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现在教育出现了一个怪圈: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最难管理”?

烧了往事取暖


感觉原因有很多,我尝试着分析一下吧。

青春期正常表现

别说是现在的孩子,我感觉二三十年前我上初中的时候也是一样有一批学生属于很难管理的!那时候我感觉什么打架斗殴、早恋、跟老师对着干啥的都是高峰期(没上过职业学校不知道职业学校是否会更胜一筹)。

小学主要是在身体上处于极大的劣势,而心理上因为惯性的畏惧(低年级以来的阴影)导致毕业前也比较听话。

高中则是因为那些太难管的大都没考上……

小学阶段“放”出去了,初中“收”不回来了

这个主要是有一些家长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可能是没意识到五六年级和一二年级有着本质的不同,家长始终还是把孩子们当成“小孩子”看待,他们面对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还会习惯性的以为是孩子还小,误认为等孩子大了就会好了、就会懂事儿了!很遗憾,往往结果不尽如人意———

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速度太快了!快到了其实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这时候家长再想回过头来“管教”孩子,运气好的管回来了,但总有一部分真的拽不回来了。

老师不敢管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目前我们赶紧珍惜你还能遇到严厉的老师吧!再往后如果还是这么“欺负”老师、伤害老师的积极性,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的到到那时候还会有多少老师会坚持!我想,更多的老师宁愿眼睁睁看着你自己挥霍青春,也不想拿自己的职业生命、人身安全来冒险吧?万一学生动刀呢?万一学生离家出走呢?万一学生自杀呢?万一学生家长来打架呢?万一学生家长来拘留老师呢?……真到那时候,不管你了还不行吗?

说真的,几乎没有管不好的孩子,如果真有,那就因为这个孩子他有所依仗——他知道爹妈会惯他、他知道老师不敢真把他怎样、他知道《义务教育法》、他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

各种信息带偏了

我只说一句: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考试制度的负面影响

说真的,唯成绩论的应试教育真的不是适合每一个孩子,有些人就是跟不上,但是还得硬着头皮跟,好不容易有个喜欢上的课还总是被主科占用……上学对他们来说就是煎熬,而且还得熬三年(部分地区四年),满腔的青春热火无处释放啊!精力无处消耗啊!

至于其他的因素我暂时还没有想到,先说这些吧。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我在大学的时候,去过佛山一所职业学校实习。那所学校在当地算是比较有名的职业学校了,不管就业率还是升学率都很不错,而且管理是出了名的严格。

但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在我实习的那两个多月里,还是亲眼目睹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感受到教育的无奈。



那所学校给每个班安排两个班主任,但也常常鞭长莫及,稍不留神就会失控,比如下课去厕所抽烟,中午翻墙去网吧之类。

我刚到我实习的班上第一天,还没上课,我站在前门,等着班主任向全班学生介绍我。几个男生从教室后面走过来,一副凶神恶煞的神情。他们以为我听不懂粤语,几个人说着“要给他点教训……”“吓一下他……”之类的话。后来我在旁听班主任的课时,发现其中一个学生在底下玩弹簧刀……



当时办公室位置不够,我就和教导处主任一个办公室,也能了解到很多学校里发生的事。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单车棚的横杠上做仰卧起坐,另一个学生抱着他的腿,不让他摔了。

但是抱着他的腿的学生不注意,让那个做仰卧起坐的学生重重地摔下来,头部和颈椎都受伤。

后来那位受伤的学生的家长就来学校闹了,先是把教导主任骂了一顿,又把另一个学生的家长骂了一顿,骂得非常凶,就差没摔杯子了。



经过这两个多月的实习,给我的感觉就是,学校的老师,有的时候真的很无奈。要教好,管好一个班的学生,你得成为超人。但即使是超人,也只有两条胳膊,一双眼睛,总有看不到管不到的地方。

教育,应该是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的责任,但很多家长却认识不到这点,以为把孩子塞给老师后,就全是老师的责任了,孩子以后能不能成才全看老师了。因此就出现了学生“难管”的现象。


