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的节俭的人,他们都节俭到了什么程度?

有啥W


90年的时候,我有一女友,十五岁跟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一起从纳雍县农村到毕节市区读卫校,家里是一贫如洗没有给一分钱的支援的,女友找自己做煤炭生意的一个远房表叔借了三百块钱,交了学费,然后姐妹两个买了一套被褥合用,为了节省吃饭的钱,自己到废品收购站花两块钱买了一个煤油炉子做饭吃,因为买不起大米和蔬菜,就在菜市场下班的时候,在垃圾堆里捡了一大麻袋别人处理掉的土豆,土豆捡回宿舍以后,姐妹两个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把发霉的、腐烂地方的挖掉了,用水一洗,就成了他们那一个月的口粮了。买了一点盐,没有油,烧火的煤油也是从小卖部赊欠来的,饭也是土豆、菜也是土豆,两个求学的贫苦的姐妹,就这样开始了在毕节卫校的求学生活了。

86年的时候,我有一表姐,因为超生,先是被罚款5千元,然后夫妻双双被开除了工作了,没有了经济来源了。于是,单位的房子也退掉了,没钱用了,就卖掉了自行车、电视机,又不敢回家去面对父母,就在城郊一个火车路边上租了一间农房,表姐夫到火车站做了搬运工,但是工资很少,一个月只有100多元的收入,三个孩子嗷嗷待哺,大的孩子还要上学,真正是米缸见底了。表姐是农村出来的,农活都会干的,为了贴补家用,就在一块荒地上种了茄子辣椒白菜豇豆什么的,还养了几只鸡,为了节省电费,有太阳出来的时候,表姐就把脸盆、锅碗都接满了水,拿到太阳底下晒,晒热了,再用棉被包好,晚上用来洗脚、洗脸甚至洗澡。

最后,就是说我自己的老娘了,老娘辛辛苦苦了一辈子,一辈子都是勤俭持家的模范。老娘从来都不吃新鲜菜的,都是吃家里剩下的菜;老娘的柜子里面有一个抽屉,抽屉里面都是她收集起来的塑料袋子,塑料袋子共有一两百个,每次出去买菜都要带上一个去装菜的,家里放垃圾的袋子也都是老娘提供的;老娘今年有79岁了,有好些衣服都是她穿了好多年都舍不得丢的,有两件还是她出嫁的时候做的,穿了有60年了;我20年前是在一家纺织企业做工会工作的,工会给女工发的内裤有防细菌功能,我们也发了几条,20年过去了,老娘还在穿,前些时我看到那些内裤都破了好多洞了,劝她丢了,也给她买了几打新的,但是她还是舍不得丢,减掉了橡皮筋,拿出来做拖把布用了!


坐看云起于此时



在一条老巷子看到的,算不算节约?


四川人在西藏


看图说话,够节俭了吧


syht-x6


真实案例。一同事,月入一万三吧,但他每个月的生活费花销控制在350元。早中饭公司吃,晚饭自己做,大概8元,一个月休息4天。350元基本刚刚够吃饭,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洗澡不用沐浴露,洗头发用9元一瓶的飘柔。买衣服基本地摊货,据他自己说最贵的衣服150元,鞋子基本100元以下,一般要穿3年以上。我大概给他算了下,他一年的收入是15万吧,但他自己一年最多花5000块,算是很节俭的人了吧。

但是,下面我要说的是他需要养5个人,他父母,他老婆孩子,他还要还房贷,他不节俭不行啊。亚历山大。我看着都可怜,一个才30岁的人,头发都白了。


残局天地


在我小时候,我的母亲给我讲过一个老辈的故事。说是老辈有一个老地主,特别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但他的儿子,儿媳妇却大手大脚,好吃好喝。老地主在家时,儿子儿媳没有办法,只得吃苦忍耐。


一天,老地主外出去收账。儿子儿媳感到是个机会,就赶紧剁肉和面包饺子。可饺子还没包完,却看到老地主突然回来了,眼看就要进大门。儿媳妇情急生智,立刻拿簸箕舀来黄豆,撒满院子。然后进屋包饺子无误。果然,老地主趴在院子中央一个粒,一个粒的拣黄豆。嘴里还嘟囔着,“那来的豆?天上下的豆?这可是意外之豆哇!”儿子儿媳从容地吃完了饺子,老地主还没拣完豆呢!

