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发展落后主要原因是什么?

乐看人生


东北发展落后主要原因大致六个方面

一、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家层面因为使用摸着石头过河办法来摸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使得东北经济发展遭遇政策性盲点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因为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对于国内产业布局采取了放任的方式,从而使得东北的重化工遭到关内群起的重化工发展的围剿。

回顾改革开放进程可以发现,当初因为对改革开放规律还没有很好掌握,所以从国家层面采取了一种各地主要依据自身发展需要来自定经济发展举措的方针。这样的方针使得关内原本在重化工方面比较薄弱的省份极力地大力发展重化工,从而极大地挤压了东北传统重化工在中国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份额。可以说这是东北经济发展衰败的根本原因。所以,可以归结为国家计划性削弱带给东北的负面影响。

有人说,不能这样来分析东北经济发展困局,可是不这样分析又应该怎样分析呢?关内基于地方主义的野蛮重化工发展,根本就和传统的全国一盘棋式的经济布局和发展分布背道而驰,而东北这块已经习惯于国家计划经济和全国一盘棋的经济体系则在这种野蛮重化工发展面前根本就不知所措,毫无抵挡能力。再加上建国以来国家从全国一盘棋角度考虑而对东北资源所进行的掠夺性开发所导致的东北资源枯竭,致使东北经济雪上加霜。其实关内野蛮发展重化工的的弊病现在已经充分地显现出来,那就是以华北地区甚至江苏这样的鱼米之乡普遍长时间的雾霾污染。而东北比如以中国鲁尔着称的沉阳市铁西区的“好天”数量则大幅上升。从这一点来说,东北人应该庆幸关内人替他们转移了污染。

二、有人会说,南方曾经大规模地发展轻工产业、三来一补等,从而使得南方的经济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为什么东北就不能向南方学习呢?

这些人忘了,南方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之初通过轻工业发展获得了最初的经济快速发展,是因为,当时南方有着最大的一个优势,这就是人口红利,并且也正是因为南方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落后,所以,城镇化水平很低,这些都给南方经济发展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而反观东北,由于东北原本就人口不多,所以人口红利基本谈不上,而自建国以来的高水平工业化又让东北原本就具有很高的城镇化水平,因此,东北和南方比起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基本招法上就缺了这样两大基本条件。这应该是东北经济发展和南方相比差距愈加增大的根本原因。

三、东北人中存在着很强烈的土匪文化遗存。

而建国以来强烈的计划经济非但没有弱化这种土匪文化,反倒是更加强化了土匪文化。这一点最典型的就是山头主义。对于这一点,东北人必须承认。山头主义最大的破坏力就是没法拧成一股绳去完成痛苦的改造。比如改革开放之初因为物质短缺而实行双轨制时,东北地区的腐败突然势成燎原之势,原因正是因为双轨制实行之际并无配套的约束机制,于是,无政府主义泛滥便大行其道。可以说,这种双轨制大量地刺激了东北人土匪情绪的爆发。各种黑暗势力也便乘势暗流涌动。这也是东北地区后来不得不率先在全国打击黑暗势力的缘由。后来出现的描述东北地区“开门迎客,关门打狗”的营商环境就是这个问题的典型写照。

四、东北人可能是全中国最不勤劳勇敢的群体,

比如有人说,东北太富饶了,撒点种子在地下,不用管,到秋天就能自己收成。再比如,人口再生产意愿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是明证。东北目前的人口流失其实不是根本问题,因为全国其他地区的人口流失比如那些农业大省可能更甚于东北,根本问题在于东北人的人口再生产意愿不强,从而造成东北地区人口增速减低甚至停滞。目前最为明显的就是,东北的二胎生育率明显低于关内。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东北人不想因为孩子多而拖累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不够勇敢),至于老年后谁来养他们这个问题,东北人心里其实是交给关内人来负起这个责任的(不够勤劳) 。在中国人以勤劳勇敢着称的情况下,不那么勤劳勇敢的东北人自然再生产劳动率上面落后明显,又有谁肯投资于这样的群体呢?

