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还喊着招不到人是为什么?

昊小欠


有的是想找到发财的工作,比如,今年毕业的,儿子的同学,他的理想工作是金融炒家,诸如:老板给一个岗位就是管理家户的投资,如投资经理之类。这是比较难的,一个大学生,能胜任吗,毕业后就在家,睡醒就出冷汗。

有一个是去深圳上班的,第一天上街卖牛奶,他就不干了。

儿子的另一个同学,湛江人,到佛山找到工作,租了房,工作半个月就不干了,因为工作被经理批评了。

这些情况都很让我感慨,其实,工作就是从苦干起,从严要求干起,现在青年人没有“赛马”的想法,想当然认为,工作就是工坐,坐上几年评个职升个官。

我儿子能够在几次的实习中让人发现,这是比较有耐心的找工作,不管这么说,工作可以一层层走,从最高到低,一路找单位实习,从大三开始,有耐心,有表现,广深两地都参与应聘。


闲适人家


有一句说得特别好:企业想找拼命干活的牛,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的马!

这句话深刻的反映出几个问题来:

【1】学校教育与职场需求脱节

毕业后,大概你会听到很多声音就是,当年我的微积分有多么多么牛,但是毕业后我竟然一个都没有用到。学校的教育毕竟还是侧重于理论教育,我们学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详细的告诉我方法,以及原理,但是实际上,我们会看见,有很多同学在学校成绩很好,但是在职场发展不顺利。

职场毕竟是在考验智商和情商复杂环境。你能做事不代表能升职加薪。你在学校成绩很好也不代表在职场上能够有所创造。这里就引发一个问题,很多在校成绩厉害的学生,在企业很难适应,一方面放不下身段去协调职场关系,另一方面,自认为成绩很好就应该拿高工资。

【2】找不到工作以及找不到心仪的工作

其实学历还是一个很好的敲门砖。很多时候,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毕业生心仪的工作。为此我调查了周围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是这么说的:

学生一:工资才4000元,除去租房子所要花费的2500元,只剩下1500元,我几乎所剩无几。要说可以搬到偏远的郊区住,但是每天一个多小时的上班路程,我真是受不了了!

学生二:我不明白,为什么这家企业总是要加班?难道没有员工自由吗?难道没有劳动法吗?

学生三:我大学学的是生物科技,但是实际上,我可以做的事情很少。除了去一些私企美容工作做一些护肤品的检验工作,实际上我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3】环境发展与现实的冲突

根据一份数据调查显示,2018年预计我国毕业大学生将高达820万。就业形势确实严峻。一方面,企业缺口不多,有经验的员工大把且拼命。另一方面,大学生培养的成本高,不如从同行业且工作一两年有经验的员工招聘,尽快上手。

再者,目前各行各业确实都不容易。中国老年化日剧严峻,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人数3亿人口,老年人的消费是紧缩的,企业规模也日渐紧缩,意味着岗位减少。就业将更困难。

大学生想要在毕业大潮中获得优势,需要在校期间打造更核心的竞争力,参与更多的项目,不仅学历够硬,项目经验也够硬,那么毕业后才不至于陷入困境。

职场上的你,觉得有道理吗?


我是职场达人“萍行职场”,感谢你的关注,升职加薪有套路

萍行职场


作为一个小公司的老板,我说几句可能更说明问题。

我公司2003年成立,公司成立的时候,招工很简单,找工作的大学生,只有一个字:钱!工资合适,就来上班。到了2000年以后,再招工的时候,大学生就会提出,是不是给上三险啊等等。到了2010年以后,再招工,现在的大学生就问题多了。1,要工资高。2,要离家近。3,要公司规模大。4,除了三险外,还要有一金。有的人甚至还要问问,老板是不是开的好车!(不知道这和他有什么关系?)。刚来的大学生,什么都不懂要培养半年才出来,刚能做单了,他就惦记跳槽。所以我现在,干脆不招工了。能做多少做多少。够自己吃喝就完了。


永宝斋斋主


说一个我同学的故事吧。

他从一个二本的大学毕业,机械工程学专业,上大学的四年时间里,不知逃了多少堂课,考试大多靠作弊过。毕业的时候,面临找工作问题。有很多企业来学校招聘,这个不合适,那个也不合适,他整天嚷嚷着:"怎么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企业啊?什么时候能来一个机械制造的企业啊?"



