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漲的最抗跌?杭州這9大板塊的二手房東,暫時可以舒口氣了


最先漲的最抗跌?杭州這9大板塊的二手房東,暫時可以舒口氣了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但至少有一些雪球,會滾得慢一點。

幾天前,根據板塊新房存量、二手房掛牌量及交付樓盤3項指標,分析了杭州城12大“高能預警”板塊。

很多網友擔心:大行情如此,其他板塊的二手房只怕也難以逃脫。

其實,同樣是這3項指標,將數據反置,就能大致推導出另外一種結果——哪些板塊更抗跌。

雖說市場大趨勢可能難以逆轉,但如果板塊內可售新房數量極少短期內又無新房交付二手房掛牌量價堅挺。如果同時具備兩種及以上指標,哪怕市場行情持續下滑,該板塊的抗風險能力也是優於其他板塊。

今天,同樣根據這3項指標,我們羅列了杭州城9個相對抗跌板塊。


1. 下沙金沙湖板塊

金沙湖板塊是目前杭州樓市相對最安全的板塊之一。

這裡已經太久沒有新的土地供應了。上一場土地拍賣,還得追溯到2009年。

今年3月,杭州市規劃局網站倒是出了個文件,將區域內原規劃的4宗商住地塊合併,調整成1宗純居住用地。佔地面積6.13萬㎡,容積率2.8,最多可建面積有17萬㎡。

地塊就在下沙中心區單元南部,海通街以北,天城東路以南,下沙南路以東,海達南路以西。

位置很好,距離地鐵1號線金沙湖地鐵站僅40米,北面緊挨著金沙湖公園

規劃是調整了,地塊何時出讓卻遲遲未有消息。

至於交付樓盤,自2005年和達御觀邸、龍湖灩瀾山交付後,金山湖開始邁入存量房市場。

要想在金沙湖一帶買房,只能看二手房。


最先漲的最抗跌?杭州這9大板塊的二手房東,暫時可以舒口氣了


下沙龍湖天街實景


地鐵1號線開通6年,又有綜合體龍湖天街、下沙銀泰,金沙湖的房價是整個下沙最貴的。

沒有新盤,也沒有新地,價格體系完全依賴二手房市場。只要需求還在,房價主導權就掌握在房東手裡。

我看了下目前掛牌的二手房,龍湖灩瀾山最多,有113套;其次是德信早城,51套在售。像名城湖左岸、中外公寓、和達御觀邸等,一個小區總共也就20餘套掛牌。

除了德信早城。近月成交均價比3月份便宜了300塊之外,目前幾個樓盤成交價,還是貴過年初。

灩瀾山3萬8成交,均價比年初貴了4千多;湖左岸躍層接近4萬6,3月成交價3萬8都不到。

2. 拱宸橋板塊

要想在拱宸橋一帶買房,基本也就只能挑二手房。

拱宸橋上一次有新房推出,我記得是2016年5月,江南里推出最後32套中式合院,均價11萬。跟普通中產,其實沒太大關係。

9月新亮相的陽光城拱宸府,在上塘高架東側,按理不能算拱宸橋核心區。就是含進去,一共也就70套房子,毛坯總價接近700萬,面向改善客群。

而拱宸橋外圍,像是申花、留石高架以北的新盤,房價多在4萬及以上,對拱宸橋核心區,不會有太多影響。


最先漲的最抗跌?杭州這9大板塊的二手房東,暫時可以舒口氣了



房價堅挺與否,就看板塊內二手房行情。

遠洋大河宸章,近月成交均價高達5萬5;九龍倉碧璽,接近5萬1。房齡老一點的名城燕園、錦繡文瀾閣價格稍微便宜些,但也要4萬出頭。

哪怕是回遷房,像碧璽西側的吉如家園,最高都賣到4萬。

而且,掛牌在賣的二手房也不多。每個小區差不多也就十幾二十套,名城燕園相對多一點,也就30來套。

3. 之江板塊

1個月前,二手房跑盤時我們就發現,相比其他板塊,之江轉塘的中介日子過得相對還是挺滋潤的。

除了禹州濱之江外,10月前之江沒推出過一個純新盤。

最新的一個,是德信九溪雲莊,主打150-160㎡的疊墅,均價52500元/㎡,一套差不多接近800萬。

未來,整個之江板塊,可以選擇的普通住宅,只有禹州濱之江剩餘的一點洋房;恆大水晶國際廣場一棟住宅以及

純新商住盤中梁雲都匯外,其他就沒了。

跟九溪雲莊差不多同期拿地的世騰之江地塊,以及今年拿地的祥生雲境、仁恆之江地塊,從容積率看大概率跟九溪雲莊產品相似。


最先漲的最抗跌?杭州這9大板塊的二手房東,暫時可以舒口氣了



之江大橋、紫之隧道開通後,之江轉塘被看成是濱江、老城西人的後花園。

買不起濱江、城西房子的人,很多都外溢到之江去買房,需求量一直在。

但今年之江也沒有新交付樓盤。

能選擇的主要還是之前交付的二手房,像中海定山府、新帝朗郡、天陽雲築、之江誠品、雲荷廷、璦驪山等。10個次新小區加在一塊,二手房源量還不到300套。

近月成交的二手房價,均價跟3月相比還是貴了2-3千,二手房東價格也摒得比較牢。

4. 蔣村

還記得去年6月,葛洲壩以31698元/㎡的樓面價,外加44%自持拍下蔣村單元地塊嗎?