五、和关内比,自建国以来,东北是国内最习惯于计划经济的区域。

计划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投资方是国家而不是东北人自身,更不是另外什么人。这便造成了东北人习惯于被管制、被领导的行为特征。而关内因为不像东北那样实行着非常严厉的计划经济(严厉计划经济是全国一盘棋名义下国家能够最大程度调动东北产品的最好方式),因此关内人也便更能突破计划经济的思维桎捁。这应该是改革开放后关内人能够迸发出那么积极的突破精神的根本原因,而东北人只能在利用价格双轨制方面这样的仍然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东北的地缘环境也是造成东北经济活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看看东北周边,西有蒙古,北有朝鲜、俄罗斯,这都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东则必须跨越大海才能和日本相连,而我们和日本又经常处于龃龉状态。这样的周边环境也让外来资本因为对于地缘政治的担忧而却步。所以,“投资不过山海关”这样的说法其实也反映了资本对于东北严酷的地缘政治环境的担忧。


IQ商业头脑


曾经是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也为新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可以说,没有东北经济的强力支撑,中国经济就难以度过最艰难的日子。

然而,目前的东北经济,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格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板块上的一块短板。那么,东北经济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呢,其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失衡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导致东北经济难以转身。其中,过度依靠资源和重工业,是东北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方面。而这些行业,又恰恰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自然,东北经济就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具有活力了。

其二,东北以国有企业为主,而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很难适应市场需要,特别在其他地方都对国有企业加大改革力度的情况夏,东北在这方面步子太慢,错过了改革的最佳时机,继而影响了发展的效率。所以,加快国企改革,应是东北下一步的重中之重。

第三,人的观念滞后,主要是传统的国有观念,成为制约东北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难、特别是东北引进投资等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其中,干部队伍的观念陈旧,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如何转变观念,是东北经济振兴的关键。

第四,人才流失严重。由于经济发展不好,员工收入难以增长,不仅无法吸引到人才,而且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不只是人才,劳动力流失也很严重。所以,如何留住人才和劳动力,是东北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一项工作。

第五,投资环境恶化。正事因为各方面的因素都出现了退化和退步,因此,东北的投资环境也在恶化,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引进投资的主要障碍。


谭浩俊


东北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相对单一化结构的发展结果。

建国以来,东北产业主要集中在农业、采矿、重化工业等涉及初级原材料部门。这种产业结构上的单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南方经济的扩张,直接导致了单一化结构失败后的衰退。

东北——中国一定程度上的“荷兰病”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经济学上一个特别的经济现象——荷兰病(the Dutch disease)。20世纪50年代,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于是荷兰政府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相关行业,出口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大幅盈余,经济一派繁荣。

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重化工业却严重打击了荷兰其他工业部门,严重削弱其他制成品出口行业国际竞争力。由于天然气出口增加,荷兰货币汇率上升,劳动者收入同步上涨,生产成本大增,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随之严重下滑,直接导致了经济恶化。到了20世纪80年代,荷兰通货膨胀严重、出口下降、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增加。

简单一句话,就是卖石油挣钱很容易,谁还费劲巴拉的干活卖苦力啊?

东北,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版的“荷兰病”。

东北经济,长期以重化工业、油气、采矿、钢铁、工业制造为主。地方经济基本都围绕以上产业的主要国有企业展开。这就造成了主要资源都围绕在这类单一化结构的经济体系中发展,其他经济活动很难得到充分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南方私营经济高速增长,遍地开花,在许多经济领域拥有比较优势,东北被迅速比了下去。

而东北如大庆、鞍山、铁岭等城市,高度依赖于单一产业,一旦石油、煤炭价格暴跌,城市经济就受到极大冲击。更不用说像阜新这样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了。

