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業務風險!

根據監管機構不同的分類,融資租賃企業可分為金融租賃企業、內資租賃企業和外資租賃企業。其中,金融租賃企業屬於金融機構,受銀保監會監管;而內資租賃企業和外資租賃企業(含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等)目前仍定位為非金融機構,前者由商務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及其授權機構審批設立,後者由商務部審批和監管。三類融資租賃企業的監管要求有所不同。

事實上,在日常經營中,企業很少將槓桿用到極致,例如金融租賃企業槓桿倍數一般在9倍左右,而非金融租賃企業槓桿倍數一般在6~7倍。

詳解!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業務風險!

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1、從企業數量來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融資租賃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9-2017年間融資租賃企業數量年均複合增長率達64.44%。截至2018年6月末,全國融資租賃企業總數約為10,611家,其中外資租賃企業10,176家,內資租賃企業366家,金融租賃企業69家,分別佔比95.9%、3.4%和0.7%。

但事實上,外資融資租賃公司中空殼公司較多,很多公司的成立是為了通過“內保外貸”等方式進行跨境資金套利,或利用優惠政策獲取政府補貼,真正在運營狀態的企業遠小於註冊家數。大約七成融資租賃企業為空殼公司。

從單個企業的合同餘額來看,外資、內資和金融租賃企業的單個企業合同餘額分別為2億元、54億元和343億元。因此,儘管三種類型的融資租賃企業數量相差懸殊,但其合同餘額總量基本呈現“三分天下”的局面,主要原因在於金融租賃企業和內資租賃企業的企業資產規模相對較大,而外資租賃企業一方面實際運營的企業數量僅約實際數量的三成,另一方面,其單個企業的資產規模相對較小。

詳解!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業務風險!

3、從資產負債端來看。從AAA企業的債券發行利率來看,融資租賃企業發行利率處於行業較高水平,2018年1~10月加權平均利率為6%。而從AA+企業的債券發行利率來看,融資租賃企業發行利率處於行業中等水平,為6.13%。

此外,融資租賃發債企業多數為國有企業,且業務同質化較強,財務表現差異不大,導致不同主體評級的企業信用品質分化較小;而房地產、其他金融等行業內企業股東背景多元化,且在具體業務開展方向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財務表現差異大,導致不同主體評級的企業信用品質分化較大。整體來看,融資租賃企業的發債成本處於行業中上水平,融資優勢一般。

詳解!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業務風險!

4、不同類型的融資租賃企業業務投向來看。非金融租賃企業租賃資產總額排名前五位的行業分別是能源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基礎設施及不動產、通用機械設備和工業裝備,資產規模均超過千億元(如圖5所示),前五大行業合計資產規模佔全行業資產規模的81%。而對於金融租賃企業的行業投向,根據零壹融資租賃研究中心發佈的對於32家金融租賃公司2016年行業投向統計,大型設備、車輛與軌道交通、醫療、航運航空等領域均有50%以上的企業涉足,另外,能源、基礎設施等公用事業、綠色環保、工程機械等也是金融租賃企業投向的行業。從兩個不同的統計口徑來看,非金融租賃企業和融資租賃企業的業務投向無顯著差異。

詳解!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業務風險!

融資租賃企業開展平臺類業務兩大風險分析

2017年5月,商務部辦公廳發佈的《關於開展融資租賃業風險排查工作的通知》,提到對於融資租賃企業重點排查的問題包括: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提供融資或要求地方政府為租賃項目提供擔保、承諾還款等,以及以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標的為租賃物、未實際取得租賃物所有權等行為。

2018年7月,財政部公佈四省市關於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的處理結果,其中包含兩起以融資租賃方式利用公益性資產做標的物、並以政府服務採購款作為還款來源的違規舉債合計28億元,處理結果是撤回政府相關函件,融資租賃合同無效,退回已到賬的13億元。

詳解!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業務風險!

2)若前期存在諸如租賃物不合規、違規利用購買服務變相融資等不規範的租賃合同,一旦被認定無效,將對融資租賃企業收益產生影響,且若政府依賴“債滾債”方式還舊債,那麼融資租賃企業已發放的本金或存在短期無法收回的風險。

這種模式下,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將影響融資租賃企業實際資金的回收,而租賃物往往難以變現。整體來看,變相為地方政府提供融資、依賴政府服務採購款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