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舰在克里米亚和俄罗斯海军对峙,这一行动会有怎样的后果?

云霄飞翼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消息:莫斯科时间今天早晨7点整(北京时间12点),3艘乌克兰海军军舰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和第21条中关于沿海国保障海洋安全权利的规定。

乌克兰军舰越过俄罗斯边界,非法进入临时关闭的俄罗斯海域。当然,从乌克兰的角度来说,克里米亚是自己的领土,相关的海域是自己的领海,可为什么在两个月前乌克兰的军舰通过克里米亚海域时主动向俄罗斯通报并申请批准,而这次却不请自来呢?这显然是波罗申科政府对普京访问克里米亚半岛的直接军事回应,但也有乌克兰国内外的政治外交需要。


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四年后,今年9月乌克兰才首次派出了军舰进入这一海域。今年的9月23日,乌克兰海军指挥舰“顿巴斯”号和拖船“科列茨”号正式通过克里米亚大桥,这一行动在事前已经向俄罗斯海事部门进行了通报并得到了批准,俄罗斯边防局海岸警卫队的舰只,则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进行了全程的监视航行。两个月过去后,三艘乌克兰军舰却不请自来,进入了俄罗斯的“领海”并拒绝离去,这显然是一种宣视主权的示威行为。具体情况是:乌克兰海军的两艘装甲炮艇和一艘拖船准备从敖德萨前往亚速海的港口马里乌波尔,但却没有向俄罗斯方面通报,途中遭到俄罗斯4艘边防船只的拦截,双方在海上发生了激烈的冲撞。


进入11月以后,克里米亚的局势骤然紧张,这是双方对抗的新高潮:11月4日,乌克兰在克里米亚边境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发射了实弹;11月15日,乌克兰又扣留15艘外国船只,理由是这些船只非法停靠了克里米亚的港口,而俄罗斯则警告将封锁亚速海。11月23日,乌克兰在亚速海举行了炮击假想敌的两栖登陆舰,并保护相关海岸的军事演习。11月24日,普京抵达克里米亚的当天,乌克兰的三艘海军舰不请自来试图穿越克里米亚海域驶向亚速海。


波罗申科政府的此举显然是在普京访问克里米亚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举动,而且得到了美英的支持。从波罗申科来看,现在需要通过迎合民粹主义来拉选票:今年4月,波罗申科的民调支持率只有7%,快被挤出前五名,而到了9月升至11%,虽然不高且比季莫申科低了近八个百分点,但已排名第二。内政治理的一团糟的波罗申科通过迎合民粹主义而尝到了甜头,如果打起来即使打不赢也是宣视主权的行为,可以迎合国内的民粹主义,为明年大选前的“奥步”做个试探:一旦选情不利则挑起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争取自己的下一个总统任期。


波罗申科的军事冒险显然得到了美英的支持,特朗普在见普京前也想试试俄罗斯的底线。11月21日,英国国防大臣宣布将派遣“回声”号水文测量舰和72名士兵前往乌克兰,并且由于乌克兰面临俄罗斯的威胁,英国将派遣更多的军舰和士兵。仅隔了一天,乌克兰就举行了军事演习,又隔了一天,就和俄罗斯发生了冲突,波罗申科在迎合国内民粹主义的同时,也希望借此向西方国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利用价值。而特朗普在和普京会见时,乌克兰问题也是绕不过去的,借此来试探一下俄罗斯的底线也是好的。而这种试探已经有了初步结果:乌克兰的海军吃了亏,因为挑衅的两艘炮艇吨位都不足百吨,而俄罗斯边防部队的军舰吨位就已经超过了千吨,俄罗斯海军虽然疲弱,但对付乌克兰还是绰绰有余。估计以后还是会“我舰奉命撞击你舰”,反正不吃亏。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此前也明确表态:

绝对不会允许北约的军舰进入亚速海。


随着乌克兰大选的临近,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对抗还会升级,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除了乌克兰东部地区以外,紧邻克里米亚的亚速海将成为下一个火药桶。