而东北一些城市,产业结构同样发展并不均衡,某些产业异常强大,那么一旦出现某一个产业的波动,城市就会遭受极大的打击。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20世纪40年代以来,底特律汽车业高速发展,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就是在底特律建成的。然而80年代以来,美国产业空心化发展,汽车业惨遭打击,底特律人口不断外流,到了2013年12月,底特律宣布破产。

国有企业占比高,人们思维观念僵化

东北单一化的产业结构也同样形成了一批单一化的国有企业。而在这些国有企业中生活了一辈子的中老年人而言,对“体制”的强烈依赖,形成了巨大的思维惯性,观念僵化,直接困扰了东北自己。

今天,很多东北的老一代人,对子女最大的愿望就是进政府、进国企。很多在一线城市、南方受教育的子女进入高收入的外企、私企,老人完全无法接受、理解。很多老人对进入体制内带有深深的信任。比如东北某个石油企业,为了企业能够招收更好的人才,决定面向市场招聘,希望能招收一批优秀毕业生。然而这个企业的老职工听到后,认为这会导致自己的子女无法继承岗位,直接上街去闹。结果这个在多数地区都很正常的招聘行为就这样不了了之。

我不是指人们自己丧失了勇气,而是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限制了人们的思维观念。

而东北一系列体制、机制上的束缚,也导致人们在体制外谋生困难。东北经济结构严重单一,黑龙江省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4113家,国有企业比重接近70%。

而东北第三产业占比同样很低。如2014年辽宁省第二、三产业分别占比为50.2%、41.8%;吉林省第二、三产业分别占比为52.8%、36.2%。第三产业较低的占比说明缺乏更多的服务业工作机会。

总结

东北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化结构,导致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结构转型困难。由于东北没有形成多门类、多产业的经济结构,导致东北在一部分国有企业面临很大困难时,转型艰难。又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在体制内,观念陈旧僵化,失去了冲劲闯劲。

东北就好像一片森林,只有国企这一个树种,当这类树染病倒下,结果就是整片森林变成沙漠。正常的森林应该是拥有丰富的树种、灌木、野草,一类树倒下还有别的树会长成。

所以,东北经济的关键出路,就在于营造市场经济生态的多元化。


在评论中,有朋友提到东北目前人口下降的问题。东北的人口问题,其实是经济下降的结果而不完全是原因。确实,东北由于国企占比高施行了严格的一胎政策,可问题在于,如果经济增长,自然会像南方一样吸引来人口,而不是人口外流。

还有朋友提到地理位置问题,抛开出海口问题不谈(外部条件无法改变),东北的确比较靠北,东北纬度大约在北纬38°到北纬56°范围内。可问题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号称“共产主义样板间”的北欧国家,比东北还要更靠北。挪威位于北纬58°到北纬71°(70°55′)之间,其最北端的北角也是欧洲大陆的最北点。瑞典位于北纬55°到北纬68°之间;芬兰地处北纬60°到北纬70°之间。北欧国家人均GDP名列世界前茅,2015年,挪威人均GDP高达100414.23美元,名列世界第一!瑞典达到56066.45美元,世界第四;芬兰也达到世界第九。作为对比,美国人均GDP50809.16美元,位居世界第八。更何况,东北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关于东北问题,欢迎看我在《东北因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怎样才能发展起来?》里更进一步的回答。

地址: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88863510754230541/


黄油猫


首先东北作为中国农业地区,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处在中国经济带版图的第二与第三阶梯,东北的重工业主要为一汽,鞍钢,宝钢,大庆油田这种传统重工业,与东南沿海相比较,整体经济水平就拉开差距了。改革开放时期,由于中国的位置,政策倾向于东南沿海城市,东北享受政策较晚,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家层面因为使用摸着石头过河办法来摸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使得东北经济发展遭遇政策性盲点。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因为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对于国内产业布局采取了放任的方式,从而使得东北的重化工遭到关内群起的重化工发展的围剿。可能还是铁饭碗时代留下的思想烙印吧,东北创业气氛极差,做工人的想法很重,求稳往往就不思变,总是落后于时代的潮流,领导也是求稳,反正别出事,干到退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长春那些事


