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法律”哪个更适合治国?为什么?

艺术就是谎言


我认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确定精神文明。因此法律更适合治国,道德更适合修身,以法治国,以德修身是最佳的组合。以德治国会陷入虚无与虚伪的境界,会陷入无限自由则无自由的境地。法律更有可操作性,在技术层面上好界定违法还是不违法,在物质层面上更好处理相关技术问题。当然法者所以爱民,礼者所以行事,任何法律都要站在绝大多数人的立场立法,才能保证法治之下人民能幸福,否则恶法不如无法。

道德是一种境界,可以把他看成是最上层建筑,不是人人都能将道德修练得很高,更不是人人都会依道德行事。当共产主义实现后,物质极度发达,精神高度文明,那时或许可以以德治国,在这之前还是法治更加贴近现实。以道德治国最终都会演变人治,人治依赖于最高元首的个人道德修养,但是人无完人,人不是神也不是机器人,都有七情六欲,稳定性极差。

《道德经》里提倡的其实是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情境,儒家所提倡的其实是三皇五帝时代。因此以德治国就要求国家很小,小到如同一个村子,数千人束之以德自然是可以维持统治的。但是国家太大了,人口太多了,各种利益冲突太多了,再用道德来治国就明显不行了!所以春秋战国时代没有一个诸侯国采用儒家来作为治国思想,后世的“独尊儒术”其实是外儒内法。宋、明、清三代以儒治国,以道德来代替法律治国,将法律变成皇帝的王法,其结果就是国民麻木虚伪,国家孱弱可欺。

道德一面大旗,他光彩夺目,但是要求人人都有极高的道德修养是一点也不现实的,因为人人精神境界都高的前提条件物质极度发达始终没有实现。因此在物质文明没有达到极度繁华,人人按需分配的条件时,用道德治国只会让国家越来越弱,法治才是首选。法家与儒家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人人幸福快乐,物质与精神高度文明!只不过法家更加务实,先物质后精神;儒家却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要求人们精神高度文明!


大秦铁鹰剑士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道德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但是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底线不能打破,否则。。。犯罪,甚至说做错事情,成本太低。

依法治国,道德只能是约束法律之外的行为,作为辅助作用,其实,这一点得到普遍共识,没什么人反对,不然,没有法律,只有道德的国家,让人感到不安全,没有保障。

我们把话题极端化,不谈道德,只说该不该废除死刑。

这或许更有意义。在各个国家里,这都是一个会拿到纸面上讨论的问题。之前江歌案,持续了那么久的热度,那么多人呼吁,而且联名要求判处杀人犯死刑。

这就是法律的严肃性,如果是道德,那么这个杀人犯是一辈子被人唾弃,可是能怎样呢?

在我们讨论该不该废除死刑的时候,有个这样血淋淋的案子,我们都会愤怒,会要求判死刑。

要是撤销法律,用道德管束一个国家?!你敢想象???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毕竟,我辣么萌~


不哈韩的小韩


我的观点: 依法治国比依德治国更可靠 一、依法治国才能长治久安. 法律就是一种行为准则,具强制性;同时,法律是管长远的,具稳定性.我国宪法规定:所有公民、所有党派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及法律范围内活动.只有这样,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下去,国家才能真正做到长治久安,繁荣进步. 二、依德治国只能治于一时. 依德治国实质上是说:由有德之人治国(即圣君治国). 说透彻点就是人治. 历史上也有过尧、舜等圣君,其以德治国也受到百姓拥护过.但人毕竟不是神,谁也不能保证时刻有德和圣明,年老还有发糊的时候呢,人的寿命也是有限的,所以以德治国是不可能长久的. 综上所述,还是依法治国更靠谱一些.


在那高高的谷垛下面


道德是一条线,它高悬于空,告诉人们应该做哪些事,并且能做到哪一步。能够触碰到这条线的人越多,这个世界就越平和,稳定,善良。

法律是一条线,底线。它告诉人们,哪些事不能做,如果触碰到底线,会付出代价,甚至生命。触碰这条线或者突破这条线的人越多,世界就越发混乱暴力危险和血腥。

没有法律的烘托,道德就是空中楼阁,每个人都会指着楼阁夸夸其谈,却没有人能拥有。有了法律的保障,人们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慢慢构建我们的道德标杆,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

所以一个社会如果道德滑坡,实质上是法制出现了问题。仅凭道德,是无法治国的。


花钱无缺


法律在利益面前尚不能完全遏制犯罪,如何靠道德来遏制?道德的高大上都是在嘴上,要求别人做而自己并不做。满口仁义道德,背后男盗女娼说的就是这些宣扬道德的人。德育几千年挡住儒生贪污了吗?朱元璋恨贪官扒皮抽筋都不起作用,早上杀完,晚上就又出来了。

