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管清友称,现在买不起房就多买两套,不然以后就更加买不起,你怎么看?

SmileyMaggie


越没钱越应该买房是对的,尤其是没刚需的人,我和老公结婚时候没有房子,现在依然没有。08年凑了十五万想买房,我的意思是买套总价50万以内的新房子,当时沈阳房价不到七千吧可以买个七十平两居室,月供1800,我家收入加一起4000,他觉得还贷压力大说什么都不同意,后来借了十万块钱买了老城区的一个老房子,东西把山八楼没电梯。就是因为房子不好才特别便宜,66平25万。这个房子今年年年初被我强烈要求卖了,他一直觉得挺好,我是身体不好爬不动八楼,而且房子太破不重新装修不能住了。这个房子就在今年卖了31.5万,在中介挂了两年才卖出去,而我们当时没买的新房子,最少的也要八十万多了,有的翻了一倍。而我拿着卖房的钱和积蓄想买那个房子还是要贷款35万,当然现在能还得起了。这十年攒的钱就等于没有了,新房子也没住到。


女妖精儿


在博鳌亚洲论坛“楼市:这次真的不一样”分论坛上,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说了这样一句话,“买不起房你就多买两套!”这句话看似有矛盾,但值得反复揣摩其中的道理。

听话要听音,尤其是要注意其背后的逻辑,而不要仅仅纠缠字面的意思。

举个例子:一个大钻石1000万美元,明年有可能变成1500万美元。你只有500万美元,是买不起的,但你要调动一些资源加杠杆去买,比如借1500万,买两个钻石。明年,你2000万买的钻石变成3000万美元了,你卖出去一个,还了借款,还剩下一颗钻石。明明买不起,反而买了两个,最终竟然买起了。

这意味着,当一个东西未来看涨(达到一定程度时)时,你要拼命去买。

当然,“买不起的东西多买两个”有两个前提:一是东西未来价格看涨;二是你调动所有资源以后,是买得起的。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有一句名言,看似矛盾却值得反复揣摩,这句话就是“如果你觉得听懂了我说的话,那你就一定误解了我的意思!”

总体而言,管清友讲的是逻辑。这就好比阿基米德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很多人都会质疑阿基米德,“你撬起个地球试试?”实际上,阿基米德说的仅仅是一个道理,是一个方法论,而不是事实存在。


经济好望角


传言太多,强调三点以正视听:第一,支持房住不炒的,政府应该着力解决公平问题而不是效率问题。第二,实事求是,不要意气用事。别听人忽悠说房价要崩盘。买不起的时候恰恰要全力多买。如果你不理解这句话,多看几遍。第三,投资角度,一定要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实话告说不好听。投资就是反人性的。


管清友


简单说一下我的例子吧,97年上班,一个中等专科学校的教师,第一个月工资270元钱,持续了一年后转正300元多一点,时间久远记不清了。

2000年买的房子,90平米花10万元钱,所居城市四线城市,但楼层不好,顶楼。当时工资400,房款全部父母拿的。



2001年结婚,月光族,挣的钱基本都添置家里的电器了。

2004年单位团购房子,当时房价为2000元,如果将我房子卖掉,按照当时的价格可以卖到15万元钱,再去购买一百平、楼层好一些的团购房,需要20万,加装修10万,就是我必须贷款15万才可以住上这样的房子。每月还款1000出头,我和妻子当时总共工资1200元钱,每月还完贷款外,只余下不到200元钱。所以放弃这个机会了。

当然现在我已经两套房子。



从经济角度看,过去买房子的,特别那些买多套房子的都赚到了。如管清友所说,借钱买啊。可是如果银行贷款的利息真还不上,又是普通老百姓,没有借钱的人脉,确实买不上房子,特别是买不到值钱的房子。其实多买房子就是在炒房,与目前国家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初衷不符。那么有人会问,你后来怎么买上的二套房呢?那是因为后来工资确实高了,自己做生意又赚了一些钱,才有能力贷款买房,至少可以还上贷款利息啊。

但是坤鹏论仍不攒成管清友的话,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应该靠房地产驱动,而是靠创新,去创造自己的品牌,这样才可以振兴一个民族。国家富强了,人们自然会安居乐业,哪还会有买不起房一说呢?