云霄飞翼


目前的状态还不能完全判断乌克兰方面会不会再进一步升级军事行动,不过背后的阴谋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对峙。刻赤海峡的军舰对峙是乌克兰与俄罗斯因为渔船扣押事件,引起的最严重的后果。我们先回顾一下刻赤海峡军舰对峙事件的原因,在看看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月25日报道,乌克兰的三艘军舰正在从亚速海的别尔江斯克港驶往刻赤海峡。俄罗斯方面指责乌克兰海军的三艘军舰违反了《联合国海洋公约》,越过了俄罗斯边境进入了关闭的俄罗斯水域。而同一天乌克兰军方称,“乌克兰海军军舰别尔季扬斯克和尼科波尔号小型装甲炮艇以及杨.卡普号拖船在前往马里乌波尔港,完成黑海海域既定的任务。却受到了俄罗斯方面的阻挠。”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局势变化,还要追述到11月15日,乌克兰方面扣押了15艘渔船,其中7艘俄罗斯方面的,另外8艘是克里米亚方面的。乌克兰称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那么他们的财产(指渔船)也是乌克兰的。俄罗斯方面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随后发表了,要求乌克兰方面立即释放渔船,否则俄罗斯有权保护俄罗斯公民的利益不受侵害。然而乌克兰方面没有因为俄罗斯的警告,而放船放人。于是,俄罗斯方面开始了反制措施,封锁刻赤海峡水域。

而这次乌克兰方面又直接出动了三艘军舰,去刻意进入俄罗斯的封锁水域,导致昨天(25日)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而目前的最新报道,俄罗斯卫星网11月26日报道,俄罗斯已经派出了苏-25攻击机前往刻赤海峡巡逻。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25日称,“乌克兰军队在刻赤海峡不断的挑衅行为就是想让俄罗斯停止封锁,然后把俄罗斯的反应称为是一种侵略。”那么乌克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军事冒险动作呢?

原来早在俄罗斯宣布封锁刻赤海峡的时候,乌克兰就跑到欧盟那里告状,欧盟外事委员会磋商,英国19日发表声明,调节俄乌矛盾,呼吁俄方停止封锁所进入亚速海的国际船只,这样会造成200多艘船只无法抵达,同时会对乌克兰的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而在之后的英国《每日电讯报》21日报道,英国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宣布向乌克兰派遣72名士兵和“回声”号测量船。以表达英国对乌克兰的支持,阻止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


英国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

这回明白为啥乌克兰有这么大的胆量来刻赤海峡挑衅了吧,没有西方国家的支持和怂恿,乌克兰的政客们根本就没那个胆量来挑战俄罗斯。那么,乌克兰的这次军事动作,现在来看,就完全是一场早已经蓄谋已久的军事行动。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现在看来升级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一,西方国家的不断怂恿,已经让乌克兰有了太多的跃跃欲试的心态。开始着手使用军事动作来直接挑衅俄罗斯,乌克兰政府觉得有西方国家的支持,一定能够获得他们的帮助。尤其是这次英国直接派兵过来,更是鼓舞了乌克兰政府的斗志。

二,乌克兰方面已经展开了对顿巴斯地区顿涅茨克的军事进攻。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月25日报道,乌克兰军方已经开始向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住宅区进行了密集的炮击,乌克兰方面24日一昼夜21次破坏了顿巴斯停火制度。再加上在刻赤海峡的军舰对峙,乌克兰方面已经展开了军事动作。


乌克兰政府军向顿巴斯地区炮击。

三,叙利亚伊德利卜地区反对派武装发动了化武袭击,根据俄媒体报道截至26日,阿勒颇市区化武袭击伤亡人数已经增加至105人。而乌克兰刻赤海峡对峙和顿巴斯地区交火,这都是24日发生的事件。显然这样的事件时间点如此的巧合,这是明显让俄罗斯两处作战,不能集中精力,最终顾此失彼。
叙利亚阿勒颇24日发生了化武袭击事件

不谋全局者,不以谋一域。俄罗斯的大局已经让美国提前做了太多的准备,才造就了今天的俄罗斯的多面对峙。乌克兰的这次军事对峙绝对不是简单的乌克兰头脑一热就挑衅俄罗斯,也不是简单的乌克兰政客为了大选而可以挑衅,这背后西方的操作必然是会隐藏其中。只不过是这样的问题,不会显露再外表而已。


