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十强城市来了,你家的家乡排第几?

Isabellaqin


中国经济十强城市怎么排?可能这里只能说个大概了,再细一来没法确切,就算你拿着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未必就算真实无误差的,二来排位相邻的有时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那就没啥意思了。

好,鉴于此我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说是,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就行,在看你的家乡有没有上榜开心娱乐之余,能对你及你的亲朋好友选择自身发展的城市时有所参考。

1、GDP

GDP 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看下面是 2017 年和 2018 年全国各省的 GDP 排行,找找看你的家乡排第几?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点我们值得关注就是,除了体量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属性——「 GDP 增长率」,这个也可以理解为所谓的「潜力股」,值得大家关注。

2、中国一线城市

传统豪强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是第一集团。而如今又新冒泡的一系列新的准一线城市又包含了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这些各名号由来也足可以说明一定的逻辑。

3、当然,一个城市的地位还要看城市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城区面积、城市化率等还有文化、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软实力。它是一个综合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单一面评价。

最后,从一个过来人和「闻过太多猪肉」的人的角度给大家或者是大家的亲朋好友一个建议:如果可以,还是去大城市闯闯吧,见识是个很有价值的东西,因为看得远才能走得远!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知大家怎么看?留言说出你想法,我们一起探讨


stormzhang


很遗憾,我的家乡没有上榜。

中国经济十强,上海GDP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在全国城市中稳居第一位。

北京、深圳、广州作为“2万亿俱乐部”成员,排在前四位。

具体如下表所示:

以上是总的GDP排名,但说到人均GDP,则是不一样了,见下图:

GDP总量和人均GDP都排在前十的城市只有深圳、苏州、广州和杭州。

这几个城市都是沿海发达城市,分别是广东、江苏和浙江,这些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政策、交通、产业结构都更具优势,同时教育情况和人口素质确实总体都更高,这种优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而人均GDP排在前列的小城市鄂尔多斯和东营,都是资源型城市,钱多、人少,所以人均高啊。

不过,说实话,那也是目前的,万一哪天资源开采完了,恐怕就不容乐观了。

很遗憾,我的家乡没有在榜上!

我估计很多人的家乡也没有在榜上,不但没有上榜,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可能还比较低下。

这十强的GDP加起来占了全国总量的23.3%,近1/4,其实这也凸显了我们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大城市吸血小城市,小城市吸血县城,县城吸血乡镇。

比如,成都的GDP2016年达到了12170.23亿,而排名第二名的绵阳只有1830.42,足足差了10000多亿元!

2017年湖北武汉GDP是13410亿元,而排名第二名的襄阳只有4064亿元,相差也接近10000亿元。

至于北上广深和内地二三线城市的差距,那就更是有着天壤之别了。

还是希望国家继续发展,不断进步,同时,让其他地方也得到相对均衡的发展,老百姓们普遍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吧!


大家觉得呢?


有啥想说的也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冯起升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王天天:


题主的图是2017年的经济十强城市,我们今天来谈一谈2018上半年经济十强城市:

首先,天天的家乡在河北,肯定是完全没有上榜的


那么我们从十强经济城市排名中能看出些什么呢?

一点很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整年和2018年上半年,排名顺序完全没有变化,并且各个上榜城市差距比较有层次,基本上每级都在1000亿元以上

上海依然以15500+亿的GDP领跑,北京深圳广州紧随而上,天津作为北方(除首都)唯一一个上榜城市,与广州差距较小,仅相差600亿元,但不足的是增速缓慢,这与天津的经济模式有关,第三行业较差,工业比较很大,在房地产以及工业遇冷的时候导致了天津3.4%,还不到其他上榜城市一半的增速



江浙地区的苏州杭州排名较为靠后,但这仅仅是生产总值的排名,如果算出人均GDP的话,苏杭地区的排名将向前不少,无论是城市设施,还是人均水平以及经济多样性,苏杭地区的实力一直是非常强的


重庆,武汉,成都作为西南重镇,尤其是成都和武汉,有着最高程度8.2%的增幅,代表着近年来两地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虽然对比超一线城市依然不足,但人才吸引,资金吸引,经济多样性增加等等,让西南地区的经济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


首席投资官


好吧,我承认,我的家乡距离十强还有1000里路。这个就不说了,我们还是回到问题来。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经济总量十强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

但这个排序,说是十强也可以,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十大”,也就是经济总量达,但实力未必强。

如果从人均方面来考虑,其实是深圳位居首位:17.91万元。排第一位的是上海,总量达到30133亿元,人均却只有12.46万元。深圳总量是上海的差不多三分之二;而上海的人均差不多只有深圳的三分之二。

当然,这个排序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主要是从经济总量这个角度来考量,体现了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地域分布状况。

而如果从地域分布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沿海发达地区占比超过一半,分别是:上海、深圳、广州、天津、苏州、杭州。然后是西南地区,有两个:重庆与成都。

北方只有北京,这是首都,得天独厚,无可置疑。

中部只有武汉一个,三省通衢,武汉本身工业基础雄厚,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快,总量增长迅速。

东北、西北没有城市入列。这几年,振兴东北依旧在路上,东北要重新跻身国内经济发展一流的江湖地位,任重道远。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只有西安比较相对实力比较强,但也只有7000亿出头,还有3000里的距离。

