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理財為什麼總被坑?

談錢說金


銀行理財又鬧出大新聞了:

老年人為主的建行VIP客戶群體,購買一款年化10.5%—12.5%收益不等的理財產品後,產品發起方下落不明,多次交涉後客戶群體僅能拿回25%本金。

迫於無奈,客戶一紙訴狀將該產品發行方與代銷方建行送上被告席。

最終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判定,該理財產品發行方無力賠償的情況下,建行越秀支行承擔40%的補充賠償責任!

表面上看這是一起簡單的銀行理財產品逾期事件,但真相浮出水面後真讓人捏了一把冷汗。

該理財產品性質方面屬於固定收益類私募基金,首批規劃募集資金5億元,實際募集1.955億元。而且募集說明中明確標註了還款來源是發行方的抵押物,第三方評估抵押物總價約26.44億元。

抵押物總價遠高於募集資金,再考慮到資金監管又是建行背書,產品又僅針對VIP客戶銷售,所以給人的第一印象當然是安全可靠,甚至有大戶直接認購500萬。

當產品發行方蹤後,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該私募基金髮行前,發行方欠建設銀行東山支行本息4.78億,為了防止抵押物被拍賣,發行方先後還款7600萬解除部分抵押,接著用解除部分抵押的資產,通過建行發行該產品募集資金1.95億。

更要命的是,為了將該產品順利完成募集,建行給每個網點下放的都有任務,大概幾百萬,甚至發放了該產品工作人員名單,對應的要完成哪些網點的任務。

建行走這步棋當然還是為了自保:實際募集到的1.95億資金,其中本息1.1億償還給建行,真正到發行方手能夠使用的資金僅為8500萬。

所以真相就很明朗了:產品誕生前,發行方與建行某支行就存在債務糾紛。得知真相的理財客戶放話:建行為了搞定不良貸款,狗急跳牆把VIP客戶拉進來填坑!

事情的結局是客戶和建行都覺得吃虧,但產品真實發行方又失蹤,最終都表示不再上訴,結案。

透過此事,我覺得許多要點值得每個投資人深思。

先來說老生常談的老年人理財問題。

老年人有積蓄、有退休金,同時不會使用移動智能設備理財,還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第一選擇總是通過銀行理財。

但問題在於,老年人雖然手裡有錢,但是對於理財產品缺乏基本的風險判斷,而且始終認為銀行有國家兜底,所以到底買何種理財產品,全憑客戶經理忽悠,再搭配點小禮品,基本就成交了。

所以我還是建議子女多幫忙出謀劃策,而且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是有猶豫期的,及時發現異常也有會解決的餘地。

再來談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這個話題。

銀行代銷理財產品收益普遍高於自營的,所以深受歡迎,但代銷的產品銀行僅作為渠道方,不保障本息,而且產品性質也比較多,有保險、有基金、有信託等。

所以如果想要購買的話,先看產品風險等級,大多數分為保守、穩健、成長、進取、激進五項,根據自己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再就是聯繫產品發行方,所有關於該產品的疑惑都可提問。

再說個小技巧,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有些也會通過互聯網渠道發行,如陸金所、京東金融、蘇寧金融等渠道代銷,同樣的產品,往往互聯網渠道收益略高一籌。

最後還是高風險高收益的話題了。

上述案列的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已經超10%,而銀行的本性我想大家心裡又都有數,能給到10%的收益,自個不掂量一下原因麼?

雖然收益低並不一定可靠,但是理論上講收益低的產品風險也會適當偏低,特別是去剛兌的大環境下,還是希望投資人把預期收益率適當調低一些,不要為了多兩個點的收益承擔數倍的風險,畢竟這世道還是現金為王!


