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到底为什么要杀曹洪?

魍殁


曹操的长子曹昂原是刘氏所生,生母早亡,被曹操正妻丁夫人收养,爱如己出,曹昂在宛城战死,由于祸起曹操贪恋张绣婶母的美色引致张绣复叛,丁夫人愤恨难当,终日悲哭,最后离家出走回娘家,不顾曹操三番五次上门恳请,誓不回头,失望透顶的曹操只得死心,另扶立倡家出身的卞夫人为正妻,卞夫人生下曹丕曹植曹彰曹熊,曹昂死后,论嫡长则为曹丕,论行军打仗曹彰为先,论诗文歌赋则以子建为首,对于立哪一位嫡子为嗣,曹操犹豫多年,悬而不决。导致诸子明争明斗,尤其以曹丕曹植突出。


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战胜了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三国志记载曹操一次与贾诩对话,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回答,曹操问他为什么不说话,贾诩说,我正在想袁绍和刘表。曹操听后大笑,明白他的意思,因袁绍刘表都是立幼子为嗣引发内乱,从而被曹操乘势灭亡,于是立曹丕为太子。(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220年,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为丞相、魏王。初登王位,为提升人望,也为封赐臣属,作为诸侯王的封赏权已无法满足众人的期望。当上魏王当年的十二月,曹丕威逼献帝禅让,建立魏国,史称曹魏。


曹丕上位后,对内恩威并重,巩固权力加强集权,制法削藩,打击异己,诏令禁外戚宦官干政等。作为曹操的堂弟曹丕的叔父曹洪,在群雄争战时屡立战功,多次救曹操于险境,深得曹操信任,但为个性贪吝啬,常贪人财物又一毛不拔,曹操不拘小节一笑置之,在曹丕当五官中郎将时,因应酬日多,资金紧缺,便向曹洪借钱周转,谁知曹洪一来属貔貅的有进无出,二来对曹丕争位也不以为然。对他借款之举断然拒绝。(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等曹丕当上皇帝后,借口曹洪下人贪赃枉法欲处死曹洪,曹真等大臣求情无效,曹操老婆曹丕母亲卞太后怒责曹丕说,当时先王若无子廉救命,哪有你的今天?曹丕默不作声,就是不放人,卞夫人转向曹丕的郭女王皇后说,你必须想办法赦免曹洪,不然我也废掉你的皇后位。郭女王非常恐慌,于是大打感情牌,吹枕头风,曹丕终于回心转意,放了曹洪,把他废为庶人。(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曹丕此举,表面看是报私仇,其实是打压曹氏宗族的一招,曹丕因与兄弟争位日久,深感威胁,当上皇帝后倚重名门望族,联手制衡能够威胁到他皇位的至亲,借曹洪一事杀鸡儆猴,连消带打,待到曹丕儿子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改封乐城侯,与宗室关系有所缓和。


南方鹏


曹丕去世之前,想杀其叔曹洪,以其门客犯法为借口,想处死曹洪,但最后曹洪没有被杀,因为卞太后斡旋,郭皇后也连连求情,虽然将曹洪的财产归还了,但曹丕也将曹洪免为庶人,削夺官位、爵号、封邑。



曹洪,字子廉,是曹操的从弟,很早就跟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尤其是曹操于荥阳兵败失马时,曹洪舍命献马,救护曹操,使其免于厄难,一度成为曹操的救命恩人,从来也没有反意。曹操对自己这个弟弟也非常好,南征北战基本都带着让其独自领兵,立下了汗马功劳,官拜都护将军。


这样的一个人,曹丕为什么要杀他呢,在《三国志》和《魏略》里面都说了,这是因为曹洪吝啬,曹丕小时候曾经向富有的曹洪借钱或者是借绢,曹洪都没有答应。而且从曹洪免死后曹洪也对此事懊悔不已,成为谢罪的中心思想。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并非这个,我认为这样做是因为当时曹丕已经感到自己身体状态不佳,开始考虑身后事,儿子曹叡又是自己最中意的一个,但自己儿子的影响力小,那就必须由要做些什么给皇室立威,巩固皇子地位,为子拔掉荆棘,而像曹洪这样的有实力威望又高还是同宗,当然是提防范围之内的重点,杀曹洪这一出就是曹丕要整诸侯王,让他们对皇室敬畏。


许多谦


(1)曹丕要杀曹洪,私人恩怨是主要原因。

曹丕为太子时,曾经向曹洪借钱,曹洪不借,是以曹丕怀恨在心,称帝后借着曹洪门客犯法的由头,将曹洪打入大牢,准备处死:

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時假求不稱,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當死。羣臣并救莫能得。(《三国志.魏书》)文帝在东宫,尝从洪贷绢百匹,洪不称意。(《魏略》)

当时曹真和曹洪不和,就对曹丕说,处死曹洪,别人会认为是曹真的主意,此时曹丕直接就说了,我想办曹洪,跟你有啥子关系?

文帝收洪,时曹真在左右,请之曰:“今诛洪,洪必以真为谮也。”帝曰:“我自治之,卿何豫也?”(《魏略》)

(2)有说曹丕杀曹洪是要为后代着想,为了巩固政权之类的,又有说曹洪权高震主,威胁曹魏统治之类的,这都是没有道理的。

曹洪被曹丕打入大狱之后,大臣们许多人都来救,因为曹洪功劳极大,是以因为这件事,很多大臣背后对曹丕的做法很不感冒。

群臣并救莫能得。(《三国志.魏书》)(曹)洪先帝功臣,时人多为觖望。(《三国志.魏书》)

曹丕的母亲卞太后亲自出马相救,救不成便威胁曹丕的皇后郭女王,说要是不把曹洪放了,我就废了你的后位,于是郭女王几次三番的在曹丕面前痛哭流涕,求曹丕放了曹洪,曹洪这才得救。

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三国志.魏书》)

曹丕儿子曹叡上台之后,更是将曹洪封侯,赏赐多多。

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三国志.魏书》)

由此可见,曹洪无论是在群臣中,还是在皇族里,对皇权并无威胁,不然怎么会引来群臣的相救,卞太后的相救,曹丕儿子的封侯呢?

(3)曹洪吝啬吗?

《三国志》书里说曹洪吝啬,但是综合曹洪人生大事件来看,此人吝啬是看人的,在关键时刻曹洪其实是个敢于舍命舍财的狠角色。

例如,早年他跟随曹操,在曹操生死之际,曹洪代替曹操送死:

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三国志.魏书》)

代人去死,这可不是拍电视剧,在那个情况下,说死就死,还不跟玩一样,但是曹洪真的就敢代曹操去死,连命都敢舍掉,何况钱财?

当然,也有人舍命不舍财的,但曹洪呢,面对曹操的时候,依然很大方,在曹操兵败之后,舍出家资,为曹操募兵数千,给了曹操东山再起的机会:

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馀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三国志.魏书》)

综上可见,曹洪此人,平日里可能是真的吝啬,但是对曹操敢于舍命舍财,至于为什么不借钱给曹丕,是因为他的吝啬还是因为政治原因考虑,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曹丕,引来了杀身之祸,倒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