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正在学10以内的加减法,但总是学不会怎么办?

懿庭692


今天在抖音上看到一个掰着手指辅导孩子

3+1=4,却始终不得法导致精神崩溃边缘的家长视频。10以内加减法,在建立10以内数感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而10的分成正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基础。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今天详细谈下计算问题。以下内容选自王老师一年级趣味数学相关章节(数的组成,加法与减法,凑十法等章节)。

数的组成

任何知识内容,不存在简单与复杂,只存在接收方能否理解,否则就是方法问题。一年级左右孩子有效认知方法是实物和情景提问。以下是具体辅导建议。专栏宗旨是以趣味启迪思维,以生活为主课堂,以游戏训练逻辑,以精美素材助力全面启智!

① 数感

1~10数数,认数,序数认知,生活中的数都是建立数感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的感知拓展。

② 分物游戏,骰子相对面组成等实物辅助。

实际操作,手脑眼多重感知引导,让概念摸得着,看得见!既符合孩子喜好特点,也增加亲子互动,别再掰手指了。3+1=?数学符号是抽象,需要从直接感知中进行转化。

③ 描述出来

如下两张图片,通过鼓励孩子自己描述来建立数的组成概念转化。

④ 加法减法含义认知

3+1=4,是个算式,但也可以通过这个算式,鼓励它自己出题目,反向去理解算式的意义。

通过一图多式,看式出题等,多方法加深孩子对于运算意义的理解和认知。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辅导方法


一学堂王老师


我认为孩子总是学不会加减法,关键是没有真正理解加减法的内在含义,这也是很多孩子的通病

从学习数学加减法的过程来看,孩子在掌握了加减法后,通过学习分合,可以更好的深入理解数学加减法的概念,发现加减法中隐藏的规律。

学习分合的概念,是为了从中理解数的运算包含的两种规律

可逆性、规律性。

推荐一个在家玩的小游戏:

材料:一套扑克牌

玩法:随意选10以内数量的扑克牌,将所有的牌仍在地上,让孩子来数一数,有几张牌是正面、几张牌是反面。

同一数量扑克牌,在扔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情况,一开始可以只要求孩子能做到理清两种不同情况的数量就好。

后期在玩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注意观察扑克牌出现特别的现象

比如有7张扑克牌,可以有2张正面的+5张反面的,也可以是5张正面的+2张反面的。这其实就是教孩子,理解分合中的可逆性

同样是7张扑克牌,可以一开始全部放成正面的,让孩子一次翻一张,发现正反两面的扑克牌,数量变化一一对应的。


欢迎大家关注我,跟我一起挖掘更多数学早教方法。


何秋光学前数学


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分2步走,保证孩子能够很快学会。

很多人可能会使用加法表,特别是不少幼儿园会要求孩子背诵这个,而我个人不建议一开始背这个表格。

正确的做法是:

第一步:利用实物来体会加减

这一步绝对不能少,特别是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这相当于是孩子数学思维的根基,这个根基,对以后的计算有着很深的影响。

(1)可以利用数手指来体会:很多人认为数手指的方法太慢了,其实是没有领会到数手指对孩子大脑发育的好处。一个是动手能够帮助大脑发育,另外就是数手指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稳固的心象。

(2)用小物件帮助理解:3个积木和4个积木放在一起,一共是多少个?把7个积木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有多少种分法?其实这就是数的分与合。

(3)用画图来理解,这也是老师上课经常要求孩子们做的。画圈圈,画三角形,画星星等等,都是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加减法运算的。

上面这些步骤,得做一段时间,不能急。


第二步:游戏法让孩子计算提速

这里我介绍两个方法,一定能够让孩子10以内的加减飞速提高起来。

第一个方法是:加法拳

每人一个手,每次伸出1-5的手指,把两个人伸出来的手指数加起来即可。

比如你出3根,孩子出4根,那么就报数:3+4=7


第二个方法:扑克牌玩法

选取1-9的扑克牌,每人一半,每次各打一张,比如4和6,那么就报:4+6=10,抢答并且答对,就可以赢得扑克。最后看谁的扑克多。

用这个方法,可以练到20以内的加减,而且孩子一般乐趣都很高,轻松高效地掌握简单的加减!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加减法学习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才有意义,绝大多数孩子必须要五岁才能理解加减法,极少数孩子可以五岁之前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大班的孩子思维才开始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孩子学习加减法,建议从实物开始。

比如:

