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缺石油还出口石油?

Westinghouse


中国如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是为什么还要出口石油,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中国进口的是原油,出口的是加工好的成品油,为此赚取差价。第二,大量出口石油主要发生在上个世界七八十年代!下面就来具体说一说为何我国缺石油还出口石油!

1、说中国缺石油这句话是有点问题的,单纯从石油的储量来说,据国土资源部的最新统计,中国石油的地质资源量达到1257亿吨、可采资源量301亿吨,目前的资源探明率刚超过30%。从储量上来看,中国的石油并不少,但是不要忘记一点,如果算上平均,那么相比其他产油大国来说,确实就有点低了。

2、新中国成立之处,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对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采,这其中最著名的油田大家应该都知道,比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尤其是大庆油田,可谓是我国最大的油田,在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可以说才刚刚起步,石油等资源需求并不多,而大庆及胜利等几个大油田相继的发现,在当时而言石油可以说是完全供大于求的,这个时候通过出口原油换取外汇来发展自己并没有问题。1985年,中国原油出口达3600万吨,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这同时还为中国带来67亿美元的创汇,占了当年外贸出口总额的24.5%。可以说,通过石油换外汇战略为中国换来了大量的外汇,这对于当时的中国发展也是一大助力!

3、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大步向前,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产量已经更不上需求,这个时候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但是为何一边进口一边还在出口石油呢,这其中是有一定区别,很多情况下中国的企业进口的是原油,出口的是加工好的成品油,为此来赚取这其中的差价,当然也有出口小部分原油,这主要是来援助其他国家。

2016年,我国的成品油出口达到4821万吨,而2017年1-12月中国成品油出口数量为5216万吨,同比增长8%,出口的国家主要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而今年,成品油出口量料将进一步加大!

最后,以上才是中国对外出口石油的原因!


汇通网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这个问题从逻辑上确实说不清,为什么本身缺,需要考进口维持,但另一边还在往外出?这不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吗?

实际上,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费油田资源,但我国人口众多,所以人均石油量在国际水平上就很落后了。

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国就开始了原油的开采,但当时我国市场对油的消耗很小,市场上的需求没有那么大,所以就对开采的油做了出口的处理。

但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日益快速提升,拥有量也大大增加,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所以从1993年起,我国从石头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随着时间,油越来越成为稀缺品,那我国为什么还要出口石油呢?

原来我国因为原油加工技术精湛,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进口原油,出口成品油,赚取差价的。除此之外,我国还会通过出口成品油援助一些友邻国家和战略合作伙伴国,例如朝鲜。


正商参阅


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实习禁止原油出口的政策。以至于至今美国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原油出产量最大的国家。换句话说,美国把本国的战略资源牢牢地握在手里。

美国在原油资源控制上的做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2014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50%。然而就在同时,中国自始至终都还在出口原油。

中国原油出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1977年,高层提出可以用多一点的煤炭和石油来换外汇。这也就是著名的“石油换外汇”战略。到1985年,中国出口原油3600万吨,为中国带来67亿美元的创汇,相当于当年外贸总额的25%。

然而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中国的能源陷入了危机。2015年,中国原油消费增长了3%,对外依存度达到了60%,这里十二五规划要求控制在61%的红线内已经极其接近。可是我国的原油出口一直没有中断。例如在2013年,中国原油出口量达到了9万吨。很明显,国内原油需求尚且不能被满足,同时还要大量进口,这样的做法对能源安全很不利。

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石油有剩余,为了换取外汇促进工业化,“石油换外汇”的政策应运而生。后来经济不但发展,国内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石油逐渐供不应求,中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大量的石油需要从国外进口。但是由于七八十年代签订的合同还未到期、还须有履行。于是形成了现在“又进口又出口”的局面。