别听儒生忽悠说秦二世而亡是因为法治。秦国从商鞅变法到荀子入秦一百年,荀子大赞只是可惜无儒之美政,五十年后秦国才灭亡。那么荀子这个大儒教育出来的法家以及与李斯辩论的儒家在秦国最后的五十年里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什么贡献,又为秦国灭亡做了什么?贪天之功的儒家这次功劳没抢法家统一六国的功劳,却忙于造谣焚书坑儒为秦国灭亡切割自己的责任。儒生说秦法暴,但睡虎地秦简却没有证据,甚至体现了今天的一些法治精神。那么秦国怎么亡的?儒生嘴里的秦法残暴不足信,汉随秦制为什么不说残暴?还有一个说法是说汉朝重用老实人的故事里讲的秦国灭亡在官吏“文过饰非以为能”不用能说会道的人。文过饰非与纣王的言足以饰非是相同的文化。孔子说,君子诸己,小人诸人。儒家的解释君子责怪自己,小人责怪别人。那么孔子这个君子之首就应该经常责怪自己了?看论语没找到一句,却找到颜回的一句话,大意是天下人错了,我们没错,不用降低孔子主张的标准。孔子听了很高兴。那么用孔子自己的话衡量自己他是什么?

德这个东西从他的开始就有人类的自私在里面,谁获利谁说你好,谁不获利谁就骂你。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如何公平才是一个国家能够发展的正道,才会使上下一心。我认为只有法治才能够公平公正,即使你不用儒德,也一样会有偏私。


山坚海阔


又有人以儒家提倡道德批判儒家,继而批判传统文化了。

但问题是道德和法律是对立的吗?

人类绝大多数法律都源于道德,如果道德价值改变,法律也会变。

如以前欧洲人热衷于决斗,法律也支持决斗,后来他们觉得这个不道德了,法律也不支持决斗了。

如在日本协助人自杀会被减罪,但在西方大部分国家(有安乐死的除外)被等同于杀人。

这些都是道德影响法律。

说白了,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是不容侵犯的所在,而道德是法律的提高!如果一个社会人人只是不犯法,但在道德上败坏,相信我你肯定过的不开心。

所以既需要法治,也需要提倡道德,这才是正常的,这也是现代国家和古代儒家知识分子治国的方法。


全真道士梁兴扬


要治理好国家,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工具)缺一不可。但是,两者在治理国家中的所发挥的作用则各有侧重,在社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两者的地位和作用的大小也有所不同。

人类社会一路走来经历和将要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化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人之初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道德在社会治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是唯一的作用。而在除此之外的各个社会形态中,法律则在社会治理中起着决定性、基础性作用,而道德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总之,法律和道德的地位和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不同,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不同,两者在治理国家的具体过程中,不可轻重、主次不分,更不可将其地位颠倒。


老者沙龙


在封建社会里道德是约束皇帝的,皇权至高无上,皇帝掌握着生杀予夺所有的权力,如果非要找出一个可以让他稍加约束的东西那就是道德了。而愿意让道德约束的就已经是所谓的从谏如流的明君了,所谓的德配尧舜禹,睥睨天下,威仪天下,皇恩浩荡,万民景仰,勤勉为政,英明神武,爱民如子,勤政为民,雄才大略,文韬武略,励精图治的千古一帝,如唐宗宋祖。

当然在封建社会道德对老百姓也是有约束能力的,比如:古代对女人有种种道德约束,比如“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对男人无非就是君君臣臣,君要臣死不死不忠……

所以封建社会基本上就是一部践踏人权的历史,人权受到践踏,人性受到压抑,所谓的道德就是制造不公平,不平等的条约。

人治和法治最大的区别在于:法治与民主相容,人治与专制相合。法治强调“权自法出”,人治强调“法自权出”。当然人治也可以让国家强大但不可延续,所谓的明君驾鹤西去,昏君就会接踵而来。唐宗宋祖何其强大,最后还不是难逃灭亡?但法制就不会随着伟人的死亡而消逝,华盛顿死了两百多年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唯一强国。




金色五菱超级大面包


道德是自我修身养性,提高人的素质,是一种倡导的行为,法律是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以道德治国是吹牛逼说大话夸夸其谈,让别人怎么怎么做,自己高高在上指挥别人,自己不受任何约束,也是人治的一种借口,让别人仁义道德大公无私,自己男盗女猖无恶不作。依法律治国是约束每个人的行为,法律对准的是包括官员在内的每个公民,没有特殊的公民,追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中国几千年,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


平安健康知足常乐


不要把德治和法治对立起来。

道德是根本,德主法辅是治国的理想境界。

法治其实是人类社会最无奈的选择,是因为多数人失去对行为的道义约束,不得不以法律规范。

用一千条还是一万条法律规范社会好?当然是一千条,因为一万条需要消耗十倍的公共资源。

治理一个县,德主刑辅的情况下,一个县令十数衙役师爷文书,也可以秩序井然。反观当今,一县之中公职人员成千上万,仍然不能保证法条尽数兑现,更不能遏制频发的刑民案件。

倘若实现法治的庞大资源用于治理沙漠,玉门关外绿树青草覆盖了不知多少层。

细细想想中国社会如何失德,人类社会如何失德,问题深了去了。

也许,西式法治不必须也不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