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在我們農村,有不少的小型養雞場。可在農村養雞過程中,總免不了會存在著一些誤區,對我們的養殖效益受到影響。那麼,在農村養雞過程中,存在哪些誤區呢?今天就來分享一下,養雞中存在的誤區究竟有哪些?看你有沒有踏入這些誤區?

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誤區一:各種營養要素的失衡

一味追求高蛋白飼料,加入過多的蛋白質含量高的原料在雛雞正常飼料中:如蠶蛹、奶粉、魚粉等。由於雛雞腎還沒有很完善代謝功能,不能順利排出雞體產生的大量尿酸鹽而沉積於關節表面或內臟器官,引發痛風;也有的養雞戶朋友在飼料中加入超過10%魚粉,有時更高,導致雛雞消化機能出現紊亂。

二是加入過多的動、植物油脂在正常飼料中,使脂肪過高含量,造成脂肪肝綜合徵。

三是補充鈣過量,擔心缺鈣雞產軟殼蛋,所以盲目加補鈣,喂貝殼粉的辦法補鈣採用的多,這樣飼料中貝殼粉的含量特別高,損害了雞的消化器官,造成食慾減退以及腹瀉,從而影響鈣、磷的吸收利用。

四是超量添加飼料添加劑,致使雞消化機能受到影響,更甚造成中毒等。

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誤區二:飼料營養及飲水都要重視

飼料對雞群生產性能的影響一般都懂得,但水才是第一營養要素很少知道。

雞體組織和雞蛋的主要成分離不開水,水也是溶劑,促進其他營養物質消化、運輸、吸收、代謝。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因此,在生產中蛋雞舍從早上開燈到晚上關燈,要求一定要保證供應充足的清潔飲水。如果存有不同程度的缺水現象,就會導致產蛋率下降更甚至疾病的發生。

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誤區三:盲目引種

有部分養雞戶朋友們好似很有新觀點,認為新品種雞肯定好,不考慮本地適不適應飼養,以及市場對新品種雞的需要而去盲目引進,也不清楚引種地區有沒有疫情,最終造成病菌的交叉感染和誘發代謝性疾病,給飼養管理帶來困難。

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誤區四:飼料添加劑使用不規範

在蛋雞養殖中,不少養雞同行朋友們,為了提高生產性能,不看看飼料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濫用飼料添加劑,視為蛋雞養殖中的萬能藥,不但破壞了各種營養物質的平衡還加大了養雞的飼料成本,實際上真的是得不償失。

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誤區五:重疫苗藥物而不重視衛生消毒

有的養雞戶朋友們對疫苗防疫及預防用藥很重視,可是對雞舍清掃衛生和地面的消毒忽視,而給各種雞病的傳染留下了可乘之機,所以在進新一批雞前,必須對雞舍進行全面的一次大消毒,這對雞群成活率提高至關重要。

誤區六:病雞和健康雞混養

在養雞生產中,有的養雞戶朋友常把剔出來的病雞和健康雞仍在同一舍內、同料混養飼餵,不是單獨喂,從而導致細菌和病毒傳播,造成更多經濟損失。

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誤區七:注重產蛋率而忽視死淘率

不少養雞戶朋友只注重日產蛋率,而忽視了雞的死淘率,死淘率太高,入舍雞產蛋率就不可能會高,效益不會好。

誤區八:為降低飼料成本而選用低檔飼料

不看料蛋(肉)比,只看飼料,使用低檔劣質飼料,最終造成養雞生產中一些問題出現。造成經濟效益降低。

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誤區九:一本糊塗賬,因小失大

蛋雞養殖週期長,開產前投入大,而一般養雞戶朋友沒有賬目記錄習慣

決策管理上全憑印象,片面注重飼料價格,而對採食量、產蛋高峰期、蛋重、淘汰雞體重、全程死淘率等因素忽視了,以及只追求雛雞成活率以及蛋雞產蛋率,忽視育雛育成均勻度,體重等指標,而造成綜合整體效益下降。

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誤區十:過早催產

 過早增加光照時間,人為地進行催產蛋雞,不是根據產蛋雞的生長髮育規律和營養需要,由於雞體尚未完全成熟,極易形成早衰,導致產蛋雞體小,產蛋率上升緩慢,高峰期持續時間短。對蛋重和產蛋率形成影響,使產蛋雞生產性能降低。

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誤區十一:購雛雞重價格而輕質量

 不少養雞戶為了節省點成本,在進雛雞時常常看重價格,哪個種雞場的雛雞便宜就去買誰的,往往容易從一些低信譽,不正規的小孵化場進雞苗,最後造成雞群成活率不高以及後期生產性能低下。在雛雞質量上,只對雛雞早期成活率特別注重,是否有弱雛在意,而對雛雞質量的實質,即雛雞的品種是否是接雛所定的品種,健康水平是否一致,抗體水平是否一致,雛雞大小是否一致等指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誤區十二:缺乏風險意識

有些養雞戶在選擇雞苗、飼料、疫苗、藥品時沒有風險意識,只看價格,不看效果和質量的穩定性,一旦出現問題,其損失慘重。

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誤區十三:只注重光照時間,而不注重光照強度

由於農村養雞雞舍多為半開放式,一般是自然光照,而人工光照的時間補充短。由於為了節省電,不管晴天或陰天,雞舍光照不管如何,部分養雞戶沒有白天開燈習慣;再者不注重光照和雞體重的關係,只按照周齡制定的光照程序來增加光照時間,卻忽視雞的體重。當體重達不到周齡體重標準時,仍按原來制定的光照程序進行增加光照時間,但卻沒有相應的推遲增加光照時間,使部分不達標的雞早產,造成雞群中部分雞出現脫肛或啄肛和高峰期產蛋不穩等後果。

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誤區十四:不注重雞的稱重和分群

在部分養雞戶中,沒有監測雞群的體重發育情況習慣。有的也稱重,但卻只是稱體重看看有多重。要知道稱重一方面能及時發現飼料能量水平是否足夠,營養是否失衡;再者,通過稱重,將不符合體重標準的雞群及時隔離調整,進行精心管理以提高均勻度。

養雞有誤區,當心別中招,看看這十四點,您有沒有?

總之,這些現象,免不了不同程度在每一個雞場都有存在和發生,希望我們養雞戶朋友在養雞實踐中,結合自己的養雞條件從實際情況出發,認真查找,走出誤區,以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