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集農業、觀光、休閒、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先行示範村方案

對平凡無特色的村莊, 如何破解發展困境、恢復活力做了研究。根據“平凡、平穩、平實”的規劃理念, 以村民訴求為問題導向,以農業

提質增效為基礎, 提出了打造集農業、觀光、休閒、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先行示範村的規劃目標。

1 前言

自從2008年浙江省安吉縣提出美麗鄉村計劃以來, “美麗鄉村”建設已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代名詞, 各地正在掀起美麗鄉村建設的新熱潮。美麗鄉村規劃核心內涵是圍繞產業、生活、文化、環境等方面進行改造提升。近年來湧現出婺源、西塘、周莊等美麗鄉村成功案例, 這些鄉村文化底蘊深厚, 歷史建築成群, 生態環境上佳。先天優勢使得這些鄉村脫穎而出, 建成後成效顯著, 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成為各地學習考察的典型。相比與那些有特色的村莊, 大多數村莊是產業底子薄、沒特色的普通村莊。平凡的村莊要怎麼規劃, 才能切實有效指導村莊發展, 達到美麗鄉村的目標呢?本文提出了“平凡、平穩、平實”的“三平”的規劃理念。

2“三平”規劃理念

2.1 平凡傳統的村落

全國各地最為普遍的就是沒有特色的普通的村莊, 因此, 在這類村莊的規劃編制當中, 要避免一味追求“高、大、上”, 希望通過一個規劃就能“點石成金”、“麻雀變鳳凰”等脫離實際的想法, 應當從自身基礎條件出發, 進行合理的村莊發展定位。

2.2 平穩持續的發展

美麗鄉村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須遵循鄉村發展的自然規律一步一步發展起來。鄉村振興, 產業興旺是重點, 首要就是經濟發展, 增強村民回村就業意願;其次要提高人居環境, 進一步吸引人口迴流;再次要提高文化內涵, 讓美麗鄉村更具魅力;最後, 有條件的村莊可發展鄉村旅遊, 全面增強村莊的綜合實力。

2.3 平實可行的規劃

規劃要避免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廣場, 大公園等“形象工程”, 要避免“東施效顰”, 照搬城市模式, 破壞鄉村風貌和自然生態等脫離鄉村實際的規劃建設。規劃要接地氣, 能落地, 滿足村莊實際需求, 切實有效的指導村莊的建設和發展。

3 規劃實例

打造集農業、觀光、休閒、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先行示範村方案

圖1 來源:中機院www.reportway.org

本文以建德市壽昌鎮山峰村美麗鄉村規劃[1]為例, 介紹規劃中如何落實“三平”規劃理念。該規劃不僅僅是為山峰村的發展謀出路, 更重要的在於響應“鄉村振興戰略”, 破解農村普遍存在的產業發展滯緩、人口空心化、風貌無特色、鄉村活力凋敝、農耕文明沒落等問題, 為同類型村莊提供典型示範樣板。經過多次溝通形成共識:立意要拔高, 剖析要透徹, 定位要準確, 策略要接地氣, 整治要鄉土化, 打造成為新農村發展的典範。為了貫徹落實“三平”規劃理念, 確立了五大規劃原則, 指導後續規劃編制工作。

因地制宜原則———規劃要貼合村莊實際情況, 深入剖析村情, 找到癥結所在, 挖掘優勢資源, 進行精準定位。

增強造血原則———通過重塑產業結構, 延伸產業鏈, 打造銷售平臺, 吸引人才迴流, 增強自身發展潛力。

維護風貌原則———通過保留村莊的歷史記憶和傳統風貌恢復農耕文明, 重新激發傳統文化的活力。

就地取材原則———通過就地取材, 節約經濟成本, 少花錢多辦事。

訴求導向原則———通過實地調查走訪, 收集村民反映較為集中的產業、環境、交通、配套等問題, 在規劃中予以落實。

3.1 認識山峰———平凡傳統的村莊

採用因地制宜原則, 對村情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山峰村位於建德市壽昌鎮, 坐落於320國道兩旁, 南側毗鄰壽昌經濟開發區航空小鎮。村域面積4.73km2, 由高田畈、劉家和山峰三個自然村合併而成。壽昌江環繞高田畈而過, 民居依山傍水、沿路佈局。現狀產業主要為農林種植, 林耕資源較為充足, 形成“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格局。

在現狀分析上, 採用三步認識法。通過初步認識、發展認識、深度認識, 提煉出山峰村的四個主要特徵:農耕林種上, 有土地資源, 無高效開發;村落佈局上, 有自然肌理, 無規劃引領;產業發展上, 有區位優勢, 無項目依託;人居環境上, 有山水環境, 無品質生活。

