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魏延位列五虎上將,關羽還會不滿嗎?

柔沢十


首先說明一點,

五虎上將的說法是民間流傳下來的,不是史書記載。正史記載,劉備自封漢中王后,確立了四位大將,分別為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而關羽對這次冊封極其不滿,那麼關羽究竟對誰不滿,如果換成魏延位列其中,關羽還會不滿嗎?

關羽對劉備用人向來有微詞,早在漢中之戰前,馬超率眾前來歸降,關羽就表現出了些許不屑。關羽認為馬超為西涼邊陲人士,雖然驍勇,但是忠心可疑,不可以委以重任。所以,他給諸葛亮寫信,詢問諸葛亮對馬超的看法。當時諸葛亮為劉備心腹,諸葛亮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就是劉備的看法,因此,諸葛亮不敢怠慢,很巧妙的給關羽回了信。

諸葛亮說:馬超文武兼備,勇烈過人,是一時之人傑。好比西漢之英布、彭越,與張飛引為一類,但是他們終究不如你這班超凡絕倫。

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由此可見,諸葛亮說話是很小心的,他既實事求是的肯定了馬超的能力,又為了避免引起關羽的不滿,把關羽拔高到超凡絕倫的程度,諸葛亮可謂是煞費苦心。而關羽明顯對馬超有意見,怕馬超來到後搶走了自己在劉備心目中勇武第一的位置。

在劉備確立四位大將後,關羽照樣對馬超不滿,為什麼呢?馬超來投靠劉備時是很狼狽的,當時馬超被張魯所猜忌,幾乎是孜然一人來歸順。劉備為了發揮馬超最大的作用,讓馬超暫時止步,立即給馬超增援了幾千人,最後馬超方才領著劉備的人出現在成都城外。雖然最後迫降了成都,但是在關羽心目中,馬超有狐假虎威的嫌疑,沒有劉備的助軍,馬超僅靠名聲未必能夠起這麼大作用。因此,關羽輕視馬超。那麼其他人呢?

四人當中關羽還輕視黃忠,為什麼?關羽給出的回答是“誓不與老兵同列”,這是真正的原因嗎?不是的。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關羽只是找了一個藉口而已。那麼關羽輕視黃忠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黃忠隨劉備入蜀,雖然在還擊劉璋過程中有戰功,但還是沒能幫助劉備攻克成都。最終成都的攻陷

是靠諸葛亮、趙雲、張飛的援助,馬超人馬的嚇唬,成都城內官員的眾叛親離,因此,總體來說,黃忠之功不大。

後來漢中之戰爆發,黃忠隨劉備在定軍山和曹魏主帥夏侯淵對峙,夏侯淵分兵將劉備軍圍于山上,夏侯淵守南圍,張郃守西圍。劉備採用法正的車輪戰計策,將隊伍分成十隊輪番攻擊張郃部,張郃抵擋不住,於是向夏侯淵求救。

夏侯淵派兵支援張郃,於是自己圍內兵員減少。劉備趁此機會火燒魏軍圍營鹿角,夏侯淵率兵救援,在亂戰中被猛衝下來的黃忠所斬。一時之間,黃忠爆的大名。隨後,劉備便冊封黃忠為鎮西將軍。在劉備自封漢中王后,想要加封黃忠為後將軍,於是詢問諸葛亮意見。諸葛亮對此事表示了擔憂。

諸葛亮認為:黃忠之資歷遠遠比不上關羽和張飛,先如今將黃忠與他們並列,馬超、張飛參與了漢中之戰,親眼所見黃忠如何立了大功,所以他們不會說什麼。而關羽遠在荊州,不瞭解情況,怕他會對此有意見的。

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

後來,關羽果然對黃忠位列後將軍大為惱怒,叫囂著“誓不與老兵同列”。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關羽始終認為黃忠斬夏侯淵是運氣太好而已,和自己於千軍萬馬中斬顏良不能相提並論。而令人可笑的是當時蜀軍將領中有斬敵首將之功的只有兩個,一個是關羽斬顏良,一個是黃忠斬夏侯淵,不相提並論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當劉備封黃忠為後將軍時,關羽頗有微詞!

