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产都给了儿子,养老时要儿女一样,做女儿的你能接受吗?

水浒孺子牛


我是女儿,情感上我无法接受。也不会接受均摊养老。因为那样对女儿真的不公平。

有人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把儿女养大,即使不给你一分财产该养也得养老,儿子女儿都有赡养的义务。

义务是什么,是法律,是强制,是最低底线,是对弱者保护。说这话的人咋不说女儿也有继承财产的权利,这些人又会说农村家产都是给儿子的,闺女嫁到婆家,是外人,连很多亲生父母都这么想,他们极力保护财产最大化的留给儿子,把自己的财产早早的给儿子分出去,弄得一无所有,然后再被动的要求女儿也得赡养自己,这种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

虽然儿女都养大了,这其中的花费男女差别比较大,就算十八岁之间差不多,婚礼儿子结婚要准备婚房车子酒席婚纱照等等,女儿结婚一般娘家花费不多,肯定没有儿子多,

儿子结婚后,跟父母同住,老人给看孩子,负担生活费,做饭做家务,让年轻小夫妻出去打工,帮助的也是儿子,家产也是给儿子吧。

女儿一般都心软,很少有结婚后对自己爹妈不管不问的,逢年过节也会给钱给礼物,但是这种给予在农村不被认为是赡养,只说是闺女孝顺父母的,是应该的。

讲道理的农村习俗是儿子继承所有家产也承担老人的养老,女儿给不给给多少看条件不强迫,这也算公平,

但是现在是很多父母偏心偏的过分了,劫富济贫,劫女济儿,老想把一家的东西拿过来贴给另一家,诡异的是父母越偏谁谁越不争气,父母最不疼的那个往往最有出息。最孝顺的寒了心后也不愿意管了。

要么按农村习俗走,要么按照法律走,权利和义务对等,不能双标来回切换,怎么对你有利怎么来。

再重复一遍极少有女儿嫁人后真的对父母不管不问的,但是娘家父母对婚后女儿的要求和期待可是不会少的。

他们知道女儿比儿子儿媳心软,会习惯性的在女儿面前诉苦,甚至会说儿子的坏话,但这都是套路,信不信一转眼父母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把所有的财产都给儿子孙子。

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全国最重男轻女的地方潮汕第一,山东第二,我老家就是山东某市某村,

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从小到大,父母全心全意保护的人只有我哥。女儿婚前打工的钱是要给家里的,父母欠的债儿子不用还,闺女得帮忙还,家里房子宅基地都是我哥的,不能争,在婆家受了委屈要多忍耐,不能离婚。我哥跟我爸妈一起住,生活费水电费伙食费都是我妈掏,我妈哪来的钱,闺女给的,我哥结婚十五年了,吃官饭攒私钱,还说闺女孝顺爹娘不是应该的吗?

知道我为什么不接受了吧,哪怕我条件最好我也不会均摊养老,我就是让我哥知道他享受了最多的权利,也得承担最大的责任。

我父母既然偏心就得承担偏心带来的反噬和后果。

大家都是成年人谁比谁生活的容易。女儿怎么了,女儿的情感孝心和毛爷爷一样珍贵。


like李珂


我来自中西部农村,先生来自东部沿海,以我家乡为例,这种事例不少。以我先生的家乡为例,这种事已经比较少见。为何如此?与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开放程度高度相关。传统观念中有传宗接代,养儿防老观念。而闺女则是替外人所养,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儿子永远是自家人,闺女则不然。这种观念之下,家产给儿子相当于守财,给闺女则相当于散财,自然容易出现问题中的现象。


虽然如此,但说到养老问题,就不仅仅是儿女同等对待的问题了,依我经验所见,倚重女儿养老的其实更多。比如我姥爷姥姥已经93岁高龄,在家产不外流问题上丝毫不含糊,即便儿子不是十分孝顺也如此。但在照顾日常生活起居的时候,却明显更倚重女儿。为何会如此:与儿子儿媳比较起来,闺女明显更贴心、更懂事、更方便、更善于照顾父母。

也因为老人在家产分置和养老依靠上的双重标准,这就成为家庭矛盾的主要导火索,甚至对簿公堂的也不在少数。每个人都不是圣人,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几乎会让每个人心里失衡。所以,不是太能接受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


有几种现象会缓解这个问题和现象的严重性:第一、父母家产寒微,家产会失去其重要的财产外援意义。第二、子女之间贫富分化严重,这样一种情况下,富有者会大度让渡家产继承权利。第三、父母改变观点,在权利和义务方面均衡分配。第四、血浓于水的亲情最终占据上风。第五、明确规则,倚重法律来迫使儿子、女儿的权利义务对等化。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不能接受又能怎样,那是自己的亲弟弟,是我给背大的,抱大的。回娘家要财产,张不开嘴。

