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离太阳再远一千公里,那么地球会怎样呢?你怎么看?

山村的果园


对于普通人来说,1000公里已经是个非常遥远的距离。然而如果放大到宇宙层面,这个数字实在是过于渺小了。

地球在近日点时距离太阳约1.471亿公里,在远日点时距离太阳约为1.52亿公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49597870千米(由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接近于椭圆形,因此此处取平均值)。而从地球的大小来看,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公里,1000公里连地球半径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从上述数值不难看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如果增加1000公里,事实上大约也就增加了1/150000的距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而从地球运动范围的角度来看,到太阳的距离增加1000公里甚至都没有让地球的位置向远离太阳的方向偏离一个地球直径的距离,也就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可言了。毋庸置疑,由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增加,地球上的温度会略微冷一点点,但考虑到光速大约达到30万公里/秒,阳光到达地球上的时间差仍然是“忽略不计”的程度,因此,如果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再远1000公里,很可能的的结果是对于地球来说毫无影响,对于人类来说仅仅在天文授时方面略有变化。

此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潮汐运动,但预计仍然属于可控范围之内。总体来说,1000公里哪怕对于地球和太阳来说都是一个很小的数值,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增加1000公里,与没增加之前相比不会有什么本质变化。


军机图


地球在时刻围绕太阳运行,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地日平均距离是1.496亿公里,称为一个天文单位AU。题目中提到把地球远离太阳1000km,这点距离和地日距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地球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于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上一个焦点上。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当行星距离太阳最近时,所在轨道上的点为近日点,反之就是远一点。地球处于近日点时和太阳的距离是1.471亿公里,远日点的距离是1.521亿公里。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得益于地日距离导致的适合的温度。从上数据可以看出,处在近日点和远日点时,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就相差有500万公里,对于地球轨道,向外即使扩展上百万公里,和地日1.5亿公里相比较,对地球的影响也是忽略不计的。


量子实验室


如果地球离太阳再远一千公里,那么地球会怎样呢?你怎么看?

其实地球轨道的正常波动范围也远远超过一千公里,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是一个椭圆形轨道,而地球的近日点距离是:14710万公里,远日点距离是:15210万公里,两者的距离相差达到500万公里!区区一千公里实在差异太小了!

但各位是否有发现,反而是远日点时北半球是夏天,而近日点时北半球却是冬天,其实这根本不是地球远近相差的关系,因为500万公里对于1.5亿公里的平均距离来说,实在是比较小!在这个距离上占主导地位的是阳光的直射与斜射!

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公转的不同位置光照角度引起的四季变化!那么平均距离增加1000千米能地球的辐射值能见效多少呢?不妨计算下!我们以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为计算参考:

S1=4πr²=πD²=4*3.1415926×1.50001^2=28.27471039236863704

S2=4πr²=πD²=4*3.1415926×1.5^2=28.2743334

1/28.2743334-1/28.27471039236863704=0.0353677657348413384698929807484-0.03536729416934720076635622040918=0.472%%%

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增加1000公里的话,地球上获得的太阳辐射将减少0.472%%%,这个可能阴雨天气多几个的效果差不多吧!

各位应该没听说过多云或者阴雨天气多几个就地球就完蛋了吧!因此日地距离增加1000公里的影响是可以计算的,但后果实在不好估计,毕竟人头上都了一根头发和少了一根头发的重量肯定有差异,但你要问他有多少差异......估计人家就跟你翻脸了!!!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虽然是个椭圆,但其轨道偏心率很低,大约为0.01672,所以地球在近日点与远日点与太阳的距离相差不大。不过这个很小的差距是相对日地平均距离来说的。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496亿千米,这个距离也被定义为一个天文单位(AU)。

图中可以看出,在近日点,日地距离约为1.471亿千米,而在远日点,日地距离约为1.521亿千米,相差了约0.05亿千米,也就是500万公里。而1000公里相对500万公里基本可以忽略的,所以,如果地球离太阳再远离一千公里,地球的气候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你也感觉不到什么变化。

就算地球再远离太阳1000万公里,地球依然在太阳系的宜居带内,不过那时气候变化可就大了,其环境会比火星要好上一些,至少能保留大气,但冬天可能就会很漫长了。

还有,向地球这样的大行星,轨道是很稳定的,其轨道变化是以亿年为单位计算,因为大行星,特别是靠近太阳的大行星,轨道变化主要受到太阳演化阶段的影响,只要太阳稳定“燃烧”,地球依然是生命了乐园。


清明的星空


一千公里这个距离太短了,也就是从北京到南京、西安或者长春的距离,这个距离在地球上都小的可怜,如果把它拿到天文距离上,真的是微不足道。

日地的平均距离为1.496亿公里,也就是一天文单位。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是椭圆轨道,地球在每年的一月初距离太阳最近为近日点距离大约是1.471亿公里;7月初的时候地球离太阳最远为远日点,距离大约为1.52亿千米。而这一千公里也就是0.00001亿公里,这完全是被省略的那一部分。地球每年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距离差大约是0.049亿公里,也就是四百九十万公里。所以说地球离太阳再远一千公里,地球的温度、气候、季节更替等都不会发生丝毫的变化。

一千公里在天文上就是被四舍五入的那部分,如果是地球离太阳再远一千万公里,这才会产生一些明显的效果,可能会导致地球上的平均温度低一些。


这里是科学黑洞,欢迎来关注我们!


