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有可能合併到淮安嗎?為什麼?

火火的桃源


日前,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這意味著淮安牽頭推動的這一規劃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而如何發揮淮安在這一經濟帶中的首位度,將淮安做大做強是唯一路徑,而最現實的做法就是重新合併宿遷,以體量換空間,以總量換時間。

當初淮安宿遷分家就略草率

和揚泰分家一樣,淮陰大市的被肢解也發生在1996年,淮陰的沭陽、泗陽、泗洪三縣劃歸宿遷市,宿遷市升格為地級市,同時淮陰的灌南也分給了連雲港。調整後,淮陰從當時江蘇的第一大市(轄十一縣市二區),面積縮水一萬平方公里,僅管轄六縣市,在省內地位一蹶不振至今仍未恢復。而當時分家的理由卻僅僅是“行政區域過大,中心城市淮陰小馬拉大車,輻射帶動能力不強”。

歷史文化認同感和政區歸屬感差,難以形成凝聚力。

從歷史來看,沭陽屬於淮海文化區、泗陽屬於淮揚文化區、泗洪屬於江淮文化區、原縣級宿遷市屬於中原文化區,這等於在內鬥省中又人為拼接出一個內鬥市,而其實前三種文化與淮安的淮文化一脈相承,可以求同存異,唯一就是不同於宿遷的中原文化,所以一方面宿遷市區不具備文化向心力,一方面所轄縣也不服這個行政上的帶頭大哥,而屬縣百姓對淮安大市卻有很強的心理認同。同時,宿遷設市後利用行政強制力,對原來發展條件相對優越、基礎相對較好的沭陽、泗陽和泗洪縣城的發展進行打壓,所轄縣區的發展反而比以前放緩。

淮安合併宿遷後的發展方向:“一市三核”聯動

淮安合併宿遷後,面積將達到1.85萬多平方公里,為省內最大,在利用好淮河生態經濟帶的基礎上,取淮陰—宿遷—沭陽三核心城市組合模式。“淮宿合併”使淮陰城區重新成為全市的幾何中心,蘇北鐵路、公路和水路在此交會,形成交通樞紐,對外聯繫便捷。而宿遷城區經過數年集聚資源的發展,城區和人口均得到較大增長,正發展為宜居性城市,沭陽城區處於淮陰、連雲港和徐州三個地級市市區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優越,工業基礎發達。在淮宿合併後,淮陰作為區域中心的一核,宿遷和沭陽城區作為區域副中心的兩翼,合理分工、發揮優勢,最終形成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交通運輸和商品流通為脈絡,具有廣泛的內部經濟聯繫的“1+2”模式城市群,有力帶動淮河生態經濟帶乃至蘇北區域全面振興。


碼上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江蘇一共進行了五次規模較大的行政區劃調整。

其中,1983年,江蘇實行市管縣體制,設立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雲港、淮陰、鹽城、揚州、鎮江11個地級市。

和現在相比,1983年江蘇省還沒有宿遷市和泰州市。

1996年,揚州、泰州分設,撤縣級泰州市,設地級泰州市;淮陰(今淮安)、宿遷分設,撤縣級宿遷市,設地級宿遷市。

宿遷作為一個地級市概念的存在,至今不到30年。

縱觀地級市的分拆合併,近些年來除了地級巢湖市被一分為三外,其他牽涉到地級市合併的事件還不多見。

雖然宿遷是多年前從原淮陰分拆成立的地級市,江蘇省內的城市行政區劃調整動作一向也挺大,但兩城市重新合併的可能性並不大。


駑馬


1996年,為了解決老淮陰市臃腫問題,省委決定,把原屬於淮陰的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剝離出來,成立地級宿遷市,都是幾個最窮的貧困縣組成的一個地級市,一窮二白,但是就是在這樣情況下,新成立的地級宿遷市,不等不靠,艱苦奮鬥,經過22年努力,今天的宿遷市無論在經濟,政治,生態,以及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滿意度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提高。去年還以全國第一的名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的桂冠。所以不存在宿遷市被淮陰合併的命題。你多慮了吧。




俺們宿遷


我的觀點有點奇葩:雖然不會,但是同城化,未來界限會越來越模糊。別忙噴,看完再說。

1996年宿遷成立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淮陰市區小,縣城大,小馬拉大車完全帶不動這麼多貧困縣。於是拆分後重組宿遷變成了江蘇十三妹,雖然發展很快,但是基礎薄弱,所以一直到今天仍是老13墊底。