那麼,如果魏延位列四大將軍之中,關羽還會不滿意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關羽心中,魏延和黃忠是一個檔次的人,黃忠尚且不能入關羽法眼,何況魏延呢?那麼魏延有實力位列四大將軍(五虎上將)嗎?難道是劉備看走眼了嗎?不是的。

黃忠和魏延都是劉備慧眼識珠提拔上來的將軍,

魏延比黃忠提拔的要慢一些,在攻陷成都後,魏延僅僅被提拔為牙門將軍。在漢中之戰後魏延被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川。

由此可見,漢中封王拔將,劉備破格提拔了許多新人,不止黃忠一個。而魏延在後諸葛亮時期多次被倚為臂膀,多次擊敗郭淮等魏國將領。也曾在上邽之戰中擊潰司馬懿之軍。由此可見,劉備識人之能力是多麼的強悍。而不論資歷,魏延位列四大將軍也無可厚非。但是關羽肯定不會同意的。

在關羽心中,資歷很重要,甚至比軍功更重要,所以他極其希望趙雲能夠被提拔為四大將軍。馬超擠進去就算了,黃忠竟然憑藉一時之功也擠進去,這本來就讓關羽生氣。如果再破格提拔魏延進去,恐怕關羽要退出四大將軍之選,以示自己的尊崇地位。所以,魏延進去,根本不可能!而關羽不滿是鐵定的。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在關羽心目中,四大將軍的完美人選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如果是五虎上將,那麼頂多再擠進去一個黃忠。而魏延在漢中之戰中的表現並不被大家所承認,只有劉備慧眼識珠而已。既然不能得到當地人的認可,想讓遠在荊州的關羽滿意,恐怕比登天還難!


每日趣評


會,因為關羽並不是不滿黃忠,而是不滿另一個人位列五虎。別說換魏延了,就是換了馬丁啉,只要這個人還在五虎裡,他照樣不滿。

這個人姓關,名羽,字雲長。

很多人都覺得“五虎上將”,很威風很榮耀,但在當時來看,五虎上將並不是多頂尖的稱號,連蜀漢常委都進不去。

論資歷,關羽一起兵就跟劉備混,天南地北,出生入死,他說排第三,沒敢說排第二的。

論功勞,跟著劉備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守徐州,擒二將,戰長沙,功勞等身。

論聲名,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威震天下。

論能力,關二爺被後世封為武聖,歷代受供奉敬仰,嶽王爺就最崇拜關張。

論權力,守著荊州,佔據蜀漢一半地盤。

關羽是蜀漢實至名歸的二號人物,讓諸葛亮排在前面,自己排第三已經是給足面子了

。現在倒好,蜀漢常委都進不去,成了受他們管轄的“五虎上將”本來就驕傲,眼高於頂的關二爺怎麼忍受得了,生氣拒絕,黃忠只是個藉口而已。

代表劉備來給關羽封賞的費詩也明白癥結所在,跟黃忠根本沒什麼關係,所以勸他說

今漢中王雖有五虎將之封,而與將軍有兄弟之義,視同一體。將軍即漢中王,漢中王即將軍也。豈與諸人等哉?

將軍您別生氣,您給劉老大是一個級別的,希望您體諒體諒他的苦衷,壓根就沒提黃忠的事,把關羽勸過來了。

本回答只討論《三國演義》,不討論歷史。


待我施為地煞變


不僅會不滿,估計還要跳起來打人。關羽想做的是唯一,而不是之一。

關羽看得上的人是有數的,張飛和他情同手足,他就不會計較,趙雲由於追隨劉備多年,關羽自然也不會說什麼,何況封四大將軍時,沒有趙雲。

馬超是將帥之後,可以說有非常好的出身,但是關羽還是一臉嫌棄,諸葛亮哄關羽,表示馬超能和張飛並駕齊驅,但是和你美髯公完全沒法比。關羽這才高興起來。

當得知黃忠被封后將軍時,關羽表示不想和老兵為伍,拒不受爵。費詩勸他,說他和劉備堪稱一體、榮辱與共,身份不能用官職來表現。而且舉劉邦例子,劉邦早年的好友蕭何後來地位還不如落魄出身的韓信,人家蕭何也沒發什麼牢騷。關羽這才作罷。