其实来学校开招聘会的很多企业,有很多都很不错的,有中字头的大型国企,有全国500强,还有不少之前学长学姐推荐大家去的企业。这些企业福利待遇算很不错了,关键是人家不限专业不限经验,愿意接纳小白啊。

可我那同学就是看不上,我一个学机械的去粮油企业?去卖房子?我四年大学白读了?

最后他成功如愿进入了一家机械制造企业,那家企业在工业区,离市区比较远。然后我那同学又在群上抱怨了,什么鬼公司?没有住房公积金就算了,五险还得过了试用期才有!加班费5块钱一个小时!还得申请,没加够四个小时他们还不好意思去申请!申请了领导还不一定批!

抱怨有什么用。何必如此执着自己的专业呢?何况你在大学混了四年,真的把这个专业的知识学透了吗?



在此给广大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一个忠告,真的不必太执着自己大学的专业。很多公司招不到人,他们愿意从零开始培养的。

作为应届毕业生,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你可以零经验进入很多公司,只要你愿意把自己当做一张白纸,虚心努力地去学习,很多公司会接受你的。

对于很多很热爱某个专业的学生,可以忽视这篇文章。毕竟还有很多专业确实需要扎实的功底,接受过硬的训练,比如医学,航空业之类。



但是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请把眼光放宽了,学习一个专业,不一定是为了专门从事那方面工作。学习一个专业,掌握一个学科模型,认识世界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参考。

比如,在学习化学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讲,原子可以类比成太阳系,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电子相当于绕太阳旋转的行星。你马上就懂了。

改变观念,才会有转折,并且什么时候都不晚。


二占占


我就是面临人手不足,招不上来的困境,我个人觉得还是毕业生在大学阶段没有找到目标的原因。

上周我刚面了一个姑娘,觉得很合适,姑娘也明确告诉我,她还有另外两个公司在考虑,会在我们三家中选一个入职。

我看中这个姑娘是因为这个姑娘大学期间的实习经历,高三和大一的时候就有给出版社在书展做兼职的经历,大二在出版公司实习,大三去了业界比较大的出版社实习至今。

她在面试的时候,明确投我们是看我们的畅销书经验比较多,希望来开拓一下视野,看看畅销书运营模式。这也是她打动我的地方,她来之前对自己要投的职位、公司都有很好的了解。

一般做事的人都是这个流程:充分收集信息、理性决策、果断行动。

至少在第一步,她已经很成熟了,她准确说出了我们最近几年的畅销书作品,并且在书展上,拿到了我们的书目,并且对我们最近的畅销书阐述了观点。

虽然她并不了我们的运作模式,但是她思考了。也就是说,等她入职,经过入职培训以后,我带带就能独立工作。


说完了成功的案例,我再来说说最近我拒绝的新人。

1、解决问题能力差。

尽管我经常推荐解决问题的书,也做入职培训,但是解决问题能力还是现在新人的硬伤。他并不清楚如何自己解决问题,

2、专业能力

我这边的专业能力就是阅读和写作能力了,一般入职我就会推荐他们看办公室书架上的阅读、写作书,可是非常奇葩的是,有些新人会跟我强调“功利性阅读有害”,我都无奈了。阅读的原始目的:消遣、收集信息、获得知识。

读书的原始目的不就是为了传承信息和知识吗?不就是功利性阅读吗?你反对功利性阅读,那你上这么多年学,都干嘛呢?功利性阅读你上学干嘛?这么多年都把害了?