3.2 謀劃山峰———平穩持續的發展

採用增強造血原則, 訴求導向原則, 謀劃山峰村發展新路徑, 使其可以平穩過渡, 持續發展。

村民訴求的解決有賴於村莊發展, 關鍵在於產業振興, 立足點在於自身資源條件, 著力點在於增強自身造血功能, 突破點在於解放思維模式。2017年“田園綜合體”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 田園綜合體是“以人為本”的現代農業、文化旅遊、生態居住一體化平臺。該模式是當前鄉村發展新型產業的亮點舉措, 是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為山峰村走出發展瓶頸提供了創新思維模式。

山峰村有豐富的土地資源, 具備發展現代農業的條件, 同時毗鄰航空小鎮, 有優良的山水生態環境, 具備發展鄉村旅遊的條件。通過發展現代農業, 可提高務農收入, 增強村民回村意願, 聚集村莊人氣, 復甦村莊活力, 提升村容村貌, 發展鄉村旅遊, 引導村莊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見圖2) 。


打造集農業、觀光、休閒、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先行示範村方案

圖2

綜上所述, 山峰村的發展目標是:以農業提質增效為基礎, 帶動一、三產融合發展, 從“搭平臺、挖資源、塑風貌”三個維度入手, 打造集農業、觀光、休閒、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先行示範村。圍繞山峰發展目標, 在“農業、旅遊、美居”三個方面進行策略定製。

(1) 農業———緊抓農耕資源, 培育田園綜合體發展的沃土

通過優化土地資源利用, 擴大生產規模;優選農業品類, 塑造本土農業品牌;延伸產業鏈、向微笑曲線高端發展三大措施, 以培育田園綜合體為目標, 構建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新平臺, 將山峰村打造成為農業精品化發展的示範區。

(2) 旅遊———深挖景觀資源, 發展鄉村旅遊經濟

通過依託航空小鎮, 功能互補, 共同組成全域旅遊的重要節點;組織三類特色遊線, 形成三大主題旅遊板塊;完善旅遊配套服務設施等措施, 將山峰村打造成為建德鄉村旅遊的重要節點。

(3) 美居———提升人居環境, 塑造美麗鄉村新風貌

通過提升空間品質以提供多樣的公共活動空間, 改善建築風貌以展現新農村鄉土人文風情, 完善配套設施以滿足便利舒適的生活需求, 將山峰村打造成為壽昌江畔生態美居的典範。

3.3 行動山峰———平實可行的規劃

採用維護風貌、就地取材、少花錢多辦事原則。村域統籌上, 響應“中央一號”文件精神, 以“田園綜合體”模式進行產業重塑, 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進行用地資源優化, 2017年底已同藍城進行接洽, 計劃2018年年初全村1000多畝農田的流轉工作;統籌交通、景觀、配套設施等進行整體規劃;根據三個片區的特色有側重的發展, 通過三產融合、片區互動, 共同形成產業新格局。村莊整治上, 以“鄉愁文化為基調、保農親農不去農”為理念, 以“改造鄉土化、庭院體系化、立面協調化”為原則, 進行建築、環境 (道路、庭院、景觀綠化) 及重點片區的整治指引。

4 結論

4.1 創新提出“三平”規劃理念

本文提出了“平凡、平穩、平實”的“三平”規劃理念。平凡———對村莊認識要實事求是, 腳踏實地, 大部分村莊只是普通村莊;平穩———美麗鄉村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須遵循鄉村發展的自然規律, 要找準切入點,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平實———採用維護風貌、就地取材原則, 少花錢多辦事, 提高規劃落地實操性。

4.2 創新提出五大規劃原則

五大原則具有普適性, 可以有效指導美麗鄉村規劃, 分別為:因地制宜原則、增強造血原則、維護風貌原則、就地取材原則、訴求導向原則。

4.3 創新提出“三步認識法”

在現狀分析上, 採用三步認識法:初步認識、發展認識、深度認識:①通過初步認知獲得直觀的第一印象, 比如區位條件、空間格局、村落肌理、村莊面貌等;②通過發展認識探索表象背後的內在成因, 比如人口組成、就業情況, 收入來源, 產業結構, 集體經濟、土地效益、旅遊資源、用地格局等;③通過深度認識總結提煉前兩層認識, 對村情進行高度總結。

4.4 創新結合“田園綜合體”模式

在尋找村莊發展新路徑的時候, “田園綜合體”模式打開了規劃思路, 將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圍繞在一個主題下統一打包解決, 起到“一著出新、滿盤皆活”的關鍵作用。通過對自身優勢資源的分析, 該村打造“田園綜合體”有較大的可行性, 規劃在產業、旅遊、人居三個方面進行了全局謀劃, 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李昊翔 周競宇)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8年來致力於產業及園區、鄉村旅遊綜合體、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閒旅遊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閒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遊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築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客戶遍佈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