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D&G辱华,你认为国人会一直坚持不会购买吗?

奇葩树上一片叶


每一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我们不能强求别人去干什么,但是我不会买。

如果每一个人都从自我要求做起,相信那他就在中国生存不下去,那就没有中国人会买他的东西。

其实对于杜嘉班纳辱华事件,不管他的商品打不打折,不管他们会不会继续在中国开设门店,我们要做的都是坚决抵制,不去购买。

从个体做起,从你我做起,从每一个人自身出发,才能更好的抵制它。如果想挣中国人的钱,请对中国人友好点,否则,Get away。


东边木木


参考巴黎世家辱华事件....

如果有人已经遗忘了,下面可以先来回顾一下,大致经过是:

有位好好排队的中国阿姨有理有据的指责了插队的阿人(在法国的阿拉伯人),结果遭到了推搡。阿姨的儿子冲过来帮忙,结果阿人仗着自己人高马大就动起手来,导致双方都打了起来。

而这一对错分明的事件,却得到了最无理的结局:法方从店员到保安都十分偏袒阿人,最后插队的阿人买到了鞋子,中国人反被要求离开,且不能买鞋。”

同样拿着钱消费,中国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一点尊重,这样的态度,着实令人愤怒。

事件发生后,巴黎世家的官方微博和官方Instagram也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攻陷。

大家都高喊起了“抵制巴黎世家”的口号。

代购表示,至少半年,不会再代购该品牌的鞋子。

甚至,有人直接将自己买的巴黎世家扔掉。

中国,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经历了这次事件后,巴黎世家的销售业绩应该一落千丈了吧?

然而,并没有!

巴黎世家的销售额不但分毫未减,反而比之前更好。在巴黎世家上半年发布的季度财报中,亚太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42.2%,而这,大大受益于中国销售区域的稳定增长。更可笑的是,日本市场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的33%里面,竟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国游客在日本购买巴黎世家贡献的。

也就是说,国人一边在地址,一边却在乐此不疲地购买,为他们的销售额做出了更多的贡献。

你看,这脸打得真疼!


无独有偶,还记得年初日本APA酒店客房内放置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右翼书籍这件事吗?APA酒店老板元谷外志雄就是这本书的作者。

当时,元谷外志雄不但多次拒绝撤下客房里的书籍,更称这件事让APA在全世界都出了名,曾得意叫嚣:“几个月后,人们就会忘记发生什么事情,只会记得名字,说不定酒店可以靠这个知名度,弥补亏损。”

当然,这在当时引起了大家强烈的不满。随后APA酒店订购遭国内各大网站下架,旅游企业也终止了和APA酒店管理集团的一切合作关系。

那么,当媒体不再报道,中国民众真的就忘了APA的劣行了吗?

果然,几个月就忘了!

年底的时候,就有网友称,去哪儿网与美团网已经悄悄上架了APA酒店的预定服务。

这是工作人员误操作吗?恐怕不是。

因为并不只是东京,大阪 APA 也是明晃晃地招徕着顾客。

在“上线APA酒店”的事情曝光后,去哪儿网与美团网纷纷做出应对,称这是“系统漏洞”,并对APA连锁酒店旗下所有酒店进行永久下线。

好,去哪儿和美团把“APA酒店”下架,正义的群众战胜了邪恶的奸商,中国网民再一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但是,“奸商”把酒店下架就行了吗?人民群众的屁股都是干干净净吗?咱们忘记的仅仅是“APA酒店”吗?

同年,萨德仍然在韩国驻着,但韩流却已经悄然回归!

还记得,去年的双十一,全智贤还登上了双十一折扣活动的海报。

对此,韩国专家分析认为,这显示出韩流经济恢复的迹象。

而此前因“萨德风波”被迫关门的韩国免税商家们,也在网购领域赢得“第二春”。

在11月的前十天,乐天线上免税销售额较去年同比上涨了12个百分点,新罗免税销售同比涨幅30%,旗下与韩国HDC集团合作的新锐免税城更是暴涨了69%。有了双十一购物节借力,韩国企业销售额达到前一年的2倍。

于是,我们所有声势浩大的声讨和抵制,在这些人看来,就是闹了一个笑话:中国人就是没有骨气,说着抵制抵制,最后还不是乖乖送钱上门。


事实证明,对于“辱华”这件事,类似的事件在国外已经屡见不鲜,可我们却总是很快忘记。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觉得很形象:“中国,就像一只冬天阳光下睡觉的懒猫,开水一烫就起来叫几声,不痛了躺下继续睡觉。”

中国人购买力强,喜欢走到哪儿买到哪儿,这是我们国人不否认的事实。

而且加上许多国际大牌有“限购”、“配货”等政策,导致本来价格就不菲的“爆款”价格一路攀升,甚至有钱都买不到。消费过程是自愿的,但是不公平的待遇让人心寒。


看完再回到题主的问题,这次的DG辱华事件,我们抵制它,逼迫它取消了一场秀,让它滚出中国,然后呢?

会不会像巴黎世家和APA酒店一样卷土重来?会不会再次挑衅国人的底线?

