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孫子女,男方父母提出要求:養孫子女的花費女方父母必須出一半,大家覺得合理嗎?

午後陽光175753857


男方父母有病吧,養孩子是父母的事,怎麼還扯上女方父母?又是平等,又是傳統,有絕對的平等嗎?好了,彩禮不要啦,最好陪嫁車房,要不女人在婆家過的憋屈,搞不好就趕出來了,女人賺錢幫襯兄弟姐妹的,說是貼孃家,可男人,什麼大姑子 小姑子,大伯子,小叔子,都卯起勁的幫,誰叫你嫁進這家呢 ,不幫說女人不懂親情 ,可親情,男人有,女人也有,男人可以讓媳婦伺候公婆,贍養父母,可又幾個是女婿孝順過岳父母?說什麼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擋住女兒行孝的心,說孩子跟女方姓吧,又搬出傳統,好像只有男是爹媽生的,這會男方父母又提出這要求,傳統好像沒有外公外婆養外孫子女的哦,除非婆家死絕了 以後乾脆,那家生兒子,放那家有女孩家養去吧,等大了,帶上嫁妝結婚回婆家來 ,彩禮不要了,婚禮女方辦啦,婆家人就等著享福吧,這就平等了,還有意見不?


明mmmm


剛看到問題,筆者就忍不住笑了出來,真是吃飽撐的,沒事過來找罵呢?不過仔細想想,“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比這更奇葩的事都有,所以有這麼樣的人,也不奇怪!

既然男方父母提此要求,筆者想問,女方父母把女兒培養成人,花了那麼多心血,現在嫁到你家,你家是不是也要分擔一半的費用啊?

再說,人是嫁到你家了,你兒子只不過在瀟灑快樂時,付出了那麼丁點的液體,而人家女方,為了給你家生個孩子,懷胎十月,忍受著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不怕變醜,不怕皮膚鬆弛,現在孩子生下了,還要人家女方父母出一半的撫養費,這樣的話怎麼好意思開口的?真是得了便宜又賣乖!

作為女方父母,如果男方家真的這樣提要求,那麼完全可以懟回去,給錢可以,先把這些年來女兒的撫養費先給一半,然後再讓孩子跟著媽媽姓,否則一切免談!

無論是法律規定,還是人世傳統,撫養孩子都是父母的責任,祖父母、外祖父母可以給點錢,也可以幫助照看孩子,但是絕對沒有撫養的義務。作為男方的父母,你願意承擔責任,那是你的事情,不要把人家女方父母也拖下水!

不過如果讓你兒子做個上門女婿,這樣的提議我看還行!


打虎拍蠅


上來就罵的人絕逼都是兒媳婦,男方父母要求女方父母也拿錢養外孫外孫女,那肯定是兒子和兒媳婦要求她養孫子和孫女了,這真不公平,一樣都是自己孩子的孩子,憑什麼只要奶奶出錢?好欺負嗎?再說了孫子孫女也不是雙方老人的責任,自己往身上攬什麼呀?


亍灝悅亍榮芮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什麼時候養育孫子孫女成為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責任了。


有人說,有了孫子女,男方父母提出要求:養孫子女的花費女方父母必須出一半,問大家合理嗎?


有書君可以肯定地回答:不合理。為什麼呢,原因如下:


1、爺爺奶奶喧賓奪主


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一個怪現象,許多年輕的父母生完孩子就丟給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覺得生完孩子就沒事了。


有書君大學老師和師母近60歲,有一個兩歲的小孫女,兒子和兒媳基本不管自己的女兒,小孫女吃飯睡覺都跟著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完全替代了孩子父母的角色。


老師讓兒子生二胎,先打了60萬在兒子賬上,兒子和兒媳才同意生二胎。

爺爺奶奶越俎代庖,一來自己累,二來無形中削減了年輕父母對自己孩子的責任。


生活中有爺爺奶奶越位的,有姥爺姥姥越位的,但年輕的父母一定要知道,養育子女不是老人的責任,不可全部依賴老人。


為父母者,須盡好自己對上一輩老人的孝心和對下一輩孩子的養育責任。養育子女的第一責任人,切不可輕易代之。



2、養育子女是父母的責任


我國的婚姻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


所以作為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願意幫忙帶孩子的,先要弄清自己的角色,你們養育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已經完成,現在只是幫忙而已。


