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女兒性格叛逆不愛讀書,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改來得及嗎?

Oo葡萄酒oO


父母教育子女應該講究合理科學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的疏忽或者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形成不良情緒與嗜好。

12歲的女兒本應性格乖巧,但不愛讀書和叛逆的性格使得家長很無助,完善家庭教育的方式,給予更多的信任與陪伴,也許能改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性格叛逆的孩子往往排斥學習,家長的嚴格管教會引起孩子的反感,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家長應該聯繫老師,瞭解孩子在校表現情況,並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表現。老師的工作經驗豐富,對待孩子的厭學情緒有良好的的應對方法,家長在找到孩子的學習關鍵問題後,再採用合理的管教方式,督促孩子的學習。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影響著孩子的學習進步與快樂成長。


12歲的孩子有獨立的思想意識,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應該改變交流方式,尊重孩子的想法,從再通過家長的努力幫助孩子愛上學習。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長的陪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家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孩子主動學習。家長關心孩子各方面的表現,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建立學習的信心。學習習慣的養成重在堅持,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的進步與成長。


12歲的孩子性格已經形成,在這個年齡段極易產生叛逆的思想。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極為重視,此類情況下應該先緩和親子關係,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在學習的問題上,幫助孩子建立學習信心,增強學習興趣,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決勝網


12歲,還不晚。介於小學和初中階段的這個年齡,是孩子最叛逆的一個時間段。家長如果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得自己先耐下心來。

和孩子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告訴他們,家長要和他們一起努力。但是,家長任何的努力,絕對不是口頭上的說教而是行動,比如:

1.和孩子制定一年期的學習整改計劃,包括孩子的行動準則,家長的行動準則,相互要求,相互監督,相互約束。

2.把一年期的學習整改計劃分解到每個月,每個星期每一天。每個週末和孩子一起制定下一個星期的學習計劃。

3.家長用一年的時間,讓自己當一個和顏悅色的父母。監督管理孩子,同時約束自己的父母,看看會不會有改變。

4.家長操心的主要是學習,孩子在學習中找不到成就感,是他們不願意學習的主要原因。從孩子有興趣的學科入手,制定好詳盡的學習計劃。英語每天背誦幾個單詞,閱讀一篇短文,數學思維拓展每天練習幾道題,語文的課外閱讀,大量的輸入。其實家長如果能堅持一個暑假,孩子就會有很大的改變。

詳細的每天學習計劃,當然也包括和孩子一起娛樂的計劃,看幾場電影,聽幾次音樂會,和孩子一起去幾次公園有幾次,長途的旅行。

家長先發力,家長能堅持,孩子就能堅持。要不了半年就能改變。


九鬥學生心理


家有12歲男寶的寶媽告訴你還來得及!但是要想孩子改變,首先你要下定決心改變自己。

我家的小兒子虛歲是12歲,望子成龍的我在與兒子過招的時候,有一些心得,來與大家交流交流。

小兒子從一入小學開始,我就樹立想要教好他的決心,因此查閱大量的親子閱讀,翻看許多的育兒公眾號,又總結教育大兒子的經驗,自認為信心滿滿,以後能教育出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孩子。後來才發現,教育小兒子時一點也沒省心。

入學教育的最重要一條就是要養成好習慣,翻看了大量教育書籍的我,對於這個道理已經非常明白它的重要性,因此在這一方面我也很注重,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也要求他那樣去做。比如:便後洗手、睡前準備明天要穿的衣服、起床就疊好被子、回來就做作業、做作業的速度要快、要及時糾錯……

可要求歸要求,要求他做,只是我美好的想法,真正讓他來做,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我要他便後洗手,他擰開水籠頭對水淋一下,做個樣子溼了手就行了;我要他準備明天的衣服,衣服擺在面前他看不到;我要他寫作業速度快些,他半天寫不了一行字……

對於心存美好想法的我,他的真實做法與想像中的差距太大,讓我急頭撓耳,內心爆躁不已,看到他就有發火、想吼、想揍的衝動。後來我想到教育的另一種說法是媽媽的性格要溫和,孩子不能吼,於是我硬是忍住,把這火爆氣壓住,賞識教育、鼓勵教育……高招用盡,最後發現這所有的教育都只能管十幾分鍾,過後孩子就把剛才對他說的全忘了,依然我行我素。

對他做那麼多,說那麼多,發現不頂用,自己就真的再也頂不住,終於忍不住,吼勁就上來了,自己越吼就越覺得解氣,越吼就越剎不住車,沒想到管用,吼了之後,孩子似乎好一些,能一口氣做完了,自己於是懷疑那些專家的話,孩子還是得大聲教育。

長此以往,孩子摸清了套路,他也學精了,不等到我真正發威時,他就是在那慢悠悠地東弄弄西弄弄,他的行為讓我身心疲憊、內心焦慮,我知道自己掉進教育他的怪圈中,我一定要想辦法改變這種現象,於是我天天尋找方法,尋找我用什麼樣的態度能讓他認真對侍我教育他的方式。

