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已經16歲了,經常在家關住門一個人在房間裡,什麼也不跟家長交流,作為家長該怎麼辦?

徐秦二級心理諮詢師


作者:盧彩月(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兒童青少年系學員)

作者:趙玉梅(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兒童青少年輔導方向教務主任)

我認為,孩子在這個年齡是青春期、叛逆期,會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有情感上的萌芽,需要自己的時間,空間。 但如果長時間在房間裡,不交流溝通,也可能會導致一些心理認知偏差。

在孩子方面,很多時候孩子和同齡人更能有話題。這個年齡的孩子“不屑”與家長溝通,環境影響,孩子有屬於自己的主流,但認知尚未成熟,不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父母,更多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家長方面,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家長也是第一次做家長,我認為在孩子特殊時期,家長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時間與空間,掌握孩子的大方向,及時的糾正孩子行為偏差,也可以以“家書”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很多時候家長也是需要反思與再學習的,可以多關注孩子的興趣和孩子成為朋友,避免“上下級”的狀態,父母永遠是孩子的港灣,我認為孩子真的遇到困難的時候會主動求助父母不會封閉自己的。

我還沒做過父母,所以我的觀點想法多數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也經歷過青春期叛逆期的階段,那個時期像渡劫。因此希望更多的家長理解孩子,接納孩子,有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會把父母當成心理強大的後盾。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作者:張俊霞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兒童青少年系學員

孩子16歲進入了青春期,心理學上把青春期稱作“第二反叛期”。這個階段大多數的孩子會對父母的管教有不認可、不服從、不照辦、不接納的心理和行為,只是程度和表現方式因人而異。“閉鎖”是孩子用來面對父母的另一種方式,有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儘量避開父母,情願一個人呆在自己的房間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即便孩子這樣,父母也要讓孩子感知到家人對他的關愛和溫暖,以免孩子遇到問題時感覺孤立無援,進而陷在偏激的認識、消極的情緒體驗不能自拔。首先,父母要放下上位者的姿態,和孩子保持平等的態度,不要對孩子批評、指責、評價,對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接納、理解、尊重,相信孩子這樣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其次,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關係很重要,孩子偶爾走出房間和父母交流時,父母要真誠的、發自內心地傾聽,無論孩子聊什麼話題都要有濃厚的興趣,讓孩子知道父母關心的是他的一切,不僅僅是學習。學會從孩子的主觀世界看問題,注重他說的內容,體會他的內心感受,體察他的困擾,對他好的做法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不以家長的經驗去要求孩子事情應該怎麼辦,孩子有時已經有答案,只是需要家長的心理支持。

父母改變了態度,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家庭是一個系統,父母改變了,孩子就會改變。即使孩子還是不走出房間,孩子與父母的心理距離也是近的,不會擔心孩子有什麼問題自己是最後一個知道。


張俊霞心理


   

        我的兒子正值青春期,有時候稍不如意就會關住門。讓我感覺很不舒服,但我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心理變化很大,有獨立意識。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緊張、憂鬱、苦悶、失落。所以,每當孩子把自己關進屋裡,我就會及時表示對他的關心,問他是不是不舒服或者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要不要我幫忙。並告訴他每個人成長的路上都會有迷茫和痛苦,只有經歷過了這些才會成長。需要的時候我可以幫忙解疑答惑。如果只是想自己待著,也要和爸爸媽媽說一下,自己很好,只是想有自己的空間。那麼這完全可以。但是爸爸媽媽需要每天和孩子交流和談心,所以希望孩子不要一直把自己關進屋裡。有時候我會給他一個關係好的同學媽媽聊微信,請求外援,讓他的同學找他問作業或者聊天。


用戶4227494174635


16歲的孩子正值青春叛逆期,如果他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跟家長交流,肯定存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家長應該從自身去找原因。這類孩子多數都存在從小沒有得到家長的關愛、家庭溝通障礙、家庭遊戲缺乏等問題。那麼家長首先應該懂得通過書信、微信等向孩子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第二挖掘孩子的潛能,從孩子的潛能開始著手,幫助孩子找到他的興趣愛好,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學習,也可以根據孩子的愛好選擇一些合適的家庭遊戲或家庭活動;第三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孩子的角度去跟孩子交流溝通。


用戶101560258907


玩遊戲,看手機裡的東西。廢寢忘食了。


253014358


我是這樣想的,我們自己家的孩子,做父母的一定很瞭解孩子平時的喜好。我們找個恰當的機會跟他聊聊他比較感興趣的話題。當然,我們得提前對他感興趣的東西下一番功夫去了解。這樣你才能明白該怎樣跟他聊,你心理資本強大了,聊起來時才不虛。我想慢慢的他可能會聊出他的心事。


uzms3P


我覺得還是給孩子一些信任,一些空間,讓他自己思考,冷靜,理智,沒有必要大驚小怪。讓孩子的環境寬鬆些,自然些。只要不是天天遊戲就好……


班長惠恆宇


沒事,孩子把注意力放到了遊戲或者他喜歡的事情上了,家長也沒必要太緊張,平時多關心一下他,不要太囉嗦,聽不進去的,等過了這個階段,他就有變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