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小学,三名教师教13名学生,这算不算教育资源浪费?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alhqqcom我是扬


一农村小学,三名教师教13名学生,这算不算教育资源浪费?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这肯定不是教育浪费,按照你的意思就是觉得13名学生,一个老师也可以应付得过来,然后他负责所有的科目教育?那不得累死。

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下,假如你是这13名学生中的一成员,如果听到说老师们要走了,要放弃学生,试问学生们是什么感受?家长们是什么感受?

虽然这个村子小了一点,有13名学生也算不错了,可能还有不同的年纪,比如只有一到三年级,那么一个老师就要教好几个班级,有的班级可能只有一两个学生,如果放弃这些学生肯定不行,或者把不同班级的学生混合一起教,那更加不行,所以一个老师教一个年级,刚好合适。

现在家教一个小时两三百,让三个老师教13个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把学生教育好,我觉得他们是幸福的,只要老师们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负责,这并不算教育浪费,

另外就是教育浪费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教一个也是教,教100个也是教,你没有发现在很多大学里面,逃课想象十分严重,有时候一个班三四十号人,逃课只剩下三四个人的也有,而老师照样上课,当然不管哪个老师看到这种情况,肯定会点名来威胁学生们来上课的。


老梁话三农


讲一个日本的故事,一列火车,因为一个小学生还没有毕业,就把这个火车一直保留到小女孩升学,不需要称作该列车为止。这是一个暖心的故事。这才是政府为了教育大力投入的典型。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凸显,孩子的教育问题被当做重中之重,这才是真正的文明。

再看我们这个问题本身,3名学生为13名学生,就不可以保留吗?孩子是民族的希望,呼吁教育公平,呼吁人人享受教育平等的机会。这个投入肯定是值得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缺乏公民意识,觉得省钱才是王道,以至于很多钱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例如有些地方不停的修路,明明花草树木还很茂盛,路面还很好,偏偏开挖,花钱还给市民造成不便,这笔金钱投入,不知道够几个贫困学生的学费了。反而,花在教育的钱,有人说是浪费。

教育问题,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让孩子有书读,有未来,才是民族的希望。

清朝末年,在清朝局势衰老的情势之下,洋务运动还派出去留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而去的人的花费,衣食住行,教育,生活,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他们回来的确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发展,甚至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大,就是那时候建立的。成为了塑造英才的摇篮,为了名族的事业输送了大批精英。

这13名学生,也是民族的未来,也是需要享受公平教育,甚至是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脱离自己的环境,创造价值,回报家乡,造福家乡,为国家做出贡献。

所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3名老师为13名学生服务,应当赞成!这是未来的希望,是公民的权利,也是未来的希望。


优雅的强女人


这要看什么情况。有些偏远地方农村小学只有几个学生,但这些学生由于路途遥远,不能去别的小学,而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同样不能被剥夺,同样应该享受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因此,这样的学校不但不是资源的浪费,而且体现了国家对于薄弱学校学生的关怀和温暖。





古鼎烹茶


三位教师教13名学生,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偏远山区的教学点,像这样的教学点一般开设一至三年级。因为一至三年级学生年纪太小,生活自理能力低,没办法到寄宿制学校读书,只能就近入学。读到四年级时,学生就会到离家较远的寄宿学校读书。寄宿学校一般都按国家规定人数编班,每班多少人有定数。

三位教师教13名学生,每位教师教4或5个学生,听起来十分轻松,简直是浪费教育资源。但是,教学工作不是算教多少人的问题,工作量主要是从教内容和教学时间来定。

13名学生分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即13名学生分三个班级。这三位教师从上班开始就上课,一直到学生放学才能歇息。只要有一位教师不上课,就有一个班级学生无人教。如果搞复式教学(即一个班级里同时存在两个或多个年级学生),或者可以轮流休息,不过复式教学难度更大,三个教师教13名学生,应该是分三个班级上课。

按国家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语文、数学、品德、音乐、书法、体育等学科,三年级增加英语和科学。三位教师上完三个年级这些学科,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学生人数少,教师备课、上课的时间没有减少,只是在批改作业这环节花时间少。

为了贯彻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在偏远地区设立教学点,是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享受教育权利。毕竟,不能因为地方偏僻人数少,就让孩子无书可读。

在特定情况下,三位教师教13名学生,是国家贯彻义务教育的需要,不是浪费教育资源。

向那些在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致教!