1998年,娘家拆迁,北京三环内给了4套房,两套三居,两套独居。那时父亲60多岁,很强势,生怕女婿惦记他的房产,迫不及待地做了录像遗嘱,两套三居俩个儿子各一套,父母百年之后,两套独居也是俩个儿子各一套。那时,人们不太在乎房产,写谁的名字都行。结果写了大儿子,大儿媳妇,小儿子,和老父亲的名字,这四个人名下也就都有房了。

从那天起,大儿子 也就是我的大弟弟彻底踏实了,因为他家名下已经有两套房。这个白眼狼再也没有孝敬过老人。美滋滋地过自己的小日子。老人只好和小儿子一家生活。10几年之后,父亲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向我们诉说 这疼那疼,意思是让我们姐儿俩多多关照。从那时起,我每周去一次,给父母洗衣服,洗脚,剪指甲,大扫除,买东西,开药等等。过两年,父亲坐轮椅了,我们姐儿俩每人每周必须去两次,和小弟弟轮流照顾父母。大儿子从来不管。有一天,父亲老泪纵横,抱歉地说:把房子提前分完了,后悔了,没给女儿任何东西,还要女儿照顾自己。看到父亲这个样子,我也哭了,我能说什么呢?只能安慰老人说,没财产我们也会管您和我妈,照顾您是应该的,放心吧。父亲乐了,给了我五百元,并且说: 这是车费,你经常过来 要坐地铁,有时打车,我给你报销吧!意思是一定要经常过来,随叫随到。我心里酸酸的,父亲是在讨好我。我不拿着钱,他心里不踏实,只好拿了钱。没过几天又都给他们花了。

再后来,父亲更依赖我了,如果今天不是我值班,他早上 天一亮就会打电话说:浑身难受,喘不过气来。我还要遥控指挥他们怎么给父亲吃药,怎么做等等,或者再亲自跑一趟,那时我也是五十六岁的人了,还要看孙子,还要照顾自己的小家,我忙不过来,还要往娘家跑。简直要了亲命了。

说真的我也爱财,可是只能和小弟弟争,因为小弟弟这份房产是老人的名字,早些年有点想法,后来慢慢释怀了,小弟弟人品好,孝敬父母,对我们也特好。为了将来 保持这门亲戚,我暗暗发誓,绝对不要娘家的财产。并且让父母做了公证遗嘱,房子将来归小弟弟一家所有。因为怕大弟弟耍赖,又来抢房子。我能做到的就是让家里安静,让老人高兴。

很多人争房子,都是为了配偶和儿女,怕他们心里不平衡,看到那些上法庭、上调解室、上电视节目的人,真为他们感到悲哀,一个个五六十岁,头发都白了,一家人坐到一起,让人调解录像再播出,真是没劲。虽说女儿也有继承权,但是,老人一般都是偏向于儿子,做女儿的只能放手。顺便说一下,婆婆家的房子归我了,也是因为当初我花钱买的房改房。


西里大姨666


先说个真 实的故 事。我表 妹的婆 婆,快七十了,还轮 流 伺 候她九十多岁的老父亲。她家姐弟六人,两个男的,四个女的,老父亲年轻时一直做小买 卖,在村里给两个儿子盖了最好的房子,娶了媳妇,并且经常补 贴两个儿子家用,四个女儿可以说什么也没捞 着,父亲的观点就是嫁 出去的闺 女泼 出去的 水,闺女外甥都是人家家里的人,只有儿子孙子才是自己家的人。结果老了瘫 痪不能动了,开始儿子们还去照 顾(老人独 居),后来两个儿子互相攀 比,谁也不 去照顾老人了,只是轮到谁谁就给送点吃的再也不 管了,女儿们时不时的去给老人洗洗 涮 涮,送吃送喝的。后来儿子们直接不到场了。没有办法,四个女儿轮 流伺 候,因为各自都有自己的家,伺 候不方 便,女儿们就把老父亲接了自己家里伺 候,一家三个月。就是这种情况了,老父亲还是偏 心儿子,还说他家里的房 产留给孙子,他自己的钱一分也不向外拿,还挑 闺女的毛 病,嫌这个做的饭咸了,那个淡了,不是不香就是太油 腻了,最后要求每天一 包 奶,一个鸡 蛋,全部吃点 心,不吃面 饭了。

四个女儿,三个农村的,自己也都六七十了(因为六个孩子女儿大,两个儿子小)还要伺 候瘫 痪的父亲,想想她们心里不憋 屈吗?有时候也是有怨 言,但怨 言归怨 言,伺 候还是伺 候,最后老父亲终 于死 在了女儿家。

