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当今舆论偏向于谴责医生,中国医生真有那么不堪?

fairyfaye


医患纠纷越来越多,这也与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维权意识提高是有一定关系的。

医患纠纷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不论有什么原因?患者对于医生和医院来讲,总的来说还是处于弱者地位。所以发生医患纠纷后,舆论普遍偏向于谴责医生。

不可否认,绝大部分医生是好的,是负责任的。只有少部分的医生不遵守职业道德,违法乱纪,严重败坏医生的形象,此属于一个老鼠坏一锅汤。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这是医生的责任和职业道德。作为医生来说,病人到你那里看病,都会充分信任医生的,可以说病人把命都交给了医生。所以医生更应当认真负责,对得起每一位患者。

当然,如果发生医患纠纷,医生也可能是满肚子苦水。有些患者死搅蛮缠,更有些患者无中生有,无理取闹,令医生非常头疼。所以有些医生感觉到非常不堪。

这样医患矛盾就凸显出来了,其实在这个时候,双方就应当多退让一步。医生只要感觉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行了;患者也应当理解医生,有问题可以反应,但不能无理取闹。

最好的方式就是:对于那些无良的医生和无理的患者,都应当严厉打击,以净化医疗环境。


法重情深


我最近在医院待了有多半个月,我来谈一下感受。

爷爷肝腹水,去的时候肚子鼓的很大,腰带都系不上,腿上肿得很粗,走路都没有力气。之前以为是胃病在下面乡镇诊所治疗,后来出不上气,才到了市里面的这个医院。

刚去的时候还在想,要不要给医生红包。后来想想算了也就没给。

自从住进医院,病房里面的几个病人动不动就讨论医生有多黑之类的,说什么要塞红包了,乱检查了,多输水了,不把你卡里面的钱不花完不让走了,病情轻了医生就把你赶走了,患重病的人进来多挣钱,等等等等,之类的,一大堆。

说实话,我听得都烦。

首先你是一个病人,你来医院是寻求帮助的,而不是来赏赐医生钱的。如果你真觉得人家是在坑你,那你完全没必要跳这个火坑。

其次,你不是医务专业人员,你怎么知道别人给你开的药是多的不需要的,你怎么知道输水输多了?

所以当我听到我家人这样说的的时候,我就说他们,既然到了医院,你就得接受这一切,哪放宽心态接受治疗。你要实在害怕受骗,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不要来医院,或者尽量少来。这样子他们就一分钱也挣不到,你也不会吃一点亏。

最终我一分钱的红包也没塞。护士还不错随叫随到,医生每天查房都会询问病情交代注意事项,多次告诫爷爷回家之后不能再喝酒。

住院住了半个月,总共交了11k元,出院的时候剩余3k多,医保报销3k多,最终在医院花费不到4k元,外面药店买了几支人血蛋白1k多,总计治疗费用5k多。

今天顺利出院。我感觉医院还是不错的,医生护士都很尽心,也很辛苦。反倒很多病人和家属屡屡刁难怀疑,害怕被骗,再不就是嫌设备太差了,量血压太频繁了,等等,各式各样。


有一天聊天,我跟我妈说,医生这一行业不好干啊, 让我去这样服侍这帮病人,我是做不来。


老光棍严叔


为何当今與论偏向于谴责医生,中国医生真有那么不堪吗?针对这一提问我给大家讲一个亲生经历的事情。

六年前的一天晚上,我下班回家已是晚上10点了,小孩说白天上班到现在肚子疼得厉害,我晚饭也没吃就同他去了医院,急诊cT没发现问题,挂水观察没有效果,早上门诊医生说是“阑尾炎",开了住院单。

入住病房后,主治医生说估计是“阑尾炎”,但也不一定,若开腹后不是,还要做其它探查。当时我心中很纠结,万一不是,不是白吃苦了吗?幻想奇迹能出现,一直等到下午三点,还是没有好转迹象,只好在手术单上签字画押了。

