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进攻伊拉克时,伊拉克只坚持了42天,这能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

猎祈兵


说实话,有两个大明白:

一,明白了:从军事上讲,是一个划时代、划世纪的军事理念革命诞生了。

那就是美国创造了完全新式的战争理念及模式。

二,明白了:伊拉克不是坚持了42天,而是眼瞎耳聋被打了42天。而美军击败一个国家伤亡仅百人(若是不被友军误伤,只几十人代价),美国创造了战争奇迹。

撇开政治的其他不谈,仅从军事角度说明:

伊拉克是石油大国,萨达姆为维护统治,军事上买买买,俄式先进飞机大炮坦克无数且威武雄壮,加上与伊朗八年战争,有丰富战争经验。常人看,美国得费多大劲牺牲多少人啊。是也,常规战争定是这样。

但美国早已研发第三代军事革命理念,并将实施之,打给全世界看看。获得成功。

那就是不打常规战,摈弃常规战的枪对枪炮对炮旧思维,防止对方用炮灰式人海战术,同时避免因常规战给平民的重大伤亡激起敌对国和国际的仇恨谴责(不利后续的政治变革),避免因占领敌国而调动大量陆军,伤亡对方的同时自己也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后来在陆军司令一再要求下,只批准陆军打一百个小时,数字化的建设,形成一边倒。萨达姆最精锐共和国卫队坦克装甲皆成耙子,灰飞烟灭)。

怎么办?只打敌对国的官方和军方!不伤及平民,不伤敌对国的国计民生设施,平民没有怨恨,没有后遗症。

为此美军进行极其现代化的系列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精确制导导弹、炸弹……,对伊拉克政权,军队(军事设施)发起了摧毁打击,美军的军事革命理念创新及巨大的效果震惊、震撼、震懵了全世界!很多国家的军方人士全程看见美军的战争直播,更是目瞪口呆!

再多的飞机大炮坦克,再多的军队都没有用了,常规战靠武器多兵多打不赢也要咬你一口、你灭我一千我伤你八百的理论及所有的战术宣布过时了。无效了。美军不与你玩这套面对面排兵布阵游戏了,让你看不见它人,听不到它声,没有前方,没有后方,没有纵深这些陈旧的常规战概念了。不知几千上万公里飞来的朝你扑下的指东不打西的东东消灭对手,各种制导导弹、制导炸弹,海上航母战斗群、舰艇、天上飞机、陆基发射(伊拉克民众战争期间都在户外看着比划着天空飞行的导弹就成了现代战争一奇景)。战斗的成本增加,生命财产却受到尽少损失。

科技是生产力。科技也是战斗力。强军建设,一定要紧紧围绕强大科技之建设,这便是现代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光明进


96年如发生台海战争中国仍是惨败,当年本人还在军中,是对台战区的两个集团军之一。那时候的部队训练装备仍然是一杆枪四个手榴弹,如对陆地相连的地域作战凭我军传统戓许有血性一战,但面对台海已不是凭脚上功夫了。那时部队还经商,军队的作战思想相对高科技很落后,当时本人新兵时是无线兵,主官讲了一个电台技术,说是当前频率被压制时通过约定暗号转到相应频率上继续,当时我就问了如果所有频道被同时压制呢?当时讲课的两位主官无言地笑了,也没回答我的问题,当时我还觉的我问的有点蠢,但事实上被电子对抗时所有的信号都没了,频道再多有何用?海湾战争后部队天天在学习美军在伊拉克的战例,据连长说他们对美军两发导弹同时穿越一个洞很震撼,还有美军的炸弹可以从烟耸口落体在地面都想不到的。


军161565009


说明一个道理。独裁政权,一般欺压本国人民,欺骗外国人,虚张声势,自娱自乐。独裁政权之下,人民的服从是被动的,他们不会真心实意的为独裁政权去卖命。他们知道这个国家是独裁政权所有,比如这个国家的土地,他们抽象的把它搞成所有权和使用权。所有权属于一个抽象的所有者,就是国家,而这个国家属于独裁政权所掌控和占有。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人民,却成了寄宿在独裁者土地上的栈客,并且使用权需要购买。这个国家的政治,老百姓无权参与,完全由独裁者为所欲为,老百姓没有表达意见的权利,更没有表达不同意见和反对的权利,否则就会被关押,被屠杀。这个国家的一切资源完全由独裁者,所掌控的所谓的国家所有。