我真是无语了,这种基本上我都不辩论,干什么不吆喝什么,直接再见了。

3、沟通能力

沟通这事,说在点,听在心。你不喜欢我给你安排的工作,你直接说,你擅长什么,能做什么,想学什么。咱们都好商量。你有事不说,不问,我说什么你不反馈,那这个真是没办法沟通,我只能换人。


我总是跟职场新人推荐《靠谱: 顶尖咨询师教你的工作基本功》

从沟通技巧、逻辑思考技巧、资料制作技巧、专业·商务精神4个方面,详细的讲解了职场新人应该如何建立工作习惯。

自我认知是进入职场最关键的一关,你要通过认知发现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长处,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需要学习什么,然后系统的学习。还是那句话充分收集信息、理性决策、果断行动。光下决心,不行动也是瞎掰。

想毕业就找到工作,不妨好好想想企业需要什么人。而招聘单位,我也有个心得,就是招聘实习生,基本上上学期间能出来实习的,都是有想法的,培养培养就能带出来的新人。


鼹鼠的土豆


找不到工作招不到人,无非几点:

1、薪资待遇。

这个原因应该是根本原因,就像辞职一样,不能说百分百,但也有百分之七八十是因为它了。



我们部门最近就在招人,人事发布在网上的薪资是3K—4K,快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一个过来应聘的,是一个新人开口3800,最后没谈拢,以致于我要做两个人的事情。企业想要花最少的钱,干最多的事,而我们找工作时候,想的都是和企业相反的。

2、眼高手低。

我们不排除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独挡一面的能力,但那是少之又少的,你没有实际案例,企业不会冒这个险接受你的。企业都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我来公司面试时,是人事开的工资,因为他也会根据多方面来衡量你的工资的。

3、学的和用的不一样。



现在好多学校教的和到企业实际操作相差很多。这个在我出校门的时候,就亲身体验到了,理论和实际还是要有一段的路要走的。现在好多大专院校都是第三年直接安排学生到岗位上操作,觉得这个蛮好的。

4、僧多粥少。

企业都认为这方面的人比较多,所以就降低工资,三条腿的蛤蟆没有。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抱着这个不来还有下一个来的心态。


织趣舍


本人本科英语专业,研究生计算机专业,现在在国内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

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的阶段对此体会非常深刻,谈谈我的看法。


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很多企业喊着招不到人,看似很奇怪,其实非常容易理解。

招不到人的问题

有个别实力不强的公司“招不到人”,薪资给的不足,企业吸引力不大。

另外这里所谓的“招不到人”更多地是指“没那么好招人”或者说“招不到合适的人”并非真正招不到。

经历过名企校招,现在优秀的学生名校的学生也很多,特别优秀的也算少数,企业之前也在抢人。导致很多企业也像一些学生一样“高不成低不就”,招人“高不来,低不想要”。

某世界五百强去年校招都出现招不满的情况,就是因为真正优秀的在内推期间就找到了工作,傲慢的招人态度,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让很多学生选择了其他。最后放低姿态,眼巴巴得招人(但是依然还是只要指定的211学校,还是要能力还不错的,这部分学生早已搞定了offer),最后还没招满。

“招不到人”并非一个人也招不到,只是招不满或者难招到合适的人,这对于名企也普遍存在。

有些好的企业招不满是因为宁愿空着,等着下一波校招,等着社招,也不要“不合格”的人进来。

说到底还是能力能不能支撑你的理想的问题。

可是总有一些没真才实学的人,还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够努力,抱怨这抱怨那,“不服气”。

都是哪些人“找不到工作”?

800万看似很多,但是大学生基数也非常大。

首先请大家想一下,都是哪些人找不到工作?

根据我的所见所闻,名校的学生普遍非常好找工作,普通学校里专业学的非常扎实学生也不愁找工作。

找不到工作的学生不说有多么强的自学能力,多么强的主动性。大部分连自己的专业都没学好。

“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大学都在干啥?

我见到的“不好找工作”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大学里不太努力的学生,甚至连学习都不好,更别说学一些和工作需要的技术。

可以对比一下二本的学生和名校的学生学习氛围,日常生活,我想大家心里应该有数了。

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混日子”,“及格万岁”、“不挂科的大学不完整”,上课玩手机,没课打打游戏、泡泡妞、吃吃喝喝等。

很多大学生大学前三年混日子,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两个月才“幡然醒悟”努力学习,努力找工作。

如果这类学生都能轻松顺利找到好工作,那么还有天理吗?

