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軍閥中為什麼桂系最厲害?

雯雯聊熱劇


廣西桂係為何是軍閥最強?一是因為這三個人,二是因為廣西這些兵


說起新桂系,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對於共產黨而言,桂系罪不可赦。參與四一二政變,鎮壓南昌起義,它都是主力軍;但對於國民黨而言,它功不可沒。新桂係為何如此強大?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首先一點是如此神一樣存在的新桂系,必然會有神一般的領頭人,他們是誰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李宗仁廣西桂林人,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桂系"首領,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他在北伐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宗仁於1910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兩年後於廣西陸軍速成學堂畢業,之後到南寧將校講習所任准尉見習官、少尉、中尉隊附。1923年李宗仁加入國民黨,隨後幾年一直致力於廣西的統一。終於在1925年,李宗仁完成了統一廣西的任務,成為新的國民黨桂系軍閥首腦。

1937年盧溝橋事變拉開了抗日戰爭的序幕,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率領軍隊進行會戰。次年李宗仁帶領國民黨軍隊走向對日本軍國主義正面戰爭的第一次大勝利——臺兒莊戰役。隨後又帶領軍隊參加武漢會戰、隨棗會戰等戰役,收穫了不少戰果。

可惜後來由於與美國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甚至是想搬到蔣介石。蔣介石敗退臺灣後,李宗仁乘機飛往美國,在那度過了十六載流亡生涯。但最終偕夫人郭德潔於1965年7月經瑞士、中東回到北京,受到毛澤東及其他中共領導人歡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白崇禧也是廣西桂林人,他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軍閥新桂系中心人物。白崇禧是卓越的軍事家,有“小諸葛”之稱,並與李宗仁合稱為“李白”。

1916年白崇禧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隨後進入廣西陸軍第一師第三團,任職少尉見習官,之後晉升為上尉連長,司令部營長。1924年白崇禧加入國民黨,先後擔任總參謀長以及總指揮。

在1938年的臺兒莊戰役中,與李宗仁天衣無縫的配合,取得在國軍抗戰中的首次大捷。1940年白崇禧指揮桂南戰役,帶領軍隊在崑崙關兩度挫傷日軍銳氣,為抗戰以來攻堅戰的首次勝利。1945年白崇禧被授予陸軍一級上將。

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從海南島赴臺,原本蔣介石承諾委以國防部長職務。但是因為之前和李宗仁走得太近,雖然空有職位但是毫無作為受盡冷落,不被重用。1966年12月1日,白崇禧於臺北逝世。

黃紹竑廣西容縣人,是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1916年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隨後任桂軍模範營排長、討陸(榮廷)西路軍總指揮、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國民黨代表。1927年先後任廣西省主席、浙江省主席、湖北省主席、 中華民國政府內政部長、交通部部長。

黃紹竑一生追求和平,正是這種厭戰的態度促使他發展了廣西的政治、經濟建設。創辦廣西大學、建設並實施全省公路網計劃以及創辦工廠等,黃紹竑為此作出了不少貢獻。不僅在政治經濟方面,而且在軍事方面黃紹竑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1966年8月31日於文革中被迫自殺。

三位廣西將領是何等光榮的存在,他們被稱為“桂系三巨頭”,彪悍的稱號,彪悍的人生使得他們深受人們尊敬。雖然站錯了邊,但僅僅看他們的貢獻,這是非常值得讚頌。還有就是新桂系的底子,在我看來其實一支隊伍實力好的壞關鍵是看誰帶的這支隊伍。就好比我們當初組建的隊伍很多都是民兵,武器裝備也是非常落後。但是在毛的帶領下,也是打出了新的天地。然而如果要是配上優秀的士兵,豈不是更加的完美?

廣西這個地區,在很早之前是一塊不毛之地。真正開始被開發,可以最早追溯到秦始皇時期,後來慢慢地開始發展。而廣西這裡還有個稱號——狼兵,由於明朝時期海患嚴重,該地區多次作為抗倭第一線。所以說從很早時期,這個地區作風就是兇猛。完全像是一群猛狼,這個時候只要有狼王站出來振臂高呼,基本上就是所向披靡了。

△狼兵配圖

所以說上面三個人恰好是當上了狼王的風。


史之策


彭德懷曾經說過: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這就是對桂軍的評價,桂軍戰鬥力由此可見一斑。並且熟悉桂軍的就知道,抗日戰爭時期桂軍還有個響亮的稱號,那就是廣西狼兵,雖然這個稱號是在明朝就有了,但是真正讓國人看到狼兵的強悍,還是在抗日戰爭的戰場上。