終於我找到一些眉目,總結了以下幾點,與大家分享:


1)表決心;


有一天下午,我邊看他的作業有沒有漏題,邊正色地對他說:“兒子,不管怎樣,媽媽一定要幫助你變得優秀。”當我說完這話後,忽覺他的精神一震,他似乎感受到了某種力量,也很認真地立在我身邊,沒有以往稀哩糊塗的表情了。

2)沉默勝過言語;


在他一貫的認識當中,他熟悉的媽媽是一位愛嘮叨的人,如果有一天你改變方式,用沉默來代替,他一時捉摸不透,不敢太囂張,你在對待他的學習態度上嚴謹,不讓步,也會讓他重視自己的學習。

3)文字代表指令;


五年級開學的時候,我在一天下午,寫了一張紙條,紙條上寫:“兒子,你已經長大,對自己也有了要求,有了目標,媽媽相信你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沒想到他也回了我:“好的。”

隨後我多行動,少說話,當忍不住想吼他時,就寫張紙條。比如:

“十分鐘後,作業能完成嗎?”

“媽媽賣完東西,十五分鐘後來檢查你語文同步,你能完成嗎?”

“你能在做作業之前,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全登記在作記本上,能行嗎?”

“昨天媽媽沒能及時回應你,向你道歉!”

然後每天堅持在他的登記本上寫上一句話“堅持養成好習慣第1天”“堅持養成好習慣第2天”“堅持養成好習慣第3天”……

別小看這些紙條,紙條上的文字會讓他在內心裡有想事的餘地,不似說話過耳就忘,文字會有一種無形的威力,慢慢地就約束了他的散漫。

最後想說如果題主真想讓女兒學好,就得不斷地去了解女兒,如果發現以前的教育方法不適合孩子,讓孩子學習退步,行為叛逆,我們一定要反思自己的做法。一定要改變以往的教育方式,用心尋找一套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讓孩子能接受,讓孩子各方面都能得到提升。學無止境,我也一樣,一直在尋找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與你探討。

回答者:希望之光

對以上觀點你認可嗎?你還有什麼好辦法呢?歡迎留言、點贊、轉發,更多教育問題,請關注有書教育!


有書教育


來得及,不是因為女兒12歲,而是因為父母40歲上下,還不算太老。


很多家長把孩子學習不好的責任都歸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而這往往才是這些孩子不愛讀書的最重要原因。


我在家裡拿手機玩,孩子也會跟我一起玩。我在家裡看書,孩子也會學我看故事書。我在家裡整理文獻,孩子也會學我拿支筆在紙上比比劃劃。


雖然我家老大才4歲,但是我們都能夠明顯感受到父母行為對孩子的重要影響。


大家都知道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非常之大,但是絕大多數人都誤解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真正的家庭教育並不是輔導督促孩子做功課,也不是給孩子報課外班補習班,更不是逼著自己的孩子不停讀書不許玩,而是說父母要自己做好自己的功課,並給自己不斷地“補習”和“進化”。


說得再明白點兒,父母命令孩子讀書,自己在一旁看電視或者搓麻將,這種教育其實根本就毫無效果。但是如果父母自己讀書工作,孩子不需要你去督促也會慢慢被這環境所薰陶,自覺不自覺地走到自己的書桌前——這種東西,在我看來,才算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孩子學習不好,無非有兩種可能的原因,一種是天生智力不算領先,一種是後天教育環境不好,無論哪種原因,父母其實都難逃其咎。


我們要承認的確有一部分孩子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但這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可以在合適的引導下成為一個棟樑之才的。


所以父母40歲,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還來得及。


我見過親戚家的孩子,天天被父母逼著寫作業,不能玩不能出門,孩子心理都出問題了學習成績還上不去——確切地講,是持續下降。這就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得法。父母不懂教育,他們只知道逼迫孩子做作業,不停地做題,他們天真地以為孩子坐在書桌前三五個小時不動地才算是好好學習。


我以一個哈佛博士後的身份告訴你,好學生根本就不是這樣學出來的,我身邊絕對沒有一個這樣的同學。


那麼具體到該如何幫助不愛學習的叛逆的初中生上,我覺得做父母的比較可行的方法有這麼幾條:


1、信任自己的孩子。這一點至關重要,只要父母不信任孩子,孩子成績優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2、不過多過問孩子的學習,有問題心理憋不住想問,就去問孩子的老師,別當孩子面問。要關心,但是要遠遠的關心,別讓這種關心成為孩子的心理負擔或者學習壓力。


3、多陪孩子聊聊天,多關心她的心理而不是學習成績,她有什麼愛好,喜歡什麼,有什麼困擾,有什麼父母能真正幫得上忙的,而不是一旁瞎指揮的。


4、多陪孩子玩玩,首先成為孩子的朋友,孩子才有可能不叛逆,否則,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孩子不聽你的建議,同樣是死路一條。