在本质上的体现,国家属于独裁者所有,老百姓只是交使用权购买费之后,寄宿在这个国家的店客。当战争发生的时候,跟老百姓在感情上,在利益上没有什么关系,反而长期受压迫的老百姓会在这个时候借助外国侵略,感受到被长久压抑和侮辱之后,一股恶气被释放的舒畅感觉和快乐感觉。更不要说想让老百姓在这个时候去为独裁者真心实意的去卖命,去当炮灰。任何独裁社会都是一样的。


骏马驰骋


1988年,持续了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在两败俱伤的情况下结束了。两伊战争导致两国有100万人死亡,170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至少9000亿美元。战争也让两国的经济发展至少倒退了20至30年,伊拉克由战前的“军事巨人”变成了“经济矮子”,外债高达800亿美元。

萨达姆很明白两伊战争之后伊拉克的国情,萨达姆没有选择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方式来振兴伊拉克,而是意图通过吞并科威特来重振伊拉克的雄风。1990年8月,伊拉克军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迅速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萨达姆宣布科威特成为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随之以恢复科威特主权为名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曾经不可一世的伊拉克军队最终只坚持了42天,伤亡十余万人就败下阵来。伊拉克的迅速失败给后人留下众多的启示:

首先,即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客观上来讲,正是因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才给了西方国家以发动战争的借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非正义的,是不符合国际法的,因此在战争爆发后,伊拉克没有得到任何的国际支持和援助,伊拉克军队的惨败也是必然的,纵使伊军拥有号称世界第四强的武装部队,也无可奈何。

其次,大力发展科技是强国、强军的根本道理。伊拉克军队虽然数量众多,武器数量也在世界名列前茅,可是他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机械化程度最高、同时也是率先实现信息化的美军部队,因此失败在所当然。

再次,健全民主体制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伊拉克发动海湾战争时已经是萨达姆独裁统治的巅峰时期,伊拉克的国家命运实际上掌握在萨达姆的个人手中,因而伊拉克军队的许多行动都在贯彻和执行萨达姆的个人野心,海湾战争结束后,萨达姆安然无恙,但是伊拉克军队和民众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萨达姆也早被绞死了,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留给世人的启示仍然历历在目。


青年史学家


当年伊拉克的总体军力,那可是比中国强大得多了。再后来不少关于海湾战争时中伊两国整体实力对比的帖子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是空军还是陆军,我们都比不上人家。当年伊拉克拥有两千余辆t72主战坦克,我国只有总数不到100辆可以匹敌t72的85式主战坦克。再说空军,伊拉克也算是拥有完整空军体系了,从轰炸机,到截击机,再到歼击机,强击机都完完整整。从苏17/20/22,再到米格21,米格23,米格25,米格29,还有幻影F1,超军旗,甚至拥有伊尔76和图22,可以说是在全球也能排的上名的空军部队了。

而两伊战争打的旷日持久,伊拉克也能撑住。反倒是海湾战争,只坚持了区区42天就跪了,连一个半月都不到。实在是屈辱。

这和军队的战斗意志,战略方针,指挥有关。伊拉克陆军认为,茫茫沙漠,连自己人都很容易迷路,便把坦克深埋在沙地里作为固定炮台使用。其实这如果在二战时期,多少还会发挥点作用,要怪还是怪上级太土鳖。奈何美军有GPS。同时伊拉克军队往往在第一波空袭之后就溃散,连指挥官也一起跑了。只有共和国卫队这种精锐部队才会与联军正面杠一下。空军几乎是缺席了整个战争,只有一个被美军确认击落F18的战例。

