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命的人,都有點“厚臉皮”(精闢)


好命的人,都有點“厚臉皮”(精闢)

師父:一心,國慶假期玩得開心嗎?

一心:哎,別提了!放假在家,我家親戚就不停地給我介紹相親對象,特別心累!

師父:心裡不願意,你為什麼不拒絕呢?

一心:我心裡一萬次拒絕啊,但想到親戚也是好心好意,我不答應豈不是駁了他們的情面嗎?

師父:一心,我給你說個故事吧!

以前,有個年輕人去找禪師求得解脫痛苦的辦法,禪師讓他自己悟。

第一天,問他悟出了什麼?他不知,禪師便舉起戒尺打他一下;第二天,依舊如此;第三天,他依然沒收穫,禪師舉手要打的時候,他擋住了。 於是禪師笑到:拒絕痛苦,你終於開悟了。
好命的人,都有點“厚臉皮”(精闢)

一心,你從這個故事悟出了什麼?

一心戒尺打在掌心,便如同痛苦,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不懂得拒絕。

師父:同理,世上大部分煩惱的根源其實都跟自己的心態有關。

明明不喜歡卻不拒絕,那不是自尋煩惱嗎?

一心:是的,要是懂得拒絕,我現在就不會這麼煩惱了!

但我真的很怕拒絕了別人,傷害感情,還讓對方有意見。

師父:這是一種“老好人綜合症”。

不會拒絕別人,太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

九十年代,相聲演員郭冬臨在春晚舞臺演過一部小品《有事您說話》。 小品中的小郭是廠裡一個普通職員,樂於助人,有求必應。但經常有些事情他自己辦不了,可礙於情面,他總是沒辦法拒絕。 有一次,科長讓他幫忙買張車票,當時春運一票難求,小郭不好拒絕就謊稱自己認識鐵路上的人,當天晚上連夜頂著寒風去火車站排隊,排到最後竟沒票了,不得已他又花高價買了黃牛票。


好命的人,都有點“厚臉皮”(精闢)

人可以善良,但無需做超過能力範圍的“老好人”。

拒絕,是一種能力,不是自私,亦不是冷漠。

而是在真誠的基礎上,學會量力而行,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一心:哎,不懂得拒絕,真是苦了自己。

其實身邊也有很多人跟小郭一樣,“不好意思”這個“不好意思”那個,結果浪費了很多自己的時間,有時還“吃力不討好”。所以我就很佩服那些敢於說“不”的人。

前段時間不是有個知名律師發微博感慨世界太過冷漠,被網民群嘲嘛。

師父: 哦?什麼事,這個我不知道。

一心:當天這律師帶著兩個小孩坐火車回北京,買到的是上鋪,為了方便照顧就想跟下鋪一個“大學生”模樣的男生換鋪位,但男生說自己之前有腿傷就拒絕了。

哈哈,這男生我覺得做得沒錯,畢竟是自己花高價買的下鋪嘛!

而且幫是情分,不幫才是本分,助人為樂值得弘揚,但也要量力而為嘛!

好命的人,都有點“厚臉皮”(精闢)

師父:嗯嗯!

懂得拒絕有時候不僅起到正面的作用,還能幫你把痛苦和煩惱及時扼殺在搖籃裡。

像你上面提到的男生,如果不懂得拒絕,或被“善良”綁架而不好意思拒絕,那麼他就會把“不”字憋迴心裡,但內心的委屈甚至憤懣的情緒就會一直跟著。

一心:是啊,多難受啊。

現在想想,要是我親戚一開始提出相親時,我及時拒絕了,後來就不會這麼煩惱,我的國慶假期也不會被這件小事給影響。

國慶過得不開心,我現在回來上班更加不開心了!

師父:所以,適當的“拒絕”,有時候是很有必要的!

學會拒絕,也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

一心:嗯嗯!受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