自2014年融創拿下河濱之城地塊後,蔣村已經近3年沒有新宅地出讓了。所以當板塊好不容易有一宗新地掛牌時,開發商都瘋了。

那時市場行情也好,葛洲壩一拍就拍出個區域地王。

光是賬面上的樓面價,跟3年前相比,足足漲了2倍多。若是剔除44%的自持,實際樓面價接近5萬7。

而板塊內最貴的二手房西溪誠園,近月成交均價也就6萬7。

有板塊地王加持,加上週邊樓盤相對年份較新,體量又大,本身吸引力就高。不想外溢到餘杭區,又買不起新盤的,周邊次新房是最優選擇。


最先漲的最抗跌?杭州這9大板塊的二手房東,暫時可以舒口氣了



哪怕就是想外溢,未來科技城一帶能選擇的新房也很少。滿打滿算也就3個樓盤吧,陽光城未來悅二期、華夏四季、遠洋。綠城梧桐郡在五常,再遠就要到閒林了。

直線4公里開外的三墩,選擇也很少,西湖國際城、西雅圖,統統都要搖號,中籤率又低。

跟屬於西湖區的蔣村次新房相比,差異還是很大的。

最近二手房的成交價,跟3月份相比,也還有一定漲幅。河濱之城將近4萬7,3月份4萬5能買到;西溪誠園6萬7,3月還只有5萬7。

5. 留下

留下的新房選擇也很少。

目前在售的萬科臻園,主打改善大戶型;和家園後期剩餘未開發的地塊,主打的也是低密產品,總價不會太便宜。

二手房可以選擇的也不多。我看了下透明售房網,目前掛牌在賣的二手住宅,和家園,139套;復地黃龍和山,45套;翰墨香林苑,47套;萬科玉泉,15套;雅戈爾西溪晴雪,12套。