對於關羽的牢騷諸葛亮是有遠見的,黃忠在漢中斬了夏侯淵,劉備很高興,要封黃忠為後將軍。此時諸葛亮表示,黃忠的確立了大功,大家都看在眼裡除了荊州的關羽(沒有千里眼),關羽肯定會不滿,劉備表示,自有辦法。

魏延部曲出身,出身較低又沒什麼背景,如果在關羽的嘴裡,地位肯定和“老卒”黃忠無異,甚至可能還不如黃忠,就是個“壯卒”。魏延的官職也是一點一點打上去的,他在平定益州時表現突出,被劉備青睞並提拔重用。魏延這個後加入的人才在關羽眼裡肯定還是外人,關羽要是個他同列,肯定會更加暴躁。惹急了就撂挑子。


大眼大世界


個人認為,三國演義五虎上將關羽只排斥黃忠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為什麼關羽會排斥黃忠呢,關羽的理由是,大將軍豈能與老卒為伍,貶低黃忠是老卒,同黃忠為伍有事身份,這是關羽的意思。其實關羽這樣說並不是真心想法,只是個藉口,真實情況不是這個原因。那麼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來分析下,關羽之所以排斥黃忠最直接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老,那只是關羽片面之詞,真正的原因關羽說不出口,因為關羽驕傲,不服黃忠,但是要真正較量起來,關羽是一點把握沒有的,長沙一戰關羽並沒有討到便宜,關羽黃忠大戰百餘回合刀法不亂,這裡從武力上可以看做平手,但是黃忠年紀大了,關羽壯年,可以認為黃忠略佔上風。但是別忘了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從這一點上看,黃忠戰力上還要加分,這一點關羽黃忠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傲氣的關羽嫉妒黃忠,武力上戰不贏黃忠,要是黃忠射箭估計關羽得掛了,打不過黃忠心裡還不服氣,所以關羽這些真實想法是不能說出來的,要這樣說多丟人啊,只能違心的說不能與老卒為伍,給自己找找面子,滿足下虛榮心。這些想到黃忠也是心知肚明,但是不和關羽計較這些,畢竟關羽劉備是兄弟,吃人家嘴短,人在矮簷下怎可不低頭,認了,不和他一般見識,但是黃忠到死也沒服過關羽。如果要是換了魏延是五虎上將,關羽會覺得好些。因為關於出於嫉妒而排斥黃忠,換魏延關羽不會說什麼,自己就是五虎上將老大。


有緣人72982825


“五虎上將”是民間說法,既不是來自蜀漢官方冊封,也未見諸正史,但這個說法並非憑空杜撰,而是有些來歷的。


陳壽在《三國志》中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為一傳,這通常意味著他們有共同特點或者地位、功績大體相當,所以《三國志評話》《三國演義》後來便將他們稱為

“五虎上將”。

從蜀漢官方角度看,也有過一次類似“五虎上將”的冊封。建安二十四年(219年)7月,劉備在漢中打退曹操後稱漢中王,首次規範了武將體制,最高一級為“四方將軍”,劉備擬任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


在此之前蜀漢武將之首是馬超,他是平西將軍,而關羽、張飛等人為雜號將軍,現在關羽以前將軍身份成為武將之首,但他仍有意見,原因是黃忠也成了“四方將軍”之一,與他並列,關羽輕視黃忠,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諸葛亮首先考慮到關羽會有意見,他當時不在漢中,但專門給劉備寫信說:“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羽遙聞之,恐必不悅。”漢中之戰中黃忠消滅夏侯淵立下首功,馬超、張飛都親眼所見,提拔黃忠他們倒能想通,但關羽在荊州卻看不到。


