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养殖的东西都不好吃了呢?

齐天狼


现在养殖的东西不好吃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大大的丰富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前在东西因为稀有,只有逢年过节,来亲戚,走人家,才可以吃肉,不用佐料,就觉得好吃。而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有肉。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东西是吃不出以前的那种口感。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由于人们最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单位的产出比,自然想尽各种办法降低成本,增加产出。这里合法不合法的手段都会使用。而认识某些行为的危害,从而制定相应的法规总有滞后性。比如泔水猪,以及速生的饲料猪。

我去年养了一年猪,替某公司代养的。配送的饲料是否加激素我不知道,但由于养殖密度大,生长快,这些猪完全是靠抗生素保命。即使没病的猪,每头也要上百元的药钱,这与农户小批量的猪口味确实不一样。我自己都是购卖农户的猪,自己猪场的猪全部交给了代养公司。农户的猪杀了除了熏制一部分保存外,其余的都放到冰箱里,供一年食用。基本上都不到市场上购肉。

至于口味,四个月的速生猪的口味肯定要比养上一年猪,口味要差。十多斤的仔猪长到300多斤的肥猪,以前要两年的时间,现在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这就跟木材一样,速生林的材质肯定要比几十上百年的树木质要疏松。

不光是猪,就是池塘鱼也要比野生鱼味道差。强说是一样那是睁眼说瞎话。当然不排除以后养殖业会养出质优味美的牲畜,但目前从性价比来说,价格与口味完美一致还不可能,否则网易猪百多元一斤就没法出售了。




月色满坡


这个问题,我作为农村人深有体会。为什么?因为我现在自己吃的鸡蛋、鸡都是自己养的,买的猪肉羊肉都是在农村大集上买的土猪肉。不是咱吃不起买的,而是买的真算不上是鸡啊,食之无味!

不知从何时起,乡下只要有孕妇和小孩的老人家都要喂一群土鸡,让自己的儿媳妇儿坐月子吃自己家的溜达鸡和下的土鸡蛋,让自己的孙子外孙吃自己养的鸡下的蛋。城里人也千方百计到乡下买土鸡蛋。普遍放弃饲料鸡!



他们主要是有两方面的考虑:

1,养殖场的鸡喂饲料,饲料含兽药激素等添加剂,吃了对人身体不好。



2,养殖场的圈养模式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肉鸡三个月就出栏了,大大影响了口感,吃鸡肉就像吃馒头一样,没味。炖只鸡一般水开了鸡就熟了,而土鸡一般得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炖。



猪、羊、牛是同样的道理。

以前农户散养时,鸡的生长周期在1-2年,现在缩短为3个月;猪在散养时养殖周期在1年,现在缩短为4个月。并且圈养模式牲畜的运动量大大减少,极为影响品质。鸡肉不香了,煮一下就烂了,猪肉竟然开始粘锅了。和以前的农户散养比起来味道差远了!


咱们农民有观点


我是个从农村走进城里,又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年轻人。每次从城里返回乡下总觉得乡下的什么东西都比城里好吃,就连个青菜都差得很远。后面干脆放弃城里的生活回到乡下从事农业。

刚开始包了几十亩鱼塘,全部自己种草割草喂鱼,家乡的环境特别好,水也特别清,是个养活水鱼的好地方。可我养的鱼一年后捞起来都不到两斤,鱼太小了,人家不愿买,而且价格也上不去。后来才知道,别人专业养料鱼4个月就有3、4斤大。专喂草要养到4斤大要两年时间,而卖价却一样。

其间我也养了一批纯粮食的鸡、鸭、鹅。小鸡我把米煮成半熟泡水再喂,每天还喂一顿自己种的青菜。早上放到田里找虫吃,中午喂一餐,晚上喂一餐,再关回鸡舍里,算是照顾得很好了,可是一百只才成活五十只,养了八个月后,觉得可以卖了,拿到市场上,人家还说太嫩了。后面卖鸡时认识一个专业养鸡的,他说他们的鸡4个月就可以出栏了,我满脑子的感叹号。

再说鸭吧,纯粮食,3个月出栏,且不重,大的也就4斤左右,全料的45天就可以上市,每只都有4斤以上,大的6、7都有。鹅和猪、牛、羊同样也一样,家养的一是喂的东西安全,二是生长周期长,三是生长环境不一样,你说味道能一样吗?