和家園這麼大的樓盤,也就139套二手房掛牌,其他樓盤房源量少也就能理解了。

像和家園、萬科玉泉一大優勢就是學區——求是小學和家園分校。很多買留下一帶房子的人,就是衝著它的學區去的,

一住最少得6年,要是生二胎,那住的時間就更長了。哪怕換房,也是周邊小換大。

板塊自身需求+外地湧入的需求,新房市場雖掀不起太大“風浪”,但板塊的二手房價還算穩定。

還有一點,就是留下的自然環境,也是很多人換房不願離開的一個理由。

6. 濱江區政府

濱江有大量的購買需求,但現在房子選擇實在不多,尤其是改善。

上一次還能在區政府一帶挑新房,應該是3年多前龍湖春江酈城開盤那會。那時候,市場行情普遍一般,春江酈城雖然有的挑,但賣得很快。

等到濱江金茂府開盤,買房人一下全出來了,就是有再大關係,也得搖號。

不遠處的杭州壹號院,情況也差不多。

買不到新房的,只好湧到二手房市場。哪怕是二手房市場行情整個下滑,濱江區政府一帶的二手房,只要價格比市場價便宜些,很快就能賣掉。


最先漲的最抗跌?杭州這9大板塊的二手房東,暫時可以舒口氣了


前兩天,傾城之戀一套二手房,小編看完房才5小時,就被中介告知房子已經賣掉了。

雖然掛牌有幾天,但成交速度還是快過其他板塊的“特價房”。

之所以將濱江區政府板塊列為相對抗跌板塊,還有一重考量:新房太少了。

未來可售新盤目前只有兩個,一個是溫州時代拿下的濱江中心單元地塊,建築面積10.5萬㎡,樓面價32638元/㎡。

另一塊是綠城拿下的西興北商住地,建築面積14.3萬㎡,樓面價33625元/㎡。

再有就只能等杭州壹號院剩餘未開的住宅了。

7. 濱江一橋板塊

濱江一橋板塊,能選擇的新房比區政府板塊還要少。

過去一兩年,還能有錢塘大觀、賀田尚城、銀杏匯這幾個樓盤剩餘未售房源能選擇。這些房源賣完後,一橋的新房也就斷供了。

最新一宗地塊出讓,還是今年7月16日,浙江富成拿下的浦沿單一宅地,可建面積不到9.7萬㎡,樓面價21797元/㎡。入市最早也要明年。

一橋還能選擇的,只有二手房。次新點的世茂錢塘帝景、錢江彩虹城、水晶城等;老一點的像錢江灣花園、臨江花園,以及一些回遷房小區。

一橋板塊勝在房價比區政府、奧體要稍便宜點。很多碼農、新杭州人想留在濱江,資金又不太多的,大多會選擇這裡。

總體來說,有沒有新房、剛交付樓盤,對板塊影響不大,更多的影響來自市場供需關係。

會買新房的,一早已經外溢到浦沿、湘湖、蕭山;想留在濱江的,多少還是會到一橋一帶看看二手房。


8. 奧體板塊

這裡所說的奧體板塊,實則是跨越濱江跟錢江世紀城兩個區。

奧體板塊新房選擇很少,保億奧邸國際,還剩一幢住宅預計明年開盤。

純新盤只有保利誠品101,建築面積約31.2萬㎡,樓面價要32277元/㎡,住宅戶型起步就是127㎡。

從定位上看,兩個樓盤的門檻都不會太低。


最先漲的最抗跌?杭州這9大板塊的二手房東,暫時可以舒口氣了



之前熱銷的融信保利創世紀、融創時代奧城、龍湖天璞,交付最早也要到明年年底。

所以說,板塊內現在可以選擇的只有二手房。

雖然屢屢會有特價房出現,但二手房價並沒出現太大降溫。那套美哉美城97㎡躍層法拍房,二次回爐拍賣成功,算上各項稅費,實際單價接近5萬3。

次新一點的二手房,像金色江南,89㎡成交價在5萬到5萬4之間。哪怕是房齡比較老,贈送面積也不多的,小戶型成交價多在4萬以上。

跟其他板塊相比,奧體板塊的房價還是比較堅挺的。房東對未來前景也比較樂觀。

9. 南星橋板塊

南星橋板塊現在有另一個代名詞——杭州豪宅區。

很多人有疑問了,融創侯潮府上個月不是剛交付嗎?再早3個月,金隅學府也交房了。況且,南星橋不是沒新房啊。

保利濱江上品,最近就在登記搖號;上品旁邊還有一宗新地,7月中濱江拿的。再遠一點的秋石高架往北,還有濱江御品。能選擇的不要太多。

但你發現沒,新盤也好,剛交付盤也好。哪怕房價不便宜,擁簇者依然很多。

行知幼兒園、勝利實驗、娃哈哈幼兒園、勇進中學等,上城區優質的教育資源,都集中在這一帶;3條地鐵線(1、4、5)號線橫穿南星橋而過。居住氛圍已經形成。

經濟實力稍強一點的改善家庭,置換首選肯定有南星橋。

目前南星橋一帶二手房選擇相對比較多的,也就老牌豪宅綠城藍色錢江、春江花月,成交價都在5萬+、6萬+。近兩年交付的次新房,每個小區真正掛牌在售的也就十幾二十來套,成交價多在6萬以上。

從法拍市場上也能看出端倪,南星橋的房子屬於比較堅挺的那一類——流拍少、總價高。

所以,豪宅林立的南星橋板塊,也還是有一定的抗跌性。

總結

生活裡有一種“雨傘現象”,下雨的時候,人們急需雨傘,賣傘的人會提高價格,但需求卻仍然不斷增加。

看起來,這和整個經濟學的基石——需求第一理論有點唱反調。因為需求第一理論說的是,當其他條件不變時,代價越大,需求越小。

後來,經濟學泰斗張五常先生在解釋這種反差時認為:影響需求的因素多如繁星。雨傘需求的上升,並不是因為其價格,而是因為大雨連天。

在這些樓市抗跌板塊裡,也有類似“雨傘現象”存在,房價堅挺或升高,但需求仍在不斷增加。

因為這些板塊,大多數是配套成熟、人口基數龐大的區域。

地段好、有潛力,才能持續導流。特別是改善型客戶,認準一個板塊,房子八成就買在那,哪怕房價比其他地方貴也要買。


最先漲的最抗跌?杭州這9大板塊的二手房東,暫時可以舒口氣了



濱江、南星橋就是這樣,房價不便宜,買的人還很多。板塊配套好,離市中心又近,搶的人自然多。

房價的持續堅挺,反過來又影響購房者的心理,更加堅定了他們買這一板塊的信心。

如果再加上供應稀缺(可售新房、潛在交付房源),整個板塊抗跌性就會非常明顯。

連續三四個月,從新房到二手房,我們進行大量的實地跑盤。結果發現:那些最先漲起來的板塊,跌的時候也是最慢(少)的。

這和股票市場裡的強勢股如出一轍。這裡面,既存在資金的偏好,又有標的“出身好”的因素。

當然,這些都是根據三項指標所呈現的理性數據進行分析。這9大板塊未來究竟有多抗跌,還得看大環境波動的幅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