二占占


小升初伤害了不少才十二、三岁的孩孑。

民办初中的培养方向是考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

公办初中也想培养学生多考点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但是它们“无米下锅”哇!好“米”全被民办初中筛走了,筛了掉在地上的碎“米”才都进了公办初中。耍不是照顾的那几个名额,有不少公办初中一个也考不上重点高中,这是事实。

过早地把孩子分流,伤害了多少孩子和他们家长的心,也伤害了中国教育。

义务制九年教肓阶段不应该有民办学校,至少,民办初中不应该有高凌公办初中以上的特权。

希望大家都来叫一叫,喊一喊(我已写信给省教育厅反映我们这里小升初违规情况)


user9413724375848


主动答一波,作为一个刚从学生跨度到老师这个阶段的人,我想我应该能从自身来讲一下。因为这么正好呢,我教的是初二,学的是师范,刚毕业一年。

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二的孩子难管,应该说尤其难管,这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呢?最大的原因,套用现在的流行语,有熊孩子就有熊家长。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好处于叛逆期,这个叛逆最早就出于对于自己父母的再次认识,由幼时的绝对崇拜,变成怀疑,再加上自我意识的产生,假如没有好的引导,尤其是家长的好的引导,根本不可能指望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改观。尤其是现在这个大环境下,老师只能口头批评,甚至批评的过分了都不行。

我来用事实举一个例子,我同事,第一年当班主任,初中的班主任是真的难当,而且又是公立学校,他当时的心情是这样的。



但是没办法,大家都不想当班主任,用年纪大的老师说,他年轻还经得起气,年纪大了,再折腾下去下去,怕是…………哈哈当然是开玩笑啦,反正他是当上班主任了。第一次也没有经验,但是最基本的是得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啊,那就大刀阔斧的干呗。

说实话,不当班主任,还好,孩子们挺喜欢他的,一当班主任,得,总得遇到几个刺头。刚开始还挺好的,现在孩子聪明,知道看你的底线,憋了一个星期吧,坐不住了。班级有个孩子,上课就两种状态,醒着和睡着。你说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了,你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虚度光阴啊,于是我同事,从好言相劝,到把孩子叫到办公室单独教育,大道理讲了一堆,不知道在孩子身上费了多少茶叶水,没用。现在的孩子什么道理不懂?你说的他都知道,人家就非是不听啊。我同事有一次真是忍不住了,直接跟他发火,没想到人家直接来一句:“凭什么这么说?连我爸妈都没这么凶我。”这可把我同事气坏了,得,我管不了你,那就叫你家长管你。


结果家长来了,可算是真相大白了,来的事孩子爷爷,是这么说的:“孩子在家确实调皮,我们也管不了,你就多担待担待吧。”原话啊~同志们,原话!可把我同志气坏了,担待?没听过让老师担待学生的!我同事说:“要不是他是个男生,估计当场气哭出来了。”

后来这孩子,也不上了,他觉得在学校没意思,自己走了。

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想说,教育孩子,尤其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光靠老师是绝对不行的,家长要是不给力,老师在学校使再大的力气,就不说寒暑假回家了,星期天两天,立马就能功亏一篑。

我上学的时候,老师已经很少打骂学生了,但是那个时候的家长是真的知道配合老师,我爸妈,别的不说,单做作业这一项,不做完是绝对不能出去玩的。老师一说孩子有什么问题,那是绝对配合老师管理的。现在还是不行,家长要么忙于生计疏于管理,要么太过宠溺,不管理。这其实还是好的,就怕遇到不讲理的家长,老师帮你改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家长嫌老师管的太严了,一状告到教育局。这时候不论是不是老师的错,那都是老师的错了,我们这就有一个,好好的特级教师,就因为这么个事,调到乡下去了,再调回来,也再也不管了。这种事网上一搜一大把。不信大家自己去找,这就不多说。


