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9岁女孩卖报救父 如今开面馆想请好心人吃碗面


9年前,年仅9岁的刘一谷每天清晨5点起床,从南阳路骑车到紫荆山卖报纸,为的是挣钱照顾患尿毒症的爸爸。9年后,18岁的她成了面馆“老板”,高考成绩高出一本线30分。为了照料爸爸,她填报了郑大。为感恩,她已邀请当年帮她卖报的两个女孩吃了亲手做的面。

在南阳路黄河路附近,18岁的女孩刘一谷表示。她的爸爸刘淼钦原来在郑州一家机械厂上班,在她六七岁时,父母离了婚。对此父女俩很默契,谁也不说,她不想提一些不开心的事让爸爸伤心。父母原来住的房子判给了母亲,爸爸所在的机械厂知道父女俩困难,免费提供了一个仓库给他们住。

2004年前后,刘一谷的爸爸患了尿毒症。为了给爸爸看病,家里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2007年7月,为了减轻家庭重担,9岁的她每天清晨5点起床,骑自行车从南阳路家中骑到紫荆山,批发一些报纸,然后在紫荆山广场附近售卖,整个暑假风雨无阻。她在街头卖报为父筹集医疗费的事情,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感动了不少人。和她同龄的4个女孩也自发组织起来同她一起卖报纸,在此之前,她们并不认识,对此刘一谷非常感动。


卖报的收入毕竟有限,家里缺乏经济来源,经过和爸爸商量,2009年,刘一谷拿出了自己积攒已久的1000多块钱压岁钱,在爸爸原单位领导的帮助下,在南阳路与黄河路附近开了一家“味真饸饹面馆”。也正是这家面馆,支撑着刘一谷完成了学业,也支付起了她爸爸高昂的医药费用。她在面馆里既是收银员也是服务员,“基本上啥活儿都干”。图为中午打烊后刘一谷躺在凳子上午休。

记者来到味真饸饹面馆时,正值中午12点,刘一谷正在收银台旁边帮助客人结账,店里有一名中年妇女,还有一个男孩在帮忙。刘一谷说,这些人都是自己的亲戚,或是亲戚介绍过来的,那个男孩是暑期工,想赚点零花钱。“他们都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工资上要求不是太高,相对来说还低一些,这让我和爸爸减少了不少压力。”

她说,面馆经营7年了,给家里带来了不少改变。现在,爸爸刘淼钦病情已基本稳定,但由于肾衰竭钙磷代谢异常,牙齿大面积脱落,每周需要做3次透析维持正常生活。


由于长期以来病痛的折磨,父女俩更能体会疾病带给一个家庭的伤害,他们想尽力回报社会。刘淼钦想集社会力量在郑州六院附近再开一家面馆,让其他的病友有活儿可干,挣些钱治病。

或许是受爸爸影响,刘一谷平时很开朗、要强,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班里的前10名,也是班里的班长。今年高考,郑州下起了雨,因为淋了雨,刘一谷高考第一天就发烧了。由于生病,导致刘一谷的语文和数学没能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水平,让她很遗憾。

6月24日,高考成绩出来,刘一谷考了547分,高出一本线30分,以她的成绩可以报考省外的重点大学,但她认为不能像同龄的孩子一样,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城市去读书。爸爸的身体情况不允许她走得太远,她甚至从来没考虑过真正喜欢什么。


填报志愿时,她报了郑州大学,因郑大每年的录取分数线较高,所以她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金融专业选择录取分数相对较低的日语。她所做的这一切都只为了能留在爸爸身边,帮忙照看店,照顾爸爸。谈及未来,刘一谷说,自己很喜欢做生意,所以会创业,努力奋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爸爸过上好日子。

在附近住的王女士和李先生表示,他们很早之前就听说过刘一谷的事迹,觉得她很坚强,也很勇敢,他们经常过来吃面,不为别的,只是被女孩的精神所感动。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刘一谷都坦然面对。她说,不希望大家用怜悯的眼光去看待她,她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可怜,她从来不抱怨生活。

在附近住的王女士和李先生表示,他们很早之前就听说过刘一谷的事迹,觉得她很坚强,也很勇敢,他们经常过来吃面,不为别的,只是被女孩的精神所感动。

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刘一谷都坦然面对。她说,不希望大家用怜悯的眼光去看待她,她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可怜,她从来不抱怨生活。

如今,在生活条件好转一些以后,她首先想起了当年帮助过她卖报纸的几位小伙伴,想当面跟她们说一声感谢,请她们吃一顿饸饹面。近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当年帮助她卖报的两位目前在读高三的同学被找到,她如愿以偿请她们吃了顿饭,“现在还差两位同学,我一定要当面谢谢人家,请人家吃碗饸饹面”。她说,做人总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