手术前,在医护办公室给了主任500元,电梯间给了主治医生500元,手术室门口家属谈话室给了麻醉医生500元。手术2小时,“阑尾"已化脓,主治医生,麻醉医生在手术中途与我谈话还多客气,说手术很顺利,情况还不错。

第二天,当有关病人情况及医保报销等问题,问主治医生时,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不是不知道就是再等等。一只到出院,有关事情都是其他医生帮办的。这可是我们当地有名气的三甲医院,一个小小的“阑尾炎"我光送红包就花了1500元,还落得个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下场,这样的医患之间能不产生矛盾吗?这样的医生素质不要提高吗?医院本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当一个人生了大病时已经是倾其所有了,你医生再狮子大开口索取红包,不容易产生医患冲突才怪呢!





百花争春我为先


现在中国,医患关系不是紧张,而是严峻,我作为临床一线医生告诉大家为什么会这样。

1,首先近十年医生这个职业确实地位下降,名声不好,主要是医生本身没做好,如收红包,拿提成,这个各大医院都存在,而且深入骨髓,不管什么原因进医院,百姓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医生要不要给红包,医生第一时间患者会不会送红包,虽然现在医院严格管理,还是有顶风作案的,最重要的是近十年莆田系医院对百姓的搜刮,让患者深恶痛绝,更加加重医患紧张了,同时让正规医院的医生也同样背锅了。

2,信息时代,让百姓接受,了解医疗更加方便,百姓就医前先百度,结果患者现在是考医生,跟医生唱反调,总是以为医生要赚他钱,同时患者现在觉得我在买医而不是求医,我出了钱,我就要治疗好,我看病就是在消费,殊不知医学是最不确定科学,不是能包好的。


3,医疗制度改革越来越离谱,医改离开了医生这个主角,注定是剑走偏锋的,社保绑架医院,医院绑架医生,医生绑架患者,如住院单病种,医疗定额等,医院让医生只有患者医疗费用超限就出院,不管病情好到那个地步,为什么?因为超了社保局要罚医院,医院罚医生,那么医生拒绝病人,这样医患矛盾更加突出。

4,当今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任何医患矛盾或者伤医案件,媒体为了博眼球推波助澜,不调查就一边倒在骂医生,比如深圳儿童八毛钱事件,产妇缝肛门事件等等。


综上所述,都是造成医患矛盾的原因,诚然医患走到今天,都是多方面的原因,医生这个主角确实要认真反省,改正,做好自己,患者素质同样需要提高,要信任医生,医患是鱼水情,不是敌人。希望医改能正视当今问题,确确实实为医生,为百姓做实事,同时希望媒体能够发挥正能量,毕竟好医生好是多的,就我本人而言,我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我的患者认真,负责的服务。

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


急诊医生刘剑鑫


现在好多夸人家医生的,我都看不惯。什么医患沟通啦,试想1位医生1天面对100个以上的病人和300个以上家属,你来看病医生拿毛笔跟你记录啊?!闲得蛋疼,还慢慢沟通呢。

一位耳背的老人家就诊,医生问哪里不舒服,他一个劲地指耳朵:听不到。最后无奈病人太多耗不下去,提高嗓门,老人家却飙起来:你这医生怎么做的?!嚷那么大声都吓到我了。

还有农村大妈,叫唐酸梅,斗大一个字不识一个。没有带身份证,又写不了自己的名字。几番折腾,确认名字是汤双美。有些就诊连名字都要问上大半天了,呢还能怎么样?!

一个自称感冒的病人,咳嗽将近半个月,医生让查血常规和胸片,病人拒绝。又能怎么样呢。

把医生的联系方式发给病人及其家属,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医生也是人,你吃饱喝足随时拿起手机咨询私人问题了。

医生和患者始终不在同一层次。病人也不宜长篇大论,也不需要向医护人员索要名片。医护人员们不会废弃自己私人时间老是免费接听的。

一天接诊100个普通病人,突然来了要抢救的……医生每天随时都在脑筋急转弯,病人病情随时发生变化,还能够拉家常式沟通吗?