坤鹏论


近期关于房子的争论变的非常激烈,起因是: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在博鳌论坛的上的发言。

管清友说:“今天这个话可能有点刺耳,大家可能不愿意听,但还是想表达一下,现在买不起房就多买两套,不然以后就更加买不起。

不过,从公开信息来看,管清友在博鳌分论坛“楼市:这次真的不一样”上的发言不止包括上面这句话,概括起来应该包括六点:

1、虚假的房价下降不应作为目标。

2、现在买不起,就多买两套。

3、看好租赁市场的未来。

4、不会出现日本式的房地产泡沫破裂。

5、区域城市分化越来越严重。

6、调控政策不会马上松动。

以上六点基本是管清友的观点,但恰恰只有第二点“现在买不起,就多买两套”引发了巨大争议,本质原因在于这句话对于媒体来讲更具备话题性更强,也更容易引发大众的争议,从而让大家忽略了其他五点。

由于目前全国房价比较高,二三四线城市2017年又纷纷大涨,有些城市甚至出现快速翻倍的上涨,让没有买房踏空的人手中的钱迅速贬值、忘房兴叹,可以说房价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一块心病。不过,心病归心病,但每个人再怎么抱怨房价,也无法改变市场的趋势。

针对管清友“现在买不起就多买两套”这个极具争议的观点,我相信大多数人讨论的重点是:一套都买不起,怎么买两套?这不是痴人说梦话嘛!

不过,我认为买的起买不起每个人的理解是有所不同,大众是看自己手中的钱是否够买,而更有意识的人则是看自己能调动的资源大小,这跟自己的能力与魄力有关。


早在2006年,李迅雷《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一文平地惊起一声雷,引起社会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李迅雷建议当时买不起房的人贷款买房,买得起公寓的人加杠杆买别墅,炒股要买最贵的茅台,玩古玩就别嫌价格贵。一时间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而赞同者们则身体力行。这看似“冲动消费”的标题下实则充满了“理性投资”的智慧。

当年的赞同者们,无论是买了别墅还是茅台股票的,如今都实现了财务自由;而那些保守的反对派则没有赶上这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红利期,输在了起跑线上。

回到管清友的话,大众没必要纠结这句话的文字本身,从而陷入对于文字本身的咬文嚼字和争论。听话要学会听话外音,我认为管老师的言语所表达的意思是:房价涨速、涨幅如何暂且不论,但钱贬值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所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提前给自己一些压力,避免随着年龄的增长,赚钱能力逐步下降,而房价如果继续上涨,到时可能更加买不起!

天檀认为给自己加压没什么不好,人无压力必然轻飘飘,人都是在压力中成长的。不过更重要的还是要修炼自己持续赚钱的能力,就如同一只股票持续走牛的本质是业绩的持续增长。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事不叫魄力!

(咨询加助理公号:LY_1898)



喜欢吗?那就点赞吧,留下脚印,常聊!


天檀


关于管清友说的这个观点,昨天我已经发文专门分析了。

管清友的观点很明确,他认为在这一轮的调控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确实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九十年代的房改到现在,在城市化进程下,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楼市进入调控模式下,房价的增长肯定会从之前的陡峭变平缓,但放缓不是说房价会下跌,图线上的斜率依然是正,只是速度变慢而已。

换句话说,中国中心城市的房价像过去一样那么大的涨幅是不太可能了,但依然会涨,只不过是长期慢涨,所以,如果你当下有能力买,就趁早买,因为如果你嫌贵,十年以后更买不起。没钱就去借钱买,你得去买你买不起的东西。

对于管清友的观点,大部分我都认同,但对于买不起就借钱买,不认可,尤其是在如今高利率、房价增速放缓的时候,买房加杠杆,不可取。对于其认为房价会一直慢涨下去,我个人表示赞同,实际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

一直以来,我都在建议中心城市的刚需一族,如果有能力购买房产就早点买,不要观望,早买早心安,因为道理其实很简单,只要城市化仍在进行,只要土地财政依赖度没法降下来,中心城市在持续流入的人口增加导致购房需求量增加下,房价都会是易涨难跌。这个道理其实不用多说,看看中国过去四十年的房价走势就知道了。


天天说钱


有一天皇上出去微服私访,看到老百姓们遇到了饥荒,民不聊生,食不果腹,很多人被逼无奈只能去吃树皮草根。这时候地方的大臣就禀告皇上说:皇上,今年遭受饥荒,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了,请皇上开仓赈灾。皇上不解的问:他们吃不起饭,那为什么不吃肉呢?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为一句成语:何不食肉糜。说的就是你吃不起饭的时候,为什么不吃肉?

