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技术成熟到可以改造“艾滋病免疫”人了吗?我不觉得。1、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现在应用很广泛,但是依然存在大量的“脱靶”问题,也就是说,该切掉的基因没切掉,把不该切的切了。做转基因作物,做转基因工程酵母,做转基因其他动物,这完全没问题。脱靶的,处理掉就好了。不知道这个研究的参与者想怎么处

基因编辑技术成熟到可以改造“艾滋病免疫”人了吗?我不觉得。1、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现在应用很广泛,但是依然存在大量的“脱靶”问题,也就是说,该切掉的基因没切掉,把不该切的切了。做转基因作物,做转基因工程酵母,做转基因其他动物,这完全没问题。脱靶的,处理掉就好了。不知道这个研究的参与者想怎么处理脱靶的人。2、基因编辑胚胎或者基因编辑疗法的必要性。目前大家共识还是如果需要用这个保命,那可以一试,与死亡相比,疗法本身的风险可以承受。但是这次做的是CCR5基因的编辑。很早之前科学家们就发现有些人似乎对艾滋病病毒免疫,检测结果是他们的基因组中CCR5基因比一般人少了32个“字母”,也就是碱基对,这个变化让HIV病毒无法感染人,同时看起来这些少了32个“字母”的人也没有别的明显变化。后续的研究发现区别还是有的,少了这32个“字母”,人更容易在遇到流感或者黄热病的时候表现出严重反应。即便这次两个生命都被准确删去了那32个“字母”,她们获得的是几乎不得艾滋病的好处,和更容易被其他常见传染病伤害的坏处。这个利弊,值得去冒险吗?当年基因疗法因为导致了病人的死亡,整体被停了十年。3、从媒体报道看,两个双胞胎中的一个,并没有“删除”成功,在明知胚胎没有编辑成功的前提下,研究者为什么让它发育长大,让她面临风险?要知道不管是基因编辑婴儿还是试管婴儿,这些人工辅助生殖技术都需要准备很多个胚胎,最终保留一或两个,处理掉不合适的胚胎,伦理上并无问题。那这次这个孩子,仅仅是被当成一个“对照实验品”吗?4、说到底,是伦理问题。第一例试管婴儿今年整四十岁了,英国人当年的争论,所有的技术细节都记录在案。今天的这个研究同样经过了伦理审查,不知道审查委员会的成员在签字时是什么心情?是着急超车?还是想青史留名?我们还能看到那份“补注册”的临床实验申请书。而那份申请书,现在好像在系统里查询也并没有获得通过。5、特别不想提但是不得不提的是,这个“实验”的实施单位,是个莆田系医院。孩子的父母,来自北京一个艾滋病互助组织。然而,他们完全可以用母婴阻断生一个健康的孩子。#首例免疫艾滋婴儿诞生# 科幻从来不如现实魔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