脑力王子范知旭


近日发生在我老伴身上的事,让我对医院绝望。

老伴去医院洗个牙。医生操作完后,对我老伴说,你的这颗牙有感觉没有?拿着器械敲了一下我老伴的一颗牙。

老伴说没反应呀。

这位医生开始说道道了。那个意思这颗牙必须治,不然后患严重。

当然听医生的了。又花了近1000元。

原先的牙正常吃食物。这下糟了,不仅不能吃东西。且酸疼至现在,已经一年有余。后来回上海检查,牙神经被破坏。

过去,医生这个职业很受人尊重。那时,职业道德差的有没有啊!有,但极少。

现在,严守职业道德的医生有没有啊?有,但也少。

这与医生本人人品无关。自公立医院产业化后,医院里上下想尽办法捞钱,甚至丧失职业道德。

每个医生心里都明白。你用手下的笔是如何开药方的!你是如何按医院内部潜规则过度使用医疗资源的。

患者战战惶惶,生怕口袋里的钞票不够看一个小感冒,要是遇上重病,倾家荡产者有之……。

医者仁心。请问目前穿白大褂的医生有多少“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

医生们的收入在今天能算低的吗?不论在哪个城市,医生的工资至少在中上等以上。还不算其中的灰色收入。

医院本来是清清白白的。但如今的猫腻令人吃惊。红包、药品回扣、乱开药方、乱检查、乱治疗……。令人瞠目结舌。

今天医患矛盾严重,难道医院不应该作深刻反省?

医院产业化所造成的问题是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


孤峰散人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我认为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

黄石最近出现了两次医疗纠纷,一次一个年轻人和女朋友那个中了标,去了一个大家都不太喜欢的医院,花了12000多块钱没治好,又去市二医院治疗花了400多元钱治好了,一看都明白怎么回事。结果处罚了那个医院,收回执照停业了。

又是一个不喜欢的医院,浠水一个女同志息肉被做了手术,可是手术没有做,费用收了9000多,还有医生病历小结,这个事被全国关注,至今可能被公关了,没有下文。

我弟脑垂体瘤去年一次手术,今年四月份复发又一次手术,由于颅内空洞在大腿上挖一块肉补上。一个月出院了,在农村比较贫困,多少做点农活,天气热可能那块肉没有成活。上个月去省人民医院复查,有问题了,医生心里不舒服难道手术失败了?和医生沟通时医生说脑垂体瘤手术难度,搞不好失明,鼻孔流水,和生命安全。医生解释没有错,我弟在病休期间不应该做农活,天气炎热容易感染,有一定责任。可能有的人会借机会把责任全部推向医院,索赔或补偿,可是我们不能这样做,万事凭良心。

弟弟通过治疗暂时出院了,过段时间再去复查,再决定下步治疗方案。

通过两件事说明,看病去好医院,找好医生,这样就少了医患纠纷。


王老歪49681976


当今舆论偏向谴责医生,中国医生到底怎样?大家都应该站在双方的角度去回答问题,客观事实的讲问题,而不是以偏概全。医患关系为什么这么紧张,难道都是医生的错?那医生又去找谁说理去?


作为医生,超饱和的工作,微薄的收入,这些难道不是诱因?谁会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还会想到精神追求?大家都说应该信任医生,可很多到医院治病的是不是真的信任医生,我们不得而知,总想的医生干什么都是为了利益,检查为了利益,吃药还是为了利益。那患者住院超费,为什么医院要扣医生的钱?治不好病,患者也要找医生,我只想说,医生只是一个职业,为什么要让医生背这么多的锅?