现在农村某些家庭里,男女一起养老,女儿就已经烧 高 香了,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是女儿单 独养 老的。父母单 独住着老人房,儿子是个摆 设,吃喝都要女儿管,有的女儿是看父母可 怜自觉伺 候的,有的却是不得 已,也有女儿不 养的,但是很少。



总的来说,目前法 律 和风 俗 习 惯有点 脱 节,致使有的人就 钻 法 律 的空 子。比如分 财 产的时候,多数人都觉得女儿不应该有,只有儿子才能继承,中国的老人们又习惯早早的把财产分配给儿子,真正到继承的时候老人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分财产时是老习 惯)养老的时候想起了法 律,儿女一样有赡养义务,这就造成了很多的不 平 等,也造成了很多家 庭 矛 盾。可不管怎么样,你都应该守 法

不是吗?

其实吧,我不是唱高调,我也是女儿,男女一样养老我是接受的。作为女儿心态放平和一点,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就应该赡养父母,鸟都知道反 哺,何况我们是人呢?就算父母的财产都给了儿子,我们不是也没饿 着没冻 着吗?再说你就是有一千个不情一万个不愿,也不能跟 法 律作 对吧?如其赡养也得 养,不 赡养也得 养,倒不如心甘情愿的去赡养更好一些,这样兄弟姐妹也有情分,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对得起生 你养 你的父母,何乐而不为呢?




我是林林妈妈,这是本人观点,同意的请点个赞,有异 议的请留言!留言必复!


林林妈妈


我不能接受,凭什么家产都给儿子?凭什么养老的时候要求儿女都一样?就因为女儿是你生的吗?作为父母,你们不觉得这种做法,太不公平了吗?反正我是对这样的父母持鄙视的态度的。

儿子既然得到了所有的家产,女儿不去争,已经说明她是很好的女儿了,完后你还要女儿跟儿子一样给你们养老,做梦呢?逢年过节的,来看看你,给你买点吃的穿的,就不错了,最主要的还是儿子儿媳妇侍奉你们。

在我们那里,皖北农村,女儿基本上是得不到父母的留下来的家产的,都是给儿子,相同的是,父母也是由儿子养着,除非这个儿子白眼狼,女儿看不下去了,才会插手,但这也是女儿主动的啊,而不是说你作为父母要求的啊,这两者有很大区别。

作为儿子的,也该有自知之明,把所有的家产都得到了,难道不应该主动对父母养老吗?如果没有,那这个儿子也不是个好货,必定是个白眼狼。


小幸福的萌萌雷


不能接受。

我父母就是这样的,当年拆迁的时候,赔偿的房子和钱,全部给了弟弟,弟弟娶了老婆以后,就不打算孝顺我爸妈,甚至还把她们赶出了家门。



我爸妈走投无路,就来我家,可我觉得她们虽然给了我生命和养育之恩,但是他们太重男轻女了,眼里只有弟弟,所以我拒绝养她们。

不是我绝情,也不是我贪钱,只是他们那颗不平衡的心,让我看透了亲情,让我找不到说服自己的理由来养他们。


柒情晴


除了遗产这点之外,其他的待遇是差不多的我就能接受。

就比如我吧!现在三十岁,父母没有说遗产什么的,他们把我养这么大,让我上学,帮我找工作,更是给我买了套房,说防止他们不在了,我将来离了婚,不能去哥嫂家,能有个安身之所。

我和他们说,让他们放心,我只要家人在一起,我不会和两个哥哥争财产,房子如果父母要收走,我也毫无怨言。因为光是他们养大这一点,我就无以为报!

所以,即使他们遗产什么的不给我,我一点意见没有,照样会根据自己的能力给他们养老。

有一种情况就除外的,那种重男轻女,不养女儿,一味剥削女儿贴儿子的,那女儿就离得远远的,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就是他们告你都找不到人的那种!因为这种父母不配!


默默的瑶瑶


现在这个社会,很多时候靠儿子靠不住,靠偶女儿来养老的很多。很奇怪,儿子要是对父母不好,父母对儿子还是很疼,女儿要是对父母不好,父母会恨之入骨。



但是相反,女儿什么好也得不到,反而特别心痛父母,可怜老人。

要说把家产都给儿子,这种事并不少啊。现在的家庭的很多老人都是跟儿子一块生活,儿子负责全面工作,女儿时不时回家看看父母。基本就是这样的。那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女儿也还是在养两位老人,但是要和儿子承担同样的义务,恐怕做不到。