同时美军也离不开高科技的帮助,F117是第一代隐身战斗机,在战争开始时就借助隐身,配合精确制导炸弹和“战斧”巡航导弹敲掉了敌军的重点目标。同时导航卫星也引导了各种车辆在茫茫沙海中穿梭。直升机蛙跳战术,让伊拉克军队猝不及防,节节败退。多国联军的地面装甲力量也远比伊拉克军队的先进,这就无从避免了惨败。总而言之,海湾战争伊拉克惨败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作战思想陈旧,缺少高科技武器,这也刺激了日后中国军队的信息化发展。


浩汉防务论坛


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是一个纸老虎。萨达姆穷兵黩武,打了劳民伤财的两伊战争。萨达姆是个独裁者,对内血腥镇压,多少无辜百姓,尤其是库尔德人惨死在萨达姆的手中。自己和自己的家族过着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广大人民群众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其次,萨达姆手中有许多先进的武器,但是,萨达姆没有先进的军事理念。拿着先进武器不会用,或者说,用得很不好。第三,美国无论国力和武力都十分了得,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根本不是美国的对手,纯粹就是找死。

这句话送给已经作古的萨达姆,十分合适。不会作,就不会死!


美食家106


当时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同时在中东地区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正是有了世界第四强国的这个美誉,才导致萨达姆的野心急剧膨胀。在扩张利益的驱使下,萨达姆闪电式的侵入科威特,并且自豪的宣布科威特是伊拉克新的一个省。


伊拉克非法入侵科威,特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以联合国安理会为首的国际社会,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出科威特。但沾沾自喜的萨达姆,早已被邪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国际社会的正义谴责置若罔闻拒不撤军。正因为萨达姆的狂妄自大,才使得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在美国强有力的军事打击下,萨达姆被迫从科威特撤军。

小布什上台后,推翻萨达姆政权的计划被提上议事日程。美国以核查化学为由,派专家进驻伊拉克。因此,伊拉克的重要民用和军事目标都暴露无疑,在确定没有生化武器的情况下,小布什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在短短一个多月就宣告结束,萨达姆政权被彻底推翻,家族也随之灭亡。



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也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邪恶的战争必定会失败。靠侵略和搞军事扩张是行不通的。其次,也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化战争的威力,在高科技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优势。伊拉克战争期间曾有国内专家预言,美国占领伊拉克需要很长时间,但结果只有一个多月,这就是高科技信息化战争。也正是这场战争,让国际社会重新见识了高科技信息化重要性!


清風拂栁


这说明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当今世界,凡是没有核武器、有核武器但不能将其发射到美国本土、以及不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的国家,嘴上吹吹牛逼就够了,千万就不要和美帝玩真的。

单纯地从理论上来说:就目前各国的核武水平来看,除了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这真正几个有核国家外,其他的基本上对美国构不成实质性威胁

在常规武器方面,最保守估计,美国领先全世界其他国家至少20年。

这种超级强大之处在于:美军具备全方位领先的实力:

从宏观层面的战略思想,地缘政治,盟友支持;

到操作层面的后勤保障,情报搜集,技术装备;

再到微观层面的作战经验,战术应用,士气精神。

如果能够理解这个,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朝鲜、伊朗那么急切地想发展核武了。

发展核武,并不是真为了使用核武。

核武器但真正战斗力就在于它不发射,时刻准备在发射架上的时候。

理解这一点对许多人来说,确实很有难度。

于是我们无意间就获得了一种判断他人智商高低的途径,即:

凡是叫嚣使用核武者,要么是变态,要么是痴呆。

建议离他们远一点的好!


风谈天下


中东第一强国,世界第四军事大国。这是外界给萨达姆喂的一口精神鸦片,还是萨达姆自己意淫,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是前者,那么无疑萨达姆中了糖衣炮弹了。西方也许在刻意吹嘘伊拉克威胁论。如果是后者,那么萨达姆是得了痴心疯了。




第一,萨达姆连基本成型的战争观念都不具备。战争比拼人数,这倒不算很落后。但是只是比拼人数,那就不是落后了,那是先天有缺陷了。海湾战争开始的前阶段,也就是沙漠盾牌行动中,美军耗费巨资,通过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力量,横跨一万多公里的路程往沙特运送了45万名士兵、300万吨的武器装备、60万吨物资补给等,以做战争的准备。萨达姆呢?在之后的沙漠风暴行动中,占领了科威特的十几万伊拉克士兵却始终处在兵员不足、弹药不足、食物淡水药品等缺失的状态中。而科威特离伊拉克才几步路啊。萨达姆不知道战争是一种兵力+后勤的组合行动,这是任何一个指挥官都不能犯的错误。萨达姆犯了,俺有不败之理乎。