欠下的总是要还的。企业不会为废柴买单!

大学教育和企业要求之间的矛盾

大学教的很多内容偏理论化,企业要求偏实践化。

很多大学里面教的内容相对浅显,相对基础,甚至有些知识是“过时”的。

而很多学生并没有从“高中思维”转变到“大学思维”,以为学习好考试分数高就行,其他的不重要。不去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技能。

总是觉得“时间还早”,“周围人都这样”等,日子很快过去,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能力不行。

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

很多普通大学的学生,总觉得名校的学生都是龟兔赛跑里的兔子,都懒洋洋。

反而是自己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地学生在混日子。

有些人怪学校,怪氛围,我认为只能怪自己。

大学教育本来就和高中不一样,不可能像高中一样,什么都明确告诉你,手把手教你。而且即便像培训机构一样教,依然有大把学生不愿听课,看看一般的学校里专业课玩手机的多少?课余时间都在干啥?就算像培训班一样有很多人不想学,不主动学。毕业再怪学校不听。最终学出来还是千差万别。就业的时候人那么多,企业当然选基础更扎实,学的更好的学生。

研究生期间有一个关系非常不错的同学非常优秀,人比较聪明还比绝大部分同学更努力。

经常搞比赛搞到半夜才回去,学习也专业第一,拿了各种奖学金,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些对能力提高有帮助的事情,在全国性的很多比赛都拿到了非常好的成绩,最后去了阿里巴巴。

虽然无不算成功,而且我自认为自己也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但是我本科是一个普通二本学校,英语翻译专业,我大二开始重点学习自己喜欢的计算机编程,但是我英语专业的证书如英语专业八级、英语专业四级,甚至不需要考的大学英语四级和大学英语六级也都通过了。

大学期间放学总是第一时间冲到宿舍学编程,暑假寒假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编程。大学里参与我们市单证防伪系统开发(该系统现在还在用),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次软件比赛,拿了我们学校那一年唯一的省级一等奖(计算机学院也有二三十个团队参加)。

最后考研也考到了计算机专业,现在也在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工作。

为什么还有一些人思想还不转变,学啥都手把手等着别人教。学校里教的不好好学,找不到工作逼急了才去培训好好学。找到工作再怪学校?难道不应该自己反思吗?

欠下的总是要还的,企业不会为废柴买单

这句话并不是我说的,而是我们公司入职的时候一个人力资源老大说的


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看似矛盾,其实是必然现象。

找工作的阶段优秀的学生在内推阶段轻松拿到好几个名企offer,“痛苦地”在这些企业里面选一家。一般的学生在校招阶段才能找到工作,甚至都是一般的企业。专业技能很差的学生,校招甚至都找不到工作,等着公司“补招”。

企业招应届生未必全都要求技能完全达到工作需要,很多专业基础非常扎实的学生好的企业也愿意要,可是很多学生的专业学的一塌糊涂。

非名校在就业是本来就不占优势,但是大学期间还在混日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难想象了。

找不到工作的人自己该想想大学里自己都在干啥?

你今天走的每一步,都会在未来留下印记。

前几天在问答上还看到有人问“大学里没好好学,找不到差不多的工作怎么办?”,还有人问“想写简历求职,大学里成绩不好,没有像样的证书,没有获奖该怎么办?”,我只想说“凉拌!”。

另外有人说还有走关系找到工作的

确实有这种情况。有关系的靠关系,没关系靠能力。没关系还没能力还不努力,还说啥?!

说再多依然有不听的,依然都不当回事的,这不重要。希望毕业的时候有勇气对自己说没有荒废,你的工作的层次也将是你大学是否努力的见证。

成绩固然不能代表全部,第一份工作固然可能无法决定一生,但是就像大学读名校和普通本科一样,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你的能力,影响了你以后的发展。这种差距未必是越来越小,别人资源更多,能力更强,未必不比你更努力,未必机遇比你差。

机会给有准备的人,而不是给“不服气的人”。

大学迷茫的问题可以看看我的另外一个回答: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52735151883813124/


