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线城市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平均工资有八九千,但大部分人工资都是四五千?

东城西站


平均工资反应的只是数值意义上的人均收入,但无法反映收入的分配状态。举个例子:假设有10个人,1个月收入9万,剩下9个月收入一共1万,也就是每人1100多元,这10个人的月平均工资是1万;同样是10个人,如果其中一个月收入1.9万,剩下9个人每人9000,月平均工资也是1万;当然最平均的状态就是每个人月收入都是1万,这样人均月工资当然也就是1万了。前面三种状况人均月工资都是1万,但是收入分配的状况却完全不同,也就是说贫富差距完全不同。这就是问题的答案,其实很容易理解,以平均数值倒推,假如平均工资是8000,你每遇到一个月薪12000的人就代表也同时存在一个月薪4000的人。因此,有的专家认为除平均工资之外,应该公布一个中位数工资,简单来说,10个人里面公布一个排在第6位的人的工资,这样大家就能更直观的感受到大多数人的收入处在一个什么水平。


姑苏何律师


单拿北京说一下吧。小编认识两个人,学历都很一般,并不是985、211毕业,毕业后来北京的。其中一位搞教育培训,刚来第一年只有三四千工资,第二年换了一份工作,工资飙升到一万五。另外一位工作与其大学所学完全毫无关系,先是进了一家国企,工作两年,工资五六千,然后辞职换工作,月薪一万二。


小编举这两个例子说明,在北京只要你不是十分没有能力,跳槽是一个提升工资的完美方法。北京是一个有广阔舞台的地方,会给很多人合适的机会,月薪过万并不难,但是需要熬两年。


北京高学历的人士非常多,所以工资过万的也非常多。当然,工资四五千的可能更多,毕竟大部分人做的职业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工资也不会给的很高。要是这样平均一下,工资肯定到不了八九千。但是北京很多人不拿月薪,他们挣的是年薪,有些人自己本来就是老板,他们的收入要远高于打工者。这样的人北上广深要远远超过其他城市,所以平均工资就高了,大部分人是被平均。

一线城市是一个能够拉开贫富差距的地方,挣得多的钱都数不清,挣得少的每月都不够花。所以平均工资并不能反应一个城市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他只是反应了这个城市的发展水平,繁华程度而已。


陆十二


拿深圳来说吧,因为我正好在深圳。

深圳算是改革开放最早一批进去一线城市,地理位置靠近沿海,对面就是香港。从这几年整体发展趋势来说,深圳正在迈入全球化,无论是消费,常住人口,还是工业,金融等等各个领域都是比较强。

从2017年求职人均分布统计图,深圳人均工资9000出头,有一句话叫社会70%财富掌握在30%之中,而这30%人就是各行各业中的精英。另外70%人掌握30%财富,这70%就属于各行各业普通的工薪阶级。所以大多数人工资在四五千左右,加上深圳日常开销都是一大笔花费,导致更多人处于刚刚仅仅够养活一家人环境中。

其次深圳就目前来说传统行业比较多,比如:制造业,养殖业等等,比较衰的是传统行业整体人均工资都不高。深圳比较目前金融,投资理财,这块工资相对于来说前景比较大,工资普遍待遇偏高。

当然付出和回报成正比,金子在哪里都发光,祝愿在深圳工作的这些人,事业爱情双收


江东影视剧


首先我要说明,一线城市有一线城市的好处,但一线城市也有一线城市的困苦。我在深圳生活了二十多年了,前两年父亲来深圳生活了一段时间,深有感触地对我说,你没有你哥哥的幸福程度高。哥哥在内地一座小城工作,父亲感觉哥哥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而在深圳,虽然平均工资达到8000多元,但把开支去掉,这点工资真的就剩不下什么 了。

我们先来看一张表格,这是2017年6月网上流传的一张各城市平均工资表,从表上可以看出,月平均工资排在前四位的正是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城市的平均薪酬都超过了8000元,但想想这些城市的房价,这点工资真的生活得还很困难,以深圳为例,深圳的平均房价5万多元,就算月平均工资8000元,这房价比也是够吓人的。