而為什麼桂系會戰鬥力如此強悍,第一就是離不開廣西當地彪悍的民風,第二就是離不開桂系高官的能力。這第一條原因,廣西自古以來就是以民風彪悍著稱的,由於廣西特殊的地理環境,塑造了廣西人不怕辛苦,有韌性的精神。意志力和凝聚力都是十分出色的,桂系作戰時,通常都是團級軍官帶隊衝鋒。這樣的部隊自然不怒自威,自然能讓對手敬佩。更何況桂軍尤其擅長打山地和夜戰,體力又十分的強,連日軍在進攻廣西的時候,都沒有佔到一點便宜。



然後這第二條,新桂系軍官大多出自軍校,而且最有趣的一點就是新桂系軍官中,大多都是同學,都是來自於廣西大學。這就導致了軍官之間更加團結,素質也不低,這樣的指揮層自然是要優於其他軍閥的。並且桂系的大梁可是李宗仁和白崇禧,這兩個人配合默契,軍官又十分忠誠,桂系軍沒有出現過一例叛逃投降的。著名的臺兒莊戰役就是由廣西兵打的,由此就可以看出桂系實在不同於其他軍閥。


但是蔣介石敗退臺灣的時候,將白崇禧軟禁後殺害。使得一代名將就此隕落,可悲可嘆吶!如今想一想李白燈謎:是今人又是古人,是古人又是今人。是一人又是兩人,是兩人仍是一人!可以說李宗仁和把白崇禧是值得敬佩的,能將裝備落後的桂系打出如此戰績,實在是難得!


小司馬遷論史


桂系最厲害?我怎麼不知道,這個最厲害是指的什麼呢?戰鬥力?裝備最厲害?還是什麼?還是說清楚的好,因為裝備最好的應該是奉系(東北軍),當然東北軍的戰鬥力就很差,與他們的好裝備形成反比。(奉軍山頭林立,入關也多用客將)

如果題目指的是哪個軍閥最能打,戰鬥力最強,我認為西北軍很強,雖然西北軍窮的叮噹響(和東北軍形成鮮明對比,東北軍飛機艦艇都有,看看川軍和西北軍窮的)。西北軍後來投奔老蔣,成為中央軍旁系,這時候的西北軍戰鬥力也可以。當然桂系戰鬥力也行,排個前三應該是可以的。

最弱的應該是貴州軍閥的戰鬥力最弱(黔軍),倒數後三名,我覺得應該是貴州軍閥,川軍,東北軍,這3個墊底。貴州軍閥窮,川軍也窮,有人說川軍有飛機嗎?當然有,川軍中劉湘的空軍有兩架飛機,一架還壞了不能飛...劉湘的海軍是三艘小炮艇,沿江輪船要小心,浪翻軍艦要賠錢。(不過川軍是好的好得出奇,爛的一塌糊塗;基層分隊火力是一個重要表徵,川軍好的每班2挺啟拉利,爛的用毛瑟71/84)

桂系軍閥的強大,不在於人數的多少和用錢買的裝備,而在於其民風的剽悍和隱忍的耐力。抗日戰爭時期的日軍,解放戰爭時期的我軍,都吃過桂軍不少苦頭。我軍彭德懷老總對桂軍的評價是: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形容其難打難纏。


李三萬的三萬裡


自民國誕生那天起。華夏大地就是軍閥林立。直系,奉系,皖系。晉系,桂系。蔣介石經過數年討伐終於在1935年基本完成了所謂的國家統一,但終其一生,蔣介石也沒有消滅桂系軍閥。桂系軍閥之強大,韌性之強。完全出乎了蔣介石的意料這外,而且在其最強大時候,大有和蔣介石分庭抗禮,再造乾坤之勢。

國民黨軍中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就是“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桂系軍閥的首領是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合稱李白。而知所以桂系軍閥堅持到底。蔣介石也沒有將桂系消滅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個人能力的出色,李宗仁掌控全局,政治能力出色,有著極其出色的外交能力和戰略眼光,而白崇禧則能征善戰,堪稱國民黨第一名將,可以說,就作戰能力而言。無出其右,而且白崇禧不爭名利。幹做副手。李白二人的合作一直持續倒了最後,在民國的政治和軍事圈裡堪稱奇蹟。不可多見。