上面说的是家长的因素,那老师就没问题吗?也有,我教学的时候就是这样,老师也是普通人,喜怒哀乐,心情不好的时候肯定没办法进行高质量的教学。但是你要想到你遇到的其实还是一群小孩子。他们再怎么不听话,其实大部分是可以引导的,而且很多家长是讲道理的。就怕遇到不负责任的老师,上课随便上,要么混日子,要么就武力镇压,现在的小孩子,特别聪明,你越是方法不妥当,他们越是想着法的给你对着来。用适当的方法,他们一定能接受。我带的班级,有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也特别乖,就是上课不听,我估计是基础太弱。听不懂就干脆不听了。那你不行啊,我教的语文,就让她每天尽量把我教的需要背诵的课文会背,慢慢来不着急,规矩说完了,你得监督她,哎~这姑娘确实,可能就是还没开窍,一个学期下来,就真的只会背课文。不过人家可满足了,因为之前连课文都不会背呢。得意的不得了,特意给我用橡皮泥做了一只笔特别可爱,就是这个。手工是真的不错呀。我是觉得教师确实引导很重要。

然后就是孩子自己的问题了,这个时间段的孩子,确实自己已经很不容易了,胡思乱想的多,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挺重要的,看运气了。

ps:可能得话,千万别给孩子买手机!真的小孩子有了手机,那真的是有坏处多于好处的。有可能的话不要让他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就算买了也不准带到学校去。严格管理孩子用手机的时间和方式,这就是家长的问题了。

无论如何,孩子是难管理,但是永远不要放弃一个孩子。毕竟谁也不是天生的坏坯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希望我在以后的职业生涯,永远记得这一点,也跟每一位在教师这条路上奋斗的同行们共勉。希望家长多理解老师,老师也能多配合家长,大家共同教育好祖国的未来。


苏梗


初中难管,它是脱胎于小学,初中难管,最后流向高中。所以来说,哪个教育阶段的学生都难管理。

小学阶段,1-3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向师性,能听老师的话。到了4-6年级,就开始出现难管一面,但这阶段的学生,只是出现学生不学,上课说话等现象,但一般不跟老师叫板。

高中学生,心智成熟些了,只要老师不找其“麻烦”,他们也一般不为难老师。

之所以说初中阶段最难管理,有几下原因:

首先,只要小学管不住的学生,到了初中还是管不住。

其次,学生正处于心智不成熟,行为成人化的阶段特点。

下面按轻重来说学生表现。

1,道理我懂,我就是不学。有时老师教育学生,还没有学生会说呢。

2,模仿性极强。女生会打扮,男生学吸烟,喝酒。

3,错归错,说归说。此类学生大错不犯,小错断,你教育,我也听,但屡教不改。

4,讨厌老师管的太宽。作业不交,课本不拿,上课不听。他们认为:学习是我的事,与你老师何干?家长还不管呢,你老师算老几?

5,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往往一个学生头,有几个心腹随从,学生头一般不在课堂上找麻烦,偏偏几个小随从容易受其指使,违反班纪、校纪。

6,男女混合型。经常在课堂上吵骂,打闹,纯属娱乐。如果老师过问,你是自讨没趣。他们反映问题你不解决,是老师的失职,如果处理,没一点意义:他们还是照样“打情骂俏”。

7,家中霸王型。家中父母溺爱,也管不住。此类学生敢和你当堂顶撞,或者摔书说不上了,或者跑出教室,给你下马威。

8,逞英雄。这类学生深知教育的软肋。知道老师怕家长,知道学校不能把他怎么样,除了班主任,他敢于欺负任课教师。在厕所写咒骂你的话,在背后用笔涂画你的衣服,在你的讲桌上,坐凳上放嚼过的口香糖。当众“调戏”自认为软弱的老师。

9,半是学生半是社会青年。此类学生结交社会青年,有社会青年撑腰,在校欺凌弱者,在外向学生要钱财,被欺负学生一般不敢告诉老师。

10,直接挑战老师权威。如果惹他发火,敢在班里打老师。或者学生本、学生的亲属,朋友在校外某一处殴打老师。

最后,家长的教育出现偏差。

1,只准强,不准弱。你打别人,只是出钱的事,但你要挨打,说明你窝囊。

2,溺爱。对于初中的孩子,此类家长管不住了,只好寄希望于老师的管教,但此时,老师也不敢管,如果出事,家长不依。

3,养而不育。物质上满足,对孩子学习不管不问。只要孩子吃好喝好就行,学习不学习无所谓。

4,自认为懂教育。自已的孩子是天才,埋怨老师不行。对老师指手画脚,在学生面前贬低老师。

实在应该实行素质教育了。

应试教育,精英华教育导致:老师累,学生累,家长累,师生关系紧张。家长对老师不信任。


左析右洞


这不是一个怪圈,事实确实如此。

大家好,我是秦山之巅,从事初中英语教育20多年。义务阶段教育的(特别是初中)学生尤难管理,是一个普遍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是学生年龄阶段决定的。初中生正处于心里生理叛逆期,小学生对老师绝对服从,高中生心里已经稍微成熟,而初中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 “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不服天不服地,为了显示自己的不一样,哪怕用犯错来表现而在所不惜。