苏州能够以非省会城市、非特区的身份跻身十强,有独到“秘笈”,主要是苏州旗下几个县域经济十分发达,而苏州本身是上海的“工业基地”,也就是不少大企业总部设立在上海,而制造基地却设在苏州。苏州到上海的距离在100公里出头,接受上海辐射最直接,外来投资很多,带动当地GDP进入高位。

杭州近年来,受阿里巴巴带动,是非常活跃的互联网集中地,总量可以,人均收入也高。仅次于深圳、广州、苏州,位居十强第四。

重庆与成都,优势在于人口总量,重庆城乡人口超过3000万;成都也有1600万。这两个城市人均都没有达到十万,重庆只有6万多,差不多是深圳的三分之一。成都是8万多,不到深圳的一半。

也就是与东部沿海相比,这两个西南城市的竞争力还不在一个层次上。


波士财经


2017年中国大陆经济总量十大城市:

1、上海:经济总量30133亿元,人均

12.46万元

2、北京:经济总量28000亿元,人均12.90万元

3、深圳:经济总量22438亿元,人均17.91万元

4、广州:经济总量21503亿元,人均15.31万元

5、重庆:经济总量19500亿元,人均6.39万元

6、天津:经济总量18595亿元,人均11.90万元

7、苏州:经济总量17319亿元,人均16.21万元

8、成都:经济总量

13889亿元,人均8.72万元

9、武汉:经济总量13410亿元,人均12.45万元

10、杭州:经济总量12556亿元,人均13.26万元

另外,中国香港地区经济总量为

23049亿元,能进中国城市经济总量第三名,仅次于上海北京。

在笔者看来,经济总量只是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的指标之一,一座城市到底强不强,还要考虑它的资金总量、人均GDP、家庭可支配收入、经济结构等等因素。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上海经济总量超过北京,深圳经济总量超过广州,那么为什么不叫上北深广呢?比如重庆,去年重庆经济总量超过了天津,但它的人均GDP是天津的一半多一点,而且重庆虽贵为直辖市,但它的体量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规模。中国经济总量前十大城市中,只有苏州是地级市,但它的经济总量却超过了除广州以外所以的省会城市。而杭州经济总量虽然排在中国城市经济总量第十位,但它的城市资金总量却超过不少其它前十的城市,近年来,杭州依托互联网科技,经济快速发展,大有强市崛起之势。



当然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地位仍然难以撼动,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广州作为中国的商贸中心、深圳作为中国的科创中心,它们的地位在前十城市中仍然稳固(当然没有考虑香港的因素)。


锦绣中源


中国城市政府权威实力排行榜:



麦浪165275529


中国十强城市,从过去年2017年增速看,(因为今年的还没有发布),各城市名义增速普遍偏高,尤其是西安,宁波,厦门,太原,无锡,南通,深圳,郑州,成都,这几个地方,双位增速高的离谱,都在1.4%以上,西安高达19.38%高居榜首。而多年增速第一名的重庆却只有11.5%的名义增速。

下面是各市省的实际增速排名,贵州,西藏,云南,重庆,江西,安徽,福建,四川,陕西,湖南,增长最快,从总量上看河南,差不多高过了上海,四川全省的近首位数点。


神豪v


近日获悉,全国城市2018上半年GDP已出炉,位居前十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不知道各位网友的家乡有没有上榜中国经济十强城市,反正我所在的城市依旧热衷于田园风情式的“生态化建设发展”。

接下来,我将《2018年上半年全国城市GDP百强排行榜》转发,各位网友赶快找出自己的家乡“就坐”吧。


本期《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有人欢喜有人忧!
涨幅较大的城市分别有遵义、菏泽、赣州、温州、湖州、泰安、江门、嘉兴、沧州、惠州、许昌、九江、邯郸等地。

名次降幅较大的城市包头、鄂尔多斯、廊坊、衡阳、滨州、镇江、株洲、徐州、绍兴、岳阳等地。

数据显示上升最大的是遵义,较上年同期上升了8个名次。降幅最大的是包头,较上一年度下降31个名次。


民间查访专员


这个榜单是经济总量十大城市,不是经济十强城市,‘’大‘’不代表‘’强‘’。中国经济总量排第二,也是发展中国家,‘’西方七国‘’排我们后面的也是发达国家。强不强,发达不发达,看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如果三个榜单都上榜,那真是又大又强!长三角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的城市有很多,江苏第三的无锡就有4.6万元,贵为直辖市的重庆和天津都只有无锡的一半左右。再看人均GDP,我找到长三角26城市2016年及2017年前三季度排名表,对照比一下就知道,有的所谓十强城市可能都排不上号。再附上2017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表(数据只是半年,基本是要乘2的)供大家参考,看看自己的家乡排什么位置。



漂飘12


【28省GDP排行榜:广东、江苏位居全国第一、第二,四川、湖北GDP超河北】


2018年上半年刚刚过去,全国已有28个省份交出上半年GDP成绩单。广东省和江苏省经济总量均为4万亿元级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山东省、浙江省和河南省紧随其后。五省份经济总量排名与去年同期保持一致。


当然,除了比较每个省市的GDP,人均收入水平也是衡量省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31省区市2018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上海、北京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属于居民收入排行榜的“第一梯队”。上海以32612元位居榜首,成为最能挣钱的地区。北京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79元,位居次席。紧随其后的是浙江和天津,其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147元和20986元。数据显示,工资性收入是居民增收主要来源。


所以,无论所在省市的经济状况如何,我们自己也要加油不给家乡拖后腿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