广州城市风光(东方IC)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平均,我们知道北上广深这些城市,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金融业都不少,这些企业的工资都非常高,年终有些高得吓人。而一些普通的企事业单位,工资比较低,或许只有三四千元,但被平均后,平均工资蹭蹭地往上涨,而在后面追赶的人,真实工资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往上涨。

上海城市风光(东方IC)

一座城市的表面都是一样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城市内部,每个人的生活境况差别是很大的,平均收入,其实并没有多大真实意义,几个马化腾的工资,都可以拉高平均工资的一大截。在超级城市里,虽然配套较完善,虽然机会也较多,但实话实话,生活压力大,生活差距也大,有钱人太多,街上豪车成群结对,而骑共享单车的人也不少,生活相对清苦,当然,清苦并不一定没有快乐。


途虫的百味人生


很多人认为毕业在上海工作,月薪过万,醒醒吧,上海平均工资才6500元。

很多人经常发帖子,询问如何才能月薪过万。而诸如如何月薪过万,过十万,年薪过百万这样的问题,更是满天飞。关注量也是巨量,说明大家真的对赚钱很渴望。

可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即使在最发达的城市上海,人们的平均收入也仅仅是6500元。这是上海市统计的本市的平均工资,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有人可能说,上海不是各种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富豪吗?月薪没有一万,在上海怎么活?

只能说你想多了,每年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从全国各地来上海,工作竞争极为激烈。一般211大学工科硕士也就是5000块左右,本科会更低。所以在校大学生要对工资有所预期,切勿过于不切实际。当然大学里还是要把专业课学好,还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找到自己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并且一直不断的努力坚持下去。


塔尖


大部分工资四五千???这绝对不可能吧?一线城市啊,那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方,我感觉月薪过万那都是算是低绩效人群了吧,怎么可能平均才八九千,大部分四五千??绝对不可能的事!!

我没有在一线城市待过,我家乡是三线城市,但我去一线城市玩过,我同学在北京,上学期间放假的时候去玩过,毕业后工作的时候有时候趁着假期也找他们玩几天。虽然没有问他们的收入如何,但我知道他们的房子都是两三万一平米。车子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不像我们家这种小地方,基本上要去的地方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就到了,他们带我出去玩,就算近点的地方,开车也都是一个小时起步,所以耗油量也多,养个车子费用也比我这边贵。所以一个月如果真如题主所说的月薪四五千,那他们根本养不了房子跟车子才对

再说收入,我家这种三线城市,去一个工厂上班的话,一个月正常也是三千多。北京深圳那种高端格的地方,月薪才比我这里高一千多的话也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我个人觉得题主的问题肯定很伪,一线城市的工资不会低于万元的


天怒疯狂


坐标北京,说说我认识的两家人的平均工资情况。

第一家:郊区,原农民,后农转居民户口,家里祖父母二人,均80上下,二人退休工资合计8000元,五个子女,大姐夫妻均退休,大姐之前是事业单位工人,退休金每月5000出头,大姐夫开出租,交保险时间短,退休金只有1900,大姐家女儿32岁,某互联网企业行政,月薪扣除五险一金拿9000多,大姐家女婿某互联网企业人力高管,年薪50万。

二姐是事业单位在职员工,面临退休,月薪拿到手6000+住房补贴2000差不多8-9千,每年会有不定期各种补助津贴合计3万左右,这么一算每月也合到1万出头。二姐儿子物业上班,学历不高,月薪大约5000元,二姐家儿媳妇某企业策划文员,税前8000左右。

三姐三姐夫也都退休了,都是工资比较低的单位退休,加起来退休金6000多,三姐家女儿某上市公司技术员,传统企业,刚上班两年,月薪税前8000左右。

四哥30年教龄教师,中学小科,工资一直在税后5~6千左右,最近把原放到住房公积金专户的住房补助并入工资纳税,差不多税前能到1万左右了,有时还有不定期不知名补贴2-3万,四哥媳妇是某民企财务高管,年薪大约30-40万,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福利。四哥儿子上大学。

老小开了二十年车,给企业开过,也开过出租,胆子小也懒,不爱干活,在家吃低保了。老小媳妇也文化水平不高,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月收入4-5千左右,孩子上大学。