老人高興了、有空了,自己身體好的條件下可以適當幫忙,帶孫子孫女不是老人的責任,是孩子父母的責任,更談不上要老人這一輩來承擔孫子孫女的撫養費用。


3、老人應該從隔代育兒中解脫出來


老人應該有自己的晚年生活,養育了一代人,責任已經完成。



再說隔代教育孩子利大於弊,從尊重老人和愛護孩子的角度來說,父母親養育兒女的責任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經由父母親承擔。


隔代育兒容易引起家庭教育觀念不同的矛盾,容易給孩子造成溺愛、孩子容易叛逆、衝動等等。所以父母盡好責,讓老人的晚年生活輕鬆、愉快,讓孩子健康成長。


生兒育女是一個恆久的話題,事關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雖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一代人做好一代人的事,盡好一代人的責任。


分清家庭責任與義務,營造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幼有所育的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有益於家庭的健康、和諧發展。


有書知道


其實我覺得這個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的事多,有這樣的公婆,我公婆當初就是這樣到目前為止,還是這樣的人死不悔改,所以我直接跟婆婆說我孃家沒錢我有,第一結婚我沒要你家彩禮一分,第二我陪嫁的被子為什麼要送給你一床,你兒子見過了你連床鍋碗瓢盆都沒有給賠一份,第三我沒有要你用買婚房,第四孩子我沒有指望你帶一天,第五孩子跟你家姓,我每個週末照樣高高興興的帶孩子去你們,第六你嫁過來的時候不是也就一個皮箱子,你給婆婆送了一床被子沒有,第六我每年過節過年給你們公婆買衣服,你跟你公婆買了沒有,你沒有每年奶奶紅包是我跟我老公給的,我媽媽為何還要替我帶孩子,第七你孃家給你帶孩子沒有 沒有據我所知你兩個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你跟你孃家同在一個城市,你父母至今健在,你不要說照顧給錢,你平時看都不看他們一眼,每年去一次做個飯還是我們做子女幫忙一起做,你不是一個孝順女兒也不是一個孝順的媳婦,你為人父母也不慈祥,你不值我尊重,從此以後我也沒把這公婆當回事,他們到處講我不好,這樣的人他們之所以可以提不要臉的要求,因為他們就是一對混賬東西,兒子應該是一個慫貨,這家媳婦也沒必要跟他們來往了,孩子也讓他們少接觸,會帶壞孩子,我只能說不要說不合理簡直不要臉


小精靈永潔


我想問問這男方父母:如果你親家不出呢?你是去法院告他們還是你也不出你那一半了?

答案是,去法院告,沒人理;你那一半,愛出不出,你親家還真不領情。

說話咋就這麼不過腦子呢?

你不是給你親家養的孫子女,是給你兒子養的孩子。你給你孫子女花費,你隨便,你親家給不給,全看他樂不樂意,你無權要求他們!

看你這樣,兒子兒媳婦生孩子,似乎不是給自己生的,是給公公婆婆生的,公公婆婆不但管著帶,還要管著花,他們的父母幹嘛去了?敢情這孩子是外星來的,與他們沒關係?

見過一些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父母急著傳宗接代呀,催生,好,你們讓生?生下來你們管!這邊父母就點頭哈腰:你只管生,生下來我們管!更有犯賤的還要加上句:一點也不用你們操心!

大話說下了,人家就去生,生下來,就扔給你,4個月斷奶,自己忙不及待地去健身房恢復身材。兩老把這個小刺猥捧在手上,才覺得這活不是那麼好乾的,想給自己放天假都沒人替班,喂,孩子姥姥姥爺呢?姥爺去遛鳥,姥姥去跳廣場舞!這還了得,不行,這孩子也有他們的骨血,他們也要出一半人力物力來養孩子!