作为患者,平时看病,确实有遇到态度不好的医务人员,难道所有的人都是态度不好吗?什么都没做,你先去拍视频,拍照片,你这是信任医生的表现吗?疾病是个复杂的学科,没有人不想治好你的病。可是,医生也是人,不是神仙,即使治好,也是有个过程的。现在医学发展到这个地步,有很多疾病还是无法解释的。


总的来说,还是看病贵,看病难。我们都是平头老百姓,没有那么多的权利与便利,遇到事情的时候大家请从根本找原因。现今的医患矛盾,不是某一个人可以解决的,从而也不要把某种不快发泄到某人身上,这样做的后果只有,大家都不愿意去从事医疗行业,医患矛盾却还是愈演愈烈……


消化科小护士


牛眼瞪天说句个人的心里话,可能很多医生或者医生的朋友会喷我,中国当今的医生确实没有几个好的医生,没有几个真正有医德的医生,当然了很多医生是不坏的,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有医德的医生和不坏的医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医生的职责是什么,救死扶伤,这里的救死扶伤是不看前提的,现在的医生让你免费去看病,你会去吗,估计没几个医生会去的。

中国古时的医生和新中国建立后的一段时间的医生,那个时候是最好的时期,以前的医生真正的是有医德的医生。

现在医院里的医生首先,拿钱挂号才能见到医生,不交钱医生都看不到,不像以前的医生病人到了医院后医生就会出面治疗看病。挂号了后,医生就是简单问下,一般不超过两分钟,就给患者开各种检查单,缴费,检查,打发患者,然后下一个,这样的治疗,跟患者都没有交流,如何建立信任,这样的治疗如何让患者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很多人都有过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大部分都是我说的情况,每次看病对于患者都是一种煎熬,笔者也是如此。


很多医生在看病的时候,为什么不多跟患者交流,有的时候患者想多问几个问题,想多了解病情,笔者好多次也是这样,多问医生几句,医生的脸色就不好看了,就不耐烦回答了,挥挥手,就叫下一个患者,估计医生多看几个病人也是跟他的收入有关系,而且医生尽量多让患者多各种检查,多开药,有好几次都是笔者要求医生少开点药,医生的笔才停下来,不开药了,不说,医生还在开药,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医生到处都是,如何让患者相信。

当然了,医生出现这种情况与当今社会一切向钱看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什么都是向钱看,医疗产业化,医德不知道扔到那个角落里面去了,所以现在的医疗界才出现难以想象的局面和现状。


牛眼瞪天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的两条新闻,第一个新闻标题是《每年60万医学生仅十万从医》,可能很多人也看到过这则新闻,另一条新闻也是关于医生的,大体内容就是:北京一家医院儿科医生,因工作压力、工作量大等原因不少医生因此感冒生病,那天请假没来上班,结果导致病人很多,医生少,忙不过来,竟运转不过来了。这两条新闻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就是:医生辛苦、压力大,还不被社会理解,越来越多人不愿从医。如果不赶紧改变,放任这样下去,医生只会越来越少,以后看病不是你嫌贵不贵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医生的问题了。

我要纠正大家对医生几个偏见,首先,现在很多人觉得医生给病人看病时,乱开药、把小病说成大病等等,所以造成社会舆论对医生意见很大,其实这是个人医生的行为,个别医生是医德、人品都不好,给患者乱来,但是绝大多数医生还是好的,医德人品都不错,有句话叫: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不能把个别行为看做整体行为。

再一个就是,个人觉得其实医生是最无辜的,说的难听点,他们只是替罪羔羊、是别人的挡箭牌,医生在医院的角色中定位:就是一干活的,自己没权利决定怎么做,都是医院要求怎么做,他们就得怎么做,否则,不要说没奖金没工资,像其他如职级评选什么的就更别想了。

最后呢,医生的收入真的不高,很多人也有朋友是医生的,可以了解证实下,但是更多人根本不信医生收入不高,他们听到的都是医生高收入群体,随便做一点事,就能收一大笔。其实高收入肯定有,不过那只是一部分医院、一部分医生收入很高,更多的医生是普通收入,不像社会上传的收入高的不行。

纯属个人看法。声明一点我不是医生,不是为她们说话,只是说一些生活现实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