我有一个亲戚。年纪大点了。性格和这个老地主差不多。就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他一个月有不菲的退休金,根本就花不了,自己也攒了不少钱。但总是买最便宜的米面油肉蛋菜奶。他为了省水费,水龙头放最小的水流,长放不闭,用桶接水。说是这样水表不走,就不用花水费了。他还经常去拣各种垃圾,收集起来去卖费品。每天可以卖十几元钱。你说他这样节俭,但有一个农村亲戚上大学没有钱,家里困难,他却借给了人家两万元。说是借,我看还的希望不大。

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人品。这就是性格,这就是风格。无论是故事中的老地主也好,还是生活中的吝啬老人,其实都是充满光辉的人生。不管咋说,节俭是一种美德。节俭这种美德几乎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今天,社会发展了,生活优越了,但我们仍然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光荣传统,去迎接未来的挑战。我们更不能忘了还有一部分贫困人口。在建设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盛广学杂家杂论


我就是一个特别节俭的人,我的收入基本每个月都在5万以上,工资收入1万左右,投资理财2万左右,自媒体2万以上,但是,我从来不乱花钱的,同事一起吃饭,我基本没掏过钱。同事AA聚会,我基本不参加,穿的衣服也都是200元以内的,住宾馆基本都在80元以内的。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一条6元的毛巾我用了2年多还一直在用。

不过,我老婆与我女儿的消费观念完全相反,因为消费观不同,我和我老婆没少争持,不过还好,她在我的感动下,每个月的消费也基本控制在5000元以内的。

我这个样子是因为与我小时候有关,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穷,从小到大都没有穿过新衣服,都是穿城里亲戚孩子不要的衣服,小时候家里吃饭基本都是一个菜,4个菜那是家里来了客人才有的,反正印象中家里客人来的也不多吧!

但是,从我当兵到现在,我基本每个月都有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现在我家条件那是和原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是我爸妈的习惯还是和原来一样的,我估计是受他们的影响吧!

哈哈哈!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反正,就是一直这样的消费理念!


支付宝红包来了


这是我儿子正在穿的衣服,扔垃圾箱都没人捡。他哥哥穿过的,挺实用的,保暖作用还在,不用小心爱护。呵呵呵😊我算最节俭的不?


悠哉芳华


我丈母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第一次去丈母娘家,为留个好印象,吃完饭主动提出来洗碗,期间丈母娘进来,说我水龙头开大了,我就拧小一点,丈母娘一看还是大,自己把水龙头调到比筷子那么大的水流,丫的半天冲不干净啊!家里的保鲜膜用完取下来粘到玻璃上,说下次还能用。核桃吃完把壳都留下来,说是冬天生火,一次性杯子用完也晒干收起来,我心想这不是下次再用吧,好在丈母娘自己解释说用来冬天生火我才舒一口气。去超市从来都是自己拿购物袋,还能顺便在街上接基本莆田医院发的小杂志,冬天生火。刚开始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理解,时间长了我也知道其实丈母娘只是节俭不浪费,但一点不扣,每次到我家,熟牛肉一买几斤就是几百块钱从来不心疼,给老丈人大几百的T恤也舍得买,给我们钱都是几万几万的给。媳妇长开玩笑说你那极品丈母娘要来我家了。哈哈


舒罗生


这是我的袜子,老婆说补补还能穿


职业且专业的键盘侠


我以前一同事,女的,工资基本是单位最高的,每年纯收入小十万,她老公是某单位小领导,收入应该也可以。家里买了几套房,听说都是全额付款,这在我们周围是一支独秀。

但是为人超级抠,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自己从来不请别人吃东西,别人的东西就生怕吃少了,而且斤斤计较,大家都不喜欢她。

最奇葩的是每天在单位用热得快烧水洗澡洗衣服,然后再在单位把衣服洗了。说实话,在现在这样的社会,真的比较难想象。

以前单位中午吃饭不要钱的时候,一般都是吃一份,打一份带回去吃。

而且最晕的就是每次一加工资,她都要吵,总觉得自己加少了,用她老公话说就是,我什么都要享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