科学黑洞


日地平均距离是149597870千米,即一个天文单位。如果正常来看,即便日地距离再增加1000千米,相对于一个天文单位来说也太小(约一个天文单位的百万分之七),故而对地球的影响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如果考虑到蝴蝶效应,那么即便是微小的差距,日积月累下可能会造成地球环境、地球生物巨大的改变!首先,地球一年的时间会变长。根据天体的运动周期和半径关系式:

T^2=K*T^3

可以得出,半径增加1000千米后,地球公转周期将会增加5.3分钟。或许一年比原先长5.3分钟大家觉的没什么,但是如果时间尺度是亿年,那么这个微小的增加就会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巨大时间(1002年)。我们原先的时钟基准、卫星发射轨道计算、精确制导参数计算等很多精确度极高的技术指标,都要从新设计和计算。否则,按照原先的标准进行,将会导致毁灭性的灾难。



当然了,公转周期变慢对于仪器改下时间或者编程公式就行了。但是地球周期和公转速度的减慢对于地球上某些生命来说,改变幅度虽然很小但是却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影响。比如改变了某个微生物的生物钟或者甚至影响某个基因,导致了某个突变发生,然后通过蝴蝶效应一步一步传递下去,最终导致整个生物圈的一场灾难。



就像6500年灭绝恐龙的10公里陨石一样,对于太阳系或者银河系来说,这个小陨石撞击地球也就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件。但这个小事件却直接造成了地球霸主恐龙的灭绝和人类文明的诞生。而人类的诞生不仅产生了文明,甚至人类的存在已经慢慢开始影响宇宙和太空,这就是宇宙中的蝴蝶效应。

所以说,别看日地距离仅仅增加了百万分之7,对于太阳和地球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面的无数小小生命,却可能是一个足够大剧烈环境改变。而这种改变,有可能就会产生一场蝴蝶效应式的巨变。


科学探秘频道


地球和太阳距离再远1000不会怎么样,地球还是地球

大家不要把地球和太阳的关系想象的如履薄冰,事实上地球和太阳的关系并不脆弱,几千公里甚至几万公里的距离变化并不能对地球造成影响。

事实上地绕太阳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既然是椭圆形就说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是每时每刻都会变化的,也就是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变化。


近日点是1.414亿千米在每年的1月初,远日点是1.521亿千米在每年的7月初。我们可以看到每年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差可以达到0.107亿千米,比题主说的1000千米不知道大到哪里去了。

可是地球每年都会有近日点和远日点,我们人类还不是一样的繁衍生息,地球还是这个地球,不会因为1000公里的距离差就进入冰河时期,虽然说地球在太阳系的距离很微妙,但是由于宇宙中天体的巨大,几千公里的偏差对于宇宙中的星球和恒星来说就能忽略不计,所以也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地球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脆弱,宇宙中的天体系统也没有那么精密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北京至广东,全程约2000公里。

在天文的尺度上,1000公里可就太小太小喽,地球不会产生任何变化,光照条件一样,绿色植物照样繁茂,海洋照样翻腾,地球平均温度照样不变,一切皆不变。

地球绕太阳是一个椭圆的公转轨道,存在近日点、远日点之分。

近日点:147,098,074.0km

远日点:152,097,701.0km。

这中间的距离之差为:4999627km。

1000公里放在这里根本不够看的。在太阳系中,金星、地球、火星都处在宜居带中,但是由于金星拥有致密的大气层、火星只有稀薄的大气层,导致了它们俩个一个太热,一个太冷,都不适宜生命生存,恰恰只有一个地球最合适。

即便将地球与火星互换轨道,地球的平均温度也不会低。


一枚游戏科幻迷


答: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人类甚至感觉不到变化;因为这1000公里,相对于地球轨道来说,实在太小了。


我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旋转的轨道是椭圆,近日点1.471亿公里,远日点1.521亿公里;其中,远日点在公历每年一月份位置,远日点在每年七月份位置。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地球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正好是北半球的冬天;地球在离太阳最远的地方,正好是北半球的夏天;这点好像不符合常识啊?


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不是地球产生四季的原因;地球产生四季的原因,是地球存在黄赤交角,导致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


明白了这点,我们再来看地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两者和太阳的距离相差500万公里,都没有对地球造成明显影响,这远比题意的1000公里远。


而且从太阳辐射能量来看,地球位置的太阳常数为1367W/m^2,如果平均距离再远1000公里,太阳常数将会减小约5*10^(-5)W/m^2,这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而且从地球的空间位置来看,1000公里几乎与原来的轨道一致,也不会因远离1000公里就会撞到其他小行星。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这里,喜欢我们答案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几乎不会有任何异常现象出现,顶多是地球地表的理论温度降低 8.45*10负4次方 摄氏度。

要知道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亿公里,请注意是亿公里,区区一千公里的增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再看地球自身,它的直径就有1.2万公里多,再远1千公里,连原来的位置都没能完全脱离。

实际上地球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太阳位于一个焦点处,那么就会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这中间的距离差距就有500万公里。

相比于通过地球远离太阳的方式来变化温度,倒不如直接让太阳表面温度改变,比如将其平均温度提高二十几度,地球地表的理论温度就会上升一摄氏度,这样效果来的更快。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