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在学习方面,农村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吗?

牵挂山里的阿满


农村孩子在学习方面已全面落后于城市学生,可以这样说。

昨天中午有一位街坊到学校接她一年级的儿子,我们聊了几句天。她告诉我明年就不用这样辛苦天天接送孩子了,她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顺便她又说起了她女儿田小变的情况:小变现在在县城上七年级,在最近的期中考试中,总分430多分,在全班60多名学生中位居33名。我问了孩子语数外考分情况,她告诉我数学107,英语117,语文92。她说从分数看的孩子考得不错呀,为什么在全班竟然这样落后?


这个田小变同学是我前年教过的一个学生,那时我是她的数学老师。当时她的成绩在全班50名学生中应该是位列前十,也是我挺看好的一个学生。没想到三年不见,到了县城中学,成绩位次竟下滑的这样厉害。

我安慰这位家长,说孩子的语数外不错就行。她他告诉我,她曾向在孩子学校任教的我村的一位老师请教过,这位老师也是像我这样告诉她。并且这位老师说,孩子刚到县城去,还没有适应环境。他又特别加了一句:人家城里的孩子都是什么待遇!人家天天放学后还上着辅导班,有的还请有家庭教师!

县城的孩子放学和节假日上辅导班,是一个普遍现象。有位在县城任教的老师这样告诉我:学生考得好,大部分是辅导班老师的功劳、家长的功劳。比如小学的语数外三科,哪一科如果拉了后腿,家长必定在这个学科上投入更多的金钱,想方设法给孩子补回来。

而在我们农村学校就几乎没有补课的现象。去冬今春我们班倒是有几位学生在社区里参加过一个短期的补习班,那主要是家长从孩子的安全考虑。担心孩子早早放学后,在街里街里乱跑不安全。但是我们班学习成绩在前十名的学生中,没有一个参加过这个补习班。



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我还曾以这几名不参加补习班学生为例,希望家长晚上能陪孩子一起做作业。这比把孩子交给补习班管用。我还说,看吧,我们的学生不上补习班也照样优秀,我们有信心和城里的孩子比一比!

今年暑假开学后,我们班有几位比较优秀的学生,转到了县城上学。为此我还曾经有过小失落。我告诉我们的学生,等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们再和他比成绩。出水才看两脚泥!

其实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底气并不是很足。我知道县城小学里的学生,每逢考试语数外三科满分的每个班级都有十几人。我自问我们班的学生,考不出这样的成绩。这并不是我们的学生比人家差多少,而是我们的学生平时作业量小,考试少,不像人家的学生那样习惯于考试擅长考试。

我问过我们班去县城上学的几个学生,他们现在在新的学校里表现依然抢眼,有两位还成了班里的学习委员。

尽管如此,在今天这个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时代,我们的优秀学生与县城的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从班级的比例上说,应该是城里的学生能有更多考入大学,考上好的大学。

毕竟城市里对子女在教育上投入的多。高投入高产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这样看来,农村的孩子在起跑的初始阶段已经落后于城里的孩子了。此后在人生的长跑中,还会落后得更远。

这是一个令人无奈的现实。


牟山花下客


在学习方面,农村的孩子确实要落后于城市的孩子。

学习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而社会活动的质量取决于经济水平,毫无疑问,城市整体的经济水平是高于农村的,因而在学校教育质量上也高于农村,即城市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人与人生理差别不大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决定了后天成长,这里的教育资源分两方面,家庭和学校。

家庭上,城市孩子的父母在经济水平、知识水平全面领先于农村父母,学校中,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城市学校全面领先于农村,信息上,虽然网络已经非常发达,但信息接受程度上,城市依然领先农村。

按起跑线理论,从出生那一刻起,农村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就已经落后于城市孩子,基本上按照城市规模不同,一线城市的孩子优于二三线城市的孩子,更优于农村的孩子。

不排除个别农村孩子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超越个别城市孩子,但这仅仅是特例,并且这种特例数量也在急剧减少,毕竟教育资源向少数人集中是无法改变的趋势,哪怕国家一再强调均衡教育,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让这句口号更像口号。

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城市孩子上一本线的绝对数与相对数均高于农村孩子,虽然很不愿意,但必须承认,就“起跑线”而言,农村孩子确实已经输了。


爱数学做数学


首先我觉的人是首位因素,尽管你是城市里的孩子但他不学也没办法,如果同样是爱学习的孩子,那城里的绝对比农村的有优势,以前自己小时候没感觉到,现在感觉差距真的很大,在我们这边农村父母大多初中毕业或没毕业,现在给给孩子辅导作业更本不行,城里的可以上辅导班,还有各种兴趣班,才艺班,而农村的就没这个条件了,而孩子作业不会也没人辅导,拖延到最后就不爱学了,最后可能又走父母的路,如果一个农村的孩子和一个城里的孩子在一起,一个就是比较活泼一个就是比较含蓄,见识方面也是一个多一个少,如果从这个方面讲,那呢农村的孩子就在起跑线上输了,其他方面就不一定了。