妈妈拿1个苹果,再拿1个苹果,看妈妈手里几个苹果?孩子说出答案以后帮助孩子总结1个苹果+1个苹果=2个苹果,归纳为算式就是1+1=2。

妈妈手中有3块饼干,吃掉1块,让孩子看看还剩下几块?孩子说出答案,家长总结:3块饼干-1块饼干=2块饼干。归纳为算式就是3-1=2。


这样反复练习,反复归纳孩子就会明白:加法就是合起来,数会变多;减法就是去掉,数会变少。加减法互为逆运算。

孩子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就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计算规律,这样既可以引发孩子思考,又可以提升学习兴趣和效率。

这样经过反复练习,绝大多数孩子学会10以内加减法都不是问题。
我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欢迎大家关注、评论、转发,共同帮助孩子成长、进步。


妈咪老师


教学的方式方法可能不太适合孩子,家长是自己在家里教孩子的吗?

家长可以换一种教学方式,或者先培养孩子的数学的兴趣度,平时可以通过讲一些数学小故事,看绘本,唱儿歌来进行启蒙,让孩子多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七巧板,堆积木,拼图游戏,归类游戏,这些游戏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家长在教学的时候要采用游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你可以试下超市游戏,让孩子扮演收银员,你扮演顾客!应为这样的情景教学会让孩子更加有兴趣去学习,在学中玩,玩中学!

家长没时间的话,就帮孩子选择一家数学启蒙类的培训机构比较好,火花思维还挺适合的,比较专业,是全面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运算能力的培养课程,你可以试试体验课!


小数课代表


首先不知道您家孩子的年龄,如果是5岁以下的孩子学不会加减法,建议您就不要再教了,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其实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这样教的结果肯定是事倍功半,不如静待花开。


如果孩子已经5岁以上了,如果一上来就费劲地教他加减法,不如先会利用具体的事物(比如:糖果、小棒等)让孩子学会数数,当孩子可以熟练地点着东西数数,最好能熟练地数到20以上。


然后再开始让孩子接触5以内的加减法,每次教的时候一定要用实物(比如:糖果、小棒等),比如加法,两颗糖果加两颗糖果是多少颗呢?这时,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把题目用实物演示出来,让孩子自己点数,数出答案。这样才能让孩子理解什么是加法,经过这样以实物的反复学习,才可以慢慢脱离实物,做这样的口算,孩子还可以用手指头来点数。


至于书面的数学题,建议家长不要着急,绝大部分小学一年级,数学最开始时,都先学习数字和数字写法,所以家长只要让孩子学会认识数字就可以了,不用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前的孩子书写数字,所以也不太刻意教孩子做书面的数学题。


如果一定要教,那就需要注意:要先教孩子认识数字,理解抽象数字形象代表的具体意义,以及数字的写法,然后是加减符号的意义,这样才能过渡到书面的计算题。


孩子的数学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就像其他能力一样,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发展节奏,一开始发展稍缓的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的能力和潜力不行,而是要等待孩子、耐心帮助孩子,所有的孩子都能学会加减法,就像所有的孩子都能认字读书一样,早或者晚,都不会影响他的人生和幸福。


童书妈妈三川玲


三点建议,供您参考。

第一,生活中,培养孩子对数字的认知和感知能力。多一些简单的关于数字的提问,比如瓶子里有几颗糖果,今天你吃了几个,还省几个?新买的漫画书看了多少页?你班里有多少同学,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家长要用心去培养,去训练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

第二,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苛责孩子,要允许孩子出错,鼓励孩子多尝试,要敢于出错。此时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一出错就打击他,就责怪他为什么这么笨,孩子很快就会出现厌学抵触情绪。

第三,要多练习,勤提问。提问的过程也是训练孩子的思维逻辑和反应速度。

希望这些建议对您有用。


记词道人


建议教孩子学习这些加减的时候不要教孩子死记硬背,要增加趣味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趣味性后让孩子感兴趣,孩子自然就喜欢学习也就容易记住了





小子阿奇


我自己家的孩子是二周的时候就可以自己数到100,三周半时就会10以内的加减法,我没有刻意的去教,平时和她玩手指游戏或是拼搭积木时引导她去认知,慢慢的她就意识到了,我看她明白后就出题给她做才发现她全会了,当时孩子太小不会写数字我就让她画圆圈代替答案,结果没有一题错的


莲宝13


10以内加减法这么简单的算术没有学不学的会的说法,只看孩子愿不愿意学。你作为一个大人看看是不是自身的教法出了问题,有没有态度不好的倾向,你是不是看教了几次孩子还是算不出来你就显得特别焦灼失去了耐心,如果是这样就是那句“你在用成人的标准衡量孩子”,你觉得拿个三四十斤的东西还不费劲呢,你让孩子拿一下试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