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中国角度”去分析西方写实油画作品?

杨晓东藏王


以东方视野审度西方绘画,普遍而言,最易于理解、接受并叹服的就是西方写实主义的精妙毕肖之处。其最初源头与徐悲鸿学习借鉴西方古典油画而改良中国画的做法密不可分,及至今日,以冷军为代表的超级写实主义的风起云涌并在广大油画爱好者掀起的一浪接一浪的点赞和掌声,也可以看作一个最新的例证。

蔡杰的超写实主义作品《青春物语》

但实事求是的说,以“中国角度”去分析西方写实油画更像是一个虚有其表的伪命题。

东西方文化的特质不同,在绘画领域,更是走向了不同的审美哲学,写意才是中国绘画的艺术之魂。就西方绘画而言,写实是西方绘画的原教旨主义,也是西方绘画血脉里流淌的千古不易的根本,是支撑西方油画这座大厦的基石和顶梁柱,直至现在,学习西方油画最基础的一步还是素描,无论是人体还是静物,本质都是锻炼写实的能力,从而打下扎实的功底和根基。


提香《世俗之爱》

西方的写实主义在其文化语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其历史性贡献早已在西方艺术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从西方油画和雕刻的发展来看,宗教神话和历史事件是最重要的母题,正是在这样一以贯之的接力努力下,才打破了宗教神学上的桎梏,实现了人性的归来开放,奠定了人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从文艺复兴以来看,自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以降,无数艺术大师如提香、伦勃朗、德拉克洛瓦、大卫、安格尔、鲁本斯、库尔贝、布格罗等人无不受益于这种写实主义的传统,而马奈、莫奈、德加、高更乃至梵高、毕加索等人亦离不开写实主义的熏陶和浸润,入得其中出乎其外,然后才开辟了一片抽象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绘画的天空。
安格尔


《洛哲解救安吉莉卡》


鲁本斯《芙尔曼与孩子们》

而拿东方角度去看西方写实绘画,往往停留在表象上的像与不像的层面,一叶障目,难见森林,在对其内涵价值的理解和判断上却难以抵达,甚至造成一种扭曲失真的误解,比如对西方庞大的人体油画之作,大多数人都难免陷入了“走肾”的迷途而丢弃了“走心”的正途。


吃素的穿山甲


个人觉得,“中国角度”就是用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文化理念、经验常识和思维模式去看待一件事情。如果这样来看待,西方许多东西我们想完全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马什尼科夫作品

就拿西方油画来说,人体油画一直是西方油画的主打产品,我们面对人体油画时,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那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接受。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人体油画是披着艺术的外衣,刻意制造出来的情色产品,有伤风败俗之嫌。

布格罗《少女抵抗丘比特》

实际上,我们没有生活在西方文化语境下,对西方许多事情老是以自己的经验常识来理解,当然无法领略到深层的内涵。就像国内北方人和南方人,也有许多风俗习惯不一样,这都是因为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文化理念造成的。

布格罗《塞姬的狂喜》

西方写实油画一直统领着西方的油画史,可以这么说,欧洲美术史就是一部写实的美术史。直到近100年,抽象画才发展起来,有了一些底气跟写实油画抗衡。但由于写实油画在欧洲美术史上的影响太深远了,目前看来,抽象油画还不足以撼动写实油画的地位。

提香《花神》

写意一直是中国画的核心,虽然我们有工笔画,但工笔画最终没有成为主流,根本原因是工笔画的画面太过于充实和直观,不符合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心性表达。我们在做任何事时,都喜欢侧敲旁击、举一反三,不喜欢做正面回答,别人需要依靠智慧才能解读用意。

库尔贝《筛麦妇》

可以这么认为,中国画主要用来表达情感、思想、精神和意志等方面,用画面表现人对自然万物和宇宙乾坤的理解。比起中国画,油画最初是以模仿自然、为宗教服务、记录生活而产生的,因此,在诞生之初就趋向于体现真实生活的一面,写实成为它根本的基因。

安格尔《穆瓦特西耶夫人》

中国画和油画所遵循的创作思路完全不一样,若用国画的思维来理解油画,或者用油画的思维来理解国画,完全是张冠李戴。

欣赏写实油画时,主要抓住以下几点就能感受其魅力。欣赏油画中物象造型是否标准,色彩是否和谐与漂亮,画家的技法是否纯熟,笔触变化能不能引起视觉震撼,整个塑造的形象是否能勾起观者的思考。


鸿鹄迎罡


有人说,中国画是雅的艺术,西方画是俗的文化。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反映出不少国人对西方绘画是有看法一是至心存芥蒂的。

如何从“中国角度”去分析西方写实油画?我理解,这里的西方写实油画应该是指西方人体写实油画了,因为人体油画业已成为西方油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大特色,也是西方普遍接受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