事就這麼來了。

當爺爺奶奶的,勸你一句,不是自己的事,少攬,既然攬了,就自己承包到底吧,不要再往別人身上推,推不著。

我見過很多姥姥不看外孫的,我佩服這些姥姥的清醒和超脫,這些姥姥也決不會催生。

醫院裡一大批抑鬱症患者是給孩子帶孩子帶出來的,給孩子帶孩子,不僅僅是天倫之樂那麼簡單,不容易。我的意見倒是,孩哭抱給娘,當孃的如果上班掙不出來保姆費,不如在家帶孩子。作為公婆,你沒有義務養大兒子養孫子,不要把這千斤重擔都往自己這老邁病痛的肩上擔,扛不了,還胡亂找人來分擔。結果,自然是會出力不討好。


潘衛霞律師


現在的老年人,活的真累,養兒養女還不夠,還要養孫子孫女,真不夠他們忙的了,一代自有一代人的活法,養兒養女是自己爹媽的事,真跟第三代的老人沒有多大關係,有那功夫,老人們鍛鍊鍛鍊身體比啥都行,有時間看看孩子,其他時候,自己活好,比啥都強。

養兒養女是父母的責任,不是爺爺奶奶的義務,你想給錢,這是感情,卻不是責任,你不給錢,也啥問題都沒有,現在是,你給錢,卻要求孩子的姥姥姥爺也給錢,沒有這個道理,這是脅迫也是道德綁架,不講道理,人家姥姥姥爺願意給不給,願意給多少,跟爺爺奶奶都沒有一毛錢關係,用不著他們來指手畫腳。

其實,姥姥姥爺也很容易懟回去,讓孩子跟女方姓吧,錢,姥姥姥爺都出,絕不攀比爺爺奶奶,看他們怎麼應對,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要我看,就是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

我覺得現在的老人不要過多的干涉子女和隔代子女的生活,尤其不要參合他們的家庭事務,有錢就貼補一點,為了孫子,這是好事,但不要附帶任何條件,附帶任何的條件都會讓老人的付出得不到好的回報,最後的結果是,錢沒少出,力沒少出,但是沒人滿意,還落一身不是,這是自找的,怪不得別人。


韓東言


我想,如果你要求公公婆婆要出一半的話,那我想男方父母要求你的父母出一半我認為可以合乎邏輯。為什麼說是合乎邏輯而不是直接說合理呢?這是因為畢竟還是父權社會,在傳統主流價值觀上,女性對男性還是有依從性。比如孩子姓夫姓,女性跟著男性走,嫁到男方等。

在我們傳統觀念中,難免是孫子是自己的,外孫是別人的。其實無論是孫子還是外孫從血緣上都一樣,四分之一的血統關係。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只是因為題主再說孫子,背後隱藏的是中國人傳統的思維特點。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觀念都已經在悄然改變,本來現在很多就是獨生子女,已經是無法兒女區別對待了,所謂孫子和外孫只是一個稱呼而已,兩家家庭只有這麼一對子女,孫子和外孫有什麼區別呢?所以題主沒必要強調男女方的不同傳統文化。其次生養孩子是小夫妻的事,怎麼花費要雙方父母開支呢?說出去也不感到慚愧嗎?無論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對你們小夫妻的孩子並沒有撫養的義務。幫著照料是基於親子關係情感下的關愛,自顧自尋找自己的晚年生活也無可非議。小夫妻不能有這種想當然的心理,在法律上只有在孩子年幼父母雙亡時,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才有撫育孩子成長的義務。當然,要是把家庭倫理上升到法律層面來說,就有傷情感了。只是,我們年輕人真的要明白這一點,雖然雙方父母願意體貼子女,幫助一起撫養孫輩,我們要懂得的是感恩,而不是想當然地索取。所以我說當女方提出這一要求時,那男方父母的要求也是合乎邏輯的。

總之,小夫妻要懂得自己承擔,撫養孩子僅僅是你們夫妻的法定義務,別不負責任地把這擔子往雙方父母那扔。老人們幫你們,你要感謝上天對你的厚愛,不施加任何援手,你也無話可說。


鵜鶘心理


這個題目我讀了兩遍,我一開始懷疑自己讀錯了,這孩子是小夫妻生的,養育孩子的花費依然是小夫妻負責,幹嘛要扯上四個老人呢?一這個問題就問得不合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養育孩子當然是父母的事情啊!現在有很多老人為了照顧晚輩,已經夠辛苦的了。