但劉備主意已定,給諸葛亮宮回信說“吾當解之”,意思是我去給他做工作。後來劉備專門派了能說會道的費詩並往荊州封拜關羽,關羽雖仍有怨言,但被費詩不軟不硬的幾句話給壓下去了。

在關羽眼中黃忠都如此,如果魏延一躍進入“四方將軍”行列,關羽肯定更氣憤不過,估計費詩來了也沒用,關羽非找劉備論理去不可,其中的原因至少有3點:


一是論資歷魏延遠不如黃忠。
黃忠是劉表舊將,投身劉備時地位已經很高了,是裨將軍,論軍職略低於關羽、張飛,但大約與趙雲相同。魏延是荊州義陽人,也是在荊州期間追隨劉備的,史書未細述其出身,但估計也是劉表舊部,只是軍職比黃忠差得遠,史書說他隨劉備入益州時身份為“部曲”,關羽連裨將軍黃忠都看不上,魏延更不用說了。

二是論軍功魏延也不如黃忠。黃忠、魏延是第一批隨劉備入益州的將領,在奪取益州之戰中黃忠表現英勇,《三國志》說他“自葭萌受任,還攻劉璋,忠常先登陷陳,勇毅冠三軍”,而《三國志》對魏延此階段的描述僅為“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顯然魏延立的戰功不如黃忠,更不說在漢中之戰中黃忠的表現更是遠超魏延,這些情況關羽雖未親見,但應有所耳聞。


三是論地位魏延也沒有黃忠高。
劉備攻下成都後論功行賞,黃忠因功被提拔為討虜將軍,相當於軍長。魏延此時也被提拔,史書說是“牙門將軍”,有人認為這也是雜號將軍,相當於軍長,但趙雲在長坂坡立功後也曾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軍”,不過之後趙雲又由此職升為偏將軍,意味著“牙門將軍”低於副軍長,而並非普通意義上的雜號將軍,所以當劉備讓魏延以鎮北將軍身份留守漢中時,眾人才無不吃驚。

都是荊州降將的身份,但魏延在各方面也都不如黃忠,關羽連黃忠都看不上,魏延就不用說了。


關羽反對黃忠進入“四方將軍”的行列,也許針對的並不是黃忠本人,而是對趙雲沒有列入“四方將軍”有意見。關羽與趙雲相識已20多年,史書雖然沒有說他們之間私交情況如何,但以關羽重舊情的特點,趙雲在他心裡的分量顯然遠超黃忠或魏延。


南門太守


我覺得不會!關羽說我怎麼能和黃忠這樣的老漢同列,是嫌黃忠老,而魏延年輕,正直當打之年,血氣方剛。

劉備任命魏延為漢中太守而沒任用張飛,關羽沒有對此提出異議說明還是認可的,漢中重要性僅次於荊州,相當於一方諸侯!

當年在襄陽城魏延開城要放劉備入城,劉備沒入魏延只能轉投韓玄,關羽戰長沙時魏延又砍了韓玄,不僅給關羽獻了城池還救了黃忠,私下關係和關羽是很不錯的!

劉備入川和攻打漢中帶的先鋒就是黃忠、魏延,史書記載魏延屢立戰功!而關羽自己又熟讀春秋,他覺得自己不是單純的武將,而是像張遼那樣的軍事統帥,在統帥用兵這一點,五虎裡其他四人沒人比魏延強!魏延在關鍵時刻的決策很到位,在入川時的很多決策和龐統保持高度一致,如果劉備早聽他們的可以減少很多代價。

魏延守漢中十年,曹操數次攻打無功而返。後期諸葛亮北伐,魏延斬王雙,大破張郃、郭淮,功勞威懾諸葛亮引來殺身之禍。

綜上所述,我認為二爺是認可魏延的。


黃色潛水艇72689706


看了這麼多回答,都是鬍子眉毛一把抓的(正史、演義雜著來論)!我也來湊個熱鬧吧;

