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通货膨胀让居民存款财富缩水,那为什么不能阻止货币超发?

完理居士


个人也是希望阻止货币超发。

有人认为股市投资的人必然喜欢宽松,但实际上,这要看你是价值投资者,稳健投资者,还是对冲基金或者杠杆投资者。一把梭哈的当然希望刚梭哈出去,然后宽松就上门了,钱不值钱,这样股票和楼市飞上天。然而大家都知道,世间哪有如此美好的事情。

宽松,也就是超发货币实际上是让储蓄者拿出存款去支持借贷者,在一些经济有困难的时期,那些借贷者往往支撑着很多价格泡沫,支撑着就业和社会稳定。货币紧缩是让借钱者还债,也就是去杠杆,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将钱存入银行学会积累。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宽松和紧缩应该是交替的,如果宽松是解决眼前的问题,那么眼前问题解决了之后,就要实施紧缩,因为一个国家长期来看不能靠借贷者,而是要靠大家勤劳智慧,并用这些实干积累的储蓄。

日本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美和卓在一次活动上说:“日本降杠杆的失败,原因在于对不良债权这颗毒瘤视而不见。”货币超发能够让借贷者喘口气,然而最终还是要聚焦到微观世界的企业盈利上面,我们所见很多半死的企业,实质上越多的贷款,只会续命,不会改观。最终还是要请退出市场才可以重新释放一些资源。

那为什么阻止不了货币超发?这就好像我们减肥,人类天然的喜欢油脂、糖类和食盐,我们总想着吃饱了才可以减肥,吃了这块肉,下一块就不吃了。结果,我们最终很多人还是没忍住。

当然,这里强调的是,货币超发,而不是适度的宽松,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货币是应该缓慢宽松,用来满足经济扩张的需求,当然如今依然有金本位支持者,我们认为合理的通胀还是要有的,但是货币超发概念是货币发行增长速度超过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这需要有所区别。


凯恩斯


别看CPI现在只有2.3%,但实际上随着房租上涨、蔬菜价格大涨,真实的通胀水平远不止于此,目前居民的生活压力是非常大的,现在你拿一百元钱的购买力仅及三年前83元的差不多。更糟糕的是,居民工资增速也不及物价增长,而且居民存款财富由于负利率而大幅缩水。

我国货币超发是有特殊原因的,除非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否则通货膨胀肯定会如影随形的跟着我们:首先,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主要靠出口+投资(基建+房地产),以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肯定是要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而信贷扩张的结果,就是大量资金流向商品市场,物价上涨,居民存款缩水,在所难免。

再者,国内经济向好势头主要是靠宽货币来拉动,就是一遇到经济有向下趋势,就要拿出偏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像2008年遇到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就拿出4万亿投资计划和10万亿天量信贷,中国经济增长离不开宽松的货币环境,所以阻止货币超发也根本不可能,真实通胀水平可能已经很高。

最后,房价越高,通胀难免,存银行的财富缩水也是必然的。从表面上看,大量超发货币都流向了房地产领域,因为房地产有赚钱效应,并没有流向商品市场,但是房价上涨,导致房租价格大涨,这样传递到了商铺和企业的成本支出增加,而这些实体经济必然会把增加的这块成本放入商品的价格中去。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货币超发,不让通胀与我们如影随形呢?就是与西方国家一样,经济增长方式由民间投资和消费来启动,这样由民间投资和消费来拉动经济,政府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逐步退出。这样国内货币不会超发,物价可以长期稳定 当然货币政策还要中性一些。


不执著财经


货币超发,当然会引发通货膨胀,导致居民财富缩水,但是,货币超发,有时也不全是可以避免的,而是迫不得已的。

事实上,一个国家要不要超发货币,会不会超发货币,可以表现为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主观造成的,二是客观造成的。

主观造成的,主要是执政者过度强调自身利益,强调自己执政时的政绩需要,通过不断地发行货币,制造市场泡沫,最终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比如津巴布韦,就是过度放开土地市场,推动土地价格上涨造成的,从而让货币发行失去控制,最终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他一些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国家,同样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客观造成的,主要是因为特殊事件的发生,特别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等特大事件的发生,为了防止经济崩溃,被迫通过发行货币来应对危机、抵御危机影响。待危机过后,也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这种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掌握好分寸。

所以,有的货币超发问题是可以控制的,有的则无法控制。就像前面群分析得前者可以控制,后者则难以控制!