淡然小司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最新消息,三艘挑衅的乌克兰炮艇已经被俄罗斯海军扣留在刻赤港,在双方对峙的过程中,为了迫使乌克兰炮艇“停止危险的机动”,俄罗斯海军动用了武力,事件造成三名乌水兵受伤,俄罗斯声称已对其实施了治疗。

(此次发生武装冲突的刻赤海峡卫星图,箭头所指为乌炮艇被扣位置)

很明显,乌克兰政府鸡飞蛋打,军舰被扣,军人被俘。

(俄乌双方舰艇在刻赤海峡附近海域缠斗)

事实上在冲突事件发生之前的9月9日,一艘浮吊船因为天气恶劣撞上了刻赤海峡上新建的刻赤大桥,为保证大桥安全,俄罗斯随即对航道通行实行了管制。

(刻赤海峡大桥的航道很窄)

为了对俄罗斯的决定表达抗议,乌克兰于9月24日派遣海军"顿巴斯"号指挥船和"科列茨"号拖船通过刻赤海峡进入亚速海。

11月中旬,乌克兰扣押了俄罗斯位于黑海上的多艘船舶,俄罗斯抗议。

11月22日,俄罗斯以安全为由宣布刻赤海峡暂时停运,同时将油轮横停在大桥下方以阻止船只通过。

乌克兰海军随即派出‘别尔江斯克’号、‘尼科波尔’号和‘克拉斯诺科普斯克’号舰艇挑战俄罗斯的决定,试图强闯刻赤海峡。

(乌克兰海军斑蝰蛇型炮艇)

为什么乌克兰政府知道去了会碰上硬钉子,却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

我们知道,乌克兰将在2019年3月份举行大选和议会选举。在外部有美国及西方国家公开支持打气、内部有民粹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所有候选人都在想尽办法对俄罗斯示强,以争取选民的支持。

特别是民调远远落后于前总理季莫申科的乌克兰现总统波罗申科,他更需要通过向俄罗斯以及乌东部武装展示强硬来挽救选情。把刻赤海峡的事情搞大,他既可以获得欧美国家反俄势力的支持,又可以获得国内右翼和极右翼选民的支持。挑起争端在目前来说是波罗申科最容易做到的事情。

果然,11月26日,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宣布在乌克兰全境进入60天的战争状态,同时对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地区的居民住宅区实施了密集的炮击。

(乌克兰炮击顿涅茨克地区)

读到这里,我们便不难发现波罗申科的策略了:

一、在选情危急的情况下,他迫切需要制造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事件,以向选民显示他将会是一个对俄强硬的领导人,在乌克兰,对俄强硬就是政治正确;

二、乌克兰已成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这是波罗申科自己说的),但乌克兰政府既无法解决其国内的经济问题、官员腐败问题、内耗等种种问题,也无法兑现加入欧盟、加入北约的承诺,波罗申科需要模糊焦点、转移视线;

三、乌克兰军队早已沦为鱼腩,它无法战胜俄罗斯,但可以通过碰瓷的方法来博取西方的同情,从而获得更多的援助和道义支持;

四、以俄罗斯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并宵禁,授予政府部门更多的权力,同时将限制乌克兰境内各党派的活动,这将最大限度地打击竞争对手包括季莫申科及其支持者的气势。

(波罗申科与季莫申科)

我对于局势发展的预测:

一、乌克兰会对俄罗斯展开进一步的挑衅行动,但无法对俄罗斯构成任何实质性威胁;

二、普京不会再去理会波罗申科,他只需要等等待明年3月份之后乌克兰新总统季莫申科上台再与她打交道就可以了;

三、美国和西方国家肯定会发起新一轮的制裁,但他们手里可打的牌不多;

四、美国和乌克兰都希望阻止俄罗斯铺设“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但这涉及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利益,特朗普也许可以多卖几船LNG,但乌克兰必定会失望;