零八年我先后去过黑龙江鸡西,牧丹江,七台河,哈尔滨,吉林长春,吉林,辽宁沈阳,长春,丹东,凤城等地,感触如下。

初到黑龙江吃饭才知道猪肉炖粉条和电视里的不一样,重工业少,规模工业园区压根没有,当时内蒙古乌海市年产六十万吨煤矿,年产二十万吨焦化厂等类型企业以关闭完成俩年,黑龙江鸡西年产五万吨煤矿确正常生产并是政府重点企业关注对像,小钢炉也有不少,当地城郊区人喜欢在雨后早晨进山采蘑菇等山货,城市娱乐圈以二人转为主,各类班车都有播的。到了吉林感觉有点旅游人员痕迹,各种感觉比较安逸,辽宁节奏明显变快很多,各种夜总会,网吧,烧烤很多,商业街也比黑龙江大多数城市繁华,旅游气氛搞的不错,整体感觉东北人民可以说从小玩到大都听看二人转长大的,但是当地所听,看二人转内容涉黄,赌,暴力等内容居多,这样的根基要想脱胎换骨太难了。


精英160847535


东北发展落后,主要还是人的因素

,怨天怨地虽有一定道理,但终对不是主因!我曾在哈尔滨和沈阳工作过两年,对东北有一点了解。以下是本人的一点拙见:

一、东北并不是天生落后的,她也有傲冠全国的过去。

1.她曾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一汽、沈飞、哈飞都是非常感有名的。

2.她曾是全国教育强区,大名鼎鼎的哈军工、哈工大就出自这里。

3..她的铁路密度是全国最高的地方,直至现在她的铁路密度还是数一数二。

4.土地肥沃,种田可以不用施肥。


二、东北为什么没落?

1.捧着重工业基地的大锅饭,看不上商业,看不上轻工业,更看不上民营企业,思维基本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让她错失了发展时机。

2.地方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关系。

3.重工业衰落

4.想赚快钱的人多,愿意投资回报慢基础工业的的人少。

5.人口外迁,由于民营企业少导致就业机会少,工资水平也较低,很多人读完书之后都不回去。

6.天气寒冷

三、东北是个充满希望的地方。

1.地多人少,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智能化新型农业开发。

2.重工业基础好,飞机、汽车、列车、重型机械设备、资源开釆等高附加值的高新产业将带动东北经济的腾飞。


所以,东北要复兴最重要还是要改变人思维定势,思维变了,行为自然也就变了,务虚变务实,人少地多、资源丰富就会成为大东北的最大的优势!到时人才自然就会回流,甚至吸引全国各地的例势人才再度流向东北。


陈哲宏


就这个问题,我说说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心声

一次坐出租车,他感慨道现在赚钱不容易,东北经济落后,提到落后这位司机打开了话匣子。

1.南方需要树,来东北砍来

2.南方需要煤,来东北挖来

3.南方需要油,来东北采来

4.南方需要水,来东北调来(南水北调)

5.国家需要电,整个三峡工程,这个没办的否认,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投资了那么多钱,给当地多少的福利,东北人还在交电费,但享受到福利

种种原因,然后现在说南方经济好,北方经济差。丧良心不,不过就是这样,东北还是一个非常具有幸福感的区域,这里有家的归属感,这个谁也拿不走的

司机的心声可谓涛声依旧啊!