本人擅长解答英语、计算机、考研、大学生活等相关问题,欢迎关注我,也欢迎类似问题可以邀请我回答。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探讨,您的关注是我创作的动力。


明明如月学长


亲戚家孩子大学毕业好几年了,2016年说已经两年没有上了,我说为啥不上班呢?上班一月才2000块钱有啥意思?还不如在家呢!我说你刚毕业啥都不会,你去上班对人家来说就是个副成本,等你熟悉了可以给单位做贡献了待遇就上去了,没什么用处。说要来学做生意,听我一说没那么容易也不敢来了,这一算四五年没上班了。管他呢父母在工地上能赚钱就行,这不是个别现象,单位还有一个儿子毕业几年了这个工作不好那个工作不好,不上班天天还得回家给他做饭。


这不是个别现象,这代孩子和我们这一代人的观念不一样,在家里爸爸妈妈什么都给我准备好了,在社会上也一样,你不给我准备好我就不去。我们有个很好的移动互联网项目招加盟商,找项目做应该看什么?肯定是看这个项目能否有发展,将来能否给我赚钱?这些孩子们看什么?看你的项目有没有盈利,他认为他来就是来分钱的,盈利了他才来,盈利了我还要人吗?招商是找你来干活一起来做项目的,不是项目很赚钱了让你来分钱的。

这代孩子家里多少都有些积蓄,父母能吃苦能省钱基本上是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对钱还不在乎,我们招人的也很麻烦,来了就不会甚至不敢考核,宁可少要人还可以省成本。这么多人都是这样的观念怎么办?不愿意找工作,找了工作也干不了,我们的社会家庭教育确实是出了问题,社会担心的独生子女垮掉的一代真正的来了,我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感受。幸好现在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正在快速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工。


创业特种兵传递快递物流信息分享创业心得!


创业特种兵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很多工厂招不到人(广东很多工厂闹工荒,全国很多地方都是),这是为什么?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多人觉得很难理解,但是我告诉大家这个问题的存在非常合情合理!

读书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以后很好的就业,出人头地,如果是你做为一个大学生,读了十几年的书,你愿意进工厂一个月工资两三千做苦力,干流水线吗?答案肯定是不愿意的,即使提升空间比别人高!如果愿意我们还读那么多书干什么,浪费青春!而且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这种苦力也是吃不消的!不像我们六零七零八零后的人,经历过开革开放的坚难!

有时候工厂即使招到了人,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容易跳槽,辛苦教了两三个月,刚学会东西,大声说两声就提出辞职,理由是:“工作是为了开心的工作,大家都是打工的,我为什么要受你的气?”我也觉得没毛病,所以你必须要像祖宗一样对他们好说好笑!

有些工厂招技术人才没有工作经验不要,因为企业都是想招能直接上岗的人,刚毕业的大学生当然没有经验,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害怕大学生跳槽啊,企业培养一个技术人才的成本是非常大的,除了工资必须给高以外,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很非常多,所以企业家也害怕最后人才两空!

举两例子:

我的做工程的,包工头,在三线城市,一天两三百块钱,月薪七八千还真心招不到一个大学生,没人愿意做,但是一天一百五十块钱却能招到很多农民工兄弟,干同样的活,大家一教都会,所以我为什么多花钱去请大学生呢?所以肯定招农民工兄弟,做事稳重听话好管理!

还有我老婆在做网络游戏公司做人事部招聘,听她说每天都有很多大学生来应聘岗位,底薪一千五,没业绩还要扣两百块钱,朝九晚五,坐办公室,还有空调吹,竞争还很激烈,但是能达到三千块钱一个月工资的却没几个,哎,都不知道什么形容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吃不了苦!虽然我也只有三十岁!





防雷检测技术顾问


去年秋招,职场火锅牵头组织公司招聘,为各地分公司拟招50人,报名1000人,笔试按照1:8比例有400人进入面试,面试那天来了200人,衰减了50%。二面按照1:3比例,有150人进行三面,最后按照1:1.2比例进行公示。目前,已确认不来的,已经有30人,估计到六七月份,实际到岗的可能只有15左右。

这个现实的例子说明什么呢?

