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肺癌因子,建立有效屏障,交大在癌症研究方面获新突破

前段时间,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因癌症去世,让众人一阵错愕,唏嘘不已,也心痛不已。生命何其珍贵,又是何等脆弱。人活一世,纵然有着卓越功勋,或名扬万里,或富甲一方,在病痛面前仍束手无策。而万般病痛中,癌症最令人恐慌!

2018年11月19日8:45,著名武侠小说作家萧逸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辞世,享年83岁。“南金北萧”的武侠江湖也成为了所有人记忆里的一片灰白。

控制肺癌因子,建立有效屏障,交大在癌症研究方面获新突破

2018年7月11日上午10:35,著名演员计春华老师因肺癌逝世,享年仅57岁。

控制肺癌因子,建立有效屏障,交大在癌症研究方面获新突破

素有“帽子歌后”之称的凤飞飞,也因肺癌医治无效而离世,享年60岁。

肺癌是当前中国面临的头号肿瘤威胁,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59万人死于肺癌。并且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肺癌发病率有趋于年轻化和逐年增加的态势。肺癌作为癌症中的“夺命祸首”究竟该如何应对。

控制肺癌因子,建立有效屏障,交大在癌症研究方面获新突破

“对抗癌症”是国际研究的共同话题,世界各国先进科技,先进医学条件都在为对抗癌症而时刻探索着,希望能找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尤其是在数据庞大的肺癌领域。令人欣慰的是西安交大在自然杀伤细胞调控肺癌免疫方面取得新突破,这一结果对“控制和对抗肺癌”有着重要作用。

“对抗肺癌”西安交大取得了怎样的突破?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和肿瘤外科研究团队最新发表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暴露于MHC-I类分子的NK细胞为肺癌的生长和进展提供了显著的免疫屏障,证明基于MHC-I分子的环境背景,NK细胞的NKG2D、NKp46等激活性受体和Ly49C/I等抑制性受体表现出动态可塑性,提示改变NK细胞活化状态有助于控制肺癌。此项研究成果对未来NK细胞用于免疫治疗以及MHC-I类分子在预测癌症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中或将有重要作用。

控制肺癌因子,建立有效屏障,交大在癌症研究方面获新突破

自然杀伤(NK)细胞与主要组织相容性I类分子(MHC-I)的相互作用在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NK细胞通过与MHC-I类分子相互作用而获得“教育”(education),成为“授权”(licensed)的NK细胞,“授权”的NK细胞具有增强杀伤靶细胞的能力,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已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基金的资助

这项研究成果以“Modulation of NKG2D, NKp46, and Ly49C/I facilitates natural killer cell-mediated control of lung cancer”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PNAS(影响因子9.66)上。论文第一作者为一附院感染科石磊博士,共同第一作者为肿瘤外科李康博士,西安交大一附院为第一作者单位,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为合作单位。目前,该研究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基金的资助。

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一直以来都紧跟国际前沿,结合国家重大卫生需求、地区发展与人类健康的需要,开展系列科研工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专业学科与研究方向。在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与炎症性疾病、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的致病机理及干预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让众多患者摆脱了疾病困扰。

欢迎广大学子选择西安交通大学深造,更多咨询请关注头条号“西安交通大学研招办”

部分素材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官网

数据来自西部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