再一點就是桂系高級軍官基本上都是軍校畢業。整體素質比較高。而且桂系鄉土觀念很重,很團結,蔣介石用高官厚祿的方式招攬桂系本地實力派沒有效果。桂系將領和軍官彼此聯姻至親或為同學,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強於其它軍閥。雖然也吃過敗仗,但是卻能夠內部不散架 。這就非常難得。

最為關鍵的是,廣西兵的素質好。廣西民風彪悍,好友鬥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怕死。在抗日期間,日本軍隊始終沒有進入廣西一步。最值得的讚賞的是整個抗日過程中廣西是唯一沒有出現偽軍的地區。廣西兵素有“廣西狼兵雄於天下”稱號。洪秀全起家的兵源就是廣西兵。美國駐華參謀長史迪威曾經說過。中國最好的士兵就是廣西兵!他們在戰爭中不怕死、不屈服、能打硬仗。桂系軍官意志堅強,不懼犧牲,基層軍官能帶隊衝鋒的,這樣的事情在國民黨軍隊中幾乎沒有。

而蔣介石多次無法吞併桂系,到了45年以後基本就放棄了,而桂系也就此達到他的巔峰,李宗仁出任副總統,白崇禧擔任國防部長,但最終隨著國民黨是失敗,桂系也煙消雲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在於此。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桂系厲害要從哪些方面看了,論玩政治手腕耍心機,那張學良馮玉祥都不是李宗仁白崇禧的對手。數次使用逼迫蔣介石下野,這在地方軍閥中絕無僅有。

論保存實力,遊而不擊,也沒誰比桂系軍閥做得好。平心而論抗戰開打時桂系還是有一腔熱血的,一個集團軍浩浩蕩蕩殺奔淞滬戰場,但是面對優勢日軍,桂系三天不到就死傷過半全線崩潰。以至於李白極為心疼,從此後奉行保存實力的策略。直到日軍打到廣西,白崇禧還是這麼幹的。日軍一個月佔領廣西大部,直逼貴州獨山。

要論戰鬥力,桂系軍閥除了欺負一下長征中的紅軍,北伐時候打了打江河日下的北洋軍閥,似乎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橫向比較,淞滬戰役桂系一個集團軍三天就崩潰了,而擔任斷後任務的東北軍吳克仁部阻擊日軍谷壽夫師團近十天,完成任務後突圍。臺兒莊戰役期間外圍作戰,桂系三十一軍又是戰線崩潰,跑到外圍,剩東北軍于學忠部獨自抗擊日軍數天,直至西北軍張自忠部趕來增援才穩住戰線,為臺兒莊戰役勝利立下汗馬功勞。至於後面桂南戰役豫湘桂戰役等等,桂系戰績乏善可陳。

至解放戰爭期間,新桂系面對人民解放軍更是一潰千里,羅盤將軍張淦被活捉嚷桂軍最後的大兵團也煙消雲散了。

同是地方軍閥,西北軍有張自忠,東北軍有于學忠,川軍有王銘章,晉綏軍有傅作義。而唯獨桂系你說不上來誰的部隊在抗戰中打了什麼硬仗。

所以說,桂系厲害,厲害在政治上,能把老蔣搞得焦頭爛額的人不多。論軍隊戰鬥力,實則是差勁的,這一點在蔡廷鍇將軍的回憶錄裡有很明白的記載。現在很多人喜歡吹桂系貶低東北軍,實際上東北軍九一八之後用戰績和鮮血洗刷了自己的恥辱,併為解放軍貢獻了上將呂正操,中將萬毅,少將解方等名將。著名等三十八軍裡,還帶有一些東北軍血統呢,來自於抗戰時起義的東北軍111師。


大石大大石


我是餘雯雯,一個愛歷史的女生,我來說說我所瞭解的吧,不足,不正確之處,還請大家給我指正。

大家都知道,桂系是辛亥革命後,以廣西為統治的基地,以廣西籍軍政人物為代表的集團,桂系是國民黨內部的一支精兵悍將,而桂系的厲害離不開桂系三巨頭,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



這三人可謂桂系的代表任務啊 ,為新桂系的誕生可謂鞠躬盡瘁,李宗仁是著名的抗日名將,也是國民黨的陸軍一級上將,桂系的首領人物,曾擔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宗仁擔任第五戰區的司令長官,打出來臺兒莊大捷的戰役。白崇禧人稱小諸葛,也是一位軍事奇才,桂系的第三把手,曾擔任國防部部長,參加過北伐戰爭,抗戰爆發後,積極率領廣西子弟兵到前線參加抗戰。黃紹竑,桂系的第二號人物。


