備手底下出現的叛徒最多。

漢朝本來就以孝治理天下,當時的人最注重忠義氣節,所以很多人寧願一死也不會屈膝投降,更別提成為被人唾罵的叛徒了。三國時期的叛徒並不多,而且大多下場悽慘無比,即使是名列五子良將之首的于禁也是被逼的鬱鬱而終,劉備麾下卻出現了好幾個叛徒並且下場悽慘。

蜀漢最出名的叛徒就是孟達,他當年在劉璋手下做事,後來歸順了領兵入川的劉備,但是卻在襄樊之戰後背叛劉備投靠曹魏,是一個十足的叛徒。除了孟達之外,還有襄樊之戰過後投靠孫權的糜芳傅士仁兩位大將,夷陵之戰後投靠魏國的黃權,投靠東吳的潘浚,以及殺害張飛的範強和張達二人。這些人之中身份各不相同,既有地位低微的士卒,也有深受重用的將領,甚至還有皇親國戚,其中很多人都受到劉備的賞識和器重。

一般來說在重視氣節的漢朝很少有人願意成為叛徒,反觀劉備麾下這些人在投降的時候雖然面臨一些困境,但是卻不至於一定要投降。這些人之所以成為叛徒並不是迫不得已,一向擅長收買人心拉攏人才的劉備,麾下的將領為何忠誠度會如此低呢?

其實關鍵因素還在於劉備本身。誠然,劉備在拉攏人心這一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所以能夠招納很多賢才,但是在用人方面卻顯得有所不足。曹操用人賞罰分明令行禁止,劉備則過於寬厚仁慈,這樣雖然利於招納人才但是卻不利於使用人才。

比如孟達投靠曹魏以後他的家人並沒有遭到特別對待,黃權投靠曹魏以後他的家人非但沒有遭到處罰反而還升官了。糜芳叛變之後糜竺親自上門請罪,劉備也沒有對其進行責罰反而還和當初一樣寬厚對待他們家。這樣的話,劉備麾下人即使是叛變投降也沒有後顧之憂,犯罪成本幾乎為零,所以才會使得這些叛徒有恃無恐。

此外一點就是劉備招納很多人才,但是真正能夠受到重用並且融入核心圈子層的卻是寥寥無幾。最受劉備信任的武將也就關張趙魏延等人,文臣則是諸葛亮龐統法正馬良等人,雖然說蜀漢集團還有很多能人志士但是跟劉備的關係較為疏遠,劉備這種用人親疏有別的做法也是讓手下人非常不滿。


若愚若呆


估計是話講的好聽頓頓讓手下餓肚子,空腹靠精神作戰,還要人多付出,過樣叛徒肯定多,人跟著你肯定是相信你能改變現狀,你搞的比現狀還要差,或缺少必需只要在一次困難的作戰中很容易被敵方,專空子很多事一下就爆發出來,如果生活穩定安居樂業,人們還是喜歡坐在家裡與家人在一起,很少有人喜歡搞事,向善要有維護善良與正義的資本,平天下要處在亂世手握兵權拔亂反正,沒事搞事歷史上幾人得好


上手228


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正因為劉備行的是仁義,所以別人才會用,劉備手下有很多判將來攻擊劉備。實際上劉備手下有孟達,糜方,有數的兩三個。

而曹操手下就不一樣了。可以說,曹操行的不是仁義,可以說只要有利於自己的事業,怎麼幹都好。所以,曹操手下的人不能用判將來說。可以用各個心懷鬼胎來形容。

為什麼劉備手下有那麼多判將呢?因為是太顯眼了。


校外老師


上行下效而已,劉備投靠過多個諸侯,無一都反叛了,和有什麼樣的老闆就有什麼樣的員工是一樣的道理。


縱橫大國天下


現在的公司都有一個宗旨~比如愛員工,愛客戶之類!但實際情況是員工是可以無限剝削榨取,而客戶也是可以欺騙的。而政治的東西,更是如此。劉備只是用仁義做他的口號而已。自古以來。都是利益至上。


進化丹楓


因為劉備假仁假義,實是三國時期第一奸賊。做婊子又想立牌坊。


誠信239598146


叛徒不在數量,而在質量。曹操手下出了一個,江山就拱手相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