其次,义务教育在于普及。不管学生学习好坏,表现如何,从一年级到九年级一路绿灯,义务教育强调了社会家长学校的责任,而恰恰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责任,没有开除没有留级一些强制措施,学生自己都无所谓了。

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实行宽进严出,恢复工读学校,成绩不合格的必须留级(如果智力有问题的送到特教学校),那些校园欺凌的霸王送到工读学校管理,给予老师一定的惩戒权利,让老师敢管原管,我想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状。

上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留言,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秦山之巅


因为在初中正好遇见孩子的叛逆期,孩子在这个时期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不愿意跟家长沟通,不愿意跟老师交流,自我意识比较强,而且在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时,可能会出现矛盾,在这个时期,许多的老师会认为学生是最不好管理的。


但是到了初三会好一些,尤其是在初二这个阶段,不能以管理管理,而且,有一部分的人会选择休学,或者直接花钱去上中专,在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就不是少数。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的一个女同桌,就是因为学习成绩差,并且和一些学习不好的人交往,在学校学不下去了,于是在初三的时候,就跟自己的爸爸商量,爸爸把她送到一所会计学院,在那里学习了两年之后就来找工作,但是现在看起来

这几年她换的工作非常的多,而且认识的人也比较复杂,并且,每天都在朋友圈发送动态,虽然表面样子是好的,但是我也可以看出她找工作确实是艰辛的,因为,我看她工作都换了好几个,又做微商,又做会计,又做服务员,又在家里看店,可以说种类繁杂,而且每个工作待的时间都不是很长的。

现在又卖电话卡,我只能讲,如果你在之前不好好努力,那么,你之后出来生活肯定过得不是特别的容易,所以,

学长要对那些现在依然初中跟班主任闹别扭、甚至是生气的同学来讲,一定要稳下心,因为,你到时候就会发现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难以在社会维持下去

不要动不动就生气,因为你还小,还没有到成年,父母和家长可能会多关照一下,但是你到社会上,你就是一个人在战斗,真正关心你的还是家长和是你以前教过你的老师!



喜马小弟


这个问题我是非常有感触的,因为我的一个教师朋友每天都在和我吐槽他的学生,今天谁又不写作业了,明天谁又和别人打架了,后天谁又上课不遵守纪律了。她每天都在因为这群孩子头疼,但是除了口头教育也不能做什么,的确,现在的教育似乎出现了一个怪圈:高中生都很听话而义务阶段的孩子却十分调皮,不接受管教。在我看来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1.义务阶段学生开始有自己的思想但又未完全成熟

小学低年级还比较听话,但是到了小学五六年级以及升入初中后,大家会发现小孩进入了一个叛逆期,他们不再什么都听家长、老师的,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往往他们的想法又不够成熟甚至很幼稚,于是这就和老师的管理产生了冲突,他们并不服从老师的管理甚至有的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这就给老师的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2.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但是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上学,家长会产生孩子在学校很辛苦的心理,于是对孩子十分溺爱,什么都听孩子,这就让很多小学、初中的孩子变得较为自我从而不服从管教。

3.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让学生没有顾虑

我国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一到九年级的学生是全部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的。因此,很多学生尤其是初中就产生了肆无忌惮的心理,认为即使自己调皮犯错学校和老师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并且近年来社会舆论对教师的监督非常严格,这就导致老师也不敢过分管理。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最难管理。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更轻松、更公平的接受教育。但是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也让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管理难度增加。所以,这就需要社会、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和理解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走向正确的道路。