桂系如此的厲害除了以上三位代表人物的領導之外,還有就是廣西兵能征善戰,在國民黨軍中一直流行著一種說法,就是“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餓如狼”,可見桂系的國民黨軍中最強的隊伍,主要還是因為新桂系主要人物大都出身軍校,受過相應的教育先進的軍事影響,素質相對高一點,開辦廣西大學,招攬人才。新桂系將領多為同學,團結力量強於其他軍閥。


最有就是 廣西人民風彪悍,廣西自古以來,以民風彪悍著稱,長年居於山地間,士兵體能素質好,善於長途奔波,擅長山地作戰,以近戰夜戰出名,桂系兵力最強勢的時候達到了40餘萬,其中戰鬥力最強悍的就是第七軍了,該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廣西人,戰鬥力頑強,在歷次戰役中,經常是團級軍官帶隊衝鋒,雖然裝備相對差,但是意志力極其的頑強,不怕犧牲。在軍閥中,出來蔣介石的中央軍,存活時間最長的就是桂軍了。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這裡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聊聊你為什麼覺得桂軍是如此的厲害呢?也歡迎大家關注我,我是餘雯雯,一個愛歷史的女生,謝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雯雯聊熱劇


地方軍閥中,桂系的戰績比起晉綏軍就差好多,怎麼說他厲害呢?我們就來比下晉綏軍與桂系的差別。

1、北伐中的桂軍與晉綏軍

在北伐中,是桂軍最耀眼的時代,第七軍一路北上,湖南、湖北、江西、南京,一度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中流砥柱。逼蔣介石下野,擊敗唐生智。

(二次北伐)

在二次北伐中,獲得第四集團軍稱號。在北伐成功後,在灤東擊敗張宗昌、褚玉璞部。

晉綏軍在北伐中也獲得大的擴張,全軍近二十萬人。在第一次對奉作戰中,兩路鉗形攻擊,遭到失敗後,苦守對峙;在第二次總攻中,攻佔津京。

可以說,在北伐中雙方貢獻半斤八兩。

2、新軍閥混戰

在編遣會議鬧得不愉快的時候。蔣介石最先開始用外科手術解決桂系,外強中乾。灤東、武漢的桂軍很快崩潰瓦解。

(中原大戰)

在廣西李白也是多次失敗。在中原大戰中,長驅直入到了嶽州,後路被截斷,差點全軍覆滅。

閻錫山比較後發制人,中原大戰中,晉綏軍在津浦路與中央軍劇戰,幾進幾退。在戰場形勢變化後,全師而退。

可以說:晉綏軍與中央軍爭霸天下,更勝一籌。

3、抗戰血戰

桂軍的李宗仁、白崇禧在抗戰中地位很高,但桂軍的表現差強人意。在淞滬會戰六個旅,一個晚上全崩;在徐州會戰,桂軍基本沒參戰;武漢會戰的江北作戰,桂軍表現一般。

晉綏軍在抗戰開始後,執行統帥部的反擊京津,援南口、張家口;之後組織忻口戰役,與日軍血戰月餘;在太原丟失後的下一個年初,晉綏軍努力嘗試反擊。

(太原戰役)

可以說:晉綏軍在抗戰初期一心抵抗,不保存實力,支撐華北戰局作出巨大貢獻。

總結:

晉綏軍的戰績就比桂軍強很多,怎麼會認為桂軍最強呢?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各方面原因綜合在一起,最主要的是李宗仁和白崇禧配合默契。

兩個人一文一武各有千秋,李宗仁強於政務管理,地方管理等等,在廣西的時候興修水利,開辦學校,將廣西全境治理成了模範省。


白崇禧擅長軍事戰略籌劃,曾經做到了國軍總參謀長的高級軍職,做為國軍將領中為數不多的深入研究過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的論述,對我軍的圍點打援等等戰術十分熟悉。

最早四野南下的時候林總就和羅榮桓政委討論過如何和白崇禧領導下的桂軍作戰。

桂軍的將領大部分都是從士兵中選取作戰勇敢的士兵,然後在送到軍校去深造學習,這樣出來的軍官既能服眾,又懂戰術,所以桂軍的戰鬥力很強,白崇禧做總參謀長的時候給桂軍劃撥了大量的美式裝備,桂軍的戰鬥力非常強。


但是當時遇到的是林總麾下的四野,也是四野兵鋒風頭最盛的時候,而且當時做為先鋒南下的是四野突擊能力最強的鐘偉將軍的十縱,從湖南衡陽快速突破桂軍幾條防線,將桂軍精心組織的的防線衝亂了,林總當時也迅速改變戰術圍繞鍾偉將軍的部隊打,比預期時期要快的收復了廣西,直到鎮南關。