五、G20峰会,特朗普与普京有更重要的问题要谈,乌克兰不在他的问题清单上。


周志宏glee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月25日报道,乌克兰海军三艘军舰穿越俄罗斯临时关闭的海域,驶往刻赤海峡。乌克兰海军的这一行动,很明显有为明年上半年即将举行的乌克兰大选拉票的嫌疑,乌克兰国内的亲西方派在顿巴斯挑衅还不过瘾,还想通过炒热克里米亚局势,进一步刺激乌克兰国内的民族情绪。这次军事挑衅行动非常鲁莽,而且注意力并不在这一地区的美国人很难护乌克兰人周全,吃亏的只有可能是乌克兰人。但是俄罗斯刻赤海峡大桥竣工之后,对于克里米亚以及整个亚速海地区的控制力明显增强,乌克兰当局也确实有不得不为的苦衷,这可能就是实力不足的小国面对地区大国的悲哀吧。

海上挑衅是乌克兰系列挑衅行动的一环

2019年上半年乌克兰即将迎来总统大选,目前在民调中领先的季莫申科主张缓和对俄关系,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寻求某种平衡。波罗申科政府为了赢得选举的胜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刺激乌克兰民族主义情绪。近期波罗申科政府不断进行军事挑衅,就是有意要让乌克兰人回想起俄罗斯强占乌克兰土地的暴行。在陆地上,由于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太渣,波罗申科也不敢轻易发动大规模的地面攻势,以免遭受更大的耻辱,乌克兰政府军也是敢远距离炮击一下顿巴斯地区,给顿巴斯的俄罗斯族居民添添乱而已。

今天乌克兰海军又不顾俄罗斯政府的警告,派遣军舰强行通过俄罗斯临时关闭海域,进入刻赤海峡区域,也是为了制造海上的紧张局势,达到与顿巴斯炮击同样的效果。从俄罗斯卫星通信社公布的图片看,乌克兰海军派出的舰船都属于小吨位的高速舰艇,挑衅的意味非常浓厚,但根本不可能对克里米亚和俄罗斯沿海地区造成大的威胁。说不定接下来乌克兰政府还会在空中制造摩擦,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

乌克兰的海上挑衅,比陆上挑衅行动更加必要

除了拉票之外,乌克兰之所以在陆上进行挑衅,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向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绝不承认顿巴斯地方选举的有效性,更不承认俄罗斯鼓动顿巴斯自治的合法性。而乌克兰在海上进行挑衅的目的,还有确保乌克兰对刻赤海峡的正常使用权、维护乌克兰亚速海沿岸地区合法权益的目的。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尤其是在修建刻赤海峡大桥之后,事实上将乌克兰亚速海沿岸地区彻底封死在海峡以内,对于乌克兰的主权和经济利益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即便乌克兰没有能力收复克里米亚,也要确保刻赤海峡是乌克兰能够正常使用的国际水道。既然刻赤海峡是国际水道,那么俄罗斯私自关闭相关海域就是非法的,这次乌克兰海军不顾俄罗斯的警告,坚持强闯刻赤海峡,就是想要宣示自己的主张。应该说,乌克兰海上挑衅的必要性显然要比陆上挑衅更为重要。

俄罗斯不会对乌克兰的挑衅做出强硬回击

冤冤相报何时了。俄罗斯在乌克兰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利益,现在当然希望乌克兰局势能够逐步走向平稳,把已经咬在嘴里的肉好好消化消化。普京非常清楚,乌克兰近期的疯狂挑衅至少有60%的可能性是为了2019年的选举。如果俄罗斯进行军事还击,乌克兰国内的反俄情绪势必高涨,乌克兰选举则会朝着不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那就真中了波罗申科的圈套了。

此外,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回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比如击伤甚至击沉乌克兰军舰,确实能爽一时,但是也给美国等西方国家海军力量全面介入黑海创造了提供了口实。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海军实力大幅度下降,黑海舰队现在能维持正常运转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果再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海军力量引入这一区域,对于俄罗斯在这一区域的海上控制权是非常不利的。