大猫财经


我国是石油产量大国,也是石油进口大国,总体表现为石油净进口,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为什么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还出口石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目前世界上很多贸易是双向贸易,即同一类产品既有进口又有出口,比如我国一方面进口服装,同时也出口服装,但总体表现为服装净出口,这说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决定一个国家相关产品的净出口情况。

第二,随着产品的细分,不同的产品有质量优劣、价格高低之分,比如我国进口国际品牌服装,出口中低端服装,但都统计在服装门类下,就会表现为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石油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同国家的油品存在一定差异,性价比不同,因此,既有进口也有出口。

第三,油田位置有时候也会决定出售方向,比如南海发现的油田可能离距离东南亚更近一些,运回国内的运输成本相对比较高,与其运回国内不如直接出口东南亚国家,然而再通过石油管道直接从俄罗斯购买,从而节约成本。


经济好望角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编辑郭鑫认为:

相信很多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生的朋友,在小学的课本上都学过这样的内容“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然而,到后来我们才发现,事实并非真的如此。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便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就人均占有量来说,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拿汽车加油来说,日常生活中也会碰见加油难、加油贵甚至加油作假的情况。我国自己的石油都不够用还要出口,这是真的吗?

其实,新中国从成立之初就开始了石油开采,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在新中国最需要能源的时候,立下了汗马之劳。不过当时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石油的消费量也很低。当时国内石油产量供大于求,通过将开采的石油用于出口,以换取外汇,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以往的数据,1985年中国原油出口曾经达到过3600万吨,为当时的中国创造了67亿美元的外汇,占了当年外贸出口总额的24.5%。

中国大量出口石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93年,一方面,不少油矿产油量下降,另一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石油资源难以满足正常内需,就更别提出口了。石油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现如今,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达到了70%。虽然我国还有不少石油资源并未开采,但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讲,也不应该开采。要知道,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脉,要维护好国家的能源安全。

不过,从现实的数据来看,也仍有一些企业将加工的成品油进行出口,来赚取利润,这是企业正常谋取盈利的行为。当然,我国有时候也会出口原油,一般都是将进口的原油转手再卖掉,用于援助其他国家。


每日经济新闻


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部分资源人均资源却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那时候的油田经过开发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当时我国石油消费量比较低,在1977年的时候,邓小平就提出了石油换外汇的战略。邓小平主席认为目前多产的煤炭和石油可以用来出口换取外汇。a1985年所出口的石油总量最高达了3600万吨,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同时还为中国带来67亿美元利润。

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93年的的时候,我国就由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对石油的需求量一个不断地增加之中。尽管如此,我国出口的石油,却仍未停止。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本土缺少石油资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情况。

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向来都是各国争想抢夺的资源,尤其是战争时期对石油的需求量。中东地区之所以战火连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那里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有部分国家凭借石油的出口走上了暴富的道路。

另一部分的原因是我国进口大量的原油出口部分成品油。石油实质上是一类油的统称,其中就包括了汽油,柴油等等。因此在讨论时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区分到底是原油还是成品油。我国虽然大量进口着原油,但是在精炼提纯之后的成品有有部分则用于出口。尽管如此,实际上我国还是出口着部分的原油。然后一部分原油的流出赚取的钱则流入了进拥有出口贸易特权的石油寡头腰包。

在这样的不利情况之下,03年开始,中国开始对原油出口采取下调出口退税的政策性限制措施,并且还对原油出口开征5%的关税。形成了“严出宽进”政策。但显然目前的力度仍然不够,因此我们应当更加严格地执行,甚至是全面禁止原油出口的政策,来保护本国的石油资源。


品读武器装备


先看看中国石油的进出口状况:

从上面的图中来看,中国的原油是远远不够的,为何还要出口呢?