5、有經濟條件的話,給孩子找個真正靠譜的陪學陪玩的家教,帶她重新回到學習正軌上來。


我家裡有幾個親戚的孩子在國內學習成績不太好,我給接到美國來上學,在我家待了半年時間,從一個全家都放棄的差生,變成一個自己發奮學習,節假日都不出去玩的超愛學習的孩子——這裡面孩子自己的努力功不可沒,而有一個真正看得懂孩子的教育者幫助他發現自己的潛能則更為重要。


所以,不論多晚,孩子都有救,要麼父母努力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要麼父母努力掙錢,給孩子找一個真正能懂孩子的老師。


父母唯獨不要做的就是打罵自己的孩子,刺激自己的孩子,貶低自己的孩子,把學習失敗的責任全部推給孩子,相信我,這樣只會把自己的孩子越推越遠,越來越自暴自棄,最終釀成全家的悲劇。


忠言逆耳利於行,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上大家。


韓東燃


12歲一般是小學五六年級,孩子不願意學習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從小學習成績不優秀,家長批評指責過多,孩子產生習得性的無助,孩子偏科,自我效能感低。孩子從小過度寵溺,缺乏面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等等,一般來說,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和習慣問題時,首先要改變的是自己的態度。比如不要去控制孩子,因為之前的控制已經告訴家長們,越控制越逆反,自我效能感可以鼓勵我們在逆境中也不要輕言放棄,即使一開始就失敗了也要堅持下去,全力奮鬥而不要因為懷疑自己而過於分心。高自尊也具有類似的適應性意義。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美好未來時,我們就不容易沉淪,同時也有利於我們的成功。

為什麼過多幹預學習,孩子學習反而不理想?

1、我們對環境有一定控制權會較少體驗壓力,較少出現健康問題,並且較少有故意破壞的行為。

2、和你生活的人如果可以自己選擇,那他們可能會更快樂。

很多研究表明了效能感和控制感的好處。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效率的人以及那些內控的人,比那些習得性無助和悲觀絕望的人會應對得更好,並取得更大的成就。


心理諮詢師武鑫


教育(未成年)孩子的一個原則:在家長意識到問題的時候,馬上尋找到問題的根源,緊跟著沒有任何藉口的調整,就有向好的可能。所以12歲女孩不愛讀書,沒有良好習慣,現在開始依然來得及。


但是家長此時要依據現實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和方式方法

(1)12歲之前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此時要想開始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難度係數非常大,且她看她的自制力和主觀意願,同時還要看家長的智慧。

所以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如果現在開始努力改變,不一定能成功,但一定會有所收穫;但是如果現在不努力改變,則一定會越來越糟糕。

(2)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接受孩子和她的現狀以及她的逆反,細緻觀察孩子言行思考這些言行背後的原因,儘可能快地學習家庭教育的相關內容,和老師瞭解孩子在學校裡的情況,自己理清自己的思路,建立起一個自我改變的分幾步走的方法,以此來影響孩子。

12歲的孩子正處於由他律向自律轉變的年齡,此時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特點,有兩個建議:

A,給予孩子信任,和有限度的自由,讓他享受到自由的快樂;

B,給予她一定的要求,和她達成一致意見,如果她有無理要求,一定不能遷就,有了要求之後,就一定要遵守,如果不能達成視情況而定,可以引入懲罰體制,比如收繳她比較心愛的物品,如手機、如鍾愛的一件衣服、或者其它。明確讓她知道,我是你的家長,我有權利在你的行為影響到你的學習和成長時對你做出要求,且不能讓步,同時用愛的態度讓她感受到你依然愛她,這樣不要怕她的無理取鬧。

要知道,12歲的孩子很懂得試探父母的底限,你退一步,她會跟上幾步。

(3)孩子有一點進步時,家長不要竊喜不要放鬆(要做到內緊外鬆),如果一旦家長放鬆,孩子很容易滑回到原來的狀態,況且一個人建立一個好習慣的過程是會經常存在反覆的,猶如爬樹,一不小心就滑回到了底部。

這是一個並不容易的過程,但行動起來,一定會有所收穫。

最後推薦題主幾本書:最直接的一本是《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你還可以找一些相關的心理學、教育學書籍自己來讀,也可以參加一些社會上家庭教育的相關學習,我以往的回答和頭條號文章中也有相關推薦,你可以自己尋找,如果有更多問題,可以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快樂庭院”私信留言。


快樂庭院


我兒子也十二歲,從小學各科優秀的三好學生,到今天整天不寫作業,玩遊戲,和一幫小女生聊天,成績一落千丈!打也打過,罵也罵過,就不聽!因為不寫作業,找個輔導班監 管一下,成績飛速降到底,六年級還是優秀生的兒子怎麼上了初中就變了呢?


如媚672


現在有一種女孩富養的潮流,其實大家這不是對她好,而是害了她,這種後果在這時候就很明顯的顯示出來了。這時候想改會很難,因為習慣養成會伴隨一生,但是真的想改,那就必須斬釘截鐵的立規矩,當然了,父母也要以身作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