第二,萨达姆落后这个时代太多。萨达姆敢和美军一较高下,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越南战争的启发。他认为小米加步枪的越南能够战胜海陆空全面占据优势的美军,那么他有百万大军,坦克数千,战机千余架,还有几千枚飞毛腿导弹,打赢美国不在话下。可是人家美国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作战的时代,运用精确制导武器将他的防空系统、重要设施、地面部队、坦克集群和机场等目标施行踹门式打击,致使伊拉克军队几乎毫无还手无力。他以为可以和美军面对面厮杀,但是人家根本不给他机会。没有机会,是因为技术和理念落后太多。伊拉克的武器全部是买的,但是先进的战术思想、理念和工业、技术体系是买不到的好嘛。

第三,萨达姆不知道什么叫“强国”。他以为强军就是强国,其实差远了。强军只是他用来维护自己独裁统治和对外扩张的工具而已。在萨达姆统治伊拉克期间,伊拉克人民其实没有享受到多少年的安宁富足。他当总统是1979年,但是不到一年就发动了劳民伤财的两伊战争,致使伊拉克百姓和军队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民众和军队内部其实已经暗流涌动。为了化解危机,萨达姆采取了更加血腥暴力的压制,当他预知这样并非长久之计时,又选择了入侵科威特,以掠夺的方式缓解国内的危机。这倒是和他的偶像——阿道夫·希特勒有几分相似之处。但是这样就能解决危机了吗?一个外强中干的伊拉克,根本就经不住任何风吹草动。两次海湾战争中的萨达姆都是兵败如山倒,就是因为伊拉克根本就不是强国——贫富差距极大,伊拉克百姓的贫困和特权阶层的富贵天地之别;其次民族分裂,库尔德人遭受着萨达姆的血腥政策,当然要搞分裂, 甚至帮助美军打击萨达姆;教派歧视,什叶派被至于异教徒的位置百般镇压,什叶派当然会和美军里应外合推翻萨达姆。什么叫强国?内部平等、团结、互助是最基本的。否则堡垒将会最先从内部攻破。

萨达姆所不明白的道理,就是我们应该明白的。


独钓寒江


1991年1月17日至2月27日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当时的伊拉克正如题主自己所言:有超过100多万的正规军,5750辆坦克、装甲车7600辆、火炮3750门、800多架作战飞机,号称是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本来全世界都以为这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不料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仅仅只用了42天时间就迫使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伊拉克屈服。那么如今我们回顾这次军事行动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树立一个观念——任何一场现代化战争都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两军对垒,而必然是双方综合实力的全面较量:人类的战争早已度过了白刃肉搏的年代,新时代的战争不再仅仅只是单纯的两军正面对决。事实上在正式对决之前双方就已在后勤补给、信息情报传递、外交舆论等方面进行着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双方还没正式交锋时战争胜负的天平就已在战场外扭转倾斜了。战争不再仅仅只是军人的事,而是国与国之间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须充分动员国内的各种资源去应对战争,而决定战争胜负走向的也不再单纯只是两支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工业生产能力将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一场现代化战争中掌握制海权、制空权和电子信息情报优势的一方将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其次根据这一观念我们还可以推导出一个规律——任何试图通过战争解决国内矛盾的企图最终必将落得内外皆输:正因为战争的胜负是由双方的综合实力所决定的,那么对存在深刻国内矛盾的一方而言要想指望自己的国内问题不会影响到战争无异于痴人说梦。伊拉克当时恰恰就犯了这个错误——事实上伊拉克之所以选择在当时对科威特动手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要赖掉在两伊战争中欠科威特的贷款以缓解国内经济面临的危机,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地加深了国内矛盾。同样的例子还有阿根廷军政府发动的马岛战争以及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发起的法西斯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