1)政治原因

比方说全世界都制裁朝鲜,那么谁给朝鲜供应石油呢?中国!大概每年在50万吨左右,占了总出口的1/6。

对日本出口:1978年中日长期贸易协议开始每年300万吨对日出口政策的延续,1993年中国转为原油进口国后,目前还保留了一部分;

2)其他原因:

如有些人利用自己的特权出口一些,这个就不多说了;

3)很多国家的石油冶炼水平不行,需要中国这边给练出来以后再出口给这些国家,毕竟经过一次处理与增值,自然也就能赚点钱了。肥肉在手上转一圈还有油水,何况石油。

4)串换油贸易:

比方说,我在中东搞了一批石油,在东南亚找到了卖家,可是卖家急着要,从中东到东南亚还要好些天,我在国内有库存,就直接在国内发货给卖家了。

5)石油贸易的需要;

比方说近期吞了很多油,现在价格处在高位,认为未来的价格会下跌,那就把库存多出掉一些,避免油价下跌造成过大损失;

6)国内政治需要

比方说出口给香港,台湾,也算出口

等等


以股易金


中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确实出口过不少石油,如今国内油田生产的石油已经很少出口了。石油行业比较特殊,涉及到政治和宏观经济问题。

1、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石油消费量比较低,而各大油田处于鼎盛时期,产量高,石油有富余,所以顺应当时的形势,多出点石油、煤炭来换取外汇,支撑经济的发展。在85年原油出口量达到3500万吨,是历史最高峰。

2、历史背景的改变转折于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国内石油需求增长旺盛,年增长率高达7%,从94年到2000年,石油消费增长了55%,而产量只增加了11%,所以进口量从94年的29万吨,暴增到2000年的7000万吨。

3、近几年,我国每年进口原油超过3亿吨,而出口原油最多两三百万吨,并不算多。比如2014年和2015年原油出口量分别为60万吨和286万吨。原油出口到哪里了?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出口到了朝鲜。



4、为什么我国油田开采难度大,成本高,还要继续开采本国石油,而不是全部依靠进口。实际上,在石油供给上,我国曾有3次被外国“卡脖子”的历史教训。如果能源全部依靠国外,在经济上很容易受到制裁。比如前段时间俄罗斯给乌克兰断了天然气供应,让后者非常被动。所以成本再高,也要保证国内有一定的原油供给能力。


蓝藻能源


中国国内有很多大型的油田,比如(胜利油田、大庆油田、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勃海油田等等)。中国每年生产原油达2亿吨,其中长庆油田的,年产量有5000多万吨,是我国现在最大的油田。



虽然中国有很多大型的油田,但我们是个人口大国,中国对石油的依赖性很强,我们国家每年从中东、俄罗斯、伊朗等国进口原因达2.5亿吨,成品油4000多万吨。




中国每年生产的原油和进口原油近5亿吨,中国把这些原油经过加工提炼,变成成品油,除满足国内需求外,剩于出口,创汇。


情感与感悟


我国确实是个资源大国,但是人均资源却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日常中也经常遇到加油难、加油贵的问题,我们自己石油都不够用,还要出口石油,这是真的吗?

我国从70年代就开始了石油的开发,当时国内石油消费量很低,因此有很多多产的石油和煤矿可以用来出口,大量的出口,更是给中国带来了67亿美元的利润,这样的出口一直持续到了93年。

93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首先,我国很多油田都出现了产油量大幅下降的情况,再来,也是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让我国人民对于石油的需求,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石油难以满足国人需求,更不用说出口了,虽然中国还有很多油田处于带开采状态,但本着长远的角度,我国开始逐渐从石油出口,变成了石油进口国。

一直发展到03年,我国更是推出了严进宽出的政策,出口原油需要额外征收5%的关税,既然国家限制出口,可为什么很多人却说,就算是现在,我国也是石油出口大国呢?

其实,我国主要出口的是成品油,也就是从国外进口原油,再由我国的炼油厂加工为成品油。进行出口,赚取其中的利润,仅仅16年一年,我国就出口了2045万吨成品油。

当然,有时候我国也会出口一部分原油,来援助其他国家,但一般都是将进口的原油转手,再用适当的价格卖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