对于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期待你的分享留言。


许悠然


笔者在初中工作22年,初中学生可谓“初生牛犊”,“三五成群”,很难管理。进入初二后的学生更难。



01 初中学生难管主要源于以下方面。

1、初中生正处于“转型期”,很多事情似懂非懂,又盼望独立,年龄逐渐进入青春期,这个时期逆反、骚动,做事不计后果,爱做错事,也爱惹事,他们做事缺乏高中生的冷静。加上随着现在孩子发育的提前,可能以前高一学生才做的坏事,大多提前到了初中,以前初中生极少听到自杀的,而现在很普遍。“难管”是他们的年龄特征。

2、初中生中有相当比例是留守学生,他们自幼被散养,家长对于孩子教育没能重视,身上的劣习较多。他们有些言行粗野,有些小偷小摸,有些性格任性,不受管教,有些还有网瘾。相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没有经过选拔考试,所有的小学生都直升初中,初中学生两极分化更为严重。因而更容易出现违纪团伙,吃喝团体、厌学群体。学校要确保安全已是不易,要维持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更难。

3、现在部分家长的袒护,让孩子无法无天。学校又缺乏必要的惩戒措施,又不能开除学生,有时候一个纪律差的学生要带坏一大批学生。



02 举几个我印象深刻的事例,让大家加深理解。

1、学生造成老师大腿骨折。一老师与一大个子学生发生冲突,学生推倒老师,老师倒在讲台边缘,造成大腿骨折,卧床近半年。

2、两学生出走两个多月。两男生读初二,学不进去,某周一出走,出走后学校几次派人到武汉广州等地找寻,但没有结果。两个多月后打电话回来,才知道坐火车到了广东,实在生活不下去才打的电话回来。

3、半夜初三学生整个班翻院墙外出散步。距离中考只有不到十天,紧张复习阶段,初三整个班都逃出校园,半夜走到景区玩耍,通宵未睡。

4、初二学生怀孕。肇事者是初三学生,一个村的,住的很近,好在事情不是在学校发生的。

初中生难管,在现有的机制下,没有根本性的好办法,唯有赋予学校惩戒权,增强教师责任心,加强教育和引导,才能有些效果。但不论如何,也改变变不了初中生最难管的现实。



这也是【文轩阁】认为初中老师比小学老师高中老师要辛苦的重要因素。你同意吗?

我是头条【文轩阁】,你若认同欢迎关注转发!


文轩阁


确实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最难管理,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细想想,无非有几个原因:

原因一:九年制义务教育使辍学现象得到有效解决,但是对于学渣却无管教之法。在小学阶段,已经就有一部分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但是考的再不好,也会有机会上初中,这就导致混日子的学生,从小学就起步了,到了初中阶段又会出现一大批。试想,对于心思不在学习上,且学校又没办法实施有效惩戒的情况下,反而会助长调皮捣蛋学生的气焰。由于向群性原理,一个班上只要有一个老师无法正常管教的孩子,就会影响一批孩子,从而导致整个班级管理秩序混乱。

原因二: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父母缺乏理性,自己孩子有很多问题却把责任推给老师。只要稍加留意,对比一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的巨大差距,就能清楚家庭教育到底有多弱。很多家长至今都不清楚身为父母该履行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职责,也就相当于给孩子做一个衣食父母,有养而无教。缺乏家教的孩子,自然在认知和分辨,自律和自控能力较差,再加上很多家长缺乏理性,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结果呢?孩子在学校惹出麻烦,家长反而会所责任推到老师身上

原因三:社会风气给教师施加了在强大的压力,导致老师想管不敢管。当道德绑架师德之后,越来越多的老师深受严格管教学生之苦之害,部分学生和家长不仅不能理解老师的负责任做法,反而会群起而攻之。试想,有哪个老师敢冒着失去工作或被调离岗位的风险去严格管教学生。当然,这里必须要排除部分师德较差的老师人为伤害部分学生的因素。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连老师的娘家人,学校负责人以及教育局都无力(为自保)保护有责任感的老师,想想,这是多可怕的事情。

以上几点原因,相信已经把问题本身解析清楚了,最后要强调的是,对于原来曾经设立的工读学校,如果能重新恢复,对于难于管教的学生放在那里统一管理,会对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管理能起到减轻负担作用。但不管怎么说,当今社会尊师重教之风日下,想扭转可能会非常之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