新鮮資訊集散地


桂系最厲害?這個結論太武斷了,本人來盤點下民國實力最強的幾個地方軍閥,看下誰最厲害吧。

1、成就最輝煌的是滇系軍閥。滇系軍閥首倡護國大義,借護國運動崛起,在護法運動中到達巔峰。最盛時滇省督軍唐繼堯身兼五省聯帥,併成為南方護法軍政府實際上的首腦。此外滇軍在北伐戰爭(朱培德軍)、抗戰(表現最出色的為盧漢率領的60軍)中均有出色表現,滇軍的出色表現甚至延續到抗美援朝,曾澤生率領的志願軍50軍就是遼瀋戰役中起義的滇軍。

2、動員能力最強的是川系。四川省在抗戰中動員了超過300萬青壯年出川抗日,這個數量是其他省難以比擬的。軍閥混戰中川系之所以沒有作為是因為內耗,等劉湘統一四川時,老蔣已經位置穩固,天下大勢已定了。

3、巔峰時兵力最多的是馮系。在中原大戰前,馮玉祥坐擁40萬大軍。這個數量甚至比蔣介石的中央軍還多,但是這個團體極端不穩固,蔣介石揮舞著支票和金條一番強攻,馮系就土崩瓦解了。

4、爬的位置最高的是奉系,張作霖在擊敗吳佩孚後入主北京,曾一度以安國軍大元帥身份攝行國家元首權利,這可比李宗仁那有名無實的代總統強多了。

5、桂系是作為一個團體活躍在政治舞臺上時間最久的軍閥。這得意於李宗仁和白崇禧親密無間的合作,李宗仁主攻政治,白崇禧主攻軍事,他們的關係滴水不漏。

可以看到,各個地方軍閥各有所長,一定要說出誰最強,是無意義的。


林屋公子


日本人對於中國軍隊有一個排名:中央軍>桂系>西北軍>東北軍>川軍。但是,我的覺得桂系精銳,肯定不次於中央軍嫡系,甚至比中央軍嫡系更能打!


李宗仁和白崇禧作為新桂系的領導者,兩人聯手將桂系軍閥的勢力推到了頂峰。當時,也就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依靠裝備優勢,實力高於桂系軍隊。其他各路軍閥的部隊,都沒有桂系戰鬥力強悍。

桂系軍閥會打仗,能打仗,敢打仗,其作戰能力在民國各路軍閥中首屈一指的。而且,桂系治軍嚴格,軍隊作戰意志頑強。不管武器裝備如何,桂軍都是‘’如狼似虎‘。所以,國軍中一直就流傳著“川軍 滇軍 黔軍是隻羊,湘軍是頭狼,桂軍是虎又是狼!”的諺語。



抗戰時期,著名的臺兒莊戰役就是李宗仁打的。斃死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而東北軍,幾十萬人,擁有中國最好的兵工廠和武器,飛機戰艦都有。結果將東三省拱手讓給日本人!要不是後來東北軍表現不錯,東北軍的戰鬥力就應該排倒數第一。

劉伯承元帥曾說過:“先打最弱之保安隊,次打較強之中央軍,最後打最強之桂軍。”

粟裕也曾這樣評價國民黨部隊:“要分清國民黨軍中那些是精銳部隊,一要看裝備,美式裝備的肯定是精銳部隊;二要看口音,廣西口音的部隊一定也是精銳部隊。如果是既有美式裝備又有廣西口音,那絕對是國民黨軍中最精銳的。”

從這裡可以看出,在我黨看來,桂系軍的戰鬥力在國軍中屬於第一的位置。我黨對於桂軍很重視,衡寶戰役中,我軍十七八萬人圍攻三萬多桂系軍,外圍還有二十多萬人配合。最終,桂軍還有兩個團突圍了。


後來,桂系的戰鬥力越來越弱,主要是蔣介石從中作梗。蔣介石將桂系調往全國各地抗日,並限制桂系補充兵員,只能就近補充一些“壯丁”。桂軍慢慢被稀釋,不再是原來的桂軍。只有一直駐紮在廣西的桂軍,戰鬥力依然強悍。

桂系最厲害,除了軍隊戰鬥力強悍。還有一點,蔣介石三次下野,桂系都是反蔣的一派。蔣介石第三次下野以後,李宗仁更是在美國人的支持下,直接接替了蔣介石的位置,成為國民政府“代總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