招聘的时候,雷声大,到岗的时候雨点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公司在北京招聘,报名者很多,参加面试的时候,就问能不能留在北京,给不给户口?其实,我们公司主要为全国各地的分公司招人,最后到岗率只有30%左右。

职场火锅不讲大道理,也不讲大政策,从职场招聘实践中,已经得出了结论,实事求是地讲,大学生就业市场,这样的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一直存在几十年来,既有天子骄子的心态问题,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还有社会行业结构化矛盾的问题,板子也不能只打某一个方面。

这个现实例子,以小见大,反映出三个矛盾:

一是行业和区域结构性矛盾突出。拿职场火锅的秋招的实践来说,北京等大城市,吸引力很强。听说要派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地市级的一线工作,逃跑的大学生达到了70%。西部城市的分公司,没有一个学生去报到。

二是专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需要多的岗位是专业性的岗位,比如,互联网、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主体专业,但是报名的文科、法律、财务等通用性的专业占90%。企业想要的核心专业,报名的人少,过于饱和的通用专业乌央乌央的。

三是薪酬结构的矛盾突出。我们给出的工资起点一般,但晋升通道顺畅,如果踏实肯干,五年之内可以达到市场的70分位,但一些名校高材生,肯定不听你的,等不及五年提职加薪。

以上是职场火锅代表资方(公司方)抱怨,劳方(大学生)太挑剔,眼光高,等不及,恨不能白纸黑字,承诺一年两年三年就要解决户口提职加薪等等。企业的心态是,你还没有好好干呢,我就承诺给你提职加薪?

下面,是职场火锅为大学生说几句公道话:

这个结构性矛盾的责任,不完全在应届生一方,板子打应届生的心态是不公平的。职场老油条就可以挑三拣四,为什么责怪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良禽择木而栖,这都是人性的基本定律。凭什么把一张白纸的应届生架在“就业的道德制高点”上呢?明明是待遇不到位,还责怪大学生眼高手低,谁不是从不会到精通慢慢磨练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许多教育专家的观点是:大量生产型的企业,急需生产一线的技能操作人员,应届生2018年毕业将近1000万人,都不愿意去工厂里打工,天子骄子的心态扭曲了就业观。

这样的观点,表面看上去很有道理,大量的工作岗位你不去,还抱怨就业机会少,板子打在应届生的群体上,责怪应届生好高骛远。

职场火锅说句公道话:这样的专家,你愿意把你儿子送到工厂里打工吗?你不是倡导蓝领精英收入高于金领吗?为什么很少有专家和官员的孩子送去蓝翔技校呢?作业一线的工人中,99%的工人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咱们能不能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职场火锅的真诚建议:

一是倡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这是前提。中国经济虽然在转型,但蓬勃发展的态势没有变,就业空间非常广阔。社会的创富业态非常丰富,许多途径都成就一番事业,不一定非要大城市、大企业、大政府就业有前途。

二是倡导企业善待大学生,许多企业都喜欢招成熟人才,对应届生求全责备,哪个人不是白手起家成长起来的呢?不要一上来就打压应届生,多培养多关心,让他们加快成长。

三是倡导国家和行业要改变就业导向。提倡青春洒在一线没有问题,但只对一小部分热血青年管用,大多数应届生都是务实的,钱不到位,凭什么给你奉献呢。你鼓励他们去西部,但是他们去了西部,看不到出来的希望,钱也没给到位,换作你,你愿意去吗?

四是倡导国家和学校要改变教育结构。除了基础学科之外,要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培养的知识和技能要超前一点社会发展,培养的学生出来之后,学业与社会过于脱节了。

职场火锅的呼吁:

2018年应届生将高达1000万左右,今年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企业埋怨学生不愿意来,学生埋怨企业提供的岗位和薪酬不满意。那么,用简单的逻辑来推理,企业缺人找不到人,肯定是薪酬的吸引力不够。那么,企业提高薪酬就可能亏损了。结论是,国内的落后企业太多,以前就靠劳动力红利发财,如果工人们不那么好骗了,企业就埋怨应届生眼高手低了。这是一个社会大问题,一定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发展来解决,不是公有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是全社会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