包租丶公


东北不落后,单从GDP指数上看落后,但你忽略了东北人口是多少,东三省人口总和不及一个河南省,那东三省的面积是多少?三省GDP总和是多少?吉林省的人口是河南省的零头,农村人均耕地是江浙两省农民人均的20一30倍,而且是高产良田,东北工资比一二线低一些,但房价物价南方省份能比吗?东北城市的老人几乎都有劳保和医保南方的老人能比吗?这些老人衣食无忧不会给子女增加负担,反尔会在经济上支援子女,这南方省份能比吗?东北年青人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几乎都受到高等教育,毕业后都在本地有可心的工作,有的去南方抢了当地人的饭碗,使的南方人只能打工养活自己的多口之家和偿还昂贵的购房款。东北唱不衰,前几天国家发表的各省人均GDp的排行,你就知道了,拿吉林省为例:总数排在倒数,但人均在几个一线城市之后,请看GDP总为排在前的省,省内的贫困县,乡和人口是多少?国家在掏国库为其扶贫,吉林省怎么就不需国家抉贫呢?吉林的农民干一年能活几年,南方的农民一天不干就的挨饿,不说了,再说又有人闯关东了。


从冗入闲


实话实说,东北并不落后,甚至东北的综合实力还超过广东。

广东省1.1亿人口,东北三省加在一起都没有这么多人口。可是东北的发展程度、城市化、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全面超越广东。

广东只有广州深圳两座像点样的大城市,东北有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座大城市,不说单个城市的规模发展成都,特大城市数就超越广东。

广东只有广州深圳两座吞吐量突破千万的机场,东北有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座机场吞吐量超越千万,民航覆盖同样超过广东。

广东只有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座城市有地铁轨道交通,东北也是四座城市即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拥有地铁,也不输广东。

广东只有四所211高校,东北三省拥有11所211高校,几乎是广东的三倍!这点东北远超广东!

所以,东北不仅不落后,反而总体发展水平也超越广东。东北只是缺乏广东的经济活力和发展速度。但是现在谈所谓东北发展落后,为时尚早!


武大东湖


前不久看到了一则消息,《乡村爱情11》举行开机仪式,顿时吓了一跳,乡村爱情竟然拍到了第11部了,接下来恶补了后面几部的乡爱,不得不说,《乡村爱情》真的把东北农村形象给毁了。

显示所有大图

很多人看到《乡村爱情》之后,尤其是南方的朋友就会问我“你们北方农村怎么这么多残疾?”我只好回答虽然我也是北方人,但不是东北滴,最起码在我们这里,不像乡村爱情系列中展现的那样。

但我也认识不少辽宁地区的朋友,也向他们做过咨询,他们回复我们说,《乡村爱情》?看看得了,你还真当真?

《乡村爱情》之所以经久不衰,肯定有他的原因,作为一部电视剧,不指望你弘扬多么伟大的精神,表现出多么高尚的道德情操,但也不要引导观众去往低俗的方向去联想。

乡村爱情给人的感觉就是,东北的农村人都是这样的,多数都是有身体残疾的,比如乡爱的主角们,说话磕巴,走路鸭子步的刘能,面部痉挛,典型的偏瘫后遗症的赵四,走路坡脚,眼皮一闭一开的刘大脑袋,大舌头的王木生,结巴而又装逼的宋晓峰.....总之,乡爱中的男人们,基本上没有健康的。

乡村爱情的剧情总的概括来说就是村民勾心斗角,为了争个村官丑态百出,阳奉阴违、阿谀奉承成风的山庄竟然做的有模有样,比如刘大脑袋对赵本山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刘能,自私狭隘,目光短浅,谢广坤的小市民式的无赖存在,爱面子,为了达到目的不计一切后果......

在以往的印象中,东北人豪放、粗犷,不拘小节,但看过《乡村爱情》之后,瞬间改变了外地人对东北人的印象,窝囊、娘里娘气,低三下四,攀比成风,当官成瘾的特点跃然心中。

《乡村爱情》系列可能在很多年以后会拍到20部,30部,他可能也会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中的一个经典,但如今的农村也在进步,也在焕然一新,大多数的中国农民还是勤劳、善良的,至于电视剧所呈现出来的不是残疾就是自私的形象,观众们看看也就得了,千万不要当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