这位教授自己是没有体验过买不起房的感觉,所以他会说出:“现在买不起房就多买两套,不然以后就更加买不起”这样的话。没有钱那就去借呗,可是哪有那么好借的钱呢?不借钱的时候亲朋好友和和睦睦,乐乐呵呵,借钱的时候你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孤独。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大家都不容易。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学会的有时候不仅仅是怎样的去暴富,去挣到自己的一套房子,两套房子。而是在平凡的生活当中发现自己生活的价值,发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做个普通人其实没有什么不好的。

心态乐观积极,没有房子又能拿我怎样?比如说我现在租个一室一厅的房子,我都觉得挺幸福的。


傅一声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劝大家:买不起房你就多买两套!不然以后你更加买不起。借钱也得买啊。

他后面还讲的一句,你得去买你买不起的东西,这句话真的是意味深长啊!中国人很多就是因为买不起房,所以总是想买房,根据供需矛盾来说,越多的人想买,房价就越高,越没有人想买,房价肯定是跌。关键现在哪个中国人,不想买房?

房价这个东西,在中国真的是最神奇的,主要中国人一般都重视家庭,房子作为刚需,又是结婚必需品,所以,更多的人想买房,房价一直很高。

都说房价会跌会跌,年年上涨,从来没看大幅度跌过,所以我是非常赞同他的这句话的,鬼知道十年后中国的房价是什么样的,至少现在买房了自己住,享受方便也是好的。更何况还得为了孩子考虑啊!

如果有一天房价真的跌了,那说明中国人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安居乐业”在中国人价值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住房成了民生上的头等大事,“买房才能娶媳妇”成了老百姓的共识,正是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下,房地产市场有胜无衰,日益高涨的房价。

关键是中国出台了二胎政策,人口到一个阶段肯定是猛增,购房需求肯定更大,到时候房价怎么跌?国家土地政策管理也越来越严,房地产商拿地的价也越来越高。

一句话,买房要趁早。


镁客网


大家好,我是银行人,不立而立。



说一点我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我在入行的第一年2009年,有一位人行的老领导,曾经给我说过一句话,年轻人买房不要怕贵,贵者恒贵!大概和题目里说的是一个意思。

刚开始我不以为然,十年过去了,十年间,我一直在和房贷客户打交道,从房价2000到现在房价13000。充分印证了这句话,那些贵的地段贵的小区价格永远是在上涨。

真的如题目所说,现在不买,以后可能还真的买不起。

我的亲身经历在2016年8月份,我买的小区当时在洛阳的价格属于偏贵一点的学区房,6800一平方,在我买房以后,仅仅两个个月,一路飙升到13000元,我现在都在回想,如果当时不买,现在可能真的买不起。



再来说一说房价为什么不会下跌?

房子是一件特殊的商品,作为一个商品的属性,它的价格下限决定于它的成本。

1.地价上涨。在一二线城市,大家都可以看到,商业用地非常的稀少,天价地块频出。

2.建筑材料和人工费用都在上涨。房地产项目现在的验收标准越来越,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人工成本,都在逐年的提高,尤其是人工成本,这几年成倍的增长。

所以说房价的下限是在一直提高的,也就决定了房价不可能下跌的。因为商家追求的是利润,不会用来做慈善。



调控政策的持续落地,可能会打击一些炒房族的购房欲望,但是作为刚需族,在大城市,人口净流入的城市,住房是一件急需解决的事情。人们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一定是会选择买房,而不是去租房。

所以我觉得题目中所说的情况是正确的,在我有能力的情况下,有杠杆可利用的话,我一定会选择多去买两套,而不是去观望,如果我没有能力,那也没办法,只能目送房价上涨。


不立而立


还是先看看这位经济学家【管友清】的简介,我们再讨论他的购房逻辑;

管 友 清:

籍 贯:山东诸城人;

职 业:经济学家、教授;

毕业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

最高学历:博士后

一、“十大青年经济学人”;

二、中国青年金融学者奖;

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现任职务:

一、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

二、经济观察报首席经济学家;

三、民生财富首席经济学家;

四、太湖金谷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五、新浪智库首席经济学家;

六、中关村、广东股权协会及多个地方机构的金融顾问;

七、国情研究院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主任;

八、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宏观处处长、调研处处长;

九、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任);


十、财政部发改委:

1*PPP专家库专家;

2*PPP专家委员会委员;

3*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中心学术委员;

4*工信部工业经济运行专员;

小编确实不敢乱说话,观点还是要精简的表达一下:

一、专家,此处省略N个字;

二、官方,此处省略N个字;

三、呵呵😊,买不起还买两套,没有钱还借钱,真心不懂专家;

四、嘿嘿😁,明确杠杆的重要性,有杠杆的时候去杠杆,去了杠杆再加杠杆;左右挖坑,前后夹击,确实会玩;

如此场合,如此言论,此情此景,情以何堪?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