以《三國演義》、包括《三國志通俗演義》論,如果把魏延列入五虎將,我認為關羽絕不會有意見的。因為,一是魏延不但救了黃忠,還在關羽正對長沙處在進退兩難,莫可奈何之際,率領百姓投降關羽並獻出長沙。二是魏延屬於關羽引進給劉備的大將。三是入川之戰時,為劉備手下兩員大將之一,並且很多戰略意見與龐統很契合。四是戰役半點不比黃忠差;戰冷苞一平一生擒。而黃忠戰泠苞是一平一勝,擒將難於勝將。對泠苞戰績優於黃忠,證明魏延武力不再黃忠之下。黃忠救葭萌關、奪天蕩山擊敗張郃、夏侯尚功績大於魏延,但漢水北山與趙雲一起燒糧卻沒有完成任務,但又和趙雲一起擊敗徐晃。功勞均大於魏延!這是因為,入川時黃忠就是先鋒,一直有獨立領軍作戰的機會。而魏延屬於後軍大將,做的本身就是“預備隊”的工作;所以,魏延總是被派為副將、或哨探的工作。如;給張飛送酒是魏延,給張飛做助將是魏延,給張飛作前哨的還是魏延。立功機會自然就少於黃忠,但武力並沒有被描述成遜於黃忠。

定軍山黃忠突擊斬殺夏侯淵,居功至偉。但在第72回中,斜谷口對曹操大軍的騷擾戰,是魏延第一次獨自領軍作戰,突襲幾乎射死曹操。一場無關緊要的騷擾戰,卻被魏延硬是打成了一場具有現代軍事意義的“斬首戰”,並最終迫使曹操下定決心放棄漢中的爭奪而撤軍。並且在斜谷口外,打的龐德需要曹操下令曹營的眾將“努力向前”,群毆魏延,才把魏延打跑。演義中描述龐德對誰作戰都是威風八面,極盡讚譽溢美之詞。唯有對魏延此戰,龐德沒有了威風,還需曹操命令眾將幫忙。如果說和張飛一樣,同樣不十合擊敗馬岱,因回合數少而不能確認魏延武力與張飛相若的話;此戰則足以證明魏延之勇,不再龐德之下,足與“五虎”匹敵!而射傷曹操的戰略作用,也決不在黃忠斬殺夏侯淵的戰功之下!況且,在劉備自領益州牧的時候,魏延就被封為“揚武將軍”,這個稱號是正史《三國志》中法正的軍銜。可見此“揚武將軍”稱號軍銜不低。所以,從《演義》來看,關羽對於魏延的列為“五虎”,我認為是不會有意見的!

以正史《三國志》看,蜀漢沒有五虎。雖然有關張馬黃趙同列一傳,那是此五人屬於劉備的第一代的一線大將,資格排位而已。關張屬於劉備起家的嫡系,馬超雖非嫡系,但本身是一鎮諸侯,資格、背景在那裡。黃忠早就是劉表的中郎將,況且更是荊州世族。此四人對劉備來說,都是不可輕慢的。只有趙雲,雖然投劉備時間早,但因是公孫瓚舊將,屬於半嫡系身份。況且,趙雲的能力並不被劉備認可,從來沒有成為過獨當一面的大將使用。職務比之魏延尚有些許差距。而魏延在隨劉備入川時,僅僅是個“部曲”,也就是親兵之一,充其量是個小頭目。根本不是《三國演義》描述的入川兩員大將之一。劉備入川時的兩員大將一是黃忠,二是卓膺,根本沒有魏延什麼事。而魏延身為一個親兵小頭目,卻因“數有戰功”,一躍而被提拔為“牙門將軍”。可見這個“數有戰功”的含金量是很足的,應該是超過趙雲的“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的功績的。因為趙雲此戰後僅從偏將軍提升為“翊軍將軍”。而魏延居然從一個大頭兵一下提升為“牙門將軍”。這個軍銜是趙雲救了劉備老婆兒子後才能得到的。但此時魏延的“牙門將軍”顯然還是低於趙雲的“翊軍將軍”的。在劉備奪得漢中後,魏延又被提拔為“鎮遠將軍、督漢中(漢中都督)、領(兼)漢中太守”,一下越過了趙雲。而趙雲仍然在原地踏步,沒有任何升遷。