谭浩俊


通货膨胀当然可以让居民存款财富缩水,这是现代经济学里的常识。

因为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增加的产品就是那么多,按照正常的状态,国家新发行的货币,就是社会新生产的商品,这样就能保持物价稳定。

不能阻止贷币增发的原因很多。

比如委内瑞拉,就是社会福利太好了,但国家财政收入满足不了那么好的社会福利,只能通过发行更多的货币来满足。但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是有直接关系的,经济增长跟不上货币增长速度,最终引发通货膨胀。

为什么委内瑞拉不能阻止货币超发?原因很简单,制度已经形成,没有货币,就没有医保社保等福利,所有人都不同意。你缩减原来的社会福利,就当不了总统。这是一个症结。

我们国家的货币超发,与委内瑞拉大为不同,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交通设施与房地产的投资总体不小,累积起来就需要大量资金,所以需要超发一部分资金。有些时候,是没办法阻止货币超发的,尤其是以投资作为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时候,一方面加速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造成了商品价格不能符合实际价值。

比如,我们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看看最近几年,高铁、高速公路纵横驰骋,南北东西沟通无限,还有日益改善的环境,以及城市建设,可以说进步非常巨大。再看房地产行业也经过了20年的较好发展期。

其次,通货膨胀,也跟外汇管制政策有点关系。

企业出口产品,都是以外汇结算,所有这些外汇都要在外汇管理局变成人民币在境内流通,所有的外汇由外汇管理局统一安排。而我们国家基本是上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基地,出口远远大于进口,这样投放在市场上的货币,就超过实际需求:因为生产的产品卖出国外,发行的人民币流通在国内。

这个要改变,那么就需要藏汇于民,就是你出口多少商品,卖出去多少外汇,都放在企业自己的户头。其实就是要改变外汇管制政策。但如果改变这样的政策,不利于国家对整个外汇的控制,也容易引发国外投机者对人民币的冲击,引发资本外流等显现,甚至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波士财经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通货膨胀给人最直接的感触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持续上涨,手里的钱不值钱了。在经济繁荣时期,市场往往是乐观的,对于未来的预期也是正面的。这种繁荣体现在经济上就会产生一定的通货膨胀。

为什么在繁荣时期就一定会出现通货膨胀呢?归其原因就是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国家对于市场需要多少货币只能根据数据做测算,但是永远不知道市场需要多少货币供给,那么最好的办法就超发一定的货币使得市场的流动性得以保持,维持经济的活跃。

在我国改革开放国家快速发展的现阶段,我们讨论最多的当然是如何抵御通货膨胀。而在一些经济萧条的经济体,由于市场悲观,居民的消费意愿、企业的生产意愿都会受到影响,这种时候会产生通货紧缩。

同时我们从现代经济学发展的脉络也可以看出,经济学不是一门完美的学科,是不断在发展演变的学科,由于不完美性,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调控也不可能达到完美。从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创作《富国论》,到二十世纪上半页的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再到20世纪70年代金本位制货币时代结束,人类进入信用货币时代,真正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不过短短的四十几年,人类对于货币的改革也是在不断的尝试,信用货币体系有他的好处,但是通货膨胀也是信用货币时代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

所以在信用货币时代,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我们的钱袋子跑赢通货膨胀。


首席投资官


首先,你这个国家是指全世界的国家还是只是中国?如果是全世界的国家,你这个问题就是错的,国家货币不是一直超发的,你只不过是看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是放水比较大,因此判定货币一直超发,这个难免太局限。

我们以美国为例,美国现在已经在回收超发的货币,美联储计划到2023年回收消灭现有的四分之一货币。这个就是一个良性的货币政策了。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政府为了拯救美国经济,通过超发货币,刺激投资,拉动消费,来拉动经济恢复增长。那么目前,美国经济已经复苏且强势增长,这个时候就必须回收超发的货币了,否则,经济容易过热出现危机。

通过美国这个例子,我们应该大略懂得了国家运用货币的手段了。但是这个货币政策弊端在于,国家通过超发货币稀释人们手中的财富,比如整个国家有10块钱,而我们个人有5块钱财富,这时我们的财富量是整个国家的二分之一。当国家又发了10块钱,那么我们手里还是5块钱的时候,我们的财富就变成整个国家的四分之一了,财富被悄无声息的偷走了。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国家是统治阶级,为了宏观调控,不得不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所以我们个人能做的就是跟随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而调整。比如国家放水,那么我们就加大投资力度,购买不动产等等,这样我们的财富可以随着放水而增加,当国家开始回收货币时,我们卖掉投资的东西,换成金钱,这样,当国家整体货币减少的情况下,我们的金钱没跟着减少,我们就相当于赚钱了。

君子有道,顺势而为。那么有些人开始要喷了,先别急着喷,听我继续讲。现如今,美元是全球性的货币,当美元开始回收的时候,各个国家也要捂紧自己的外汇储备,一旦外汇储备危机,那么本国汇率将会出现危机,这不没捂紧的土耳其和阿根廷本国货币就暴跌了。怎么捂紧呢?当然是回收本国的货币了,你不回收,外国的美元因为回收值钱了,你国家的聪明的人就会换美元逃跑,一旦换的多了,外汇储备出问题,土耳其阿根廷会笑着向你招手。


江南李王爷


货币超发没问题,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发个1000,2000万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m2才173万亿。