宁怡524


说起自己的小学生活你首先会想到的是什么呢?还记得那些在小学里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吗?大家在一起都会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动呢?相信看到上面的问题之后,首先浮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很多个活泼可爱的小学同学们,以及带着不同科目的各种小学老师吧。然而,安徽巢湖市庙岗乡里的鲁集小学却和你印象中的小学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里是一所非常独特的“微型”小学。由于村子里面的大部分孩子都跟着自己在城市里打工的父母到了其他地方,所以目前学校里就只有3名学生和2名教师了。然而学校里面的人数虽然很少,基础设施却非常的齐全。就像上面的图片里大家所看到的这样,即使是只有3名学生,大家还是依然会按时的举行着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

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也是如此,从上面图片中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来,整个教室里面虽然摆放了很多张桌子和椅子,上课所需要用到的各种设备也准备得非常完善。然而当老师在讲台上面认认真真讲课的时候,教室里面听讲的学生却只有3个。 和其他人数较多的小学相比,像这样学生太少的教学环境让人看到之后,不免会觉得似乎是在浪费教育资源。

因为学校的人数少,所以孩子们的课间活动也显得非常的单一。就连图片中的跳皮筋活动,也只有将两位老师和三个孩子们加在一起才可以很放心的玩儿。所以,孩子们在学校里面也不会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乐事儿。时间久了之后,也一定会觉得非常的无聊和困顿,没有什么新鲜感。

其实类似于这种情况的小学还有很多,大多数也都是出现在偏远的农村里面。然而和正常小学里面的学生们相比,这样的小学生们就会显得非常孤单,因为平常只有两三个小伙伴可以在一起学习和玩耍。除此以外,在教育资源上也会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所以这样的小学出现在这个节约型社会上,显然是很不合理的。


象山黄大仙


一间小学分语、数、英三名老师任课是合理的配置。因为教育工作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在校老师不能用工厂生产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力才不算浪费资源进行相提并论。教育是国策,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更不能以浪费资源为借口减少科任老师配置。


廿八亩田


这样的现象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的农村小学很常见,一个班3个学生,有的1个学生,一个学校还没有公路沿线的一个班多,教师玩死,在学校里种自己的菜地,学生教的好坏就一个年级,也没有同级班比较,姓余的男教师连普通话都说不清,不知道是怎么教的学生。丹江口市教委是时候该清理清理那些无德无能的教师了。


清火宝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小学的投入不可谓不强,校园标准化建设,厕所改造,电化教学硬件软件建设 。可是,却往往面临校园建设完成了,学生消失了的尴尬局面。农村学校面临目前“孤独”的尴尬,原因很多:其一,城市化进程推进,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大量在外务工青年在县城买房,随即把子女转入县城学校。农村甚至以此攀比,未在县城买房,孩子留在农村读书会被周边人看成“没出息”的表现。笔者所在小学,学生有一百人减至区区几人仅仅三年。县城小学人满为患,80人,90人的大班额屡见不鲜, 高峰期甚至出现百人班。造成城里教室装不下,乡村教室无人装的窘境。其二: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县城学校的一年一度的选调使得农村教师人心浮动,造成农村优质教师资源流失,这也导致学生及其家长不得不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


乡下老师


十三名学生,三个教师,这种现象应该在边远山区。这十三名学生也不可能一般大,有可能这十三个学生分属于不同年级。虽然学生少,但三个老师也挺辛苦,可能每一个老师要准备好几门教材,备课是很麻烦的事。另外说不定这三个老师还要负责学生的吃饭和住宿。如果认为这是浪费教育资源,也是没办法的事,只有等国家和政府来解决了。


治民145


这样的教师学生比,在贫穷落后的乡村很多,这并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而是振兴乡村的最实惠最有意义的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