我们说,任何艺术的产生都有它产生的理由和背景,都有它生存发展的条件和环境。西方画受西方古代文化、宗教和近代文明的影响,特别是经过十四至十七世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洗礼,形成了以反映人包括人体为主要题材的油画艺术,而人体写实油画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经过几百年的延续发展,人体艺术已成为西方一门系统的艺术学科。




而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文化显然与西方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我们很多人信奉人之发肤受之父母,除了父母爱人,一般来讲,是不可以将身体暴露给他人看的,那样做轻则是低俗,重则甚至认为有色情诱惑之嫌,是不能认可和接受的。



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一旦固化,也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西方油画自二十世纪初引入我国,一百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足以说明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从“中国角度”看待西方写实油画,不能不考虑这个客观存在,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但是,在世界文化既多元化又大融合的当今,更不能对西方写实油画采取排斥和否定的态度,应该客观地看待它,从积极的一面去了解它认识它,从艺术美的角度去欣赏它。这样,原有的不同认识就会渐渐改变,分歧就会越来越小。


谁怜一灯影


《写实主义油画好在何处》西方的写实油画,就象中国画是东方文明之花一样,他是西方灿烂文明之树上的美丽花朵,西方的写实油画从文艺复兴,到文化科技发达的今天,一直伴随着社会前进的脉博阔步向前。


布格罗《提蓝的姑娘》
衣服是糊糙的格布,赤着脚辛勤的劳动

(一)宗教和神话向写实的过渡

五百年的西方油画史,除了马奈,莫奈,德加,德诺阿的表现主义,除了梵高,高更,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等,世界的上万幅千古流芳的作品,一多半都是写实的油画,都是写实主义油画,西方一代代画家前赴后继,都在用画笔描绘着社会的五彩斑斓,记录社会的多姿多彩也记录了各种历史和变迁,在欧洲中世纪神学和宗教占统治地位的时候,画家们都是为宗教服务的,米开郎其罗画了西斯庭教堂的大量天顶画,只有一点自由是画家,在画《圣母玛利亚》和《基督在十字架上》以后,可以画一些希腊神话,如布格桑画《巴克斯的女祭司》,普吕东画《飘荡在清风上的普塞克》等等文艺复兴的车轮碾碎了宗教画旧梦,伦勃朗,提香,费拉弋那尔,布兰金诺,波堪切利,画了大量的《维那斯》,各种神话故事成了一枚枚自由解放的炮弹,画家们完成了人文主义的大会师。



(二)写实油画的崛起

十七世纪以后,提香,贝里尼,海斯,布格罗的画更加题材广泛,如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以鲜明的色彩,宏大的构图,优美的人物,精练的线条,再现法国大革命的生动镜头,如写实主义大师勒南,用如琢画笔写下了二百年前的法国农民生活,看他的《磨镰刀的农民》和《领工资的农民》,把艰辛苦难的农民生活淋漓尽致的反映出来。还有英国画家格维德,把十九世纪的伦敦市民生活尽情铺阵,形形色色的美女,丰富多彩的生活,艳丽光鲜的服饰,五光十色的背景。还有近代的许多写实画家,都完美的展视了世界的多样性,如科林用近似谩画的笔,讽刺了美国八九十年代的都市平民生活,如俄罗斯以马什尼科夫,大量的描绘了姿态万千的半裸姑娘等。


二百年前法国都市人的生活,戴着拿破仑式帽子,聊天看报纸农妇的作品

,一女子头顶棕色泥陶水罐,一女子竹蓝了里有小鸡禽探头,是去探亲,还是去集市,围裙记载了劳动的痕迹。早期格维德
写实作品《化妆的姑娘》


长江39563631


西方写实油画已经在文艺复兴就达到顶峰了,后来无论多写实都只是不可以超越的高峰,我们中国观观画画画都是写意居多,当年毕加索也说过,世界真正的艺术在中国,其次是日本和非洲,就是我们中国画的国画,线条,写意!







風華之哖


西方油画就是屁


Collnoodle


自郎世宁等传教士将油画引进算起,油画在中国大地也就一个多世纪,但发展迅猛,流派众多,不足之处不少,论高低我们还要虚心,中国写实油画家冷军等领军人物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地位,但别忘了,油画鼻祖是欧美。


黄海红日



秃笔涂鸦


但是我不得不说这个题目是不是有些勉强?因为,用“中国人的角度”看油画,就如同用“基督教的角度”看中国的易经是一个道理。换一种方式解释的话,我们可以这样想一下。中国的山水画之所以一直都被一些人批评落后,其实就是从西方的油画角度观赏山水画的结论。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

总之,用“中国的角度”评论油画,就如同用麻辣烫的标准评价清蒸鱼辣不辣是一回事。主题不对,评判标准也不是一个路子。


世界文化播种机赵莉萍


中国人画油画就是打酱油的,自己开心就好,如果要和西方比油画则没有可别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