第一,人为制造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以制造大量需求,最好的地方是沙漠,不但带来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带来大量的城市土地资源,引入全球人都可以定居,建造中国版本的迪拜,就内蒙古几十万平方公里的砾质沙漠你说可以卖多少土地,拿10%,按每平方10元,每平方公里1000万,那么就可以卖几千亿,100就几万多个亿,如果搞点工程,基建,再搞商业,轻松锁死几百万亿资本。

第二,资本市场可以吸纳大量的资本,首先t+0交易,把所有出口企业,互联网公司上市,至少上市20000家企业,连外国在华企业都上市,这样至少可以把过百万亿资金锁在股市里面。

这2项已经可以锁死上千万亿资金,按现在速度问题不大


末日001


把时间周期放长一些,通货膨胀是任何国家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经济现象,而且适当的通胀速度对于经济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就像这10多年,虽然物价上涨了,但是每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却比10年前翻了好多倍,比如2000年,一个家庭有10万元绝对是当地的有钱人,但是现在100万都算不上有钱人,物价虽然也涨了,但是肯定没有涨10倍。

对于一些刚需用品,在人口增长一定的情况下,涨幅是有限的,但是超发的货币从08年的30万亿到如今近180万亿,10年超发了150万亿,而这大量的钱会以投资的形势进入到社会,无疑创造更多的岗位,也就会让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收入,货币超发会导致物价上涨,但是相对物价上涨的速度,居民的存款增长的速度会更快。

而在经济依旧处于增长的势头上,突然大幅紧缩货币,那么企业融不到钱,就会陷入困局,进而就会裁员,那么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会下降,经济也会陷入萧条。因而为了不让财富缩水而阻止货币超发,就好比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相对愚蠢的。


侯贤平


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如果货币发行不能被实体经济或者房地产行业吸收,那么资金就会跑到食品、粮食等生活消费品上,导致居民消费品价格上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出现通货膨胀。

既然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那为什么不能阻止货币超发呢?

虽然市场上货币发行量很大,但是货币并没有流到实体或者应该去的领域,导致这些领域还是非常需要资金,如果没有大量资金增量流入,实体经济可能会出现萎缩,这是国家所不希望看到的。

现在房地产火爆,国家发行的大量货币被这个行业所吸收,物价水平也受到影响,但实体经济还是很低迷,为了给实体经济增加流动性,货币需要不断向市场释放,只是资金一轮一轮放水最后变相进入楼市,实体经济并没有改变目前的窘境。

所以放水的目的是要挽救经济,只是放水后资金变相进入其他领域从而削弱了货币应该达到的目的。


财经微世界


货币超发,而不是适度的宽松,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货币是应该缓慢宽松,用来满足经济扩张的需求,当然如今依然有金本位支持者,我们认为合理的通胀还是要有的,但是货币超发概念是货币发行增长速度超过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这需要有所区别。

有人认为股市投资的人必然喜欢宽松,但实际上,这要看你是价值投资者,稳健投资者,还是对冲基金或者杠杆投资者。一把梭哈的当然希望刚梭哈出去,然后宽松就上门了,钱不值钱,这样股票和楼市飞上天。然而大家都知道,世间哪有如此美好的事情。

宽松,也就是超发货币实际上是让储蓄者拿出存款去支持借贷者,在一些经济有困难的时期,那些借贷者往往支撑着很多价格泡沫,支撑着就业和社会稳定。货币紧缩是让借钱者还债,也就是去杠杆,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将钱存入银行学会积累。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宽松和紧缩应该是交替的,如果宽松是解决眼前的问题,那么眼前问题解决了之后,就要实施紧缩,因为一个国家长期来看不能靠借贷者,而是要靠大家勤劳智慧,并用这些实干积累的储蓄。

日本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美和卓在一次活动上说:“日本降杠杆的失败,原因在于对不良债权这颗毒瘤视而不见。”货币超发能够让借贷者喘口气,然而最终还是要聚焦到微观世界的企业盈利上面,我们所见很多半死的企业,实质上越多的贷款,只会续命,不会改观。最终还是要请退出市场才可以重新释放一些资源。

那为什么阻止不了货币超发?这就好像我们减肥,人类天然的喜欢油脂、糖类和食盐,我们总想着吃饱了才可以减肥,吃了这块肉,下一块就不吃了。结果,我们最终很多人还是没忍住。

周五收盘后,也是收到了很多粉丝朋友给本人【公众平台:玄阳看股】发来的感谢留言说,老师,你选出来的海秦发展这只股票,仅仅2天我们已抓到了21多个点的涨幅。您真牛,还不收费,要不要继续加仓。

这只股是11月21号买入,出现买入和加仓信号后立即上涨,上涨趋势猛,到现在21%的涨幅!

这只股是20号买入的,出现信号后然后一路上涨,现在涨幅也是有了23%,可见信号的预见性强!

目前套用底部引爆指标数据,又有一支股中出现了底部和引爆信号,保守估计至少是有30%以上的涨幅。

不知道怎么下载文中指标的,可以关注的公众号:玄阳看股,自行查阅下载,同时欢迎大家积极转发、留言、点赞,增加一点点人气,谢谢支持!

【公众平台:玄阳看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