换句话说,作为父母,把家产全部交给儿子,说明你的内心也认为儿子会跟自己生活一辈子,把自己的老年生活也托福给了他。



把女儿当成了外人,那为何要求女儿和儿子负担一样的义务呢?如果女儿嫁出去,是外人,那她就有她一个家需要来照顾,所以没有道理的。

人之所以是人,正是因为具有感情,有思维,很多事情需要将心比心,如果你把儿女同样对待,不说财产分配一样,想要女儿负担一样的义务,至少从分配上要给女儿倾斜一点,甚至说,如果把儿女一样对待,那么,当女儿的也是理所当然照顾。

再抛开情理来说,人也是趋利避害的。一旦得到了一些利益,肯定会付出,不可能不劳而获。现在的法律机制很健全,如果担心给女儿分配财产怕后来不扶养,可以公正遗嘱。当然,中国人还是很讲情面的,最好不要走到这一步。



总的来说,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如果让女儿和儿子付出一样,是可能的。更别说,把家产全部给儿子,还让女儿和儿子付出一样了。当儿女需要履行赡养义务,做父母的也应该考虑儿女的情感需要,这样家庭才能和睦。


一夫说事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都这么说。

用钱来衡量有点俗?

男女不同,这在很多时候都是如此的。生个儿子要给他买房,娶媳妇,还要管孙子。而生个女儿,只要养大嫁出去就好了。貌似看来女儿也没有什么来回报父母,只能是老了来赡养父母作为回报了。


但是闺女也没有得到父母的房子,而儿子却得到了房子,还有存款。那是不是父母老了,赡养的责任就应该给儿子呢?


如果是这样,那么换一种说法就是,女儿就是替别人家生下来的。反正迟早要嫁给别人,成为别人家的人,所以只要养大就好,也不用怎么投入了。这样对吗?

血浓于水

就算这是一个狠心的父母,也无法做到。毕竟血浓于水。

何况这个逻辑是错误的。

作为子女的角度来看

对于父母的赡养,不能因为是男是女,或者有没有家产而改变,因为这是你的良心对你的职责阐述。这是作为一个儿女应该做的事情。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要有百分之百的赡养义务。即便是你没有继承家产,或者继承了一半。这都是一样的。

作为父母的角度来看

作为父母,因为社会的发展是如此的。因此在对待儿女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不应该重男轻女。或许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这是应该的。但对于女儿也不应该轻视。毕竟都是你的孩子,这样才是正确的为人父母的方式。


但是现在,有很多父母并非如此。

很多农村的家庭,不管生了几个女儿都一定要生一个儿子出来,可能是迷信的原因。到后来也是千方百计的要把闺女嫁出去要很多彩礼来给儿子结婚买房用。这样的做法很普遍,但是很有问题。

想一下,你把闺女嫁出去找对方要很高的彩礼,同时你的儿子也要娶亲,别人可能也是如此想法,找你要很高的彩礼,来补贴自己家用了。所以冤冤相报何时了啊!


老王觉得,这件事就要从父母的角度来改变。这样才能根除


老王侦查记


说说我的情况,2000年结婚,结婚前丈母娘天天哭穷,没钱办酒宴,没钱办嫁妆,反正一句话就是他们没钱,但婚礼一定要办得漂亮,要给他们挣面子。结婚我家用了三万左右,我们这当时一般结婚大楷也就一万左右。丈母娘家却得了一万左右礼钱,因为在结婚前老丈人就对每个亲戚强调都送钱不送礼物,因为我们这礼物会算着陪嫁给男方。最后成了我们家出钱帮丈母家办酒宴,她只管收钱。我们这是男女双方都要办酒宴。还有个小插曲,很有意思,我们这有个礼节交钥匙和回门礼。丈母娘给老婆说让我们给小舅子多打发点,回门的时候打发给我们。交钥匙的时候我就给小舅子封了两百,回门的时候丈母娘给我们一人打发了十元,说我给小舅子的钱她自己掉了。我记得当时老婆就😭了。大家可能不理解,当时的我们家境也不好,结婚也是靠东凑西借,每分钱都很重要。我和老婆十月一号结婚,老丈人十月五号开始坼旧房修楼房花了三万多。而且结婚后,我们家没钱,每次回家要是没买东西就各种嘲讽。我孩子现在17岁了,老丈人一家一共给我孩子买了一件衬衫,一张🐱捉🐭的碟子,还骗了我亲戚给我儿子的50块红包。反正丈母娘家对我们的龌蹉事说不完,不说了。说说现在吧,现在我儿子也大了,家里也比较好过了,乡里的房子也修了,车子也有了,打算给儿子在县城在按揭一套房子。丈母娘家小舅子不听话,吸毒赌博嫖妓洋洋精通,生了两个孩子丈母娘和老丈人养。当然我也每年会贴一部分。过年过节也会给老丈人一家买些东西。但说实话,这样奇葩的老丈人要我像对自己父母一样对他们我真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