小奎在西北


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和感受。熟悉我的人也许知道,我之前发了很多关于女儿在城里上学遇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和无良老师的打压挤兑。我被城市学校的这种黑幕伤透心了!一狠心把女儿转到乡下的学校。现在才饱尝了农村落后给孩子带来的教育不公。说实话,第一天走进学校给孩子报名时,看到一所镇中心小学都这样衰败颓废,远离乡镇和川区的山里学校就更难想象了!很难想象孩子会在这样的学校里会好好学习?

一所学校给人的感觉是无力支撑了,在等着消亡。学校里破烂的板报栏里,几位教师的简介也是寥寥数语,且年龄都在40岁以上,这就印证了有能力想在教育上有所建树的老师都奔向城里了!留下的都是不想再往上爬,只想混到退休的大龄老师。操场上杂草丛生,好像没人打理,教室破旧掉墙皮,很难想到教室里会是什么样子?唯一能彰显学校威力的校旗,在陈旧锈迹斑斑的旗杆上被风吹得哗啦啦只响。

再看看开学第一天来报名的学生和家长,六个年级连老师加一块都不到20来人,相反在城里的家长早已排着长长的队从早上6点一直到中午12点还没有被叫到的!找校长闹的,一个校园里人头攒动,闹混混的,这还仅仅是一年级的孩子家长。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动力,没动力想走远是不绝对不可能的!

事后才得知,有能力的孩子都转城里的学校了,在这里继续坑孩子的家长,大都是家里经济条件不乐观的无奈之举。

我也是托亲戚办的转学,自己事先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如果早知道我不会来这里,我会继续找个城里的学校,哪怕花再多的钱!

我抱怨了亲戚,把我家孩子转到这样的学校,亲戚安慰我说,开学了教育局要派年轻老师来学校。我说拉倒吧!你也别哄我了,都成了被爹妈不疼的孩子了,还会有人再疼?

再看看每天上学的情况:8点到校,在城里,人家的孩子早在教室里书声琅琅了,乡下的孩子还在路口嬉笑打闹等校车。一学年光坐车费就得1500元,中午一顿饭6块钱,一学年得1000元。而城里这些钱是不会出的!乡下人花钱供孩子上学,城里人花钱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两种路子,能培养出一样的孩子吗?

再看看班级情况:乡下的学校一班才25人,只有三个班。且每次前三名的孩子都不一样。而城里牛娃云集,尽管限制大班额,每班也55人,一个年级7、8个班,每次的班级前三名稳居不变。分数也是双百、三百齐头并进。孩子们之间分数也只差0.5分 。

乡下的家校微信群一直静悄悄,偶尔老师发布学校的命令和动态,老师很少出来说学习的事。城里的家校群可以说闹哄哄的,吵翻天了!许多网上爆料的家长群的事也发生在城里,乡下的微信群绝不会发生事。

乡下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多媒体教室,望尘莫及,城里的孩子天天坐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课学习,学习成长并快乐幸福着。两种不同的土壤,收获能一样吗?

女儿的学习成绩骤然下降这是我早预料到的!我会继续转学,再这样下去,我前功尽弃,伤不起!乡下的教育和城里的教育无法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个冬季很漫长


农村孩子在学习方面输在起跑线上了吗?我不知道,我也没有研究这方面的能力,是不是输在起跑线上,听专家们的说法吧?

但是,在看田径运动会的时候,想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有些运动员,甚至被取消了比赛资格!

所以,没有运动员会赢在起跑线上的!

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解释“输在起跑线上”是真的还是假的啦!


1143160127


有差别是肯定的。但结果谁也不敢说肯定。农村分近郊,县域,山区,深山区。很难一刀切。国家在努力平衡这种差距,这方面显而已见。个人都在尽己所能在缩小这种差距,但这要靠经济做支撑,这是需要真金白银的。起跑线只是始,终点上能冲刺的都在路上努力着,加油吧,所有的人们。


原应平


绝对不是。起跑线是一致的,是跑步过程被拉下了。农村孩子学校考语数外门门100就被当作好学生了。城市的孩子培训班学的知识几倍大于学校教学内容。


喜欢买足彩


没有?/完全没有?/起跑线只是一种时尚选择/学习方面是人的天赋/不分城市和农村/输与嬴只是一念之差。/


醉酒的吾


我们村小学2010年第一次有了英语老师,别的方面可想而知,差距让人绝望。


身不由己乃天道


会马拉松长跑才是真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