第二家,城区,父亲母亲都退休,二人退休金合计1万出点头,父亲原是处级退休,母亲普通工人退休。

大姐某企业高管,年薪40万上下,大姐夫公务员科级,月薪1万左右。二姐某大医院护师,月薪加班费奖金大约2万。二姐夫事业单位,月8000左右。老三某广告公司高管,年薪50万左右,老三媳妇为了照顾孩子,在家里做网站维护的兼职,月8000左右。

这只是两个极普通的家庭,有关平均工资是否真有多高,给读者参考。


敬亭山926


职场人中的技术等级是拉开收入差距的关键

很多在同一城市打工的小伙伴会发现,同样的工作内容,可是别人可能一个月八九千的平均工资,而自己才四五千元的工资,不是说同工同酬吗?为什么不公平呢?其实这个当中会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就是你的技术等级和别人的技术等级差距,在职业技术岗位中,等级越高你的收入就会越搞,已经成为了我们企业评判技术性岗位薪酬收入的关键。

根据当年职业行情不同,也会出现浮动薪酬

如果经常关注职场动态的小伙伴会发现,每年从开春的那一场大型人才招聘会开始,就会有一些“高薪”的岗位在不断的引起职场打工一族的关注,而这个关注的所谓“高薪”不一定是技术岗位中最高的,但一定是当年最刚需的岗位,就像去年一个工厂货舱里的叉车司机在广东省平均工资居然高达9500工资,这就是当年职业刚需所致的突发性薪酬浮动现象。

因为高薪总是会给拥有职场战斗力的职场人

很多伙伴一直在问我,职场战斗力到底是什么,到底可以帮助自己获得啥?其实大家只要关注职场战斗力头条号,并且经常来学习充电,你就会慢慢知道,为什么职场战斗力是我们每一位职场朋友必须具备的的战斗力,拥有职场战斗力就能让你从平凡中脱颖而出,就能让你快一点走进职场中高薪的岗位,就能让企业找你工作,而不是你求着工作了。@悟空问答


职场战斗力


我来深圳1年工资6000千社保医保400多,到手5600元房租1500元,生活费1200元,地铁费,烟费,水费一个月1000元,房贷一个月3500元。一年内裤买了两次600元,杂七杂八费用没记,日子想让我回农村咋整





忧伤的恨


目前去年的平均工资已经出炉,2017年北京市社会平均工资是8467元每月,深圳市是8348元每月,上海市7132元,天津市7073元,广州市6764元,可以看到一线城市的工资都是比较高的,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感觉与自己实际工资不符,这是怎么回事呢?

1、标题式报道

比如一篇2017年平均工资的的报道,标题为“2017年北京平均年薪13.1万元”,即平均月薪10916元,这样的标题是会误导读者的。

因为当你点击进去之后会发现内容是“2017年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约13.1万元,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约7.0万元。”这样的报道标题就容易引起一个工资的虚高。

2、平均工资统计方式不同

依据统计局工资的构成,我们的工资大体是由六大部分构成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加班费,特殊情况下工资。

大多数人对比工资都只是对比基本工资,加班费和年终奖等额外的工资收入都没有算在里面。

而统计的平均工资是以企业单位上报的数据为准,我们不排除企业会不会把全部的用人成本都报上去,如果是从企业角度来看,用人成本一定是比员工到手工资更高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以及所得税,这部分可以扣除工资的15%到20%以上,统计的是全部工资,但我们对比的却是扣除了五险一金和个税的工资,自然会觉得差距过大。

所以只要把统计出来的平均工资去除掉,比如北京平均工资1万左右,扣除社保、个税和奖金之后,这样就和个人到手工资差不多了。

3、工资平均值不足以代表整体工资水平

如果人的工资分布比较均匀,用平均值体现出来的收入就比较能反应现实情况的“平均”收入。

但实际上往往是低收入人群较多,高收入人群较少,但高收入可能会达到年薪百万、千万的级别,比如A每个月1万收入,B每个月1万收入,C每个月100万收入,那么平均工资(1+1+100)/3=34W,显然是虚高。

这时候用中位数来反映一个工资水平更为合适,中位数保证了有一半的人工资低于这个数,而另一半的人高于这个数,几乎不受高低两端收入变化的影响。

但如果平均数与中位数差距过大,那么就说明社会财富差距也是比较大,正是有一群收入极高的人拉高了我们的平均工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