以前在城里买只土鸡25元一斤觉得贵,现在回乡下自己养过鸡、鸭,才知道真正土的东西35元一斤都特别情愿,因为物有所值。








田野上的二丫


我是一名养殖育肥羊和繁殖羊的,拿羊来说育肥就是意味着养殖周期短出栏率高同样效益也高。一只羊从出生到育肥成需要7个月左右出栏,如果正常放牧需要1年左右,但是我们很多人吃羊肉都会选择3-5个月的羔羊(羔羊按牙口就是没有换牙的都属于羊羔)来吃第一是容易熟第二是肉质细腻但是这种羔羊几乎没有什么羊肉味!我喜欢吃比较老一点的羊肉(一对牙或者4个牙相当于一岁多2岁的羊)的羊来吃这种肉吃起来比较劲道有嚼头,在一个饲养周期长羊肉的味道这是比较浓郁。我们去内蒙拉羊牧民吃羊肉都会选择老一点羊来吃!再者说羔羊的价格比老一点的羊价格贵很多所以如果吃肉类还是选择饲养周期长一点的!不是肉不好吃了是有些时候我们选择吃东西的时候都是跟风,拿最长吃的鸡来说我们去饭店点的时候都会说来只小鸡炖蘑菇怎么不说来只老鸡(小鸡有味道还是老鸡有味道)?育肥羊育肥鸡育肥猪育肥牛都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也没有人说国外的肉不好吃??不是不好吃是很多人不会吃!纯属个人观点!以上图片全是本人养殖的羊肉!







乡镇小娟


那是肯定的,你想以前一年才长200斤左右的猪,现在半年就能长300斤左右,

以前鸡,鸭,基本上都要8个月才能吃,现在别人基本上35天的鸡鸭,能上3-4斤,可想而知,别人还赚钱,还要喂 ,还要利益,所以都是一些激素催长的产物,好吃才怪。

而且现在为了追求产量所有的品种都属杂交品种,然后全部改为全价词料在温室的喂养,和以前吃草和纯粮食,而且基本都是放养的比,那肯定截然不同

淳朴的农心

三农领域创作者

7粉丝 · 14赞


8041043266796


农产品好不好吃,这个问题的出现我认为原因有这些:

这几十年中国跨越了从吃不上饭到追求吃得好。就一个例子来说,几十年前一百个人年均吃不到一头猪,而就2017猪肉消费报告,中国猪肉市场平均下两个人一头猪。不是吃得不好,是吃多不香了,开始追求新产品来满足需要。

总是能听到人说:“小时候自家杀的猪,清水煮,直接炸着吃都香得不行。”

虽说以前的猪肉不喂饲料,不添激素,但现在的高品质猪肉要对比过去的猪肉还是优势大的,标准的瘦肉肥肉比、标准的重量在过去养殖户来都是无法考究的,以前看重的就是分量,现在看的是品质。


曾经的肯德基,吃一顿都要炫耀一番,如今为什么出现了:“肯德基是垃圾食品的说法”?就是大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选择了,想出去吃饭的时候就吃,而且还可以挑。

所有的所有,都在表现社会在进步,无论是养殖户产出的产品还是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都在改变。

好不好吃,怎样更好吃将一直会存在于消费者中,而养殖户或企业集团也将与之跟进,在一下波农产品好不好吃的风口浪尖上对农产品进行开发和改变。

好不好吃可能不重要,久而久之好的产品胜出,劣质产品出局。所以养殖出来的产品质量只会越来越好



欢迎关注 ,寻找农知不迷路,每日提供精彩有价值的三农讯息!


三农创业经


那是肯定的,你想以前一年才长200斤左右的猪,现在半年就能长300斤左右,

以前鸡,鸭,基本上都要8个月才能吃,现在别人基本上35天的鸡鸭,能上3-4斤,而且现在买一只冰冻鸡鸭才几块钱,可想而知,别人还赚钱,还要喂 ,还要利益,所以都是一些激素催长的产物,好吃才怪。

所以现在纯真的农产品,是非常受大众喜爱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比较怀念小时候的味道!

提倡原生态食物!!!






淳朴的农心


主要是现在种植的蔬菜水果 养殖的猪 鸡鸭等等 都是用肥料和饲料催长的,其实肥料饲料没问题,主要是生长的时间天数不够

不管什么水果 即使用了化肥 只要是在树上达到自然熟 都是很甜很好吃的 但自然熟的成熟度太高 不便于运输存放 所以商家都会选择七成熟左右就卖了

养鸡也是,我吃过用饲料北养的鸡 200天以上的鸡和土鸡口感差不多 但90-120天的鸡就没有香味


懂果帝


养殖的东西不好吃了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现在养殖户都受利益驱动,短平快,添加剂用的种类数量太多,过去的猪一年多才喂成,也不是很大,鸡都是几年的鸡,吃的都是粮食。现在呢全靠饲料,添加剂,好像气吹的一样,猪三个多月成了,鸡四十天成了。能好吃吗?科学发达是好事情,但利用的不太合理促成这种结果。还有一个原因是过去人们可食用的东西太少,选择余地小,口味单一,生活单调,记忆犹新。


原应平


我小时候 猪要养一年喂的是棒子面麸皮 羊是要去放的 鸡鸭散养喂剩粥剩饭 各种粮食 现在吃的是饲料 各种瘦肉精 化学品 催肥剂!四十天能出栏!小时候炖肉 满院能闻到香味 让人垂涎三尺!现在嚼在嘴里食之无味!不知道社会到底是进步了?还是人们自己在欺骗自己!醒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