我們小區有一個老人每天都去接孫子放學,老人的兒子兒媳都上班,沒時間照顧孩子,老人就去甘肅來到這邊幫助兒子兒媳,老伴則在家照顧小兒子的孩子,老兩口只有到放暑假的時候,才能聚一聚。

老人能出力就不錯了,還要出錢,就太不應該了。作為年輕人,應該明確一點,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得自己養,至於老人是否幫忙照顧孩子,那就要看老人的意願,幫忙是情分,不幫忙也合理。



沛澤媽讀心理


99隨便語:說句不客氣的話,這題目出的真是找罵啊!

活了四十幾年,真沒聽說哪家的男方父母如此不要臉面,公開提出這種要求。

咱們幾千年的傳統當中,不能否認,男性“傳宗接代”的觀念深入人心,哪怕我們嘴裡說著男女平等,兒子女兒都一樣,但實際上,區別總是存在的!

全國範圍內,有幾家真正做到男孩女孩絕對平等?

抱歉,母系社會早就過去了。

第一,當今社會的嚴重衝突。

我們這個時代,法律與社會現實存在很大的脫節,處處有衝突。

就比如說對待兒子女兒的問題,在婚姻法的紙面規定上,兒子女兒早已完全平等,小時候應當享有父母的平等照顧,等父母老了,兒子女兒都有贍養老人的義務,當父母去世後,兒子女兒也享有平等的遺產繼承權。

但實際上,完全的平等不是那麼容易的。

不僅在老一輩人的思想裡,就算在年輕人的腦袋裡,也很少真的認為平等。

一個兒子長大了,需要父母幫他操持婚禮,甚至買房買車,認為那是“天經地義”的!

反之,當一個女兒長大要結婚,她可能也想讓父母幫她,但卻絕對不會特別強烈,父母能幫她一點,她已經很開心了。

這就是抹不開的社會現實!

這就是當今社會真實存在的思想衝突!

第二,男方父母為孫子孫女出錢,沒有法律依據,但絕對是社會公認的標準。

都在說如今的父母很難,養大一個兒子,小時候盡力培養,長大要結婚,必須幫他買房買車,等這個兒子再有了孩子,又必須為了這個孩子付出。

父母過得太辛苦,一輩子為了後代!

然而,辛苦歸辛苦,有幾家老人,真的對自己的孫子孫女不聞不問?

很少有。

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孫子孫女是“自家人”,跟的是自己的姓,是自己家的骨血。

相反,對於女方父母來說,自己女兒生了孩子,那是“別人家的骨血”,雖然從遺傳學上看,同樣有自己1/4血脈,然而社會的傳統就是如此。

外公外婆,一個“外”字,道盡了事實真相!

外公外婆也可以對外孫外孫女很好,然而,那是基於一種情感,基於外公外婆對自己的女兒好,愛屋及烏,最終落在了孩子的身上。

第三,男方父母要求女方父母出錢,本質上就是耍無賴。

這種事情,骨子裡的含義很自私。

男方父母的小心思是這樣的:自己兒子的孩子,是自己家的骨血,但偏偏從法律上,這個孩子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相同的關係,那麼就可以佔個便宜,以法律規定為藉口,讓外公外婆出錢,事實上等於“別人出錢幫自己養孩子”。

這就是男方父母的拙劣心思!

否則,你怎麼不讓自己孫子孫女,跟孩子媽媽的姓?

生活中處處有無賴。

當法律和社會現實出現衝突的時候,社會現實對自己有利,就讓孩子跟自己姓,讓小夫妻倆照顧自己養老。但扭轉臉,法律對自己有利時,又想讓女方在結婚時出相同的錢,想讓外公外婆承擔與自己相同的責任。

如此無賴心理,不外乎是想把所有便宜都佔了!

結束語:當今社會,不能說哪一種觀念完全正確,存在即合理。但男方父母要想讓自己的兒子孫子,為自己“傳宗接代”,就不能推卸責任,別總把男女平等掛嘴邊,暗地裡卻在算計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