懶先生理財


老年人容易被坑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輕信他人的理財建議

在老年人自己投資理財的時候,若是有不懂或者不明白的地方,不要輕易做決定。你必須警惕,有騙子們很可能串通一氣,給你設下圈套,騙取你的錢財,比如有的保險經理人就會向你推薦沒有什麼用的保險,其產品說的天花亂墜,還以理財師的姿態來規劃你的投資,指手畫腳。

二、容易貪圖高利潤

社會上有一些不法分子宣傳某些有高回報的理財產品,讓老年人投資錢來集資,實際上很可能是非法集資,有些不法分子趁老人疏忽大意之時,就把錢席捲而走,使老年人丟了老本,後悔莫及。

三、涉足高風險投資

老年人身體一般不太好,尤其是心臟承受能力比較差,並且老年人的反應相對比較遲緩,對於股市瞬息萬變的情況,無法及時做出決斷,所以最好不要涉足高風險投資,老人投資最好挑選一些保守的,穩妥的投資工具。

四、消費不合理

老年人的經濟條件不潤許時,消費不能給自己增加太大壓力,比如幫孩子買房子。當然也不要太過節約,什麼都捨不得吃,導致營養不良,容易生病,總之保重身體,適當消費,一切從穩。

五、輕易的為他人做擔保

老年人有時候好面子,有人向他求助的時候,不好意思回絕就可能會答應為他人做擔保。這樣做有著很大的風險,除非自己至親至信的人。其他人絕對不能輕易答應為他們做擔保,此類行為很容易讓你的財產暴露於危險之中,若是來者不懷好意,一旦到期,他不還欠款,那你的財產就保不住了。

老年人相對於年輕人來說,基礎的理財知識少,對理財中的種種誤區陷阱還不甚瞭解,若是知道自己對這些瞭解的不夠透徹,最好在理財時採取謹慎措施,只對自己有把握的投資項目進行投資,只做自己最拿得準的決定。


金融左右手


在這個全民理財的時代,老年人也不例外,對於理財來說老年人屬於特殊群體。由於老年人自己對投資理財知識的掌握比較少,投資經驗少、對當前理財市場的時時情況掌握也很少,綜合在一起,老年人理財很容易走進理財誤區,下面匯商所小編簡單為大家總結一下。

一、輕信他人的理財建議。不同的投資者適合不同的理財產品,適合別人的也不一定適合你。很多老年人一聽到別人給的一些理財建議不就考察就盲目進行投資,不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盲目聽信別人的意見有可能給自己造成很多損失。

二、投資高風險的理財產品。一般老年人的身體都不太好,尤其是心臟不太好,這種情況不適合投資高風險的理財產品,例如:股票類的投資。股市的變化是瞬息萬變的,小編建議老年人投資一些收益穩定、風險低的理財產品。

三、消費不合理。老年人要學會合理進行消費,在保證身體健康的前提下,既不過分節約也不鋪張浪費。不給自己在經濟上造成過大的經濟壓力。

四、容易被高利吸引。老年人在投資、理財時千萬不要盲目追求高利,一定要儘量保證自己的本金的安全性。高收益不代表不好,而是存在高風險,老年人自身缺乏一定的判斷性,所以儘量多加判斷再進行投資。

五、不要輕易為別人擔保。多數老年人都比較愛面子,不好意思拒絕別人。輕易為別人做了擔保,如果是親人可能還好些,如果是外人,對我們的財產自身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所以老年人在做擔保時還需謹慎。


匯商所


老年人很多缺乏基本的理財知識,不知道很多所謂的理財背後的高風險,你看上的是他的利息,別人看上的是你的本金!

很多老年人投資A股都難賺錢,很多基本的投資知識都難以掌握,複雜的期貨 P2P等產品背後的風險更是難以瞭解。而且老年人由於和社會已經有一段距離,很多事情難以掌握第一手信息,年齡大了也容易聽好話,別人說幾句好話往往老年人就信了,給點小甜頭更是信了。


胡意瑋


理財本來就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有很多的技巧和規則,加上現在各種理財項目繁多,有些是有風險的,有些是相對安全的,就比如活期,定期,貨幣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行業基金等每一個風險都不同的,另外貴金屬,現貨,期貨等風險更加高,年輕人不一定搞得明白,何況老年人,加上老年人身體和認知力的適應性慢,被坑是比較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