虽然乌克兰在刻赤海峡海域的挑衅意味明显,但是俄罗斯为了长远着想,还是应该退让一步。毕竟克里米亚已经占领了,刻赤海峡大桥也已经修建了,如果俄罗斯还打算把这一海域完全据为己有,将乌克兰数百公里的亚速海区域彻底封死,显然有些不太厚道。正所谓狗急跳墙,已经占尽便宜的俄罗斯,如果非要把乌克兰逼到墙角,可能会适得其反,也完全没有必要。


冲击时评


最新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海军在刻赤海峡冲突的消息传来了,俄罗斯舰只在克里米亚海岸附近向乌克兰军舰开火,双方舰只在刻赤海峡上的对峙升级了。

11月25日,乌克兰国防部发表声明称,在这场对峙中,乌克兰有两艘小型炮舰和一艘拖船受到俄罗斯特种部队船只的攻击。

乌克兰海军方面则透露,有6名海军舰员在此次事件中受伤,一艘拖船和一艘小型炮舰被俄罗斯军方损坏并拖走,另一艘未受损的小型炮舰也被俄方控制。

历来说俄罗斯是个战斗民族,两言不和,拔拳相赠,现在看来,果然不假,不要说是乌克兰了,就是美海军来了,照样要驱逐,不调头的话,直接雷达锁定,反舰导弹瞄准,要么就撞上去了,强大如美军,都只能掉转船头,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乌克兰海军,显然和俄罗斯海军不在一个档次上,两个月前,乌克兰海军舰只通过克里米亚海域时,却为何相安无事呢?原来乌克兰方面是提前向俄罗斯方面通报并取得了同意。

本次乌克兰海军并未向俄罗斯方面通报备案并同意,以俄罗斯的脾气,拦截算是轻的,说不定舰炮就直接搂火了,战斗民族的火爆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俄罗斯方面报道说,(乌克兰)三艘军舰已被带至刻赤港,另有三名受伤的乌克兰舰员已接受俄方的医疗救助,现已脱离生命危险。

俄罗斯联邦调查局表示,乌克兰军方不顾阻拦并进行危险的演习,致使俄方不得不开火迫使他们停止行动。

事件的来龙去脉就是,三艘乌克兰海军军舰驶入克里米亚海岸附近,并进行军事演习,俄将吞并的此海域视为自身的势力范围。

乌克兰始终不承认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认为军舰是在本国的领海内航行,因此,俄乌双方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况,真理在谁手里,唯有拳头硬。

有时国与国之间处理矛盾,实际上和人与人之间闹矛盾,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一样,拳头不失为解决争端的办法,尽管在文明社会不提倡,但却是存在的,俄乌本次在海上的冲突,就是最好是实证。

综上,本次俄乌在海上的冲突,是由于乌克兰海军进入了俄罗斯的“海域”(打上引号是因为此海域俄乌有争议包括国际社会也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是在宣示主权的行为,在俄罗斯方面看来,当然是乌克兰的挑衅行为了,所以发生了双方海军的对峙。

乌克兰军舰行动的后果,就是俄罗斯海军直接动手了,率先炮击,并将期三艘乌克兰海军小型水面舰艇全都带至了刻赤港,对外宣称乌克兰方面没有遵守俄罗斯方面的法令条例,违反了《联合国海洋公约法》,给地区营造了一种冲突的氛围。

乌克兰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了,对外宣称俄罗斯对乌克兰军舰所采取的行为,是旨在蓄意加剧亚速海和刻赤海峡紧张局势的侵略行为,并呼吁国际社会谴责莫斯科并对其实施新制裁。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乌克兰是个有希望的民族,乌克兰人民不可欺。,,


人文地理2


所有国际爭端都是以实力说话,乌克兰与俄罗斯不是一个量级,打不起来,西方真能帮乌克兰吗?我看未必,无非是声援一下与乌克兰壮胆,最后不了了之。


用户8711192286168


不听话的孩子,你爹真想揍你,可又怕你西方的叔叔阿姨反对。


手机用户61081656951


政治游戏,真打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社会观察前沿


俄罗斯有没有这个气魄,把大桥底下注上坝,把里面封死

让桥变成大坝,基建狂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