當經濟實力不足以帶動整個地區,所以只能拆。未來會不會合,可以肯定的說:早晚事,當然並不是直接改市名換個牌匾那麼簡單。

舉個例子:初三時上歷史課,老師在講述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時候說,因為農業整體生產力水平低,大鍋飯,不好吃,缺少活力和變革。於是開始分開,包產到戶之後呢。大家都有了自主權,可以選擇更多,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可以折騰。老百姓積極性高,有利可圖。於是很快就發展起來了。



但21世紀了,現在科技也發達了,又出現二個新的矛盾了。土地利用率低,工業亟待開發。

1.散戶經營的土地無法抵禦自然災害,也不利於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迫切需要轉型。2.隨著城鎮化建設高速發展,現有的耕地資源越來越枯竭,已經開始制約了工業發展。

所以合村並鎮一下子就成了當前抄近路的做法。規模化,標準化高效農業也是現在主流。50畝以上土地承包也是現在比較火的開發項目。

類比下,城市其實跟土地差不多。未來會以城市群形式或者經濟帶方式融合在一起。現在盯上宿遷的有2個。一個是徐州主導的淮海經濟區,另一個是新出來的淮安主導的江淮經濟帶。聽聞徐州從睢寧也要建設輕軌連接到宿遷。淮安也要建設黃金水道到宿遷。還有同城化,未來除了交通一卡通之外,還會有景點一卡通,就業求學一視同仁。這樣跟合併有什麼區別嗎?


這樣一來城市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距離和空間聯繫越來越近,心也越來越近。

所以新蘇北,未來已來,動起來,不來也得來。


宿遷朝牌餅


首先說明下宿遷與淮安的關係,宿遷與淮安是臨近的兩個市,在1996年之前現在所屬的宿遷大部分地區都屬於淮安市,原本淮安是非常貧窮的市,為了擁有很好更快的發展把一大片區劃分出來,單獨成立了一個地級市,就是現在的宿遷市。

宿遷市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城市,從1996年建市開始到如今只有短短的22年發展歷程,但在這短短的22年裡宿遷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比如宿遷市下轄的沭陽縣,已經擺脫了貧窮的境地,現在一躍成為了全國百強縣,還擁有花木之鄉、板材之鄉的美譽。宿遷去年還奪得了全國文明城市第一的好成績,現在的宿遷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宿遷了,與當年相比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提問者問宿遷有可能合併到淮安嗎?我想不會的,既然已經從淮安市獨立劃分出來那肯定不會再劃分給淮安市,當年把宿遷市從淮安劃分獨立出來就是為了宿遷能夠擁有更好的發展,現在逐步的在實現當中。現在的宿遷正在努力向生態方面發展,要做江蘇省的後花園,未來的宿遷一定能夠擁有更好更快的發展,我們一起期待吧。





宿遷新鮮事


淮安,宿遷不會合並。淮安依靠老淮陰的家底這麼多年也不過如此,各位應該來去經常經過淮安.宿遷吧,你看淮安比宿遷好在哪?然而宿遷卻不同。宿遷是年輕.潛力.後發的城市,它的優勢就在這,好開發.規劃.建設。按照江蘇省城鄉發展統一部署,在著宿遷市人民的勤奮追趕,宿遷會能差哪去?噴孑們不要在那一天天的宿遷這不好.那不好。市內的悶聲幹,市外的請多幫忙好吧。


華夏中正一


淮安,你靠什麼征服宿遷?宿遷建市(脫離淮安)22年,GDP增長有目共睹。注意了我的哥,宿遷己經追上你了。充滿朝氣的宿遷大地,吸引著全球投資者,在這片熱土上正在繪畫著宏色藍圖。所以請淮大哥別異想天開了。


緗滒棃菈


老百姓盼著泗陽迴歸淮安


寧靜志遠162766798


大家知道沭陽、泗陽當時在老淮陰時候有多貧窮落後嗎?全省倒數第一和第五!

宿遷和泗洪稍微好一點!

現在沭陽、泗陽、泗洪比淮安所有的縣都強,有人感恩過嗎?


宿遷美孚1號車養護店


這是偽命題,本來就是老淮陰的,國家考慮發展船小好掉頭,才把宿遷獨立建市,事實證明宿遷發展勢頭強勁。劉強東的入住更加提升了宿遷活力,經濟指標直逼連雲港市。在這樣情況談合併豈不是小孩說話過家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