魏延為何會由小兵成長為大將,升的這麼快?這個估計與魏延的成長有關。魏延是劉備的“部曲(半家奴性質的親兵)”,從歷史看,劉備有兩次招收“部曲”;一次是任豫州刺史的時候由陳到代為招收、訓練“白毦兵”,第二次是在袁紹那裡時,由趙雲偷偷招收了數百人為“部曲”。以我判斷,魏延是由趙雲招入的數百人之中的一個。此時的魏延,應該還是個不滿20歲的小夥子。但因為努力、聰慧,被劉備看中,有特命趙雲格外訓練的可能。後來匯合關張後,魏延一定最崇拜關羽,因為關羽早已名滿天下。無論是武藝、兵法,關,張應該對魏延有過嚴格的訓教,加上魏延的勤奮、努力、天資聰穎,受到四人的青睞,進步飛快。才會在入川時快速的三級跳升上去,終成一代大將。看他的性格,既有關羽的“善養士卒”、又有關羽的傲氣,完全像第二個關羽。還有張飛的“勇猛過人”。只是可惜,他沒有學到趙雲的穩重、謙遜,和政治能力。所以,最終敗於小人之手,鬧了個身敗名裂!

在劉備奪取漢中後,魏延的脫穎而出。此時,劉備真正的統兵的大將其實只有四人;第一代的嫡系關羽(統領荊州)、張飛(統領機動兵團)。第二代的嫡系魏延(統領漢中)、劉封(統領上庸)。除此四人外,其他人均非劉備嫡系。馬超、黃忠儘管官階高,卻並沒有幾個兵。趙雲雖然也應該屬於嫡系,但因是半路相投,估計劉備只把他看作是朋友,多於看作是嫡系!不但軍銜低,還沒有正式的軍、政頭銜。說他是劉備保鏢,那是一種誤解。劉備的真正保鏢是陳到,並非趙雲!直到劉備東征,這段時間的趙雲幾乎是閒置的!所以,要用正史來排出“五虎上將”的話,因該是關羽、張飛、魏延、馬超、黃忠才對!關羽對於魏延任漢中太守,都沒有提出異議。由於魏延真有可能是劉、關、張、趙四人共同培養出來的第二代大將,那麼,將魏延排進入“五虎上將”的話,自然而然誰都不會有什麼異議了,更別說關羽了!


傲視蒼穹39


我是這樣想的,關羽是愛看春秋的人,春秋是孔子根據魯國的歷史記載內容基礎上整理的史書,孔子追求是周禮,禮才是儒家的本,仁只是法。

關羽的性格在加上愛看春秋這點,和他的忠義,我們可以大概推測他的人生觀,常說伯夷不食周粟,關羽大概對投降的人是看不起的,這是藏在內心角落裡的。

和馬超並列,為什麼不很介意,馬超的身份是不同的,人家曾經是領導和劉備平級,過來也不是投降是投靠,現在當個高管是屈尊了。但是一個當俘虜後投降的老頭子居然和關羽並列,倨傲的關羽覺得自己被拉低了,憤憤不可接受。黃忠都不行,魏延在各方面層次都比黃忠差一點,關羽就更加不會接受。


是我非我


諸葛亮一見就想殺魏延,說明對其人品也是深惡痛絕,“食其祿而殺其主,居其土而獻其地”,比三姓家奴呂布名聲好不到哪兒去,所以諸葛亮終生防範魏延,也是有原因的!雖憐其才,卻恨其不忠,跟黃忠差十萬八千里,所以魏延最終還是自己害死自己,一個有前科的人,主人能夠放心大膽的委以重任嗎?


緣睦求瑜


黃忠還有定軍山之功,魏延有什麼?關羽百分百不滿的,都不說關羽不滿了,其他諸葛亮,張飛,馬超,趙雲,黃忠都會不滿的。關羽說黃忠是老兵,關鍵不是在老,而是在兵身上,認為黃忠又是個降將,級別低,資歷低,憑什麼跟我並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