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小桑村扛公王

客家民俗:小桑村扛公王

春節期間,客家地區梅縣水車鎮小桑村有一個民間習俗“扛公王”,從明末清初至今約400年的時間裡年年舉辦,代代傳承。

每年的年初二至年初六,小桑村都舉行迎送“公王”的盛會,將“公王爺爺”迎送到每一座老祖屋進行祭祀,通過戶戶來祭拜,使得家家受蔭庇,人人得保佑。

整個過程中的迎、接、祭祀、安座、供奉等都有一套儀規。“公王”出巡時,前面鳴鑼開道,高擎“迴避”、“肅靜”等牌匾,刀斧手,鼓樂隊緊緊相隨,繡有“虎”、“龍”的幡旗及各式各樣的彩旗迎風招展;“公王”安坐轎中,一路上鼓樂齊奏,鞭炮連燃。祖屋廳堂內擺滿各家各戶置辦的“三牲”、供品,各家必須焚香點燭,叩首跪拜行大禮。

“公王”出巡中,沿途村民手拿香火恭候,待“公王爺爺”到來時,躬身一拜再前去獻香;出巡時中途如遇過夜,則由專人看護。別地“公王”出巡結束後,一般都會安放回寺廟或公王宮內,而小桑村卻截然相反,“公王”之神位會被安放回祖屋的廳堂內,以免遭風吹雨淋日曬霜凍。

隨著人們文化知識水平的提高,“扛公王”活動在小桑村村民中的迷信色彩已經非常淡薄,他們把“扛公王”盛會當作是春節的一種娛樂活動和增進村民間友情的一種形式及村中傳承先祖信念的一種儀式。(圖文作者:羅利光)

客家民俗:小桑村扛公王

客家民俗:小桑村扛公王

客家民俗:小桑村扛公王

客家民俗:小桑村扛公王

客家民俗:小桑村扛公王

客家民俗:小桑村扛公王

客家民俗:小桑村扛公王

客家民俗:小桑村扛公王

客家民俗:小桑村扛公王

客家民俗:小桑村扛公王

客家民俗:小桑村扛公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