没有“买”就没有“卖”,任何一场全民抵制行动中,无论是吃瓜群众还是豪商巨贾都有逃脱不了的责任。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对待大是大非问题的认识上,在对自身行为的贯彻中,中国的消费者们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希望这次的事件对于我们是一个警醒,不只是像一阵风刮过就悄无声息。要玩就玩狠一点,让这种丝毫不尊重我们,把中国人当作韭菜,一波一波收割的企业彻底凉凉。

我希望我们国人有钱但不傻,我们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应该享有被公平对待的权利,并且应该勇敢地为之捍卫到底。

我希望大家的爱国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中国人向来拥有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但这不能成为容忍别人在我们的国家放肆的理由。

我们欢迎友好的交流,却拒绝恶意的诋毁;我们包容文化差异,却不接受文化的歧视。

一直很喜欢两句话:我可以惯着你,也能换了你;我可以捧着你,也可以扔了你。

今天这两句话就送给,所有辱华企业!

附:品牌红黑榜

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请自行做好笔记!


笔墨小驿


我不能够肯定一定会全部中国人不买,但是我认为起码与没发生这件事情之前,DG在中国市场捞金的份额会远远低于预期,首先作为一个外国品牌,打开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通往中国的渠道,而前几天几乎全国各大电商平台全部下架就切断了这条重要的捞金渠道,其次DG的常用宣传手段就是利用本土流量明星、网红进行宣传,而这次上升到国家荣誉问题,明星不会再为这个品牌站台,毕竟明星的爱国形象不能倒,不然只会引火上身,以上两点已经断掉了DG未来很多年在中国市场的宣传渠道和输出渠道。

此外,作为一个奢侈品牌,很多人穿的,用的一方面是这个品牌的设计感,一方面也是这个品牌带来的优越感。现在DG这品牌两个优点都不占,而且奢侈品牌种类众多 多一个他不多,少一个不少。所以我觉得近些年来看中国人大部分不会去购买这个品牌,毕竟乐天不是在国内已经凉凉了。


吃瓜ing群众


我之前有一个很要好的外国朋友,相处一直不错,可是有一天他竟然背地里说我的坏话,周围的都知道了,我也知道了,我质问他,为什么背地里说我,结果他死不承认,也没用道歉,虽然我是一个重视友情的人,但我注定不会再搭理他了,我朋友很多,不差他一个!最后我送了他四个字:自取其辱!滚粗我的朋友圈!




搜鱼娱乐


让我们来大胆预测一下DG事件的最终结果吧!DG辱华事件起源于全民抵制,但未必结束于全民拒买。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当前中美贸易战之际,中欧合作紧密需求日益倍现突出,那么如何解决作为欧洲企业的DG辱华事件,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我不知道失去DG中国会损失多大利益,但我知道至少有违中欧合作的总体战略。那么就有网友怼我了:就为了这么个战略,就放任外企辱华了?当然不是!作为从事服务行业的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假如一个顾客在我店无理取闹,是直接把他拒之门外好呢?还是严厉惩罚他以使他停止胡闹而且还不至于因为惩罚而流失这个客户好呢?当然是后者。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杀鸡儆猴!同理,处理此次辱华事件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重罚!近年来外企辱华事件频发,让我们应接不暇的进入了一个这样的怪圈——辱华,道歉,事件平复,再辱华,道歉…… 这就不得不让人看清外企的套路,无非就是以对中国的伤害达到哗众取宠之目的,换来几个亿也达不到的广告效果。既然这样,允许你骂我就要允许我罚你,重罚你!罚你个得不偿失!罚你个四脚朝天!以示惩戒!以儆效尤!


评论从不墨迹


会坚持不买,首先D&G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本来就不是很有名,再是毕竟奢侈品本来就只有极少部分有钱人才消费的起,这极少部分人当中又有部分人只是买来给别人看的,既然现在大家都厌恶这个品牌,那么这部分人肯定不会买了,那剩下部分人肯定有绝大部分是爱国的,不会买,于是只可能极个别人会买了,这极个别就等同于忽略不计了。



竹君小风


其实,很多在网上叫嚣再也不买这个牌子的人在这之前都没听说过这个牌子,这辈子基本上也不会跟这个牌子有交集。

但是,就算是有能力买奢侈品牌时,也要避开不要买,因为我们来消费,我们来买奢侈品,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就是为了让自己爽。

如果自己花了钱,还没有当大爷,还没有爽,那么我们买奢侈品的意义在哪里呢?

D&G要记住的是:中国人是大爷,你得伺候好我们这个大爷。事情就这么简单。


投资与教育


绝不原谅,也不要你的道歉,滚出中国就好,中国从来就不需要什么DG,中国才是你永远高攀不起的奢侈品,买肯定还有国人买,但在市场中显然已成为不受待见品牌,品牌成分会明显下降


星际189929484


仅凭一个私企高管的个人言论,就上升到白色人看不起东方人的高度,举国辱骂意大利,试问如果现在为了钓鱼岛和日本发生战争,有几个国家会帮你?甚至连帮你说话的国家都不会有,请不要拿什么巴铁,非洲的小国来滥竽充数!


咸卡姆


性质不同,如果没有实际行动取得中国人民原凉,我认为D&G会被抵制到底!即使是他们在中国仍有销售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